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川(中區)

從乙旺里翻過一個山坡,不用五分鐘的路程,就是全然不同的王山海水浴場了。如果說乙旺里是年輕人享受各種消暑活動的所在地的話,王山就是悠閒的漁村風光了。 這裡的民宿距離海邊有些距離。遼闊的海岸旁有寬闊的沙灘,因此來這裡露營也是不錯的選擇。 彿過鹽田街旁的王山夕照,是龍游八景中的其中一景。夕陽將全世界渲染成一片紅後,漸漸消失在大海的過程相當美麗。


仁川(西區)

本店從1988年開店以來作為仁川的名物特產而佔據一席之地,在豬肉各種部位中數量稀少且珍貴的護心肉為本店的主要菜品


仁川(西區) , 仁川市區

綠青瓷博物館的前身為舊景西洞事務所,將舊事務所整修後,於2002年10月25日以綠青瓷陶窯址史料館之名開館。館內收藏並提供被列為國家史蹟第211號的景西洞綠青瓷陶窯址的相關學術資料,並經營陶瓷器體驗教室。而後因大量遊客來訪且史料館空間不足,於2010年11月19日移至現址開館。 博物館所典藏的綠青瓷,為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與仁川市立博物館聯合研究小組從1965年12月至1966年5月在仁川發掘的成果,於此地生產出的綠青瓷,釉色呈暗綠或褐綠,且表面不平。綠青瓷窯址因其特色,於1970年5月被列為史蹟211號,為仁川最早被指定為國家文化財之處。 - 博物館增建日 : 2002年9月27日 * 綠青瓷陶窯址 綠青瓷陶窯址於1965年至1966年歷經4次發掘調查,此處的出土瓷器相較青瓷界作品而言,胎土較薄,使用高品質的綠褐色釉藥燒製而成。綠青瓷誕生的具體年代眾說紛紜,推測約在新羅末期至高麗時代初期(9~10世紀),當時品質優異的玉璧底青瓷十分發達,其後在由王公貴族普及至地方豪族等富裕階層的過程中,從高麗時代前期至朝鮮時代後期,才漸漸轉變為庶民可使用的生活器具。


仁川(江華郡) , 江華島

傳燈寺位於江華島南面鼎足山上,是一處千年古刹。相傳為高句麗時期的阿道和尚所建,高麗忠烈王(1274~1308年在位)的貞和王妃曾向佛捐獻玉燈,此後傳稱為傳燈寺。 傳燈寺有大雄殿(受保護文物第178號)和藥師殿(受保護文物第179號)等許多值得一看的東西。特別是大雄殿裡有其它寺院看不到的奇特雕像,即屋檐下的裸體女人像和柱子上的人物雕塑。關於人物雕像還有一個由來已久的傳說。過去在建造大雄殿時木匠的總負責人愛上了山下村莊裡酒店的女主人,把自己賺的錢都給了她,但女人卻逃跑了。木匠因此而大病一場。為了報仇,他連夜把女人脫光了衣服的像雕刻在屋檐下,讓她頂著重重的屋檐。而藥師殿則以其雕塑之美而聞名。屋頂採用“井藻”式,週圍有彩色絢麗的雕塑和蓮花、飛天等圖案。山寺的院落中有一座中國宋朝時期的梵鐘,高1.6米,口徑達1米,形態優雅。 傳燈寺不僅其本身景色優美,週圍的景觀也以秀美而聞名。特別是清早和傍晚可觀海,景色十分壯觀。傳燈寺看日落是全國有名的。此外還有一處竹林茶苑,可在此小憩。


仁川(中區) , 仁川市區

仁川港客輪站由位於仁川港的國際客輪站與沿岸客輪站所組成,其中國際客輪站分為第1國際客輪站與第2國際客輪站兩處,而沿岸客輪站則主要前往各島嶼地區與濟州島。


仁川(江華郡) , 江華島

江華泥灘總面積約105平方公里,尤其是如此里、東幕里、東檢里等地相連的西南地區的泥灘共達90平方公里,佔據了約86%的面積。江華島是由漢江、禮成江、臨津江沖積而成,水將將泥沙帶到下游後慢慢堆積後,形成了小島。江華地區不僅有非常多的島嶼,海岸亦有許多深入陸地的峽灣。而因為水流和緩,故周圍的泥灘相當發達,泥灘現在亦以非常快的速度面積在擴大。特別是摩尼山南邊、席毛島、注文島、乶音島的西南邊,在退潮時所形成的泥灘更有長達10km。江華泥灘中心不僅有建築物,周邊還有可以觀察候鳥的地方,以及宣傳泥灘相關資訊並提供體驗泥灘的機會。


