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羅北道(扶安郡)

<大明渡假村邊山>位在靠近全羅北道扶安的格浦海水浴場的邊山半島國立公園內,異色的建築,以法國北部的諾曼地海邊為設計概念,是座歐風高級度假村。在大明渡假村邊山的Aqua World可以一面欣賞西海的景色、一面戲水或享受露天浴的悠閒。Aqua World是座水上樂園,位在渡假村的地下1樓、地上2樓,除了室內水池外,還有戲水池、戶外波浪池、露天溫泉、三溫暖等設施。這裡有著許多美麗的海岸絕景,充滿神秘魅力的邊山半島海岸風景與傍晚夢幻般的日落更是一品。附近有全羅北道紀念物第28號彩石江。


慶尙北道(慶州市)

位在慶州市陽北面含月山的祇林寺,是新羅時代建的寺院,共有16棟建築,規模僅次於佛國寺。相傳祇林寺是新羅初期,由天竺國的沙門光有聖人所創建,最早稱作林井寺,元曉大師擴建道場後改稱為祇林寺,但確切的創建年代已不可考。祇林寺可區分為兩個區域,一個是古意盎然,包含供奉毘盧遮那佛的大寂光殿、樹齡500年以上的大菩提樹與木塔址的區域,另一個是聖寶博物館、三聖閣、觀音殿等所在的區域。新羅善德女王時期創建後,經過六次改建的大寂光殿,建築相當典雅雄偉。祇林寺還有相當有名的「五種水」,即拿來煮茶味道甚佳的甘露水、可以安心直接飲用的華井水、據說喝了之後會變得豪氣干雲的將軍水、讓眼睛透徹清晰的明眼水、水質清澈由烏鴉喙土之地發源的烏啄水。但是日據時代的時候,日本人擔心未來會有將領出現領兵反抗,因此把將軍水給封起來了,因此只剩其他四處的水源到現在還繼續流淌。往祇林寺的途中有一座由12個石窟所組成的骨窟寺,本來是祇林寺的一座佛庵,獨立為寺之後成為禪武道的發源地,將禪武道傳播到韓國各地。* 主要文化財慶州祇林寺乾漆菩薩坐像(寶物第415號)慶州祇林寺大寂光殿(寶物第833號)慶州祇林寺塑造毘盧遮那三佛坐像(寶物第958號)慶州祇林寺毘盧遮那佛腹藏典籍(寶物第959號)


慶尙北道(尙州市)

自行車博物館1樓企劃展示室陳列世界名牌自行車與兒童自行車、古典自行車等世界各地的特色自行車,從初期自行車模型到最近的運動用自行車,以年表方式展示著自行車的歷史。博物館2樓則能看到韓國的自行車歷史。博物館前廣場可免費租借自行車,可與家人一同享受騎乘自行車的樂趣。    


慶尙北道(安東市)

安東Ontrepieum的名字取自純韓文的「整片田野群花盛開」之意,是位於安東文化觀光園區內,佔地約3萬3千㎡的植物園,包含佔地1,500多㎡的熱帶溫室與6,600㎡的香草庭園在內,還有農夫樂園、動物表演場、自然體驗學習場等設施。其中熱帶溫室植有香草、咖啡樹、椰子樹等熱帶與亞熱帶植物共1萬7千多棵,園區內各處還設置了小巧可愛的照相區與噴水池等,別有一番情趣,相當適合在此拍照留念。 安東文化觀光園區周邊還有月映橋、KBS電視劇攝影場、韓國民俗博物館、民俗村、水博物館、工藝博物館等景點,有機會也不妨順道遊覽。


全羅南道(順天市)


釜山廣域市(沙下區)

洛東江河口生態中心位於釜山市沙下區世界級的候鳥棲息地「乙淑島候鳥公園」內,是從事自然生態展示、教育、體驗及學習的空間。 中心共有3層,1樓設有服務中心、教育室、義工辦公室、管理處,2樓設有展示廳、體驗區、小型圖書館,3樓則有多功能視聽室。洛東江生態中心為遊客提供各種自然體驗活動,如觀察昆蟲、植物,體驗泥灘、蘆葦、探鳥,木工雕刻等,此外還有觀察鳥類、比較不同鳥類的羽毛、嘴、蛋等室內體驗活動。開館時間為上午9點到下午點,每週一與元旦休館。 而中心所在的乙淑島候鳥公園內,設有廣場、花草園、探訪步道、觀鳥區、樹林區、戶外學習場及各種休憩區,讓遊客盡情親近自然與休養生息。


