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尙北道(慶州市)

從慶州到奉吉里海水浴場的車程約50多分鐘,便可看到東海。眺望東海蔚藍的海水,可以看見離海邊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小而美麗的石島。這個小石島是統一了三國後的新羅(BC57-AD935)第30代王文武大王(AD661-681)在海裡的墳墓。世界上絕無僅有的這個水中陵是按照文武大王的遺言興建的。大王希望死後能變成海裡的龍以對抗日本海盜,保衛祖國。他的後代按照大王的遺願,於大王死後在慶州附近奉吉里海邊的小石島上舉行了葬禮。首先在周長200米的石島中央挖出一個東西南北交叉成十字形狀的湖,然後在水深2米處放置一塊高3.6米、寬2.85米、厚0.9米的石頭,石頭下安放遺骨。目前學者對安放的是骨灰還是遺骸尚有爭論。爲使變成龍的大王能夠在感恩寺中休息,建造了水道。在感恩寺中也發現了水道的痕跡。到了秋天,從慶州到文武大王水中陵所在的奉吉海水浴場的道路就成爲絕景。


慶尙北道(高靈郡)

于勒博物館的設立目的在於展出發掘、收集、保存伽倻琴始祖樂聖于勒的資料,以便讓人們深入了解于勒和伽倻琴的世界,為全韓國唯一一座于勒與伽倻琴主題博物館。位於清淨的伽倻琴故鄉高靈的「于勒博物館」,不僅是可讓參觀者認識韓國傳統樂器伽倻琴與其創始人于勒的教育場所,也是能讓人盡情感受傳統音樂之美的地方。


慶尙北道(慶州市)


慶尙北道(慶州市)

新慶州站在2007年8月開始動工,於2010年10月28日車站竣工式後,2010年11月1日開始正式營運。致力於提供旅客們安全、便利的新慶州站。


慶尙北道(安東市)

* 柳成龍為研究學問所建 - 玉淵精舍 * 河回玉淵精舍是西厓柳成龍(1542~1607)在熟識的誕弘法師幫助下建造,做為他研究學問、培養弟子之處。西厓先生在遠志精舍落成後,因受不了靠近村落的繁雜,於是在江另一頭的芙蓉臺山腳下找了個新位置,但因家境貧寒,遲遲無法動工。誕弘法師得知此事後,承諾協助建造並負擔經費。1576(宣祖9年)動土興建,歷經10年,於1586(宣祖19年)西厓先生45歲時完工。搬遷後因可取道山腰小徑前往位於芙蓉臺西側山腳屬於西厓先生兄長(謙唵先生)的謙唵精舍,更增進兄弟間的情感。1605年(宣祖38年)因洛東江洪水,西厓先生位於河回內的三間草屋遭到沖毀,轉而隱居於此,並回顧壬辰倭亂而寫下《懲毖錄》(國寶132號)。 * 玉淵精舍的兩棟建築 - 洗心齋與遠樂齋 * 洗心齋以瞰綠軒廳堂為中心,左右兩邊各有一間房,做為西厓先生的書房使用。書房中寫著取自《周易》繫辭傳中的「意或從事於斯,以庶幾萬一爾」的句子,為有心就能期望實現其一之意。而廳堂綠軒之名來自王羲之的詩句「仰視碧天際,俯瞰綠水濱」。遠樂齋是西厓先生的起居室,也是撰寫《懲毖錄》的地方。有等待朋友來訪之意的遠樂齋,名稱引用自《論語》中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而2間規模的廳堂愛吾軒知名,則是從陶淵明的詩句「吾亦愛吾廬」所擷取。


慶尙北道(奉化郡)

