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尙北道(靑松郡)

離青松郡只有5分鐘車程的達基藥水池,被選為韓國3大藥水(有藥效的泉水)之一。這裡的藥水源頭是從周王山達基瀑布流下來延著溪谷,並從10多個洞口湧出。這裡藥水的特徵在於它一年四季湧出的水量相當穩定,即使到了冬天也不會結冰,而且無色無味。另外,如果用藥水煮飯的話,飯會呈現青藍色代表它帶有鐵素。藥水的味道就像是去除砂糖的碳酸飲料,富有碳酸、鐵等各種礦物成分,說是有治療腸胃疾病、皮膚、貧血等效果,因而吸引人群前往。藥水附近有周王山國立公園,欣賞過公園溪谷內的瀑布和奇岩怪石的遊客們都會不禁發出讚嘆。另外,利用藥水做的水煮雞料理之餐廳在這一帶也相當多。


慶尙南道(南海郡)

山勢與溪谷、奇岩怪石融合成絕景,好似一隻烏龜臥趴著,因此稱之為盤龜台。先史時代遺址國寶第285號盤龜臺上刻有岩刻畫,以悠久歷史與美麗景致為傲。 * 由來 彥陽邑大谷里有景點盤龜臺,為煙高山之一山麓延展下來,於此處高聳矗立,形成奇岩怪石絕景,由於外型就好像一隻烏龜臥趴的形狀,因此稱之為盤龜臺。自斗東面川前溪谷潺潺下流的玉流於此匯聚,形成湖泊,以其佳景享譽盛名。因此自古來自各地的詩人墨客都會前往此地觀景詠詩。 新羅時代花郎們到處尋訪名山大川,培養高貴氣質並鍛鍊身心時,曾來到此地訓練並過著露營生活。此外,高麗末的圃隱鄭夢周、朝鮮初期的晦齋李彥迪、寒岡鄭逑等三賢曾在此留下名詩並教化鄉民。因此盤龜臺下的小山丘圃隱臺建有紀錄此三賢事蹟的盤皐書院遺墟碑與圃隱大榮母碑,對面則有重建的盤龜書院。此書院為肅宗38年(1712年)為追思此三位先生的學問與德性建造而成,並供奉著三人的牌位。 英祖4年(1728)毀於祝融之災,翌年修復原貌,高宗8年(1728)依據書院撤廢令而撤毀。但是蔚山工業園區設立的1960年代中期為工業用水,於凡西邑泗淵堵住盤龜川下游,興建泗淵堤,因貯水水位高漲,因此珍貴的岩面刻畫沉沒於水中。有這般歷史悠久、珍貴的考古學資料令人引以為傲。其中之一位於現今大谷里234-1號水中,並被指定為國寶第285號,另一位於上游的川邊(斗東面川前里),列為國寶第147號。  


江原道(麟蹄郡)

位於內麟川的松江輕艇學校為專業的輕艇教育公司,公司的全體教練皆持有由文化體育觀光部長官頒發的國家資格證,為顧客提供加拿大式(Canoe)與卡雅克式(Kayak)輕艇與泛舟的教育課程,以及相關遊覽活動項目。此外,這裡也直接進口各種海外划艇用品並進行販售。


江原道(太白市)

太白市為高原盆地地形,是環東海圈域(俄羅斯、中國、日本)的國際性觀光都市,北邊與東邊為三陟市,西邊為旌善郡、寧越郡,南邊則與慶尚北道奉化郡相接。在道路方面連接了嶺東與中央高速公路,可順著31、35、38號線來到這裡。鐵路則有嶺東與太白線。 這裡有白頭大幹的中樞,太白山脈的母山「太白山」。在從海拔1,567公尺的太白山上分歧的太白山嶺東山嶽峽谷地帶,以鷹峰山為分水嶺,便是韓半島南部的母河「漢江與洛東江」,五十川的發源地。太白的日夜溫差大,就算是夏天,日落之後氣溫直降,因此少見惱人的蚊子。高山地區特有的氣候條件,使這裡成為一年四季觀光、休養及從事休閒運動的最佳地區。


全羅北道(茂朱郡)

位於雪川面Inam村小山坡上的德川書院是供奉朝鮮第10代國王燕山君時代,因戊午士禍遇難的金驲孫,以及他的後代金致三,金亨(音)的地方。1498年,在編寫《成宗實錄》的時候,金驲孫將金宗直的文稿《吊義帝文》收入,影射世祖篡位,惹怒燕山君而被處斬。後來中宗時代將其恢複名譽,並賜予文愍的稱號。德川書院建於1919年,院內立有德川祠和功課碑。 ​


全羅北道(淳昌郡)

剛泉寺位於距離剛泉山郡立公園入口1.8km的地方,新羅真聖女王元年(887年)依照道詵國師指示所建。之後一直香火鼎盛,高麗忠肅王3年(1316年)德賢禪師重建寺廟,建造5層石塔,曾有12座廟庵與1千多名僧侶聚集於此。但壬辰倭亂時除了石塔,其餘皆毀損消失。宣祖37年(1604年)消遙大師再次重建後,又遭遇韓戰而消失,1959年依照原貌復原重建。有忠信里與楠溪里、石長丞、淳昌客舍、淳化里三層石塔等文化財,週邊觀光景點則有金城山城、龍沼瀑布、剛泉湖、潭陽湖、秋月山、回文山、內藏山國立公園等。 


