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尙北道(榮州市)

高28m的喜方瀑布位於慶尚北道榮州市豐基邑水鐵里小白山喜方寺底下,小白山山腰海拔700m處的瀑布是小白山美麗景點之一,被選為嶺南地區的第1瀑布。發源於小白山峰中的蓮花峰(1383m),連接喜方溪谷,從垂直山壁上傾洩而下的水柱,發出奔騰聲響並揚起水花,甚為壯觀。


江原道(寧越郡)

寧越韓半島地形座落在西江邊,像是把三面環海的韓半島原封不動地放在這裡,兩者的差別在於這裡三面環的是江水,而東邊陡峭的懸崖上長滿鬱鬱蒼蒼的樹木、西邊為平緩的地形。寧越韓半島地形的北方有類似白頭山的部分、南方有和浦項-虎尾串長相相似的山等,幾乎可說是跟韓半島長的一模一樣。


江原道(鐵原郡)

和平展望臺原是指鄰近的鐵三角(平康、鐵原、金化三個地方的安全要塞)展望臺,在戰爭結束後由於周圍叢林生長茂密不敷使用,於2007年重新竣工完成。展望臺可以將江原道鐵原郡中部戰線的「非武裝地帶」及北韓地區一覽無遺,內部還展出第2地道、軍事帳篷、拷問室等模型,以及非武裝地帶的照片等。另外還設有最多可乘載50人的單軌列車,讓遊客能夠輕鬆自在地前往展望臺。登上展望臺,不僅能看到古代泰封國遺址與廣闊的鐵原平原,透過望遠鏡還能將北韓軍人的模樣盡收眼底。


慶尙北道(安東市)

有名的藝術創作村-知禮藝術村 知禮藝術村是建造安東臨河大壩時所形成的村莊,當時因安東市臨東面知禮里面臨被水淹沒的處境,於是現知禮藝術村村長金原吉自1986年開始,將原本位於淹沒區域的義城金氏知村派宗宅與書堂、祭廳等10棟建築移建至原村莊後山山腳。文化部於1990年將這座村莊指定為藝術創作村,做為藝術人創作與研修的空間。韓國有許多因建設多用途水壩而被淹沒的村莊,但知禮藝術村是韓國第一座因個人想法與努力而保存下來的文化財暨文化空間。相較於西方的創作村多為工廠、畜舍改造或組合屋的形式,知禮藝術村因有著高格調的建築文化財而更顯不同。 這裡的夜晚時分星星格外明亮、螢火蟲到處飛舞,能聽到的的聲音不過就只有草蟲與風聲,早晨籠罩水霧下的湖水更顯神秘,一年四季都能勾起人們不同的靈感。這裡還可以體驗拔野菜、抓魚、摘水果、採香菇等,並能夠品嘗安東地方的傳統兩班美食。於慶尚北道文化財的350年木造古建築溫炕房內能夠感受到故鄉的情趣,還可看到保留著原始面貌的大廳木地板、石階、發出嘎吱聲的懸掛門、院子一角的醬缸臺等。 知禮藝術村的各種體驗活動 雖然知禮藝術村主要是提供學術藝術人執筆與研修的空間,但也同時是外國朋友們體驗韓國文化,以及一般人體驗傳統生活的地方。村內具備有太陽能沐浴設施與網路通訊設備,讓女生或外國人都能容易地使用,一年內約有5千多人前來。 於知禮藝術村內能夠體驗生活、禮儀、自然、學習、藝術、精神等各式各樣的古宅文化體驗活動,生活體驗主要有試穿韓服、品嘗韓食、韓屋住宿等,禮儀文化則有農曆春節、中秋等重要傳統節日體驗與祭禮、歲時風俗、禮節教育等,自然體驗內容則包含戲水、抓魚、採集昆蟲植物、觀測夜晚星空、觀察野生動物等。


忠淸北道(報恩郡)


()

