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原道(春川市)

春川默劇節除了是韓國知名的優質慶典,更已經躍入國際,成為與英國倫敦、法國MIMOS慶典並行的世界三大默劇慶典。2015年的春川默劇慶典將於5月24日至5月31日,在春川市一帶盛大舉行。春川默劇節是以肢體、動作和形象為主題,來進行默劇及街頭演出等活動的慶典。位於距離首爾市區僅2小時車程的春川,火車或巴士班次密集,相當易於前往。亦鄰近南怡島、昭陽大壩等多個著名旅遊景點,參加慶典活動之餘,更可以到四周遊覽。主要活動除了有80餘個韓國默劇團與團體表演之外,還有來自臺灣、丹麥、德國等地海內外知名劇團也受邀參與春川默劇節盛會,讓前來的遊客一次能夠欣賞到各種精采絶倫的演出。


江原道(平昌郡)

被譽為韓國短篇文學界著名巨作的"蕎麥花開時",故事作品的背景地就是可山李孝石先生出生成長的地方。1990年由文化觀光部指定為[全國第1號文化村],自此開始李孝石文化村每年固定在8月底9月初時舉辦"蕎麥花開時孝石文化節"。 村內包括有孝石先生生前家址、紡車碓房、可山公園、李孝石紀念館、蕎麥鄉土資料館等建築,以及如小說背景中出現的蕎麥花圍繞著山腰盛開的場面。每年夏末初秋定期舉行的孝石文化節,以文化及蕎麥為素材來提供豐富多彩的可看性,樸實又具有主題性的濃厚鄉土色彩讓前來參加的遊客對慶典的安排讚不絕口。蕎麥花在南安洞一帶盛開得惹人喜愛,也讓緬懷孝石先生文學精神為目的而行的考察團接連不斷的到此參訪。 慶典中還會展開包括作品背景地考察、全國孝石賽詩場、街頭民俗公演、扮演作品中人物角色的公演隊伍、攝影大會、蕎麥花開時話劇及電影放映等活動,還有以蕎麥為食材製作而成的特色風味小點,如:蕎麥冷麵、蕎麥煎餅等。


江原道(束草市) , 江陵

位於雪嶽山山腰海拔600m的金剛窟,由於山勢非常險峻,必須靠周圍輔助的棧橋和水泥階梯才能抵達金剛窟。洞窟大小約7坪左右,裡面有土器等生活用具和石佛坐像,估計曾是高僧修道的地方。從洞窟俯瞰千佛洞溪谷,景色極其美麗。從雪嶽洞出發,經過飛仙臺到金剛窟的登山路線約3.6km,約需1小時40分鐘左右。束草市內搭乘市區公車到雪嶽洞約需30分鐘左右。


江原道(束草市) , 江陵

雪嶽山旅客服務處從2005年12月建成,2006年3月24日正式開放成文化和提供旅客諮詢的空間。旅客服務處總面積1,600m²,移動路線180m,擁有影像館、主題展示館、電子留言版、遊樂中心等各種主題空間,還有透過各種體驗活動來接近自然的文化課程。


江原道(束草市) , 江陵

永郎湖休養地,佔地26萬坪, 可眺望30萬坪秀麗的自然湖景觀, 是國內最棒的清靜環境, 擁有位於束草的大型綜合休養中心, 飯店式度假村, 單獨型渡假村等各種附帶設施, 提供最完善的服務,希望帶給您全新的休閒體驗。


江原道(束草市) , 江陵

沿著臥仙台溪流往上走約300m左右,即可抵達飛仙台。曾有仙女下凡到此欣賞風景的傳說,因此取名為'飛仙台',高聳入山的奇岩絕璧非常的壯觀,從前就吸引了許多詩人和儒生來此飛仙台絕壁上題字,至今仍可以看到岩石上的字跡。從小公園出發到飛仙台共3km左右,需要50分鐘,是非常值得推薦的登山路線。從束草市內道雪嶽洞搭乘巴士約需30分鐘。


