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尙南道(統營市)

[位於慶尚南道統營市港南洞的蜂蜜麵包專賣店──Omisa蜂蜜麵包]Omisa蜂蜜麵包為曾經在統營知名麵包店工作過的麵包師父自創門戶後,於1960年代初期在自家門口販售多拿滋、蜂蜜麵包為始,演變成現在的Omisa蜂蜜麵包。Omisa蜂蜜麵包不受溫暖氣候影響,可長期保管、品嚐。


京畿道(富川市)

洛桑酒店(Lausanne Hotel)的前身是K-ONE酒店,通過翻修重建,使內外煥然一新。致力於向新老房客提供最佳的服務。


京畿道(抱川市) , 抱川

國立樹木園是利用光陵試驗林的天然林木所建成的,園內設有展示山林資料的山林博物館。樹木園和博物館於1985年10月25日動工興建,1987年4月5日正式開放,並於1989年增設森林浴場。但又因保護森林的立場,於1997年將森林浴場關閉。週末及例假日不開放,平日需提前預約,每天入場人數限制在5000名以下。為了讓植物資源化,且確保各種植物的生存與成長,於1999年5月24日在林業研究院中部林業試驗場樹木園科內,增設山林廳樹木園。國立樹木園面積高達1157公頃,是由針葉樹園、觀賞樹園、視障人士植物園等15個專門樹木園所組成。山林博物館的規模,同時也是目前亞洲國家最大的,面積為1400坪,整間博物館外觀,都採用韓國傳統樣式設計。無論內部外部,皆是用以韓國產木材和石材來建造裝飾。樹木園中共分為第一展示室(森林和資源植物)、第二展示室(山林與人類)、第三展示室(世界的林葉)、第四展示室(韓國的林葉)、第五展示室(韓國的自然與網路樹木園)、標本室、特別展覽室及視聽室等。


江原道(東海市) , 束草・雪岳山

江原道東海美港之一的墨湖港,1941年開港當時是東海岸第一貿易港,現今轉為東海岸的漁業港。在墨湖港可以看到大規模的批發魚市場,這裡盛產魷魚、鯖魚、秋刀魚、螃蟹、海鞘等海產。許多人為了品嚐新鮮的美味海鮮,特地從各地前來參加清晨開始的標售。墨湖港跟注文津港都以魷魚著稱,港的四周有許多魷魚,是東海魷魚漁獲量最高的港口。另外墨湖港有座燈塔,燈塔附近有燈塔公園。往燈塔公園的馬路、因電視劇《燦爛的遺產》有名的吊橋路、有美麗壁畫的燈塔上坡路是這裡三條有名的觀光路線。現在,東海地方海洋港灣廳為了讓觀光客及市民能夠好好地欣賞墨湖港的海景,特地修築了包含廣場、散步道等休憩空間的主題公園。另外預定擴建最大規模的海洋警察埠頭,將讓此處脫胎換骨成為最好的海洋警察基地。


首爾(西大門區)

[首爾西大門區冷泉洞的泡菜料理專賣店――韓屋家] 韓屋家是以燉泡菜為指牌的泡菜料理專賣店,另外還有泡菜鍋、泡菜脊骨等菜色。


首爾(麻浦區) , 弘大

壽司元是一間堪比日本更傳統日式的餐廳,餐點壽司或生魚片都是現場點餐現場製作。有經驗老道的師傅坐鎮,想當然爾味道也相當可口。本店的飛魚卵壽司為招牌,此外晚餐做為下酒菜的暖鍋與蒸蛋、炸豆腐也都是推薦餐點。 另外,壽司元也追求著現代化日式的風格,從店門口飄揚的爵士音樂,以及裝潢就可以看出店家的用心與特別。還提供有日文點餐服務,日本旅客也可輕鬆來訪用餐。


慶尙北道(安東市)

