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川(中區) , 仁川市區

除了朝鮮孝宗4年(1653年)曾在月尾島上設置行宮外,一直到朝鮮末期都沒有與月尾島有關的歷史紀錄。行宮的位置據說是在東部海岸被稱為臨海寺址的地方,現今已無法確認是否屬實。1920年代後半至1930年代間為月尾島遊園地的全盛時期,當時不分朝鮮或日本人,月尾島的名聲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1989年7月建構文化大街之後,因做為文化藝術、見面交換與表演遊樂的場地而開始受到矚目,彷彿只要提到仁川就會想起月尾島般遠近馳名。假日從各地湧入此地的人潮將近數十萬,咖啡廳、生魚片屋等日漸增多,可吹著涼爽的海風,隨心所欲選擇符合自身口味的美食。 因變化而逐漸變成不像是島的的月尾島周長4m,位於仁川前海1km處,現今逐漸成為仁川市民或附近民眾的休憩空間。退潮時不會有大面積的沙灘露出水面,隨時都能享受戲水的樂趣。因周邊有52間可品嘗西海岸獨特風味的生魚片店,令前來的外國遊客垂涎三尺。文化大街是特別為了遊客建構的區域,設置有‘相遇交換區’、‘文化藝術區’與舉辦各種公演的‘表演區’等。除了謀求使用者的便利之外,同時倡導市民文化意識並貢獻於地方藝術文化。  


仁川(中區) , 仁川國際機場

樂天免稅店仁川機場店共有LANCOME、ESTEE LAUDER等,80餘間品牌。特別是外國航空所屬航廈搭程處,所有品牌ㄧ應俱全,對於出國的旅客來說絕對是最佳的購物天堂。  


仁川(富平區) , 富平

富平地下街分為A~G棟,光店舖數就超過1,400間,是韓國最大的地下街。地下街內還提供外語簡介與英中翻譯服務,讓外國遊客也能輕鬆地享受購物樂趣。


4.1/9
仁川(中區) , 仁川市區

仁川中國城是1883仁川港開埠,1884年該地區被指定為清政府的治外法權地後逐漸形成的華人聚居地。過去這裡銷售中國產品的商店居多,現在大都是中國料理店。 現在居住在中國城的華人大都是早期移民第二代或第三代後裔。中國的傳統文化,歷經幾代消磨,已經變得非常淡薄,不過中華料理仍然非常正宗,人們仍能感受到一份濃濃的中國氣息。 ​


仁川(中區) , 仁川市區

仁川綜合魚市場所在的沿岸碼頭地區即是仁川的驕傲也是仁川的代表性觀光地。仁川綜合魚市場的魚是黃海岸臨近沿岸地區的漁民親自捕撈的新鮮的水產品。  


仁川(富平區) , 富平

距現在約三四十年前,由三個飯店開始的富平5洞海鮮湯街現在已經發展成11個商家的規模。 蛤仔, 海螺, 貝類, 章魚, 牡蛎, 紅蛤, 蝦, 螃蟹等海鮮和水芹菜、豆芽一起制作的美味的湯形成了別具風味的美食。 80年代時還不像現在交通這麼擁堵,那時首爾的客人比當地的客人還要多,午飯時間會有很多客人從首爾匆匆的趕來,再匆匆的趕回去,只是為了吃上一頓鮮美的海鮮湯。 海鮮湯鮮美的原因是商家每天早上都會從可樂市場等地方購買新鮮的海鮮,再加上只要廚師自己才能把握好的肉湯的秘訣形成了鮮美的海鮮湯。喜歡吃辣的客人可以在點餐時要求辣海鮮湯。也有的飯店將海鮮湯和鍋巴湯混合,開發了海鮮鍋巴湯,獨具特色的美味吸引了很多客人。  


仁川(中區) , 仁川市區

炸醬麵博物館是為了展示從仁川港開港時期誕生的炸醬麵,到現在成為「韓國百大民族文化像徵」之歷史與文化價值而設立。 * 開館日 : 2012年4月28日 * 文化財 : 仁川善隣洞共和春 - 登錄文化財第246號(2006.04.14指定)      


仁川(中區) , 仁川市區

仁川站是位於仁川中區北城洞的京仁線鐵路終點站,緊鄰仁川港。


仁川(中區) , 仁川市區

[超過20年的辣炸雞丁專門店-新浦辣炸雞丁] 位在仁川新浦洞新浦市場內的新浦辣炸雞丁營業已超過20載,美味可口很受喜愛。  


仁川(延寿區) , 松島國際都市

松島中央公園是位於松島國際都市的海水公園,也是在灰色高樓大廈林立的城市中,為市民帶來綠意的樂園。人工水道還有水上計程車行駛其間,另外公園被分為散步公園、露臺庭園、草地園等,共5種主題庭園,分別呈現不同的美景與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