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尙北道(慶州市)

2017 貞洞劇場-慶州世界文化博覽會聯合策劃演出《Basilla》 隆重歸來! - 貞洞劇場慶州品牌演出升級《新羅:Basilla》 一千年的歷史,新羅王國被隱藏的故事 只有在慶州才能看到的唯一精彩演出 -      隆重歸來的2016年貞洞劇場慶州品牌演出《新羅:Basilla》  只有在慶州才能看到的唯一精彩演出    (財)貞洞劇場(劇場長在慶州世界文化博覽會文化中心音樂廳上演了慶州品牌演出【SILLA】的升級版《Basilla》。於2015年首演的《Basilla》,以歷史內容改編,創作波斯史詩《Kush Nama》故事的作品,其故事情節扣人心弦,很有吸引力,以新的舞台技巧表現黃金帝國波斯和黃金國度新羅的華麗文化之邂逅,同時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2016年通過升級,舞蹈更加穩重,影像表現技術更精致,給戲劇音樂補充敘述性,舞台效果更強烈,隆重歸來。 貞洞劇場從2011年起為振興地區文化旅遊事業,為了正式拉開傳統演出事業的專用劇場時代,推出慶州      品牌演出【SILLA】,在地方城市展現高完成度的傳統創作演出,同時在文化·旅遊市場提出代表慶州之歷史      和文化的未來型表演觀光內容,結果在2015年累計觀眾超過20萬人次,鞏固了作為慶州代表品牌公演之      地位。     此外,通過升級,補充優雅的舞台表現和充滿藝術性的表演,作為“藝術性高,看點豐富的演出”,試圖突出與地方常設演出的差異化。藝術性高的舞蹈能展現故事,舞台服飾及道具直接再現新羅和波斯的華麗文化,影像和照明超越實際和虛擬世界,傳達故事的音樂敘述性等,更華麗、更扣人心弦的因素將使此演出更上一層樓。 長達1500年隱藏的新羅的秘密被揭開,貞洞劇場慶州品牌演出《Basilla》將成為代表慶州的地區常設演出。      歷史故事與想像力相遇,重新完成的世界 “Silla” 1500年隱藏的新羅的秘密,以現代感重新诠釋。 《Basilla》基於古代波斯口傳史詩《Kush Nama》,講述了沿著絲綢之路從波斯到新羅的文明之間的邂逅、波斯王子和新羅公主的愛情和保衛兩國的英雄之歷史。《Kush Nama》描述了波斯薩珊(Sasan)王朝滅亡後 “Abtin"王子和他的兒子“Faridun”的故事。當時波斯人把新羅認為是一個烏托邦, 因此稱之為“Basilla”,波斯語“Basilla”的意思是“更好的新羅”。基於原作《Kush Nama》出發的演出在1500年前歷史故事基礎上結合想像力,以共10個章節的精彩表演完美再現。 組成《Basilla》的10個章節的主題包括啓航、愛情、離別、對決、誕生、複仇、血月亮、大戰爭。表現各個主題的10個章節在全體故事範圍內相互有機連接。按各個主題展示空間的變化、舞台表演、音樂的變化,無時無刻為觀眾帶來極致的視聽盛宴。 波斯和新羅,通過空間背景的轉換,兩國華麗文化以舞蹈和舞台設計精美再現。波斯王子Abtin在航海中碰到風浪,在此場面中的狂風暴雨和驚濤駭浪以寫實的影像技術逼真呈現,給舞台增添了壯麗奇觀之氣勢,應用“懸吊技術”和“照明裝置”也是組成演出主要場面的重要因素之一,失重狀態中的身體表現使觀眾感覺到了神秘感和奇幻性。  以韓國舞蹈為主追求現代化的美麗編舞,在世界各國樂器中增加韓國傳統節拍編制的全新音樂,表現文化交流活躍的新羅的舞台,反映新羅和波斯色彩的華麗服飾和時代特徵的道具,使《Basilla》的看點更豐富,更精彩。 尤其,編舞家Kim Yoonsoo功不可沒,因為舞劇很難傳達故事,但他以細致具體的編舞結構,讓任何人都能看懂。以國樂作曲家聞名的Hwang Hojun給戲劇的敘事和舞蹈演員的肢體語言賦予了戲劇性。至於戲劇音樂,在新羅和波斯分別使用自己國家的傳統樂器表現不同空間,按照劇情和人物的內在情緒妥善安排,提高了對觀眾的吸引力。    貞洞劇場慶州品牌演出《Basilla》將歷史故事和想像力結合,加上精致舞台的表現技術,完成現代式“表演”。很有吸引力的故事、壯麗的舞台、充滿感動的此次演出使人對韓國前所未有的“秀”門類“表演”更加期待。  


