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結果 3,060 個
湖林博物館由湖林尹章燮先生捐贈的遺物和基金建立而成的。尹章燮先生於1981年7月設立聖寶文化財團,接著於1982年10月在首爾市江南區大峙洞開設湖林博物館,後於1996年3月擴張遷移至首爾市冠岳區新林洞,於1999年5月重新開幕。新落成的湖林博物館總面積廣達4,627㎡,地下1層、地上2層的建築物內有4個常設展示室、1個企劃展示室、戶外展示場、收藏館、會議室、資料室,還有咖啡廳、禮品區等便利設施。館內珍藏了陶器、陶瓷器、繪畫、真跡、金屬工藝品等1萬餘件遺物,其中不乏被指定為國家文化財的文物,其所藏品的多樣化和品質、優秀性極受肯定。湖林博物館透過常設展、每年舉辦的企畫展、購入文化財特別展,向國民宣導傳播韓國藝術之美和獨創性。
水原博物館位於水原市靈通區二儀洞一帶,為地下1層樓、地上2層樓的建築,樓地板面積達6,535㎡。博物館共有水原歷史博物館、韓國書法博物館兩個展示館與一間企劃特展室,典藏有寄贈或購買的文物約33,000多件。 * 水原歷史博物館 在佔地面積489㎡(148坪)的常設展覽館內,水原歷史博物館重現了1960年代前後榮洞市場的街道。讓中央劇場、公共澡堂、將水原排骨推廣到全世界的華春屋等建築的舊時樣貌,再度呈現在旅客眼前。不僅是小朋友認識過去的體驗場,也是大人喚醒昔日回憶之處。 而博物館所收藏的文物,也因為寄贈朴惟明肖像畫(寶物第1489號)的尚州朴氏,以及驪州李氏、安東金氏、海州吳氏、溫陽鄭氏、坡平尹氏宗門、金露積先生家族的協助,變得更加多元。此外,在館方的努力之下,也透過水原地區出土的文物與位於水原市內的彰聖寺真覺國師大覺圓照塔碑(寶物第14號)、八達門銅鐘(京畿道有形文化財第69號)等文物,完整地復原了水原自史前時代至朝鮮時代的歷史。而近現代最為珍稀的館藏要數1950~1960年代的水原全景照,是重現水原市過去面貌的重要資料。 * 韓國書法博物館 韓國書法博物館是第一間由地方政府設立的專業書法博物館。這裡展出了2003年5月以書法家身分在水原活動的槿堂梁澤東先生之作品,以及韓國重要書法文物。常設展覽館佔地面積達624㎡(189坪),為韓國最大的書法展館,且擁有設計水準優異,具備高科技裝置的陳列展櫃。館內規劃了各種主題將作品進行展示,如金石文、法書、朝鮮名筆、書簡、御筆、近代名人、四君子、文房四寶舍廊房等。此外,還有327㎡(99坪)大的企劃特展室,內部設有完善的設施以舉辦每年的主題特展,並開放外部人士租借場地。而這裡更持續推動書法教育,不僅有針對一般人的教育課程,還籌辦大型書法展,以及不論男女老少、所有書法人皆可參加的慶典活動。
百濟的始祖溫祚最先扎根的地方是河南慰禮城,至今其正確位置已不可考,但風納土城或夢村土城、芳荑洞百濟古墳群、石村洞百濟初期積石塚等無疑是百濟漢城時代所遺留下來的痕跡。風納土城西邊面向漢江,南邊有通往夢村土城的道路,且西北邊隔著漢江與阿且山城相對望,東南邊可眺望遠方的南漢山城。 位於漢江千戶大橋南端旁的風納土城為百濟初期的遺跡,原為周長長4km的大規模土城,1925年因漢江大水災部分毀損,目前僅剩2.7km左右,東邊剩4處被視為出入門的遺址,特別是從先史時代到三國時代的遺跡出土,可得知從百濟時代前就有人民居住於此。隨著近年來的挖掘作業,也有曾是百濟王城的見解出現。