清涼寺位於清涼山道利公園內,新羅文武王3年(663年)由元曉大師所建,法堂為地方文化財47號的清涼寺保存有琉璃寶殿。從風水地理學來看,清涼寺可以說是寶地中的寶地,六六峰(12座山峰)就像是蓮花瓣一般包圍在四週,而清涼寺所在處正是花朵雄蕊的位置。寺廟中還留有兩個貴重的文物,為擁有恭愍王親筆匾額的琉璃寶殿與紙佛,琉璃寶殿意旨供奉藥師如來佛之處,而紙佛雖然是紙做的佛,但現已噴上金漆。寺廟正後方是可將清涼山風景盡收眼底的菩薩峰,原名為卓筆峰,傳說是周世鵬在看過地形後重新為其命名。如果說清涼寺是內清涼的話,應真殿就是外清涼了。從入口處沿著登山步道徒步約30分鐘即可見到的應真殿是元曉大師曾經居住過的庵子,建造於663年,為清涼山景觀最為優美的地方。後方巨大的金塔峰就像是屏風般圍繞著庵子,底下為深不見底的懸崖斷壁。岩石彷彿九層樓的金塔模樣,每一層紮根的松樹有如鑲嵌在岩壁上般,而秋季峭壁下火紅的楓葉甚為壯觀。* 主要文化財 - 應真殿、5層舍利塔、金生窟、清涼精舍


慶尙北道(安東市)

光山金氏禮安派祖上金孝盧1541年建造此村莊後,600多年間金氏子孫一直居住於此。直到1974年建設安東水電站,該村子搬遷到安東市臥龍面烏川裏而形成了烏川遺址。遺址內保存有被指定爲國家文化遺産的濯清亭、後凋堂及陳列有家族成員戶籍和土地、奴婢相關文書等共計429件古文書和13種共計61件珍貴典籍的崇遠閣遺物陳列館。 濯清亭 附屬于光山金氏禮安派宗宅的亭子,建築風格雄偉,是重要的文化遺産。亭子牌匾由朝鮮時期三大名筆之一的韓浩親筆題寫。 後彫堂 光山金氏禮安派宗宅內的別屋,由金富弼(1516∼1577)修建,確切建築年代不可考。別屋指建於主體房屋側旁或後面的獨立房屋,有外別屋和內別屋之分。外別屋指男主人休息或進行社交活動的地方,內別屋則指祖母或到出嫁年齡的女兒居住的地方。後彫堂是外別屋。


慶尙北道(奉化郡)

位在奉化邑東南方29km、安東市東北方24Km的清涼山(870m)像是躲避人間俗事的紊亂一般,默默隱藏著。並且擁有包含金塔峯在內的12作美麗山峰、8個洞窟、包含新羅文武王3年(663年)元曉大師所建的清涼寺在內的12座寺廟及庵子、寬昌瀑布等觀光資源。 清凉山道立公園自古就有著名的高僧和文人居住。清凉山的奇岩峭壁構成了12座山峰,洛東江環山而流。清凉山道立公園的岩石後面有朝鮮時期著名學者李滉(號退溪,1501-1570年)所作的“清凉山歌”詩碑。據說退溪先生在修建教授儒學的學校即陶山書院時,曾對究竟選擇清凉山還是現在陶山書院所在地猶豫不决。除了退溪先生外,新羅時代的僧侶元曉、義湘(625-702)、書法家金生(711-791)、學者崔致遠(857-?)等有名的人物也都曾來清凉山研修學道。他們的故事流傳至今。清凉山的文物古迹有清凉寺、應真殿,以及退溪的弟子們在退溪曾與文人們講學論道的地方修建的吾山堂,高麗恭湣王(1351-1374年在位)爲躲避紅巾賊之難(農民起義)而來此居住時修建的清凉山城等。


慶尙北道(鬱陵郡)

道洞藥水含有鐵、鎂、鹽素、碳酸等成分,因對貧血、生理障礙、風濕性患者及濕疹等皮膚疾病有治療的功效而廣為人知。 據說這裡是以前和倭寇交戰過的將軍死後,其盔甲在這附近掩埋腐化後流出的鐵水所形成,用藥水和米飯一起攪和後會呈現藍色。


慶尙北道(鬱陵郡)

鬱陵島擁有冬暖夏涼的海洋氣候,島上生長著700多種的藥草。生長在這裡的牛隻都吃著新鮮的蔬菜與藥草長大,因此牛肉也有種特殊的芬芳,肉汁也相當鮮美。 本餐廳料理以鬱陵島的代表特產-藥草牛肉為主,搭配東海岸新鮮的貽貝,提供訪客他處難以品嘗到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