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尙北道(安東市)

雲興洞五層磚塔建於統一新羅[AD654∼935]時期,是一座用長27.5公分、寬12.5公分、厚6公分的無花紋磚石壘砌而成的高8.35公尺的磚塔。塔原高7層,1598年壬辰倭亂[1592~1598間日本兩次入侵韓國引發的戰爭]時金銅塔尖部分遺失,韓戰時又部分受損。現存的磚塔修復於1962年。據說磚塔所在位置原是法林寺的舊址,距離塔西5M處的棟竿支柱就是最好的證明。從磚塔每層供放佛像的神龕和塔頂的瓦片上還能看出磚塔前風行一時的木塔的影子。磚塔的2層南面花崗岩基石上刻有兩具仁王(佛教中的守門神)像,爲整座磚塔更添了幾分美感。東部洞五層塔位於安東火車站廣場左側的停車場內,1963年1月21日被指定爲第56號寶物。


大田廣域市(大德區)

宋俊吉先生在48歲時,將自己在孝宗4年(1653年)所建立的別堂建築一部分改為公園綠地。公園後方山林自然環境和同春堂一帶相互融合景色秀麗,現在受到東部地區居民的歡迎,使用率更逐漸增加。同春堂是朝鮮孝宗時期,原是大司憲、吏曹判書、兵曹判書的同春堂宋俊吉先生(西元1606∼1672年) 的別堂,在1963年被指定為第209號寶物。四季如春的同春堂取名自俊吉先生的號,掛在門上的字牌是在俊吉先生過世第六年,即肅宗4年(西元1678年)由龍庵宋時烈先生所刻寫的。公園內有三座蓮花池、民俗鞦韆、八角亭及洗手間、簡易運動器材、長椅、飲水臺等多種設施。另外這裡每年都會舉辦多項文化活動,像是原在4月份舉行的同春堂文化節,自2011年起改至10月舉行,已轉型為市民一起同樂的慶典。同春堂文化節活動包括同春堂儒學學術研討會、崇慕祭禮、揮毫大會、漢詩賽詩會、投壺遊戲及傳統鞦韆遊戲等,藉由活動來緬懷遠離故鄉求學的同春堂宋俊吉先生過人的學風及品格,也加強居民間的溝通交流,達成和諧融洽的氣氛。


濟州道(濟州市) , 新济州

有什麼素材用來表現怪物最自然呢?雖然靠混合泥土建立骨架所完成的塑像也是作品,但泥土加上斷裂的鐵鍬、除去寒冷的暖爐筒、掃把、老松樹、有一個一個洞的玄武岩等偶然出現的獨創性作品更吸引人。親身體驗1998年起從企劃到設計、開發市場等專門設計師7年間直接手製的2,300個妖怪表情後,再利用奇特的想像力製造出屬於自己的妖怪,妖怪公園內有類似這樣的各種活動。跳舞的妖怪、唱歌的妖怪、塑像與活用音響、照明、影像的3次元表演等,以妖怪為主題的專門主題公園內充滿各種動感的視覺饗宴與活動。夏季夜間開放時,白天提供欣賞的建築與塑像都會成為活動的主角。夜晚活用妖怪的特性,在塑像、建築物的眼睛及周圍設置照明,並以石頭、星星影像等自然主題的影音讓妖怪公園呈現完全不同的樣貌。各式各樣的活動與公演相互結合,帶來慶典氛圍的演出。只有妖怪公園能感受到的特色與美麗星星之旅,適合與親愛的家人、戀人一同前來遊玩。


仁川(西區) , 仁川市區

永宗大橋位於仁川國際機場所在的仁川永宗島,是唯一連接永宗島與獐島的陸橋,也是替以前靠著船通行的永宗人打開水路與航空門戶的橋樑。永宗大橋總長達4.4公里,為道路與鐵路兩用的橋樑,橋樑下方還可供一噸等級的船隻通過,為世界上第一座三度空間的自碇式吊橋(支持橋本身重量的建造方式),亦能夠抵禦強風和地震。永宗大橋是韓國第1號以私人投資所完成的橋樑,不僅具有連接的機能,更是象徵性的美學橋樑建築,並於2002年獲得日本最負盛名的土木學會田中獎獎項。


慶尙北道(慶州市)

