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道(龍仁市) , 龍仁

燈盞照亮了我們的生命,它們從被遺忘的歷史中找回,聚集安置在同一處使他們從新發亮的地方,這裡即是燈盞博物館。年過80歲的金東輝館長,將40餘年間蒐集的資料在1997年9月成立了燈盞為主題的博物館。博物館的建築外觀是依水原華城的樣貌所建造,模仿城廓的型態所建的灰白色建築,外觀看起來猶如烽火台或燈塔樣般。地下1層至地上3層的建築物,1、2樓為展示空間,地下層為舉辦各種公演或研討會等休憩空間。規模2,644m²的戶外展示場種有多種類的植物、蓮花池等造景。


慶尙北道(蔚珍郡)

聖留窟是座總長472公尺的天然石灰岩洞窟,目前被列為天然文化財第155號。聖留窟原名為“仙遊窟”,意指這裡的美景,連神仙都忍不住前來遊樂。但在壬辰倭亂(1592~1598年韓日間的第二次戰爭)時,洞窟前的聖留寺被大火燒毀,所以將寺內的佛像移至洞窟裡。自此之後,這裡便改稱為“聖留窟”。聖留窟內共有12個天然廣場、5個蓮花池、及各種鐘乳石和石筍等,值得一覽的景點。洞窟內最大的天然廣場,長25公尺、寬18公尺、高18公尺,讓人不得不佩服造物者的鬼斧神工。聖留窟內的溫度,終年維持在恆溫15~17度。


全羅北道(群山市)

位於群山市錦江堤壩的<錦江候鳥眺望臺>是大自然賜予的寶庫。以錦江湖為背景的錦江堤壩一帶是韓國3大候鳥棲息地,錦江堤壩週邊形成的寬廣淡水湖與鄰近寬廣的農耕地、蘆葦田、泥灘等,蘊藏大自然恩惠的親自然生態公園是候鳥們過冬的最佳選擇。錦江堤壩週邊還有候鳥眺望臺,錦江候鳥眺望臺是韓國最大規模的探鳥專門設施,週邊以候鳥身體探險館、孵化體驗館、錦江鳥類公園、植物生態館等組成,提供給探鳥的遊客們可以靠近觀察候鳥們的好機會。每天秋天,以候鳥眺望臺為主的錦江湖、新萬金一帶會舉辦“群山世界候鳥慶典”。最受到遊客們歡迎的高人氣活動是探鳥觀光,巴鴨、綠頭鴨、野雁等數十萬隻候鳥們所展開的群舞是多麼美麗與令人著迷。就算慶典結束,到2月為止都還可以參與探鳥觀光。


慶尙北道(盈德郡)

鯨魚噴出的白色水柱-明沙20里海邊 鯨魚角海水浴場位在盈德北方24km處,與寧海面大津海水浴場相臨。有鬱蒼的松林環繞,還有泛著金光且不黏身的粗沙,從以前就流傳著在這裡做沙灘浴對心臟及循環系統病患有所療效的傳言。因為有著長8km的白沙灘,與大津海水浴場一起被稱為東海的明沙20里,綿延的沙灘、深淺適中的水深、乾淨的翠綠海水、鬱蒼的松樹林所帶來的清爽涼蔭,讓這裡成為家庭避暑勝地。另外海水浴場內還具備淋浴間、洗手間、汲水台、賣店、停車場等便利設施,利用上不會有任何不便。 高麗後期的大學者牧隱李穡先生幼年時,登上「上臺山」,看到東海的鯨魚噴著白色水柱在遊玩的模樣而說了「鯨魚角」一詞,「鯨魚角」的名稱正是由此而來。 附近還有衛正泉水及高麗後期名僧懶翁禪師創建的莊陸寺,寧海面槐市里有許多的古建築物散在,沿著海岸道路,還有30多棟200年歷史的古家屋所組成的傳統村落。在海岸道路的迎日公園與附近防波堤,只要向大海放下魚竿,總是能釣上一條又一條的魚彔、鱵魚、鯖魚、真鯛。從江口到鯨魚角的海岸道路上,由於風景絕佳,是最適合的海岸兜風路線。盈德特產物竹蟹與清淨海域現捕的新鮮海鮮生魚片讓美食家們胃口大開。從海岸道路的海岸絕景與鯨魚角海水浴場沿7號國道往北走,幾乎可以一次繞完東海岸有名的景點。


慶尙北道(蔚珍郡)

白巖溫泉是韓國唯一富有天然鹼性鐳成分的硫磺溫泉,於1979年12月31日被指定為觀光特區。無色無味的溫泉始終維持著適合人體的53度,不僅可以享受泡湯,還具有治療神經痛、慢性關節炎、中風、神經麻痺等疾病的療效。白巖溫泉是東海岸首屈一指的代表溫泉,從韓國各地前來的溫泉遊客與休養遊客絡繹不絕。這裡還有旋轉鞦韆、海盜船等遊樂設施,非常適合一家大小前來遊玩。週邊還有東海海水浴場與白嚴山的美麗風景,可以同時享受戲水與登山的樂趣。


