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道(龍仁市) , 龍仁

加勒比海灣建於1996年,是韓國最早的以水為主題的水上遊樂園。其異國情調讓人感覺似乎就是加勒比海岸的翻版。西班牙風格的石結構建築,亞熱帶植物,遇難船隻等設計和海水和諧配合,十分浪漫。 在加勒比海灣可以享受到與在有名的海岸勝地上遊玩時一樣的各種樂趣。其中最受歡迎的是波浪池,令人感覺似乎在乘風破浪。由助波系統産生的人工波浪可變換出強烈的水波甚至巨浪等各種形態。此外還有長達500米的漂流池,衝浪設施,各種極具冒險和刺激的滑水梯。水上中心內各種遊樂設施俱全,可在室外享受波浪池和漂流池,也可與家人共享溫泉浴。有15個利於健康和美容的溫泉浴,深受遊客的喜愛。 加勒比海灣以其最高水準的水上設施而成爲戀人、朋友、家人夏季的觀光名勝。園區旁還有愛寶樂園。 * 加勒比海灣SPA 加勒比海灣SPA有帶來美麗的茉莉花湯和消除疲勞的檸檬湯、去角質效果的麥飯石湯泉,以及有益健康的玉石湯泉。不只是SPA設施,還具備有多樣的三溫暖設施,位於愛寶樂園加勒比海灣內,購買加勒比海灣入場券的遊客可使用園內所有的設施。 1) 依照個人喜好選擇的多樣SPA設施 茉莉花湯、麥飯石檸檬湯、玉石湯、礦物溫泉、人蔘三溫暖等,依照各種效能可解除身心疲勞,享受自由樂趣的設施。依照個人喜好選擇並享受樂趣,是可與家人或戀人一同享受三溫暖的特別經驗,全家人難得聚集一處,是一同泡湯並聊天對話的好機會。 2) 擁有粗鹽三溫暖、情侶足湯的「Miracle Spa」 -「情侶足湯」是為戀人及夫婦準備的特別約會行程。為剛好可以進去兩個人的空間,咕嚕咕嚕冒出泡泡的湯泉裡,不但可泡腳,還可互相倚靠著對方,充實地渡過兩人甜蜜時光。 -「粗鹽三溫暖」約為10坪規模的設施,三溫暖內部全舖蓋上粗鹽,桌上放有充滿粗鹽的大木桶,遊客可將粗鹽抹在全身,透過三溫暖的熱氣將汗排出。粗鹽三溫暖可細緻冬季乾燥的皮膚,去除各種老廢角質,對於患有不眠症、神經痛、腰痛和胃腸不適的人有卓越的功效。 3) 孩童專用的兒童池、舒適休憩的流水池 - 設計為淺水且安全的孩童專用兒童池,裝飾為童話世界,孩童們可體驗水大砲等有趣的遊樂設施。另還有專為幼兒設計,讓幼兒不帶有恐懼心,可以在父母懷抱中安全戲水的幼兒池。未及大人腳部,淺徹平靜的水池,是適合小孩子與父母一同嬉戲遊水的空間。 - 搭上大型泳圈悠悠漂流於水上,可悠閒地享受戲水的流水池,擁有17世紀加勒比海的情趣和通過絕壁沖下的瀑布等,為可享受舒適休憩之處。 - 隨著流動的水進出室內和室外,深1~1.5公尺、長220公尺的流水池,以及鋪有美麗海灘的室外沙灘池,是為在秋天也可戲水之處。依據外部氣溫,設有調節並維持在最適合戲水溫度的自動水溫調節系統,可感受臉部暴露在冰涼的氣溫、身體泡在暖暖的室外池的快感。尤其是冒出熱熱的水蒸氣的室外池周邊,其美麗的景致和遠遠看到的丹楓,更帶來異國浪漫的氣氛。 4) 嬉水遊戲後恢復疲勞的Relax Room和舒眠室 - 專為成人設計的「Relax Room」裡,備有自動按摩機和香精療法、休憩艙室等設施。 - 舒眠室為設有50餘個海灘椅及10個玉石床的空間,維持有最適合睡眠之溫度,透過空氣清淨機提供乾淨且爽快的空氣。可租借大型被毯以蓋著睡覺。


首爾(麻浦區) , 汝矣島・永登浦・麻浦

尖端科技與環境結合的未來都市-DMC位於首爾麻浦區上岩地區的數位媒體城(Digital Media City, DMC),擁有約57萬㎡ 的規模,是由尖端數位媒體娛樂群聚區所組成。設施分為DMC宣傳館、DMS(Digital Media Street)、以及DMC Artpia。此空間為展示數位多媒體城事業綜合資訊的宣傳展示館、3D立體影像館,並可直接體驗DMS(Digital Media Street)設施。這裡還有世界首創街道單位的ubiquitous空間,特別的還有為了讓DMC更有魅力而製作的<Artfence>,以水、土、風、火、光自然界5大元素為主題所組成的展示空間,創意的造型藝術品將此妝點成世界最大的街頭美術館。另外,DMC產業園區內還有數位展示館、韓國文化連結中心(韓國電影博物館)、世界盃公園等,可以盡情享受相關觀覽及各種文化體驗。※ 2010年9月,首爾3D影像支援中心開幕