首爾(中區) , 明洞

深受韓國人和外國人歡迎,販售各種韓國料理。 主打菜品是炒海鮮。位於首爾特別市中區的韓餐專門店。 公社認證/推薦 none 管理者 長今煎家( 장금이전집 ) 休息日 全年無休 營業時間 11:30-02:00 (最後點菜時間 24:00) 菜單介紹 菜單價格依實際情況可能會有變動。具體諮詢請直接與餐廳聯繫! 炒海鮮 禁煙/吸煙 禁止吸煙  


忠淸北道(丹陽郡)

救仁寺為大韓佛教天台宗的總本山,掌管全韓國140座天台宗寺院。寺院建於1945年,而後於1966年改以現代式混凝土興建,建築頗具特色。寺院內包括5層樓的大法堂,以及三寶堂、說禪堂、總務院、仁光堂、香寂堂、度香堂等,共有50多棟建築,呈現寺院全區建築密布的景觀。此外,寺內還有能供應萬人齋飯的現代設施。若造訪救仁寺,千萬不能錯過大法堂與法語碑。大法堂為1980年4月29日竣工的5層建築,是韓國國內最大的法堂,而法語碑全名「上月圓覺大祖師法語碑」,為匯集上月圓覺法師所講授的所有法文,將之化為簡單明瞭的法語再銘刻而成的碑石,法語內包含佛祖八萬大藏經的所有真理,盛載了寬廣而微妙的佛理。


江原道(江陵市)

大關嶺自然休養林是韓國第一的松樹林,裡頭四處可以看到高17m、樹圍36cm的松樹。清澈的溪谷與寬闊的草地,還有舒適的臥房與方便的設施,是最適合享受森林浴的地方。野生花園與黃土草屋、水車磨坊、木炭窯等也是吸引家庭、情侶前來遊玩的原因。但由於休養林內沒有賣店,食物與盥洗用具都需要自備。森林小屋與山林文化休養館是主要的住宿設施,森林小屋價位隨房間大小,在3萬2千韓元至11萬韓元之間,山林文化休養館的價位則在5萬韓元到9萬8千韓元之間。想前往大關嶺自然休養林只要在東首爾綜合轉運站搭乘往江陵的巴士,在江陵轉運站下車後搭乘往於屹里的巴士,約30分鐘後即可到達。


慶尙北道(盈德郡)

為宣傳並保存盈德竹蟹的美味與名聲,並提供造訪的遊客各種好看、好玩、好吃的活動,以盈德代表特產竹蟹美味為傲的盈德竹蟹節,固定於每年4月初在盈德郡江口港一帶舉行。高麗太祖23年(西元940年),太祖王建初次前來禮州(寧海面)巡視時,當地居民曾把盈德竹蟹做為御膳呈上,因此留下了關於竹蟹美味與香氣的紀錄。當時禮州府使說竹蟹非常美味,要在此停留,因而將此村取名牛車的車與停留的留「車留」。此後在此處豎立了竹蟹元祖的揭幕碑,並為了祈求漁獲豐收與保存盈德竹蟹的資源而舉辦盈德竹蟹節。今年邁入第19屆的盈德竹蟹節,將以「知道盈德竹蟹嗎?喜歡竹蟹就到盈德來!」為主題,於3月31日至4月3日在慶尚北道盈德郡的江口港一帶舉行。遊客們將可體驗各種展示與體驗活動,並在慶典聚集100多間的竹蟹店家形成的大型竹蟹街,品嚐傳承千年美味的盈德竹蟹與豐富的海產。


江原道(平昌郡)

Holiday Inn Alpensia平昌渡假村位於江原道平昌郡大關嶺面Alpensia渡假村園區內,是結合飯店及SPA設施而建構而成的特2級觀光飯店。飯店總共有214間客房,每間客房內都附設高級新穎的SPA設施。另外商務會議中心面積廣大設置的聽眾席最多一次可容納2,200名來賓,如此大規模也是韓國自然環境中最大的商業空間,8國語言同步口譯系統也設備完善。特別是Alpensia採用最高級的優良SPA設備,聘請具有世界級水準的芳療師助陣,提供高品質的SPA護理及按摩課程服務。所有護理課程專用房間及露天溫泉的裝潢設計都是採取自然採光型態,另外還有專為戀人所準備的情侶SPA、孕婦專用的SPA等多樣化的完善設施。希望可以激起來來到這裡渡假的遊客都可以擁有全新的活力元素,並且展開不同以往的精采新生活。


