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道(水原市) , 水原

水原鄉校是朝鮮時代(1392-1910年)唯一的一所學校。鄉校指朝鮮時代學生讀書的地方。水原鄉校裡保存著中國孔子和孟子以及韓國25位聖人的牌位。高麗時代(918-1392年)元宗22年的時候,在化城郡設立了水原鄉校,而後華城建城後,搬遷到了現在的位置。


全羅北道(南原市)

廣寒樓原名廣通樓,於西元1419年朝鮮世宗時期由丞相黃喜所建,1444年河東府院君鄭麟趾被此地美景所吸引,藉嫦娥所在的「廣樓清虚府」之名,改名為廣寒樓,意指美景堪比月亮宮殿。廣寒樓也是韓國文學著作《春香傳》的故事背景地之一,春香與李夢龍正是在這裡撒下愛情的種子。廣寒樓苑以廣寒樓為中心,為朝鮮時代庭園的代表,從中能了解到當時建築的技藝、社會風俗以及人民的生活文化,可謂重要歷史遺跡之一。總面積有21,113坪的廣寒樓(第303號史蹟),內有著包括牛郎與織女傳說的烏鵲橋、春香祠堂春香館、月梅家、玩月亭、瀛洲閣及三神山等各式建築及樓閣。每逢5月5日固定盛大舉辦的「春香祭」也與「南原世界草本植物事業博覽會」同時舉行。除廣寒樓苑之外,南原的觀光景點還有萬人義塚、烏鵲橋、蛟龍山城、荒山大捷遺址及實相寺等眾多的文化遺跡,以及水上遊園地、春香主題公園、音樂噴泉及隧道噴水橋等。7公里處還有智異山國家公園,一年四季景色秀麗,相當適合到此觀光遊覽、投宿。


首爾(中區)

傳統義大利餐廳&Bar的Peninsula,以義大利中部托斯卡尼的地方料理為依據,再用現代高級感重釋,能品嘗到義大利料理的山珍海味。還能享用以季節特選食材及有機小麥製作的各種義大利麵、披薩等傳統義大利式料理,以及500多種的酒類收藏,並提供專業品酒師選出與料理相配的紅酒,體驗Peninsula幻想般搭配。


江原道(原州市)

原州中央市場與自由市場、市民傳統市場、中原傳統市場等眾多市場構成原州地區的中心商圈,為充滿市民喜怒哀樂的傳統市場。自竣工以來已有超過30年歷史的原州中央市場,目前致力於改善部分設施、加強停車場與消費者便利設施,以擴大競爭力,重新找回過去的盛名。市場內美食眾多,以手工餃子、蕎麥煎餅等最為知名。


首爾(麻浦區) , 弘大

MASI CHINA是新羅飯店中式餐廳八仙的前主廚所開設的餐廳,店名極具巧思,利用韓文諧音點出販售中式料理,也有著「美味與眾不同」之意。餐廳整體設計乾淨明亮而簡練,加上有開放式廚房,能看見廚師烹調的樣子,使顧客能吃得美味,也吃得放心。


4.0/1
慶尙北道(安東市)

文化體育觀光部所選定的韓國代表慶典安東國際假面舞節,位在保有韓國固有的傳統文化,有「韓國精神文化之都」之稱的安東地區,每年於市區的假面公演場和河回村舉行的盛大慶典。安東是韓國保有最多文化財的地區,同時也是把東洋的美學完整呈現的地方。以「神命的假面舞,千年的夢想」為主題舉行的安東國際假面舞節,由國內外傳統假面、安東民俗節、現場慶典、民俗遊戲等多樣主要活動組成。此次慶典有國外7個國家代表公演團體參加,相信會有非常高水準的精彩演出,國內也有河回別神假面劇等,6個無形文化財指定的假面舞公演團體參加,估計會相當有看頭。慶典中可直接觀賞並體驗大家共同參與的韓國民俗劇公演,且為韓國重要無形文化財的「別神假面劇」等。另外還準備有讓一般觀光客帶上面具或假面,隨著音樂跳著面具舞,還有面具舞比賽大會等活動,在戶外表演場地也有許多以假面舞為主題的各種公演,精彩萬分。


仁川(中區) , 仁川市區

位在仁川中區的蠶津島是透過連外道路連接到永宗島的小島。漲潮時上升的水位讓島嶼看起來好像快被淹沒所以命名為蠶(潛)津島(韓文的「潛」與「蠶」字發音相同)。自從開通連外道路以後,不論何時都可以進出蠶津島,相當方便。 照映在蠶津島海邊濕地上的夕陽美不勝收,吸引了許多觀光客前來拍照攝影。另外也有很多人會在退潮時到海灘上挖掘貝類。 蠶津島位在永宗島跟舞衣島之間,若要從實尾島前往著名的舞衣島的話,需要到蠶津島尾端的碼頭乘船,因此蠶津島碼頭常常熙來攘往。從蠶津島到舞衣島只需5分鐘,不過退潮期間有行駛上的困難,所以遊客們出發前請務必查好時刻,以免耽誤行程。周邊景點還有乙旺里海水浴場、德橋海水浴場、Hanagae海水浴場等等。


釜山廣域市(中區) , 南浦洞(札嘎其市场)

6區以販售家電產品、機器工具、布類為主,批發及零售文具、廚房用品、服飾、電子電器等。與臨近的大型百貨和光復洞商城有商業競爭關係,但仍然是釜山極具代表性的地區,也是許多遊客造訪的觀光景點。625 韓戰時,難民匯聚形成了市場,這裡曾是韓國交易規模最大的市場。


京畿道(水原市) , 水原

孝園位於八達山山頂,其名依民意而定,園內的鐘是為讚揚正祖對其父莊獻世子(思悼世子)的一片孝心所設立的。鐘上刻有水原市的象徵銀杏樹、躑躅花、鴿子等,及以華虹門為首的水原華城各主要文化財。孝園敲鐘儀式需敲三下,第一下是為感謝父母的恩惠,第二下是為家人祈福,第三下則是為祈求個人的發展。* 大小 : 口徑 2.15m、高 3.54m* 重量 : 3,300貫(約 12.5噸)位於華城行宮後方,聳立於八達山山頂的西將臺,是將領俯瞰城內外與鄰近地區以指揮調度兵力之處。下令建築華城的正祖大王,曾五次登臨此處,並親自揮毫留下華城將臺的御筆匾額。


京畿道(利川市) , 利川

海剛陶瓷美術館內展示著韓國傳統藝術之精髓-青瓷、粉青瓷器、白瓷等陶瓷工藝品,並且為韓國最早的陶瓷專門美術館。光是東西式相融合的美術館本館建築物,就是一個很大的看點了。 海剛陶瓷美術館以韓國傳統陶瓷文化傳承、發展為宗旨,由已故的青瓷匠-海剛.柳根瀅、其子-海剛.柳光列(音譯),於1990年春天共同建立。為了貼近美術館的宗旨,除了基本的傳統陶瓷展示室,更有各種學術活動和資料出刊。 海剛陶瓷美術館是能豐富陶瓷相關知識的好去處,現今為國際大學的附設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