京畿道(加平郡) , 議政府

加平郡、京畿觀光公社、(株)南怡島為了推廣親環境觀光,所建的休閒設施。在南怡島加平乘船處設置的高80公尺塔座,往海龜島方向延伸640公尺、南怡島方向940公尺的滑索,以無動力的方式滑降。是亞洲最大規模的wire-riding設施。


大邱廣域市(中區)

位於大邱廣域市中區布政洞的歷史館,為1932年設立的舊朝鮮殖產銀行大邱分行原址。西洋化建築物象徵著日本殖民時期對朝鮮金融支配和殖民地侵略的惡名之地,現在則以好的面貌呈現開館。目前本建築物指定為有形文化財49號。歷史館的延面積為1971㎡,分為1樓的常設展示室和2樓的企劃展示室、體驗學習教室、文化講堂等。歷史館展示19世紀後期~20世紀初,大邱的生活、風俗、教育、文化等模型和展示物、影片等。觀覽時間從早上9點到晚上7點止。固定每週一休館,免費入場。


大邱廣域市(東區)

大邱方字鍮器博物館為韓國境內最早以方字鍮器為主題成立的博物館。1983年政府接受指定為重要無形文化財第77號的鍮器匠李鳳周先生,一生收集的方字鍮器所藏品。博物館以地下1層、地上2層的規模,由3個展覽室和資料搜尋室,以及文化之愛室、影像教育室、戶外公演場及企劃展覽室等所構成。為常設展示場的方字鍮器文化室,展覽與韓國歷史一起發展至今的方字鍮器各種資料。寄贈室展示重要無形文化財李鳳周先生的鍮器名品。再現室重現製作鍮器的工房和做買賣的銅碗店模型。


江原道(平昌郡)

月精寺位在江原道平昌郡珍富面東山里五臺山東邊溪谷的茂密樹林裡,後方有東臺滿月山,被翠綠針葉樹林包圍的寺廟寂靜坐落於聚集滿月山精氣處,顯露出雅靜之美。潺潺流經寺廟前方的金剛淵,清澈的溪中鱗魚自在悠游,這也是一處不可錯過的美景。懷抱著月精寺的五臺山不僅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與美麗風光,而且從以前起就是五萬菩薩常駐的神聖佛教聖地。從新羅時代起至今一千四百多年的歲月、從開山祖師慈藏律師一直到近代的漢巖與吞虛師父等,做為五臺山中心寺廟的月精寺培育出不少有名的「善知識」(即高僧,佛教中指引人們理解佛法離苦得樂的指導者)。直至今日,月精寺依然以參天樅樹林的正直與翠綠完整守護著佛家的精神,並成為佛教的重要支柱。月精寺為曹溪宗第4教區的本寺,管理60多間寺廟與8間庵。新羅善德女王12年(643年)由慈藏律師所建,目前月精寺內保存有國寶第48號的八角9層石塔及寶物139號月精寺石造菩薩坐像等眾多文化財,與距離寺廟1km處的500年樅樹林皆為五臺山的象徵。* 月精寺浮屠群 - 江原道文化財資料第42號(1984.06.02指定)浮屠象徵著僧侶的墳墓,供奉著遺骨與舍利。共22座大小約為1~2m左右的浮屠分散在從月精寺前往上院寺途中的樅樹林內,從不高的構造來看,可推斷豎立的時代為朝鮮時代中期以後。這些供奉著法號為雲空性觀、金聖堂等僧侶們舍利的浮屠,大部分的構造都是在底矮基石上安著鐘造型的塔身石,偶爾也會看到擁有2層基壇與屋頂石的浮屠。* 主要文化財 - 月精寺八角9層石塔(國寶第48號)、石造菩薩坐像(寶物第139號)


釜山廣域市(海雲台區) , 海云台

電影殿堂卓越的建築造型與解體主義建築美學,是世界建築史上里程碑性的傑出藝術作品。佔地面積為足球場的2.5倍大,擁有世界最大規模的屋頂建築設計,並且在大小屋頂下裝置有42,600組的LED照明設備,與水營江及碼頭公園的夜景相互輝映,交織成夢幻般的美麗景觀。電影殿堂主要可劃分為Cinemountain、BIFF Hill、Double Cone三棟建築,本館Cinemountain內設置專門播映體裁多元、兼具藝術性和大眾性的電影的3間放映廳,並擁有以韓國最高規格之表演舞臺而自豪的天空話劇場。電影殿堂為世界首座結合電影及表演藝術所成立之複合式影像文化空間,作為釜山國際電影節開幕式、閉幕式的主要會場,已成為世界電影界的新興聖地。4,000席的戶外劇場不僅能放映電影,也能像紐約中央公園大草坪、義大利維羅納圓形競技場一般,作為最頂尖的管絃樂團、歌劇、音樂劇、話劇、國樂、演唱會的場地使用,成為能讓觀眾享受各種型態的表演的開放舞臺與空間。電影殿堂也是釜山國際電影節力求超越亞洲,吸引全世界電影人前來,以及釜山夢想一躍成為全球影像文化中心的新起點。* 開館日 : 2011年9月29日