江原道(江陵市)

真音博物館由以聲音為中心的音樂博物館性質的真音留聲機博物館,以及以愛迪生發明品為主的愛迪生科學博物館組成。1982年於江陵市松亭洞,由孫成木(音譯)館長設立的‘真音之屋’以來,約歷經有30餘年的歷史和傳統。主要收藏品有音樂箱、留聲機、收音機、電視、汽車和愛迪生的發明品等5000多件,以收藏品規模來看,為世界最大的私立博物館。真音留聲機博物館以13,220餘坪的規模,依照展示品的性質,分為4間獨立展示館和330餘坪規模的專用音樂欣賞室,於3樓有可觀賞鏡湖水的瞭望台。愛迪生科學博物館分為1、2樓,由愛迪生發明品、遺物、生活用品等3間展示館組成。 


江原道(平昌郡) , 三陟

月精寺位於江原道平昌郡珍富面五臺山上。透過寺廟寄宿的佛教文化體驗帶給現代人疲憊的身心安慰,步行在冷衫林道下成為回顧自身的機會。另外還能走在五臺川古道上,訪問山內庵子,並看看五臺山的佛菩薩。


江原道(東海市) , 束草・雪岳山

湫岩燭臺岩為江原道東海市的著名景點之一,彷彿劃破天際高聳入天的奇異岩石,似燭臺般的樣貌因而有燭臺岩之稱。還有10餘座奇形異狀的岩石與湫岩燭臺岩一同屹立於東海岸,壯麗景觀令人嘆為觀止。週圍奇岩怪石依照其樣貌各有不同的名稱,如龜岩、夫妻岩、兄弟岩等。 特別是太陽高掛於燭臺岩上的美景甚為壯觀,是欣賞日出的名勝之一。另外,燭臺岩的日出美景還是韓國電視臺播放國歌時所使用的背景畫面。燭臺岩週邊還有湫岩海水浴場、海岩亭(朝鮮時代的樓閣)等景點。* 燭臺岩傳說很久以前居住在燭臺岩的男子娶了側室,但側室與元配間常發生爭執,終至惹怒天神。天神降雷帶走兩個女人僅留下男子,思念兩位妻子的男人獨自站在海邊眺望,是為現今的燭臺岩。 


江原道(平昌郡)

五臺山國立公園建於1975年,經江原道洪川郡內面和平昌郡珍富面、道岩面。五臺山(面積298.5平方公里)因滿月臺、長嶺臺、麒麟臺、象三臺和知工臺這五臺而得名。五臺山主峰爲高1563米的毗盧峰,西南方綿延著小臺山、虎嶺峰、小溪房山等山峰。東面與上王峰和頭老峰相連,因多爲高度超過1000公尺的崇山峻嶺而著稱。這些高山構成了環抱平原的地形,北漢江的支流五大川在其間形成了幽深險峻的山谷並向南流去。東臺山和老人峰間凹陷的真嶺,形成了五大川和連穀川的分水嶺。真嶺經過五大川和連穀川等沿岸,形成了連接東海岸地區的一個通道。五臺山的代表寺刹是月精寺,該寺因東臺山滿月臺上十五的月光特別明亮而得名。這裏有著名的八角九層石塔(國寶第48號)、石造菩薩坐像(寶物第139號),此外還有月精寺的寂滅寶宮供奉著慈藏的釋加真身舍利。沿著月精寺的樅樹叢向東走5公里左右,再上去可見五臺山的史庫址,這裡建有靈監寺。五臺山國立公園擁有韓國最大的天然樹林,眾多植物和野生動物。著名的植物包括有毗盧峰一帶的石櫧樹群落及頭老峰到上王峰之間的踟躇、金剛籠等,主要棲息的動物有野豬、麝香獐、鴛鴦、五色啄木鳥及白腰雨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