慶州泰迪熊博物館位於慶州普門旅遊區內現代飯店旁夢想中心入口處,在2011年4月6日正式開幕營業,博物館的佔地面積為4,600餘平方公尺。除擁有其他分館內既存的觀光設施及展示品之外,因考慮到慶州的文化歷史背景特色,於是透過不同的展示概念及素材,再次重新呈現出逐漸被遺忘的世界,藉此提高遊客的興致並能夠快樂的加入冒險之旅。 不只是有為成人遊客設計的主題觀光區,還有推出韓國第一個不單純只是展示恐龍模型,而是結合泰迪熊和恐龍、海底探險、新羅時代時光之旅而成的各項展示等,專門準備給前來參觀的孩童們。另外透過觀賞表演或是3D影像來體驗歷史和科學的發展,除了有趣之外還具有教育意義及增添許多豐富有益的可看性。 • 恐龍世界探險:1億7千萬年前恐龍時代慶州展演 • 海底探險:北極海、南極海、熱帶海洋下的海底生物和人魚公主等展示 • 新羅時代時光之旅:穿著數千年前新羅時代衣飾的泰迪熊在主要文化財、歷史遺跡地上的再現 • 幻覺藝術:立體恐龍繪圖 • 古董泰迪熊歷史館:從1900年代~1950年代的手工製珍藏泰迪熊展示 • 藝廊:世界名作大衛、維納斯、希臘勝利女神等雕像展示 • 瑪麗‧安東尼特皇后作品展示 • MBC電視台連續劇『宮』劇中物品展示 • 善德女王攝影區等專區


慶尙南道(金海市)

金海洛東江鐵路自行車全程來回約3公里,是穿越鐵橋,能飽覽洛東江景色的休閒運動。不僅能感受踩著鐵路自行車行經復古鐵橋的特別體驗,還可與附近的紅酒洞窟一併遊覽,更添樂趣。


京畿道(利川市) , 利川

利川陶藝村是韓國代表性的生産傳統陶瓷的陶藝村。這裡之所以成爲韓國傳統陶藝的中心,主要是因爲朝鮮(1392-1910年)500年間,瓷器的歷史首先在以利川和光州爲中心的地帶開始,還因爲在利川可以輕易買到製陶的原料和顔料。利川陶藝村是古代製作朝鮮白瓷的中心地帶。現在這裡大概聚集了80多家陶瓷工廠及300多座陶窯。在陶藝村不僅可以瞭解整個製作陶瓷的過程,也可以直接購買瓷器。尤其在這裡可以欣賞到有陶藝界民間文化遺産之稱的老陶匠的得意作品。其中不僅有青瓷、白瓷和粉青等觀賞性瓷器,也有現代感的生活用瓷器。其中,海剛陶瓷美術館是國內唯一的一家瓷器美術館,遊客可以在這裏瞭解到不少有關陶器的知識。利川陶瓷村每年都會舉辦世界性的“利川陶藝節”,將韓國的傳統文化推向世界,是來此遊覽的觀光客們不可缺席的盛典。陶瓷節上爲遊客準備了展示陶器的陶藝室,燒窯及出窯演示,單件陶器及陶群展等各種節目。


慶尙南道(昌原市)

*青少年的生活教育空間─昌原之家* 昌原之家是200年前順興安氏五代祖退隱安斗喆先生的故居,為昌原工業園區與新都市開發計畫的一環,為了防止韓屋日漸消失,並作為青少年學習傳統文化與風俗的生活教育之用而開館。 總腹地3,088坪上,共有14棟建築並展出過去的農具,為了解傳統文化生活的重要依據,也開放給眾多民眾免費舉辦傳統婚禮。 * 昌原之家的構造與形態 * 裡屋與舍廊房並排,前面有中門與大門。裡屋為正面6間、側面1.5間的規模,各為亭子、暖炕2間、大廳2間、暖炕1間。用加工石材所堆積的塔座上有天然石頭的基石,混合了圓柱與方柱的技法。建築樣式為小櫨首長家,上邊為五樑架形式。屋頂則是單椽歇山頂,瓦片使用滴水凹瓦與瓦當。 舍廊房分為正面4間、側面1.5間,從左邊開始分別是暖炕、大廳、暖坑2間。僅以長台石壘成的塔座上是加工過的基石。柱子也是圓橫與方柱混合,建築樣式同為小櫨首長家,屋頂為單椽歇山頂,瓦片使用滴水凹瓦與瓦當。


慶尙南道(昌原市)

昌原市立馬山文信美術館位在俯瞰昌原市的騶山洞,是留有文信大師作品與藝術魂的地方。曾在法國留學多年的文信大師,歸國後花了15年的時間,建蓋了這座美術館。1994年開館的隔年,文信大師逝世。後來於2003年,其夫人依文信遺願「想把美術館獻給摯愛的故鄉馬山」而贈于馬山市,之後便成為市立美術館至今。之後昌原還另外建設文信原型美術館,於2010. 10月開館,展示116餘件的石膏原型作品。美術館分為第1展示館、第2展示館、文信原型美術館、戶外雕像展示場,共保存3,900餘件作品與珍貴資料。


忠清南道(扶餘郡)

在扶餘到處都可見百濟的古墳,其中百濟王陵園(陵山里古墳群)是百濟王陵中規模較大保存較良好的古墳之一。位於古墳群入口處的百濟古墓模型展示館展示著和實物大小一樣的古墓群,可讓觀光客一次盡收眼底,約花5分鐘進入展示館內即可看到南面有7個古墳,氣氛靜肅莊嚴。古墳的外型多是圓形封土墳,內部則是穴式石室墳。在陵山里古墳1號墳中難得發現了四神圖壁畫,從畫有高句麗的壁畫來分析可以看出當初已與高句麗有往來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