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尙北道(榮州市)

豐基站位在榮州市豐基邑,距離起點站-首爾清涼里199.7km。豐基站所在的榮州生產人蔘,因此在車站廣場設有人蔘造型物,車站水塔也特別畫上人蔘圖來宣傳。訪客可至附近的豐基人蔘傳統市場採購人蔘,亦可至小白山與浮石寺觀光。


京畿道(城南市) , 龍仁


忠清南道(保寧市)

烏棲山是保寧的代表山峰,是韓國西海沿岸群山中的最高峰(海拔790.7m)。位於保寧市、洪城郡、靑陽郡3個市郡邊境,具有青山綠水的天然美景。從山頂往下看,可以看到像是水彩畫一般的芒草隨風起伏的芒草浪及西海盡頭的地平線。另外還可以看到西海退潮,每年登山客的足跡絡繹不絕。除此之外,向南可以看到聖住山,向北可以看到伽倻山,向東可以看到七甲山、鷄龍山,是韓國少數幾個可以這樣同時欣賞到陸ㆍ海ㆍ空景色的珍貴山嶽之一。奇岩怪石、與其相配的山勢及如海浪起伏的稜線、地勢和緩的山頂區域等名山所需要的條件烏棲山樣樣俱全,除了登山愛好者之外,也備受一般民眾喜愛。烏棲山附近有被指定為傳統寺院的「內院寺」與「淨巖寺」等古剎,還有禹金岩下帶領百濟復興軍的福信曾住過的「福信窟」等景點。


忠清南道(禮山郡)

德山道立公園的德山是德崇山的簡稱。公園內擁有元曉峰、石門峰,及號稱湖西小金剛的德崇山、獬豸岩瀑布與清澈迷人的溪谷等。公園內建有修德寺,寺內全是女性僧人。修德寺的大雄殿與榮州的浮石無量壽殿、安東鳳停寺的極樂殿等,為韓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高麗時代木雕建築。 修德寺大雄殿於1936年進行為期4年的整修,由當時殿內大樑上的墨書發現,修德寺為高麗忠烈王34年(1308年)時期所建造。 被指定為國寶49號的大雄殿,可從高麗時代建築的風格中,見到百濟特有線條設計。建築物採前三旁四隔間的單層"人"字型設計,讓整座殿宇更顯莊重。


京畿道(坡州市) , 坡州(heyri村)

汶山站最早於1906年4月作為一般車站開始營運,並於1953年成為京義線列車的終點站。至2009年鐵路電氣化完工,地鐵京義線通車後,則作為地鐵京義線與至都羅山站的列車起訖站持續營運至今。


忠清南道(論山市)

灌燭市位於論山市內約3公里處,般若山的山麓上。傳說中國的智安大師,在看到寺內的石造彌勒菩薩立像後,覺得神像好像燭火似地發出光芒,所以便將此寺稱為“灌燭寺”。石造彌勒菩薩立像不但是韓國境內最大的石佛像,還有一段神奇的傳說。聽說從前有一位婦人,在山上採野菜時,突然聽一陣嬰兒的哭聲。沿著哭聲尋去,不但找不到嬰兒,反而看到一顆大石頭從土裡冒出來。當地政府聽到這個消息後,便將這顆大石頭刻成佛像,也就是現在我們看到的“石造彌勒菩薩立像”。


慶尙北道(浦項市)

POSCO歷史館承載著POSCO的歷史、精神、企業文化以及願景,於2003年7月3日在浦項市槐東洞建成,是一座佔地面積9,917平米,建築總面積3,636平米,展覽面積1,983平米的三層建築。 其實,企業歷史館和博物館在發達國家並非罕見,但在韓國建立企業歷史館,從其總體規劃階段就引起了眾人的矚目。POSCO將重點放在“展現POSCO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真實的歷史館”,通過POSCO在鋼鐵不毛之地僅用30年時間成長為全球鋼鐵行業的領頭羊的發展過程,總結出POSCO人在逆境中勇往直前的故事,以期向訪問歷史館的年輕人註入夢想和希望。


江原道(洪川郡)


全羅南道(莞島郡)

蘆花島距離莞島約14.5km,與甫吉島、所安島合稱所安群島,而莞島生產的鮑魚有80%來自於蘆花島。一天兩次海水會分開的神秘海路與位於松樹林內的小小休憩空間等,依然維持的大自然原本的樣貌。在蘆花島鮑魚體驗村內,遊客可以親自體驗挖掘鮑魚和試吃,島上經營各種與觀光景點結合的各種活動。 * 面積25.01㎢、人口5,730人(2001) 


江原道(平昌郡) , 三陟

白龍洞穴位於江原道平昌郡美灘面河馬里,總長1.8km為一天然石灰岩洞穴,入口位於水平面之上約10~15m處。洞穴入口周圍分布著奇岩怪石,在以前是需要搭船才可接近的石灰岩洞穴。白龍洞穴自很久以前,就為附近村民間所熟知的地方。入口附近留有爐灶及地暖的痕跡,推測在很久以前韓國祖先們曾在這裡居住過。1976年間,這裡的居民把主通路中間有如拳頭般的窄小通路拓寬之後,開始可以進行洞穴調查,也對白龍洞穴的景觀及其學術價值上有很大的幫助。因此,之後取孕育白龍洞穴的白雲山之“白”字,和發現這洞穴的鄭武龍之“龍”字,命名為白龍洞穴。並於1979年指定為天然紀念物第2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