全羅南道(谷城郡)

神話傳說中的韓國始祖檀君為天帝恒因之孫,是天帝庶子恒雄的兒子。恒雄下凡時,熊與老虎向他哀求希望能變成人,於是恒雄給了他們大蒜與艾草,並表示只要100天內吃這些食物,不曬到太陽就能變成人。熊堅持到底成功化為女子,老虎因為中途放棄而失敗。最後熊女與恒雄成婚,並生下檀君王儉。 谷城檀君殿位於谷城邑英雲川邊,是供奉檀君王儉影幀(肖像畫)的祠堂。當初,出身潭陽郡的獨立運動家申泰允先生於1916年在谷城鶴亭里三仁洞修建了祠堂,1931年移至現址重建,每年定期於10月3日開天節與3月15日御天節進行祭祀。在日據時代,這裡曾是愛國的獨立運動家集會之處,如今還留有三一運動紀念碑,以及紀念設立者白堂申泰允先生的白堂紀念館。申泰允先生在己未年(1919年)三一運動時,與許多郡民與學生一起高喊「大韓獨立萬歲」,而被日本警察逮捕並判處2年有期徒刑,被監禁於大邱刑務所。


慶尙北道(安東市)

安東禮儀學校位於傳統儒教文化保存良好的安東,在此可體驗學習韓國傳統禮節。安東禮儀學校除了韓國傳統禮節外,並教導茶道禮節、寫字小學、象棋、伽倻琴等韓國傳統樂器和曲調。並為了培養學生的興趣,開設了擲板子遊戲、跳板等民俗遊藝、面具舞、韓紙工藝和製作傳統料理、傳統婚禮、洛東江生態體驗泛舟等各種體驗、教育課程。周圍有陶山書院、山林科學博物館、李陸史紀念館等,可一同列入文化探訪行程,受到許多的歡迎。


全羅北道(茂朱郡)

* 歷史的通道-新羅和百濟的國界 * 茂朱雪川面的羅濟通門是三國時代新羅和百濟的國界,是位於雪川面斗吉里新斗村和所川里伊南村之間的石絹山石窟,規模高3m、長10m。 三國時代以石絹山的岩層稜線分為東邊的新羅-茂豐地帶,與西邊所屬百濟的雪川‧赤裳面、茂朱邑等。因此羅濟通門的東西兩側,自古以來有個相當不同的風俗、文化等差別。且至今根據當地居民所使用的方言仍可分辨誰是茂豐人,誰是茂朱人。 * 新羅金庾信將軍經過此地,命名「統一門」 * 小小的岩石山-石絹山原有茂豐和茂朱之間往來的山路,但在日據時代開闢了茂朱來往金泉、居昌的道路,為了讓牛車及馬車能更順利通過,因而鑿通了石窟。就這樣,原為新羅及百濟邊界的「羅濟洞門」,變成了今日的「羅濟通門」。另外因三國統一戰爭時期,新羅的金庾信將軍將此處命名為「統一門」,所以也稱做統一門。現被列為九千洞33景中的第1景。


全羅北道(淳昌郡)

剛泉山於1981年1月7日被指定為全國第一個郡立公園。距離淳昌邑僅10km距離,高583.7m的剛泉山又被稱為湖南小金剛,奇峰到處林立,大大小小數不清的石頭間形成了瀑布,深幽的溪谷與覆蓋於溪谷上的蒼郁樹林珍藏著自然原始的美麗。另外,歷史悠久的剛泉寺與三印臺、剛泉山5層石塔、金城山城等文化遺跡分散山間,到處都隱藏著秘境。 從剛泉山入口處的渡船橋綿延8km的溪谷,碧綠溪水在千仞斷崖所形成的屏風石下流過,瀑布與瀑布底下的水潭所形成的地方就有10來處。瀑布潭中匯集了像玉髓般清澈的水,彷彿明鏡止水般的美麗。 經過古剎剛泉寺與三印臺中間,選擇興化亭旁邊的路,就能看到標著雲橋(0.5km)、展望臺(1.5km)、剛泉堤壩(1.3km)、山城(2.3km)的指示牌。往上走5分鐘左右,就能看到掛在高50m、長75m令人暈眩的雲橋。爬上陡峭的崖壁,過了雲橋抵達展望臺,就能將秀麗的剛泉山美景盡收眼底。聽著水聲與鳥叫聲再繼續爬個3~4分鐘,往右邊轉上,這裡有著相當於剛泉山8部稜線,高300m相當長的儲水池,讓人有著來到山上天地般的神秘感。下來後繼續往溪谷移動,這裡有著連臺庵,而400m的山頂上就能見到山城。這裡的溪谷水底是礫石、水流快;而楓樹是沒有經過混種的純土生土長楓樹,楓葉小顏色漂亮,就算下霜也不會凋落,別名又叫小孩楓樹(楓葉期長),秋天隨著溪谷展開的楓葉光芒非常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