高麗高宗19年時為抵抗蒙古軍入侵,將王都遷移至江華島。此後高麗王室與蒙古軍於元宗11年時完成議和,再次返回首都開城。在激烈抵禦蒙古侵略的39年間,1232年6月由高麗高宗持著抗蒙的旗幟遷都至江華,並於兩年後的1234年完成官衙及宮闕的建設。當時佛教文化精髓的《八萬大藏經》就是在江華完成的,金屬活字也是在此處開發成功。1270年5月與蒙古講和返回開城後,江華城和宮殿也就此荒廢。朝鮮時代原在此設有行宮,但於1637年丙子胡亂時蒙受被清朝軍隊攻陷的恥辱。此後的高麗宮址上曾建造了江華留守府,現在僅留下東軒及吏房廳。東軒是江華留守府的建築,於1638年動工耗時16年才完成;而吏房廳則是在1654年(孝宗5年)時由江華府所建造的官衙,直到1783年正祖時代才被改建成ㄈ字型的建築物,並將面積擴張至79坪左右。現今所見的高麗宮殿遺址是於1977年重新修復完成的。
曾參與韓國戰爭的聯合國軍人們的安息之地-在韓UN紀念公園UN紀念公園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安放1950-1953年韓戰期間英勇戰歿的聯合國軍官墓地公園,為了追求世界和平與自由的大義,不惜犧牲奉獻性命的聯合國軍官將士們就安息於此。1955年11月韓國國會為了永久紀念壯烈犧牲的聯合國軍官,並且決議選定適合的墓地。佔地約135,000平方公尺的紀念公園內,有一大片碧綠的草地,追慕館、紀念館、土耳其紀念碑、希臘紀念碑、澳大利亞紀念碑等,以及聯合國軍慰靈塔和池塘排列有序。追慕館和紀念館分別於1964年和1968年由聯合國總會所建造,公園的大門則是由釜山市民捐助修建的。UN紀念公園每年都會舉辦很多活動,例如4月的參戰勇士參拜式、5月最後一個星期一的美軍顯忠日、6月25日有6.25紀念式、10月24日則為聯合國日紀念式。 以UN紀念公園來探察了解韓國戰爭參戰國家 參觀UN紀念公園可知道韓國戰爭期間曾參戰的國家:戰鬥支援國的共16國、醫療支援國的共5國1)戰鬥支援國(16國):美國、英國、土耳其、加拿大、澳洲、法國、荷蘭、紐西蘭、南非、哥倫比亞、希臘、泰國、衣索比亞、菲律賓、比利時、盧森堡2)醫療支援國(5國): 挪威、丹麥、印度、義大利、瑞典
環繞首爾大公園與首爾樂園、國立現代美術館的蒼翠山麓即是清溪山,臨界於首爾良才洞與果川市、城南市、義王市的清溪山環繞冠岳山山腳果川市區,再往南直直地延展下去。清溪山有茂盛的森林與幽靜的溪谷、公園、寺廟等各種景點,為家族登山旅遊的勝地,並規劃有許多登山路線。山頂望京臺設有政府設施,禁止進入,且與國思峰(538m)、545m最高峰連綿相通。據說高麗因朝鮮太祖李成桂滅亡之際,高麗末期忠臣趙胤離開松島逃入山區,此山即是清溪山,這裡聽說也是青龍昇天之地,因此亦稱為青龍山,風水地理學將冠岳山、清溪山分別稱為白虎與青龍,源自「左青龍右白虎」的概念。清溪山擁有蒼鬱樹林及幽靜溪谷、公園、寺廟等多種豐富可看性,登山步道設置相當完善,也非常適合全家大小一同健康爬山運動。從果川方向遠觀清溪山,可見其山勢平緩穩和就如同山丘一般,但從首爾大公園方向眺望海拔高618.2公尺的清溪山頂峰望京臺,會發現雖然被岩石群山環繞看似荒涼卻依然帶著威風凜凜的雄壯氣勢。登上主峰東側的望京臺方向可見秋史金正喜生父金魯敬墓碑所在之玉女峰,往望京峰底下走則可以發現朝鮮時代學者鄭汝昌曾隱居於此的金井水池。在充滿香氣的山林間漫步,還隨處可見野生栗子樹、橡子樹、山葡萄及杏桃等各式各樣的植物。位於清溪山南側的清溪寺,往金井水池方向附近的鷹岩、石門岩和藥水池等可參觀景點。海拔高618公尺的清溪山景緻秀麗,形成長2公里的溪谷經常留著清澈的溪水,因此深受市民遊客們的喜愛。與冠岳山一同被譽為"左青龍‧右白虎"之名山,從前也有被稱作為青龍山的清溪山,擁有截然不同的兩種面貌。坐落於頂峰上的望京臺上設有政府設施,限制為不可登山之區域範圍,可另從高達538公尺的國師峰連通之方向前往。