慶尙北道(慶州市)

慶州希爾頓飯店共有324間雅致的客房,飯店的8樓(最高樓層)設有完善設施,景色優美;7樓為紀念2002年韓日世界盃當時,德國與丹麥選手投宿於此,特別佈置成世界盃樓層;2樓則為擁有個人庭院的花園樓層。為了不抽煙的房客,備有禁煙樓層(5~8樓),讓每一位房客都能舒適住宿。 飯店入口為無障礙空間,飯店附屬設施對殘障人士來說,無任何使用上的不便。飯店大廳的殘障人士專用洗手間為男女各一間,內部略為狹窄。專用客房共有2間,客房入口與洗手間未設門檻,浴室內部略為狹窄。鄰近普門湖,適合散步。 餐廳部分,有可享受多樣的地中海飲食之DA VINCI餐廳、位於大廳的SHILLA COURT、提供世界各國料理的自助吧餐廳LAKESIDE、可邊欣賞窗外日式庭園風景享用日本料理的GENJI,以及可以品嚐傳統廣東和四川料理的SILKROAD、提供麵包等製果產品的LE GOURMET,最後為可坐在STARS眺望普門湖邊景觀的同時,享用一杯雞尾酒的地方。慶州希爾頓飯店內的餐廳和酒吧,提供顧客滿足五感享受,感受不一樣風味的全新體驗。


仁川(西區) , 仁川市區

綠青瓷博物館的前身為舊景西洞事務所,將舊事務所整修後,於2002年10月25日以綠青瓷陶窯址史料館之名開館。館內收藏並提供被列為國家史蹟第211號的景西洞綠青瓷陶窯址的相關學術資料,並經營陶瓷器體驗教室。而後因大量遊客來訪且史料館空間不足,於2010年11月19日移至現址開館。 博物館所典藏的綠青瓷,為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與仁川市立博物館聯合研究小組從1965年12月至1966年5月在仁川發掘的成果,於此地生產出的綠青瓷,釉色呈暗綠或褐綠,且表面不平。綠青瓷窯址因其特色,於1970年5月被列為史蹟211號,為仁川最早被指定為國家文化財之處。 - 博物館增建日 : 2002年9月27日 * 綠青瓷陶窯址 綠青瓷陶窯址於1965年至1966年歷經4次發掘調查,此處的出土瓷器相較青瓷界作品而言,胎土較薄,使用高品質的綠褐色釉藥燒製而成。綠青瓷誕生的具體年代眾說紛紜,推測約在新羅末期至高麗時代初期(9~10世紀),當時品質優異的玉璧底青瓷十分發達,其後在由王公貴族普及至地方豪族等富裕階層的過程中,從高麗時代前期至朝鮮時代後期,才漸漸轉變為庶民可使用的生活器具。


全羅南道(麗水市)

被列為第304號國寶的鎮南館,為全羅左水營城內唯一流傳至今的建築物。壬辰倭亂結束後隔年1599年,接任李忠武公職務的全羅左水使李時言,在丁酉再亂時遭受祝融的鎮海樓原址上建立一個擁有75間閣房的大規模客舍。有著鎮撫南邊之意的「鎮南館」,根據《亂中日記》記載,鎮海樓曾為公務之用,自1664年起經節度使李道彬進行大大小小的整修後,又於1716年節度使李汝玉時期因大火焚燒而全毀,1718年由李濟冕重建後保留至今。純宗5年(1911年)時為麗水普通公立學校,並在日據時期做為麗水中學及夜間商業中學之用。 正面15間(54.5公尺)、側面5間(14公尺)及佔地面積240坪大的建築物,為八角屋頂的屋簷之一層建築,並以68條圓型柱子所搭建而成。鎮南館正前方的望海樓於日據時期被拆除,直到1991年4月重建為2層樓閣,在2009年9月重新粉刷建築物後整體煥然一新。遺蹟物展示館為鎮南館的附屬設施,裡面述說著鎮南館的歷史及陳列壬辰倭亂當時所留下的各種遺物。每逢週末,麗水市文化觀光解說員會進行詳細導覽解說。全南有形文化財第33號的麗水石人像也豎立於館內,週邊可供遊覽的景點還包括有紫山公園、梧桐島、突山大橋、忠愍祠及萬聖里海水浴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