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羅北道(全州市)

全州傳統文化館是一個可以觀賞並體驗到各種傳統文化的複合形文化空間。館內有劇場、傳統音樂館、料理體驗室、市民教育館敬業堂、傳統婚禮場地、傳統茶屋、遊戲廣場等設施,提供與當地人一同相聚,迎接世界和未來的一個交流地點。


濟州道(濟州市) , 中文旅游区

細花海水浴場於1980年開始營業,雖然規模不大,但擁有閃耀碧綠光芒的清澈海水,風景美不勝收。由於距細花里不遠,各種住宿設施與其他便利設施齊備,十分便利。而附近還有文珠蘭原生地─蘭島、別防鎮歷史遺址、石頭公園石多園等景點,方便一起遊覽。 長1公里、寬30~40公尺、傾斜度5度、平均水深1~2公尺


濟州道(濟州市) , 新济州

號稱島中之島的牛島位在濟州島東邊尾端的城山浦東北方約3.8公里處。由於樣子很像是一頭臥牛伸著頭的樣子,而取了牛島這樣的名字。從北濟州郡舊左邑終達里的海岸觀看,可以一眼從牛頭看到牛尾,欣賞牛島這特別的模樣。島約長3.8公里,海岸線總長約17公里,面積605公頃。牛島大約到了朝鮮肅宗23年(1679)設置了國有牧場之後才開始有人登島,開始有人居住則大約是從150年前開始。當時為了管理及飼育國馬,開始有人在島上往來,到了憲宗10年(1844)金石麟進士一行人入島後才正式有人在島上定居。牛島約有699戶、1,603人,主要從事漁業與農業。牛島擁有地勢緩和的沃土、豐富的漁場、牛島八景等上天賜予的良好天然條件,再加上濟州海女與石牆路等,讓來這裡的遊客就可以體驗到只有濟州島才有的獨特傳統文化與自然環境,就好比是個縮小版的濟州島。除了天然絕景之外,還有海釣、騎腳踏車、巴士遊覽、搭乘潛水艇、遊覽船觀海等有趣的行程。登上島上最高的牛頭峰(132m),可以俯瞰腳下的全島風貌,還可以眺望以蔚藍的海洋作為背景的濟州島城山日出峰美景。牛島的觀光大致上就是從這裡開始,然後再轉往其他景點一處一處慢慢觀賞。這裡的珊瑚海水浴場因電影'時越愛'(台譯'觸不到的戀人',李政宰、全智賢主演)的拍攝而更加有名,只要在附近漫步,看到雪白的珊瑚砂海灘和蔚藍耀眼的大海這樣完美的搭配,就好像自己也成了電影裡的主角一樣。這樣如畫一般的風景旁開設了一家與此相配的喫茶店兼民宿,點上一杯茶,坐在窗邊享受悠閒、欣賞海景,彷彿自己突然置身於另一個世界。在這樣的景色之中,讓人覺得也許像電影那樣穿越時空的愛情也可能真的會發生吧。具有這樣上天賜與,讓人不問塵世的自然環境,牛島每年都吸引了40~50萬人次的觀光人潮。北濟州郡有秀麗的自然景觀與清淨海域,為了帶動海洋觀光,2001年1月1日將島上2個港口(牛島港與下牛牧洞港)週邊與牛島海上一帶25,863㎢的區域指定為牛島海上郡立公園。另外,還新引進可以觀覽牛島水中美景的潛水艇觀光,更加具備海上觀光區的氣勢。並且在日出峰附近的城山浦港搭接不船只要不到15分鐘的時間,除了旅客之外還可以搭載車輛,真的相當方便。因此只要來濟州島的遊客都一定會來牛島觀光。* 牛島8景1) 晝間明月牛島東南部的"光台角"外型奇特,底部有好幾個被海浪侵蝕出的海蝕洞窟,上午10點到11點之間,照射在透明藍色海洋上的陽光被反射到洞窟裡,就好像潔白圓潤的滿月緩緩升起的模樣。2) 夜航漁帆在牛島隨處都可以看到夜裡點燈捕魚的漁船。尤其是鯷魚季(6-7月間),無數的漁船亮著形形色色的火光與渾圓的滿月構成了這樣的牛島絕色夜景。3) 天津觀山從島天津里的東天津洞港口觀看漢拏山,比在濟州島的任何地方觀看都還要來得美麗壯觀。4) 地頭靑莎登上牛島的最高峰牛頭峰(132m)俯瞰全島的景觀,山脊一帶的翠綠天然草原與海上景觀所構成的清涼美景。5) 前浦望島牛島的前海,特別是在北濟州郡舊左邑終達里海岸看牛島的話,島的樣子看起來就像是一頭海上的臥牛。6) 後海石壁牛島南方的牛頭峰下高20m,寬30m的岩壁相當壯觀,搭船到牛頭峰附近可以看到絕壁的紋路,就好像一條巨大的水流流向海裡一般。7) 東岸鯨窟位在牛頭峰下永一洞黑沙海岸的特別雙層的海蝕洞窟。要等到退潮才看得到入口,洞口雖小,裡面卻是相當寬敞,傳說以前是鯨魚的住所。8) 西濱白沙牛島西邊東天津洞與上牛牧洞的交界附近的珊瑚沙灘。是東洋唯一的珊瑚沙海灘,潔白的沙灘與湛藍的海洋形成的美景讓人讚嘆。* 島構成:本島1座* 面積:6.18k㎡