仁川(中區) , 仁川市區

位於東仁川站前的仁川學生文化會館旁的巷弄正是著名的東仁川土魠魚街。自40多年前由"仁荷之家"餐廳正式開始營業,創始店面不是位在現今土魠魚街內,而是在土魠魚街後面的巷道中。漸漸土魠魚街上的餐廳開始林立,土魠魚街以前並不像現在一樣主要販售烤魚,而是當時在各式各樣的下酒小菜中,又以烤土魠魚最受到客人們的歡迎,逐漸變成最具代表性的菜色,土魠魚街也開始打響名號。現在的仁荷之家旁邊牆壁上還掛著當時創店的老奶奶與老闆娘的壁畫,正式由於這兩位的努力,土魠魚街才會擁有如今共10餘間商家營業中的規模。2002年起由政府命名指定為土魠魚街,原於巷道入口處設立掛有土魠魚街的看板,現已拆卸改為由各家餐廳自行在店面掛上獨具特色的美麗招牌,也使土魠魚街的氣氛頓時更加活躍起來。土魠魚街內販售的土魠魚產於紐西蘭,依烤土魠魚的方式及沾醬的不同,在口味上也會略帶差異。除專賣土魠魚之外,各店家也拿出自己的拿手下酒菜色來滿足所有客人們的需求。


首爾(永登浦區) , 汝矣島・永登浦・麻浦

位於漢江上的栗島,如一顆栗子般坐落在漢江上。這裡還被稱為駕山,並且與汝矣島的別稱羅衣州相對應,還被稱為栗州。 栗島東部和西部的河蝕崖還被稱為“小海金剛”,大栗島的下面是漢江堆積而成的9個河中小島,延綿數十裡的白沙灘早已被列為首爾名勝“栗島明沙”,週邊的景色優美。 根據《東國輿地備考》記載,漢江栗島曾是高麗時期的流放地,1394年,隨著朝鮮王朝遷都至此,這裡便成為漢江上的運輸要塞,直到6.25韓戰之前,這裡一直是造船處和物資集散地。據《慵齋叢話》記載,世宗•成宗時代,這裡種植了許多桑樹,並有著“國家的桑田”之美稱,養蠶業興盛。 據《明朝實錄》11年4月記載的栗島居民日常生活:這裡位於首都首爾,漢江水十分乾淨,可以直接當做飲用水,與外部的交流較少,因此很少引起週邊的註意,島上居民的生活方式大體是自由奔波,民風淳樸,這裡聚集著馬氏、印氏、石氏、宣氏等韓國比較稀有的姓氏家族。府君堂和銀杏樹被視為庇佑島上村落安甯與和平的像徵。 到了1968年2月10日,作為汝矣島開發的一部分,對栗島實行了爆破,島上的62戶443名居民集體遷到了麻浦區倉前洞牛山半山腰。隨著時間的推移,漢江水的衝積,栗島上長滿了紫芒、水楊等親水性植物。1990年成為世界上罕有的城市中的“候鳥棲息地”。1999年8月10日,被指定為首爾市“生態保護地區”,一直以來受著特別地保護。


首爾(龍山區) , 梨泰院・龍山

國立中央博物館收藏高達22萬件珍稀文物,内容涵蓋考古、歷史及美術等多個領域。除了陳列寄贈、亞洲相關文物的常設展覽室外,博物館裡還設有能進行各種展覽的企畫展覽室、能透過體驗和參與學習進一步了解展覽的兒童博物館、利用博物館戶外廳園展出石塔等石造文物的戶外展覽區等。國立中央博物館在舉辦國内外展覽的同時,也相當注重文物的蒐集、保存與調查研究,以及學術資料的刊行、社會教育活動與國際文化交流活動之舉辦、各種公演的進行等,作為綜合文化空間,提供民眾親近藝文的機會。不僅是教育的基地,也同時準備了環保的綠色空間與休憩設施,還有各種優質的文化活動,成為位於市中心,男女老少隨時想造訪的新興休閒勝地。尤其在2010年11月,首爾舉辦G20高峰會期間,各國總統偕夫人們還特地造訪此處參觀,故國立中央博物館可謂展現韓國之美的代表觀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