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中區) , 明洞

自行開發特製醬料和純銅烤網,並使用橡木來炭烤,讓本店的排骨味道更香更美味。


首爾(冠岳區) , 首爾西部

奎章閣是朝鮮的22代王正祖於1776年在昌德宮宙合樓一帶創設的國立機構,負責收集並管理歷代先王的親筆著作、遺物、國內外書籍等,相當於現代國立圖書館的作用。這些文物現在由首爾大學同樣命名為奎章閣保存,該建築擁有傳統樣式建築外觀及先進的文化財保管設備。除了保管歷代君王的遺物,也收集政治、經濟、社會等圖書並加以保存或出版。奎章閣的所藏包含有7件國寶,8件寶物、以及18萬餘卷的古地圖、5萬多件的古文書、1萬8千多件的書板等,共28萬件文物。尤其是這裡收藏的國寶第151號-朝鮮王朝實錄與國寶第303號-承政院日記,這些文獻用文字和圖紀錄了朝鮮時代的主要事件,UNESCO(國際聯合教育科學文化機構) 指定其為世界文化遺產。


首爾(松坡區) , 蠶室(樂天世界)

擁有深厚人情味, 故鄉般的家 店內所有的食材都是聞慶5日場直接運送過來的新鮮食材。涼粉、豆腐、醬油、大醬、辣椒醬等所有食材都是直接以農產品親手製作的。蕎麥涼粉、豆瓣醬等皆是熱門餐點。


首爾(麻浦區) , 弘大

17℃是以最適合保存巧克力的溫度來命名,販售各種手工巧克力製品的專賣店。在此可以品嚐到生巧克力、巧克力蛋糕、巧克力飲品等,其中巧克力飲品還可以自由選擇可可含量(40%~80%),讓顧客能享用到最符合自己口味的飲料。


首爾(城東區)

龍踏站天橋原本不過是見證附近居民平凡日常生活的一座天橋,但在《鬼怪》劇中,則是極具意義的地點。死神與Sunny的初次見面與重逢、三神奶奶與德華不期而遇等重要場景皆在此拍攝。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國立民俗博物館內營運著讓成長中的小朋友們能夠直接觸摸與感受韓國傳統生活文化,以體驗為主的兒童博物館。兒童博物館是利用各種組裝模型與影像資料等的媒體,把國小社會教科書中出現的民俗資料,讓小朋友以眼睛與手直接確認,以體驗為主的博物館。展示主題由衣生活、食生活、住生活、社會生活、遊藝等構成,特別是設有許多如:擺設祭祀飯桌與週歲飯桌、搭建房子、試穿各式韓服、以影像學做泡菜、玩高壘遊戲等,讓小朋友能夠直接體驗民俗生活的空間。另外也有收集、保存、管理與小朋友相關的遺物、資料等功能。


首爾(中區) , 東大門

“元祖奶奶本家”為一間“傳統餐飲店”,自開業後至今,一直以顧客健康為己任,務求提供新鮮有保障的餐點。此外,本店地理位置優越,距首爾市中心的休閒區-清溪川﹑供奉中國“關羽“的寺廟-東廟﹑以及東大門購物中心僅咫尺之遙,可方便購得各類商品。      


首爾(鍾路區) , 新村・梨大

位於文化街區光化門,2000開館的錦湖藝術廳是專門演奏古典音樂的藝術殿堂,可容納觀眾390人。藝術廳內部裝潢高級、音響設施完備,並採用前後距離寬敞的音樂廳專用椅及爲殘障人士準備的移動座椅,力圖爲觀衆創造舒適的欣賞環境。觀衆步入藝術廳後手機會自動關機,不會對欣賞造成干擾。藝術廳平均每年舉辦150場演出。此外,藝術廳的接待廳(Reception Hall)內還設有圖片展。藝術廳附近有世宗文化會館和教保文庫等著名文化設施。


首爾(中區) , 仁寺洞・鍾路

湧金屋的泥鰍湯是與慶尚道、全羅北道風格全然不同的首爾式泥鰍湯。其使用羊腸、牛小腸整夜久熬的高湯,加入豆腐、油豆腐、蔥、洋蔥、平菇、木耳,和各種調味料後,再放入事先燙熟的整隻泥鰍一同滾煮(也販售磨碎的泥鰍),可以讓人體驗到香辣卻又濃醇的美味。    


首爾(城北區) , 大學路・城北洞

位於城北洞的傳統茶店壽硯山房是過去小說家李泰俊執筆寫作的地方,現在由其後代經營茶店。壽硯山房以山麓與茶香聞名,日本NHK、英國BBC、法國電視台與日本多數雜誌都曾介紹過。夏天時,來此感受韓屋情趣邊吃著涼爽刨冰的客人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