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清南道(扶餘郡)

聖興山城是為了守護百濟首都熊津城和泗沘城,興建於錦江下游附近的石城。站在山頂上可以將江景邑的錦江下游一帶美景進收眼底,於百濟東城王23年(501)衛士佐平白加所興建,當時此地為加林郡,因此曾被稱為加林城。依據『三國史記』記載,建造此城的白加將東城王困於此地,不滿欲叛亂而將東城王殺害致死的地方,武寧王登上王位後才平定此事並處死白加。從衛士佐平此事看來,就可以得知此作山城在攻略上的重要性。城的型態主要是在山頂上圓環式部署成馬鞍形態,結合石材及泥土一塊築城的。還有城內的南、西、北門、軍倉及水井三地用石材築城的保衛性堡壘。此外,也為百濟復興運動軍的據點,663年當時攻擊此地的劉仁軌就評斷此地險峻堅固,是個非常難以攻間的要塞地。高麗初期庾黔弼和甄萱在此對決而讓此地成為貧民的集散地,因此庾黔弼將軍在此貧民救濟,也設祠堂,每年會固定舉行祭祀。這座城是百濟時期興建的城當中唯一可以確定年代的,是得知昔日地名的重要遺跡。比起錦江北岸百濟時期的土築山城,石築的馬鞍形山城,以及南、西、北門、軍倉及水井,更具有堡壘的保衛作用。城的型態為馬鞍形,城牆約高3∼4公尺,土築方式是在外牆一部分用花崗岩大致以水平方向堆疊築成,只有東牆是由全土築建成。一部分內部用泥土填滿,外牆用石築的內托建築方式,因此被挖掘的地區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壕溝。為了堅固西側城璧的石築部分,在基礎上比其他城牆大約厚1.5公尺左右,土築部份主要是依照山陵線去築城的。主要城門南門的寬度4公尺,至今仍殘留其基石。城內的內部為約600餘坪的平坦臺地,從在此設置的將臺看來,就可以推測此地為重要的軍略要地。城的東牆內側可見到一口沿用至今的水井。在南門前的土城山有個環狀約200公尺的堡壘,另外還有個附屬在此的小堡壘。由此可推知百濟大大小小山城的獨特特色。


江原道(春川市)

韓國短篇文學的代表小說家-金裕貞(1908~1937),出生在春川市新東面Sille村,為紀念他,春川市將金裕貞的故居重新復原並設立展示館,把整個村子建成「金裕貞文學村」,吸引觀光客前來。不只如此,村內還設有文學散步道、登山路等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空間。金裕貞在此地出生,後移居首爾,在1931年23歲時再次回到故鄉。之後便出版了第一本作品《山谷旅人》,以及之後以農村為題材的《山茶花》等小說。金裕貞文學村的紀念館(展示館)內部,除了故居,還展示了碓(以腳搗穀物的器具)等。此外還進行各種活動歡迎一起參與。諮詢電話:+82-33-250-3322(英日中)


光州廣域市(南區)

在楊林洞可以探訪光州的近代文化遺產。100多年前,這裡是光州最早接受西洋近代文化之處,也是光州近代歷史的起點,為當時文化資源的中心。 在楊林歷史文化村,可以看到西洋近代建築與韓屋和諧共存的景象。這裡是歷史與文化的空間,有促進光州醫療與教育發展的禹一善(Robert M. Willson)傳教士私宅,有呈現朝鮮上流階層家屋風采的李章雨家屋,還有民主化運動之母、一生為苦難階層獻身的曹亞羅女士的紀念館,以及為了農民生活費盡心力的魚丕信(Gordon W. Avison)傳教士之紀念館,於光州傳教最後殉教的歐文(Clement C. Owen)之紀念閣。 此外,也有能認識音樂家鄭律成的鄭律成街,以及當地居民與藝術家廢物再利用聯手打造出藝術作品的企鵝村等。近代與現代文化在此交融,展現出各種不同的魅力。


濟州道(西歸浦市) , 旧济州

全是絕壁的山房山山腰處,有座瀛洲10景之一的山房窟寺。傳說漢拏山白鹿潭的山峰被拔起來抛至此處,便成爲了山房山(395m)。山房山與濟州其它的山不同,它沒有火山口。西南側的懸崖上的這個高五米的岩石洞,原來稱山房窟,後因其內供奉著佛像,故稱之爲寺。在洞內可沿著海岸線看到馬羅島以及呈龍頭形的海岸。洞頂上一年四季都有水珠滴下。山房山懸崖峭壁上的植物地帶指定爲天然紀念物第376號,這裡生長著濟州獨一無二的黃楊木。* 龍頭海岸位於山房山前頭的海岸,從山房山休憩所出發,約10多分鐘即可見到海岸絕景。龍頭海岸顧名思義,形狀似龍昂起頭身往海上前行的模樣而取名為龍頭海岸。龍頭海岸入口處,可見到Hamel漂流紀念碑,可安排1小時左右在此觀光。