江原道(江陵市) , 春川

1982. 6. 26被指定的鏡浦道立公園(面積9.471㎢,江原道古市第90號),在鏡浦湖、鏡浦臺、鏡浦海水浴場一帶,擁有許多珍貴的文化財及紀念物,尤其是天然紀念物天鵝、綠頭鴨棲息地等景點。作為關東八景之一的鏡浦臺,是元宵節賞月的名所,也是釣魚的好去處,但在被指定為自然保護地域後,已經禁止釣魚了。 在這裡,有東海岸最大海水浴場鏡浦海水浴場,以及美麗的鏡浦湖、鏡浦臺、放海亭、湖海亭、鏡湖亭、鏡陽祠等諸多旅遊景點,亦有夏季的海水浴、春季的櫻花展、冬季的大海浪漫等活動,並且還可以品嘗到江原道的特產生魷魚、辣湯、草堂嫩豆腐等風味美食。 * 鏡浦八景(綠豆日出、竹島明月、江門漁火、草堂炊煙、紅妝夜雨、甑峰落照、喚仙吹笛、寒寺暮鐘)


釜山廣域市(東莱區)

東萊邑城址包含自東將臺所在的忠烈祠後山,經馬鞍山再到西將臺所在的東萊鄉校後山的丘陵地,以及如今東萊區市街中心平地的部分地區,是典型的平山城建築,兼具山城與平地城優點的代表邑城。整個邑城據估最早約建於高麗末期至朝鮮初期。西元1592年(朝鮮宣祖25年)壬辰倭亂當時,在東萊府使宋象賢公的率領下,軍民上下一心在此對抗倭軍,使東萊邑城成為壬辰倭亂初期最大的激戰地。而後邑城被荒置多年,直到1731年(英祖7年)東萊府使鄭彥燮考量東萊作為國家門戶的重要性,才擴建了邑城,使邑城比壬辰倭亂時的城更具規模,成為如今留存的東萊邑城之前身。 東萊邑城原本有東門、西門、南門、北門、人生門與暗門,各個城門上設有門樓,東門為志喜樓,西門為心成樓,南門為無憂樓,暗門為隱一樓。其中最重要的南門還設有翼城,前方有洗兵門,後方有朱鳥門,形成雙層的構造。西門、暗門、北門為了保護城門,特別設了半月型的甕城。此外,還有設於城內高處以觀察敵情或指揮戰鬥用的東西將臺,以及望樓與15個堡樓。但在日據時代,以市區規劃之名,硬是拆除了從西門到南門位於平地上的城牆,連南門到東門的城牆也被拆掉變成民宅。如今只剩下以馬鞍山為中心一帶的山地還留有舊時的城牆。 2000年以後,透過考古調查確認了壬辰倭亂當時的城郭痕跡(朝鮮前期邑城)、壬辰倭亂後砌成的平地城郭痕跡、朝鮮末期修築的城郭,為東萊邑城整體的確切範圍、規模等相關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線索。而釜山市也針對毁損、荒廢或留存的城址,持續進行考古發掘調查與修復工程。


江原道(春川市)

韓國唯一的動漫博物館,於2003年10月開館,旨在為動漫藝術品提供展示平台,增進對動漫的新認識,促進動漫產業的發展而建立。 一層展覽館主要介紹動漫的起源、誕生和發展,動漫的種類、創作技法、創作過程以及相關設備的發展史和韓國動漫的歷史;二層按照地區分為春秋館、美國館、日本館、歐洲館和包括亞洲在內的其他館,介紹全球動漫的歷史,設有各種體驗設施。 動漫博物館有1萬余件動漫關聯收藏品及完備的體驗設施,發展增進動漫的文化性,審美性功能及娛樂性,為動漫的養成起到先導的作用,從而擴展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


慶尙北道(鬱陵郡)

峰萊瀑布高約25公尺,被岩石截成三段奔流而下,瀑布濺起的水花,為炎熱的夏季帶來了一絲涼意。峰來瀑布不只是觀光景點,同時也是鬱陵邑唯一的水源。大部份的餐廳、飯店用水都取自峰萊瀑布。瀑布附近的觀光景點風穴和山林浴場。風穴位於貯洞里往峰萊瀑布的途中,從岩石縫裡吹出來的風,有大自然的冷氣之稱,即使是炎炎夏日,此處也只有攝氏4度左右。而山林浴場正位於瀑布旁,高大林立的橡樹環繞的山林浴場是夏季避暑的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