* 妥善保存韓國固有美味的安東河回大醬村* 純以黃土建成的河回大醬村,位於安東市豐川面河回里,河回村與屏山書院的交叉路口。因河回假面與朝鮮時代學者西厓柳成龍先生而馳名的此處,為妥善延續韓國大醬濃郁而香醇的固有美味,至今仍持續不懈地努力。而這裡也是將在此出生並度過大半輩子的鄭燕熙奶奶(音譯)的大醬手藝,原汁原味完整保存的村落。 * 在河回大醬村品味傳統大醬的滋味* 在村莊入口,3,000餘個大醬缸與豐山融合成壯觀的風景,河回大醬村主要製作秘傳600年的安東班家大醬,村內擁有能貯藏100噸黃豆的黃土貯藏室、能煮約100kg黃豆的十個大鐵鍋、能將豆醬餅懸掛風乾的大型玻璃乾燥室,使豆醬餅得以發酵熟成,之後將其用以製作大醬、醬油、辣椒醬。自把韓國產的黃豆熬成糊狀開始算起,約需2∼3個月的乾燥過程,方能製作大醬。 整個生產工廠由入口的宣傳展示館、製造場、第1與第2乾燥場、辦公室所構成。進入宣傳展示館,可以看見大醬、清麴醬、清麴粉、醬油、辣椒醬的試吃區,而展示場簡潔的陳設,則能使參訪者對所有產品一目了然。考量到通風與日照量,於一天能得到最多日曬的乾燥場,是十分特別的建築。同時,活用傳統的大鐵鍋與暖炕房,來使豆醬餅發酵熟成的製造場,則是韓國國內獨一無二,妥善保有傳統技法之處。


首爾(道峰區)

大門餐廳的招牌料理大門套餐,有以食材雕花,並放上裝飾,成為色香味俱全的蕩平菜(韓式宮廷料理),也有使用水果沙拉醬來增加風味的生菜沙拉,還有以天然色素來增添色彩的鴨肉五色煎餅,最後在擺出海蜇皮冷盤來抓住顧客的味蕾。享用完主菜後,還能再繼續品嚐烤牛肉與涼拌大醬蘿蔔葉等帶有古早鄉土風味的美味小菜,並搭配大醬湯與石鍋飯,豐盛的套餐令人不禁大為讚嘆。    


江原道(東海市)

Nongol牆巷為江原東海市墨湖港通往墨湖燈塔的上坡路,Nongol 30年前還是盛產魷魚與明太魚的港口村落,但後因漁獲資源枯竭,原本多達2萬餘名的墨湖居民一一離鄉,目前僅剩4千餘名住戶,因此原本熱鬧的Nongol村急速萎縮,淪落為冷清的社區已久。後東海文化院為復甦村落往日活力,向文化體育觀光部申請「墨湖燈塔談畫村Nongol牆巷」企劃,文化專員一一尋訪Nongol村老人,以他們歷經的人生故事為背景,自2010年8月開始於巷弄與圍牆上彩繪圖畫。由美術系出身組成的「公共美術共同體」會員描繪草圖,再由60~70歲的村落老一輩居民負責著色,就此打造出Nongol村的壁畫街。Nongol牆巷以因每日清晨運載滿滿明太魚與魷魚歸航的漁船而充滿朝氣的墨湖港為背景,將居民們的人生故事以有趣地壁畫呈現。 滿滿錶框圖畫的Nongol畫廊是Nongol牆巷的起點,畫廊生動地描繪出壁畫村形成的歷史與過程。


濟州道(西歸浦市) , 旧济州

在濟州島的豚來考(donneko)遊樂園上眺望漢拏山,氣勢最爲雄偉。從山上流下的冷如冰般的清水流淌在深深的山谷中,瀑布與茂密的溫帶常青樹林構成一幅和諧美麗的絕妙風景畫。從豚來考遊樂園步行20多分鐘,就可以看到鴛鴦瀑布(高5米)和一處小池塘。沿山谷而開的這條林蔭小道是享受山林浴與散步的絕好去處。山谷兩邊是溫帶常青林,生長著漢蘭(濟州島南部海拔70-900米的常青樹林帶中生長的一種珍貴蘭草,每年12月至次年1月開花)和冬草莓。豚來考遊樂園正是位於這樣美麗的溪谷中,每年農曆七月十五即“百中”時遊客最多。濟州的“百中日”有殺鶏、潑水的習俗。據說在這一天被潑到水的話,所有的神經痛就都會消失。正因此如此,每年的百中日都有許多人涌向豚來考。之所以叫豚來考,是因爲這一帶過去有許多野猪,但1920年後野猪就再也沒有出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