全羅北道(群山市)

群山近代史博物館秉持著「歷史會成為未來」的理念,將過去曾為貿易港的海上物流運輸的中心地區的群山舊貌,以及近代韓國的文化資源進行展示,更是將西海的千年海上運輸歷史與走向世界的「國際貿易港─群山」的面貌,完全展示出的博物館。 * 開館日: 2011年9月30日


江原道(三陟市)

三陟海水浴場距離三陟市區約1.4km左右,是保有長1.2km、寬100m廣大白沙灘的海水浴場。擁有鬱蒼茂盛的松樹林和乾淨的白沙灘,加上水位不深的關係,每年都吸引50餘萬名的遊客來此避暑。不只如此,也因為美麗的自然風景,使得很多韓國有名的戲劇、電影都來這裡取景,如電影《外出》、《春日走了》、韓劇《太陽的南邊》等等。不只是夏天,其他季節也擁有獨特的美景,也吸引了許多觀光客的來訪。※ 諮詢專線:+82-33-1330(中英日)


仁川(中區) , 仁川市區

仁川港客輪站由位於仁川港的國際客輪站與沿岸客輪站所組成,其中國際客輪站分為第1國際客輪站與第2國際客輪站兩處,而沿岸客輪站則主要前往各島嶼地區與濟州島。


忠淸北道(丹陽郡)

救仁寺為大韓佛教天台宗的總本山,掌管全韓國140座天台宗寺院。寺院建於1945年,而後於1966年改以現代式混凝土興建,建築頗具特色。寺院內包括5層樓的大法堂,以及三寶堂、說禪堂、總務院、仁光堂、香寂堂、度香堂等,共有50多棟建築,呈現寺院全區建築密布的景觀。此外,寺內還有能供應萬人齋飯的現代設施。若造訪救仁寺,千萬不能錯過大法堂與法語碑。大法堂為1980年4月29日竣工的5層建築,是韓國國內最大的法堂,而法語碑全名「上月圓覺大祖師法語碑」,為匯集上月圓覺法師所講授的所有法文,將之化為簡單明瞭的法語再銘刻而成的碑石,法語內包含佛祖八萬大藏經的所有真理,盛載了寬廣而微妙的佛理。


慶尙南道(昌原市)

曾是MBC電視臺戲劇《羅曼史》主要拍攝取景地的余佐川,以身為鎮海賞櫻聖地為名,劇中兩位主角在參觀完鎮海軍港祭後於余佐川的橋座上初次相遇。在經過電視劇播出後,這座橋從此開始被稱作"羅曼史之橋",並迅速吸引絡繹不絕的遊客慕名前來參觀。每逢4月份春季時節,櫻花開滿遍布於整座城市,這也是鎮海被推選為最美麗的賞櫻地區主要原因,從各地遠道而來賞花的遊客歡歡喜洗聚集在櫻花樹下郊遊野餐的景象,也成為這裡更加亮眼的一道風景。


仁川(江華郡) , 江華島

傳燈寺位於江華島南面鼎足山上,是一處千年古刹。相傳為高句麗時期的阿道和尚所建,高麗忠烈王(1274~1308年在位)的貞和王妃曾向佛捐獻玉燈,此後傳稱為傳燈寺。 傳燈寺有大雄殿(受保護文物第178號)和藥師殿(受保護文物第179號)等許多值得一看的東西。特別是大雄殿裡有其它寺院看不到的奇特雕像,即屋檐下的裸體女人像和柱子上的人物雕塑。關於人物雕像還有一個由來已久的傳說。過去在建造大雄殿時木匠的總負責人愛上了山下村莊裡酒店的女主人,把自己賺的錢都給了她,但女人卻逃跑了。木匠因此而大病一場。為了報仇,他連夜把女人脫光了衣服的像雕刻在屋檐下,讓她頂著重重的屋檐。而藥師殿則以其雕塑之美而聞名。屋頂採用“井藻”式,週圍有彩色絢麗的雕塑和蓮花、飛天等圖案。山寺的院落中有一座中國宋朝時期的梵鐘,高1.6米,口徑達1米,形態優雅。 傳燈寺不僅其本身景色優美,週圍的景觀也以秀美而聞名。特別是清早和傍晚可觀海,景色十分壯觀。傳燈寺看日落是全國有名的。此外還有一處竹林茶苑,可在此小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