瑟島為阻擋洶湧波浪進入方魚津港的岩石島嶼,因海風雨波浪打在岩石上會發出巨大的玄鶴琴的聲音而被稱做瑟島。當從海上觀看瑟島時,就像是倒過來的蒸籠一樣,因此又被稱做蒸籠島;而整個島被巨大球顆玄武岩覆蓋,也被叫做玄武岩島。瑟島上引發波浪聲的瑟島鳴波則是方魚津的12景之一。1950年代末期建立的無人燈塔一直守護著瑟島,有許多魚類棲息於此,吸引眾多釣客前來。


慶尙北道(慶州市)

南山位在慶州市南方,一直是新羅人的信仰對象。從金鰲峰(468m)與高位峰(494m)流下的40多條山澗與溪谷,共同組成了南山的美景。南山南北長8km,東西寬4km,呈現南北較長的橢圓形,外形像是山頂略偏南方的直角三角形。散布有100多處寺院、80多尊石佛、60多座石塔的南山是座露天博物館。 另外南山有40多處山谷,主要分為孕育新羅的聖地西南山,以及有彌勒谷、塔谷、佛谷等眾多石佛坐像的東南山。 南山西側山麓有著新羅的開國君王朴赫居世出生神話的發生地蘿井、祭拜新羅建國以前徐羅伐所在的6村始祖的祠堂楊山齋、瀰漫著千年的新羅王朝落幕悲劇氣息的鮑石亭;而東南山則有充滿著韓國之美與慈悲的菩提寺石佛坐像、在9m高的斜面岩石上銘刻著石塔與佛像的佛無寺佛岩、於岩石上鑿出拱型龕室的佛谷龕室石佛坐像等。在慶州南山,共計有彌勒窟(菩提寺)石佛坐像、龍藏寺址三層石塔、七佛庵磨崖佛像群等11個寶物,以及鮑石寺址、蘿井、三陵等12個史蹟,還有三陵谷磨崖觀音菩薩像、笠谷石佛、藥水谷磨崖立像等9個地方文化財與1個重要民俗資料。 除了遺跡之外,南山的自然景觀也相當出色。有變化多端的溪谷與呈現萬物百態的奇岩怪石,以及備受登山客喜愛的眾多登山步道。人們豎起大姆指把南山列為慶州第一景,甚至有「若未登過南山,就不能說曾來過慶州」的說法。因此,由自然美景、新羅悠久歷史、新羅人的美學意識與宗教藝術所構成的南山,是絕對不能錯過的景點。


江原道(楊口郡)

第4地道是北韓為了入侵南韓所挖掘的地道,在1978年發現了第3地道後約12年,1990年3月3日又在楊口東方26㎞處的DMZ非武裝地帶內發現了第4地道,距離軍事分界線約1.2km。地道的寬與高各1.7m,深度達145m,總長2,052m,規模比起1974年在高浪浦東北方8km處發現高1.2m,寬0.9m,深46m的第1地道有過之而無不及。 陸軍白頭山部隊發現地道以後,至1992年2月止,投入了37億韓元建立了安保紀念館與紀念塔,利用坑道與坑道內設施來進行安保教育。為了紀念當時搜索地道時被北韓設置的水雷所炸死的軍犬,在地道的入口處還設立了忠犬碑。在地道內部可以搭乘15人座的透明玻璃電動車進行參訪,比之前發現的第1、2、3地道方便許多,電動車內的每個座位都有耳機提供語音導覽服務。另外,無污染的非武裝地帶滲入的清淨地下水再經由地道內的花崗岩所過濾,水質十分清澈,現場也提供直接飲用的機會。


大田廣域市(儒城區)


京畿道(城南市) , 龍仁

城南市所營運的銀杏植物園,位在城南市中院區銀杏一洞,是利用苗圃和廢棄水庫所打造成的再生空間。在自然觀察園裡有多樣性的植物和昆蟲,作為自然教育用途有很好的效果與成果,附近的居民與學校經常來訪,當然也歡迎國內外的朋友一起來此休憩,享受大自然。 * 設施面積 - 34,760㎡ (10,533坪) / 諮詢中心 210㎡ (61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