仁川(江華郡)

支石墓是史前時代石墓的一種,英文稱之為都爾門(Dolmen)。支石墓是以石頭製成的紀念文物,與埃及金字塔、英國巨石陣等類似。全世界支石墓分布最多的東北亞地區,又以韓國擁有約30,000餘個間距最近的支石墓而聞名。 江華支石墓群遺跡以仁川廣域市江華郡富近里地區為中心,四周分佈了大大小小120多個支石墓。這個地區所發現使用長7.1m、高2.6m巨大石頭的北方式支石墓,是研究史前時代非常重要的資料。這裡的支石墓分布在海拔100-200m的地方,比起其他支石墓的平均高度要來得高,為此處特徵。 江華支石墓與高敞、和順支石墓遺跡於2000年11月29日一同登記為UNESCO指定的世界文化遺產,建議於太陽西下時前往最為恰當。


仁川(富平區) , 富平

富平風物節始於1997年,旨在確立富平地區形象、傳承傳統文化、促進地方發展,如今已成為仁川富平的代表性活動 。今年將會重現以往的農耕文化,並擴大風物表演的規模。活動上不僅有國內的各種傳統風俗公演,還能欣賞到來自國外的民俗演出。


仁川(江華郡)

席毛島是江華島西頭的島嶼。遊客可以在這裏欣賞美麗的西海景,參觀古老的寺廟,還能領略駕車在海邊遊玩的樂趣。要上席毛島須得從外浦裏乘船,雖然只是短短10分鐘左右的海上行程,遊客卻能欣賞到海鷗群翺翔在海面的動人場景。 席毛島上有租借自行車的小店和汽車站。若想徒步遊覽全島,就應租借自行車。遊覽席毛島可乘車,騎自行車或步行。徒步旅行的遊客應在船碼頭附近的自行車租借店租借自行車,若要去普門寺或Minmeoru海水浴場,則應乘坐開往普門寺的汽車。徒步或駕車時經海邊道路就可遊覽席毛島大部分景色。駕車需40多分鐘, 騎車需2小時30分鐘左右。 席毛島上最值得一看的就是Minmeoru海水浴場和普門寺。Minmeoru海水浴場是島上的唯一的浴場,海岸線風景幽静而美麗,四周是寬闊的鹽田。而在普門寺內可以遠眺到西海和日落的美景,修建於石窟內的法堂也是有名的景點。此外,寺廟後的眉岩和刻於岩石上的磨岩石佛坐佛也是有名的景點。


仁川(西區) , 仁川市區

仁川景西洞綠青瓷窯址於1970年5月被指定為史跡第211號,為仁川最早被指定為國家文化財之處。1984年12月9日於此處設置了保護棚,並復原為面積82.6㎥的窯址,而此處發掘到的器物種類以大碗、碗盤等為主,也出土瓦盆、盤口長頸瓶、缸等。綠青瓷的釉色呈綠楬色與暗綠色,不透明且無光澤,表面有著斑點,可見其受到釉藥的成分、窯的特殊結構、燒製溫度等方面的影響。窯為傾斜度在22度左右的單室窯,而此處之所以受到矚目,為其在緩慢傾斜的窯床表面放上以泥土製成的圓形陶板來排熱的特殊樣式。此處的陶板指的是在燒製瓷器前,將碗盤一個個往上放,並讓瓷器不直接與窯床接觸所準備的底架。底架的樣子如同馬蹄,前厚後寬,將厚的部分放在傾斜的窯床下方,則能使瓷器在窯裡保持平形。因此並非將窯床做成水平,而是透過底架進行調節將之變為水平放置,越往下底架就越高,而上方的碗盤們也因底架而得以維持平形。這樣結構的窯址原本僅在日本發現了2處,被日本視為本國獨有的陶窯形式,但隨著仁川景西洞綠青瓷陶窯址的發掘,打破了過去的認知,對未來研究日本陶窯技術的流傳路線,提供了寶貴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