全羅北道(全州市)

同樂園是韓屋所組成的住宿設施,並營運體驗、了解韓國傳統文化的體驗活動。同樂園是韓屋村中可以體驗韓國傳統韓屋生活的代表名所,這裡也是美國南長老教傳教會來到全州時,啟蒙學苑傳教Junkin(W.M.Junkin)宣教士的紀念館。同樂園還原了Junkin宣教士活動當時的全州韓屋原貌,擁有裡屋、舍廊房與行廊房的傳統韓屋設施。在急速都市化的現代,同樂園成為傳遞傳統文化給外國人及韓國本地人的重要媒介。


全羅北道(完州郡)

過了完州郡大雅水壩湖畔,進入山川里,越過村莊前的橋約200m的分叉路就是大雅樹木園了。150公頃的樹木園內約有30餘萬棵茂密的觀賞用樹木,景色優美宜人。園內有泉水、休息區、展望臺、山林資料室與林間教室等,是個幽靜的休憩區域。  


全羅北道(金堤市)

被指定為傳統寺廟第111號的聖母庵,是位於全羅北道金堤市萬頃面火浦里43號維仰山的韓國佛教曹溪宗寺廟。聖母庵的由來可追溯回1562年朝鮮時代,全羅北道有名的僧侶震默大師(1562~1633)的母親過世後,為了以後自己與姊姊們離開人世後,母親仍能長久有人祭拜而將母親的墓供奉在聖母庵。母親的墓位於風水位,就算以後沒有子孫了仍然會有人來祭拜。至今為止,仍然有許多人為了實現願望而來到此地向震默大師的母親致意。震默大獅母親的墓淡雅而有氣派,墓碑的牌位上寫著“震黙大聖師尊妣之墓”。


全羅北道(益山市)

羅岩聖堂是全羅北道益山市望城面華山里的天主教聖堂,為全羅道地區歷史最為悠久的聖堂。為了紀念朝鮮時代1845年,在中國上海受任為天主教神父後歸國的金大建神父,於1906年建造。此聖堂擁有1954年豎立的Vermorel功勳紀念碑,與1955年豎立的金大建神父殉教紀念碑。被稱做是全羅道地區代表性的天主教史蹟地,每年有許多天主教信徒前來。


全羅北道(群山市)

建於日帝強佔期的寺廟,東國寺 東國寺是1909年依日本僧侶善應佛觀師父所建,日帝強佔期36年在日人僧侶們的管理下營運,直到1945年8月15日解放後回到大韓民國的懷抱,是帶有歷史教訓的寺廟。經歷日帝殖民與大韓帝國直到現在,是韓國現存唯一的日本式寺廟,連接大雄殿與寮舍齋的室內走廊是其特徵。與韓國有著華麗丹青的屋簷完全不同,毫無裝飾的屋簷與大雄殿外墻上許多的窗戶都顯露出日式色彩。作為曹溪宗第24教區的高敞禪雲寺的分寺,東國寺的大雄殿於2003年7月被指定為國家指定登錄文化財第64號。 東國寺原本的名字是錦江禪寺,錦江禪寺是1909年日本僧侶內田佛觀在群山建立佈道所後所創建的曹洞宗寺廟。日本佛教是1877年釜山開港後透過日本政府的邀請而傳入,最初是由淨土真宗大谷派開始傳揚佛教,1904年在群山建立佈道所後,日蓮宗在其後跟著傳入。事實上日本佛教傳入韓國的理由並非單純的佛教佈道而已,只是更明顯的反映出日本政府想將韓國同化的意圖,之後朝鮮總督府為了發揚日本佛教而在1911年6月3日發布了寺剎令。 以此為契機,日本佛教在韓國全國廣設別院、出場所、佈道所等。在錦江禪寺創建之前,群山有本願寺、群山寺、安國寺。創建錦江寺的的內田佛觀在1909年當時,以77歲的高齡在群山地區佈道傳教,並在群山一條通借了房子作為佈道所,1913年7月時移到現在的位置新建了現在的東國寺。 東國寺的意義 東國寺是日帝強佔期建造的寺廟,日帝強佔期所建的日式寺廟現在所剩無幾,這是唯一留存下來的地方。東國寺大雄殿於2003年指定為登錄文化財第64號。


全羅北道(任實郡)

任實是韓國起司產業的聖地,而任實N起司慶典正是為了推廣當地擁有50年以上歷史、高品質的任實起司而籌辦的活動。慶典於重現歐洲起司城堡,讓人彷佛成為童話主角的任實起司主題公園與任實起司村舉行,每到慶典舉辦的10月,還會展出1000萬朵菊花,讓現場洋溢著花香,相當適合與家人、戀人一起造訪。尤其現場還販售任實郡生產的新鮮乳製品與地區農特產品,品質值得信賴。


全羅北道(益山市)

新羅景德王(742∼765)時期興建的寺廟,包含代表性建築普光殿在內總共有6個建築物。其中被指定為寶物第825號的崇林寺普光殿內部有毘盧遮那佛、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的三尊佛,以及供奉佛像上壇後面掛著的佛教繪畫後佛幀畫。進入崇林寺入口路上有不知名的樹木及鳥叫聲,見到浸濡小道的小溪谷,還沒進到寺廟內就馬上能感覺到身心被淨化了。


全羅北道(南原市)

智異山可汗飯店(Jirisan Kan Hotel)位於全北南原智異山國立公園蛇谷。磚瓦建成的3層樓建築給人一種整潔俐落的感覺,加上周圍群山環繞,四季景色美不勝收。客房分為普通客房和附有廚房的公寓型客房、擁有由臥室、客廳和廚房的家庭房、適合作為小型研討會及各種同好會等聚會的團體房。附屬設施方面,擁有最多可容納200人的大、小宴會廳,停車場便於房客停放車輛。飯店就在蛇谷巴士客運站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遊客也能方便到達。


全羅北道(淳昌郡)


全羅北道(任實郡)

四仙臺旅遊區位於蟾津江上游的烏院川山麓四仙臺週邊,於1985年指定為國民旅遊區。四仙臺相傳由鎮安馬耳山的兩位神仙,和任實面雲水山的兩位神仙,因看到這樣漂亮的風景,而下凡來此處遊玩的傳說。四仙臺週邊有奇岩怪石、清澈的溪水,風景優美。四仙臺左側茂密的樹林中,有座稱為雲捿亭(地方有形文化財135號),更添加了點氣氛。1928年有位稱作金昇熙之人,為緬懷父親的遺德而建的。日據時期,各地的憂國志士們在這裡聚集,互相勸慰亡國之恨,對於國家的前途憂國憂民之地。技術超群的雕刻家們,在鄰近的五弓里美術村內,親手製作並供展出的四仙臺雕刻公園,是一個可以觀賞美麗作品的地方。 * 總面積:330,012㎡(旅遊區166,000㎡、雕刻公園51,400㎡、公園區域11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