世界裝飾品博物館位在有著文化街道之稱的三清洞巷弄裡,館內展出詩人兼散文作家館長李康媛於30年間,在世界各地60多個國家所收集的三千多樣裝飾品中的一千多件。這些在黑暗博物館閃爍著耀眼光芒的展覽品並非昂貴或知名的寶石,而是背後各自深藏著故事的裝飾品。一樓除了有刻劃地球五千年痕跡的琥珀、地球另一端男女使用過的手鍊與腳環、16世紀誘惑著歐洲人們的El Dorado黃金屋,而項鍊房內收集了技巧經驗豐富工匠們所製作的飾品,還有沉澱心靈的十字架房等。二樓除了展示著讓人不由自主陷入美麗幻想世界的面具和戒指外,還有其他美術展場無法媲美的<珠鍊與象牙房>,以及<近代裝飾品房>等。
烏竹軒市立博物館是由烏竹軒和市立博物館合併而成的。 烏竹軒完整地重現了朝鮮時代(1392-1910)人們的生活面貌,是重要的建築資料,也是韓國現存古屋中年代最久遠的建築。 韓國的一代偉人栗谷李珥(1536-1584)就出生在烏竹軒的夢龍室裡。傳說中李珥的母親(偉人申師壬堂)在生下兒子以前作過龍夢。爲此,每年烏竹軒都舉辦栗穀祭典。而在市立博物館裡則展出了許多嶺東地區的民俗材料及遺物。烏竹軒的文成祠挂有栗谷李珥的畫像。栗穀紀念館裡則可以欣賞到著名藝術世家栗谷家人的藝術作品。而在鄉土民俗館和歷史文化館、露天展示場內還可以欣賞到各種佛教作品及陶瓷、畫及先人的生活用品。烏竹軒市立博物館附近有鏡浦海水浴場和朝鮮時期上流層居住過的船橋莊。在鏡浦海水浴場可以看到清澈的東海海水和青翠的松林,盡情享受充滿假日的悠閒。附近還有真音博物館,收藏著愛迪生的發明以及最新音響設施等1600多個留聲機。
Danuri水族館為韓國最大的淡水魚生態館,共有83種、1萬3,000隻的韓國魚種,以及62種、2,000多隻的海外魚種,可一次看遍各種世界魚類,以及南漢江本土淡水魚黃斑鱖、銀魚、條鰭魚等。此外,水族館還以丹陽八景為主題,以別開生面的展示提供遊客另一種看展趣味。* 水槽 : 展示水槽82個、馴養水槽36個,約854噸* 展出生物 : 海內外淡水魚145種、15,000隻(韓國魚種83種、約13,000隻,海外魚種62種、約2,000隻)
能夠了解韓末傳統家屋的崔昇孝屋崔昇孝家屋是位於楊林山東南邊末端部份的傳統家屋,建築物朝東邊,正面八間,側面四間,擁有非常大的規模。 仔細觀察建築物的構造,為一字型的八作屋,右側利用了自然傾斜的地形建造了半地下層的一退空間,帶來律動感。左側也有一退的開放空間,形成非對稱的平面與立面,一點都不呆板。向西的後方則有寬60m的木板地,並有左右拉動的窗戶,可以阻斷西曬的陽光,為了解決拉門窗戶造成房間的黑暗,牆壁上方開有低矮的半窗。 除了椽燈天障(露出椽子的屋頂)對稱以外的空間則設有閣樓,這裡是獨立運動家等藏身的地方。閣樓外牆有長形空窗,有助於閣樓的採光。地基除了右側半地下部分以外,皆呈現1cm左右高度的2段圓形柱礎石模樣。 崔昇孝家屋的意義這個家屋原本是獨立運動家崔相鉉的家,屋內的閣樓為當時獨立運動家們的藏身處。另外,這個家屋建於1920年代,有助於理解觀察韓末傳統家屋建築過程,在建築史上有很大的意義。 [文化財資訊]指定項目 - 市道民俗資料 指定編號 - 光州民俗資料第2號 指定年度 - 1989年3月20日 所藏 - 崔昇孝 時代 - 日帝強佔期 種類 - 家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