京畿道(坡州市) , 坡州(heyri村)

汶山站最早於1906年4月作為一般車站開始營運,並於1953年成為京義線列車的終點站。至2009年鐵路電氣化完工,地鐵京義線通車後,則作為地鐵京義線與至都羅山站的列車起訖站持續營運至今。


京畿道(坡州市) , 坡州(heyri村)

花石亭原是高麗末年留學學者吉再繼朝鮮建國後,放棄官位返鄉修學的地方,後人為紀念吉再而在其生活過的地方建造了書院。花石亭曾被荒廢過一段時間,栗谷李珥第五代祖父康平公李明晨在世宗25年(1443年)建造了亭子,1478年其曾祖父李宜碩則對亭子進行了整修。李淑瑊將其命名為花石亭,至此它成為了一處擁有悠久歷史的地方。 據說曾經亭子週邊銀杏樹茂密,其下側的臨津江晝夜船舶川流不息,晚間可觀賞到為了捕魚而出航的漁船上的點點燈火,燦爛多姿。但是目前,臨津江被鐵網橫腰阻攔,銀杏樹也所剩不多,略顯孤單落寞。據說栗谷先生平時非常樂於和弟子們匯聚於此,以至於這裡的柱子都被他們摩得油光锃亮。相傳在壬辰倭亂時,宣祖逃竄避難穿過如傾盆大雨般落下的瀑佈過江時,正是由於李恒福在花石亭處放火掩護,才使宣祖得以安全過江。 栗谷先生在國事之余會經常前往花石亭,辭官後更是將余生留在了那裡,與弟子們共同研究學問。據說當時欽佩栗谷先生學識的中國勅使黃洪憲曾來此會面,吟詩作賦。在壬辰倭亂時花石亭曾被大火燒毀,其後的80年間僅剩下了火後的遺址,直到顯宗14年(1673年)栗谷先生的曾孫李厚地、李厚坊將其進行了重建,可惜在韓國戰爭時再次被毀。目前的花石亭是1966年坡州儒林們集資而建的,建築風格為八角涼亭,傳承了朝鮮時代的建築手法。亭子的正中央挂有樸正熙總統親手提筆,刻有“花石亭”三個大字的牌匾。站在位於山丘上的花石亭裡進行遠眺,欣賞下週邊美麗的風景,會令人不由地發出感歎。 八歲賦詩 林亭秋已 騷客意無窮 遠水連天碧 霜楓向日紅 山吐孤輪月 江含萬裡風 塞鴻何處去 聲斷暮雲中   相傳西畿停、權攬、鄭澈、宋時烈等著名文人均在此吟詩作賦過。


()

行經首爾盤浦大橋南端的砂坪大路,走過PALACE飯店旁往瑞來路前進,一棟棟高級公寓映入眼廉。這裡正是坐落於盤浦4洞與方背洞部分區域的瑞來村。因村前的小溪蜿蜒流過,村名「Seorae(瑞來)」即由「Seoriseori」的潺潺水聲而來。另一種說法是村落為「西側有溪水的村」,且後方有著陡峭的青龍山,而被居民們稱為「西涯村」,之後因音韻變化才被稱為「瑞來」。 瑞來村之所以成為法國人的聚居地,最早可回溯至1985年駐韓法國學校(Ecole Francaise de Seoul)遷校至此地之時。以2008年為基準,居住在韓國的1,000多名法國人中,就有過半數在此居住。而瑞來村也自然而然由法國人聚居地漸漸發展為國際村,吸引許多來自其他國家的外國人到此居住。加上地理位置接近商務中心江南,附近有良才川、漢江公園、牛眠山等舒適的自然環境,使這裡受到一般韓國人與外國人的喜愛。 步入瑞來路,在路的尾端可以看到首爾法國學校,路邊的法語路標「Attention ecole」(學校前小心行駛)相當引人注目。這裡的巴黎貝甜瑞來店也頗有特色。每逢早上,總有許多騎著自行車的人為了購買剛出爐的法國麵包在此大排長龍。這裡採用法國進口的材料,完美重現傳統法國麵包的美味,是連法國人也相當喜愛的麵包店。瑞來村內聚集了眾多商店與餐廳,每間都既簡單又可愛,彷彿將歐洲的小餐館原封不動移到此地。 最近幾年,瑞來村的樣貌產生快速的轉變,每條小巷裡的法式紅酒吧與高級咖啡廳、能同時享受陽光與美食的露臺咖啡廳或餐廳逐漸增加,朝成為首爾最新潮的熱門地點迅速發展。之後瑞來村也將變身為小法國文化街,街道處處有著對法國知名畫家及其作品的介紹,還有分別介紹法國電影、音樂、美術、詩歌的4個主題小廣場,持續致力於發揮其文化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