忠淸北道(報恩郡)

在忠清北道報恩郡,進入俗離山的山路上有一棵樹齡高達六百多年的古鬆。這棵古鬆高15m、樹圍4.5m,樹枝東側長達10.3m,西側長9.6m,北側長10m。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第103號。古鬆猶如一把打開的巨傘,偉岸而又端莊的形像,被視為俗離山的像徵。古鬆被人稱為“正二品鬆”,代表的是古代官吏的等級。 * 傳說 相傳,1464年深受病痛折磨的世祖在去溫陽溫泉和俗離山治療的途中,行至這棵鬆樹下時,垂下的鬆樹枝使得華蓋不能通過,正在大家為此發愁的時候,奇迹發生了,本來垂下的鬆樹枝自動得向上卷了起來,讓國王安然無恙地經過了。並且,在世祖重新返回首爾的途中,突然天降大雨,正是這棵鬆樹給世祖提供了棲身避雨之處。對於這棵神奇的樹,國王史無前例地加封它為“正二品”。


慶尙南道(晋州市)

在南江的峭壁上有座矗石樓,為嶺南地區最美麗的樓閣。矗石樓於高麗時期高宗28年(1241年)所搭建,歷經8次的重建和補修。矗石樓為晉州城的南將臺,也稱作狀元樓。戰爭時,為保守晉州城的指揮本部;平時則作為鄉試(初試)的考場。625戰爭時慘遭祝融之災,後來經由市民們的力量建立了古蹟保存會,並於1960年復原。建築為八角屋頂式樓閣,樓閣下的石柱為昌原矗石山採集而來的,木材則採取江原道五臺山上的木頭。另外樓內懸掛有4塊扁額和文人墨客的詩。每年秋季,於晉州城一帶都會舉辦「晉州南江流燈節」,以獨特、五花八門的花燈與活動而自豪。


江原道(旌善郡)

位於旌善邑北實里與橘巖里之間的Arii Hills兵防峙觀景臺,能看到如韓半島地形的半島周邊被東江180˚環抱的景象。Arii Hills(旌善Skywalk)是在海拔583m的懸崖邊所建的長11m的U字形觀景臺,地板以強化玻璃鋪設而成,營造出如同漫步在雲端的感覺。在此能欣賞到韓半島地形與東江青山綠水相互輝映的美景,因而備受遊客喜愛。


京畿道(坡州市) , 坡州(heyri村)

都羅山據說為新羅滅亡後,向高麗臣服的新羅末代國王敬順王登上此山,於山頭遙望新羅古都時留下了眼淚,這座山因此得名「都羅山」。京義線都羅山站距離首爾55.8km,自2000年9月開始京義線復原工程,於2002年3月竣工,同年4月11日韓日世界盃時正式啟用,成為向一般旅客開放的旅遊景點。這裡曾舉行過KBS的和平音樂會、韓國前總統曾陪同美國前總統布希造訪此處,引起全世界關注,因而使這裡成為知名景點。都羅山站為南韓最北邊的火車站,據北韓的平壤僅205km,由於位在一般民眾出入管制區內,要訪問都羅山站需要提前在臨津江站進行出入申請與相關旅遊申請,旅客必須攜帶護照與身份證件。由於申請手續需要大約40分鐘時間,為了不錯過去都羅山的列車,建議您提前一段時間到達臨津江站。都羅山站臨近的第三地道由於電梯可搭乘人員有限(50人),所以一天列車行駛班次有限。在臨津江站的都羅山出入申請處申請時需要攜帶身份證件與車票,提前30-40分鐘排隊等待,收到入場券和掛在脖子上的出入證(遺失需賠償2000韓元)後就可以乘坐列車了。列車一般在上午出發,要享用午餐需至距臨津江站約5-7分鐘路程的臨津閣旅游區,建議時間有限的旅客最好先於出發地提前準備便當、紫菜飯捲、飲料等午餐。* 規模 - 地下1層、地上2層 共 4,700㎡* 出入程序 – 所有旅客在臨津江站下車,取得都羅山出入許可後,即可乘坐去都羅山的列車※ 往返臨津江站-都羅山站的列車為特殊列車,出發和返程的人員必須一致


全羅南道(麗水市)

提到麗水就會想到梧桐島,提到梧桐島就會讓人想到冬柏花。梧桐島不但冬柏花有名,更是閑麗海上國立公園的起點與終點。距離麗水市中心約10多分鐘車程便可來到梧桐島入口停車場,停車之後再沿768m的防波堤道步行15分鐘左右便可到達梧桐島,從售票處至梧桐島之間有冬柏列車可搭乘(賣票處061-690-7304)。面積125,620.4m²(38,000坪)的島內有著冬柏樹等200多種常綠樹,相當茂盛。另外,16,529m²(5,000多坪)的草地廣場裡有70多種的野生花圃與紀念植樹公園等,可供小朋友認識大自然。覆蓋著整座島的3,000多棵冬柏樹,早一點時10月起就會開始開花,冬天時也可看到一朵朵的紅花。2月中旬左右約三成的花朵會綻放,3月中旬便會看到一整片美麗的花海。像蜘蛛網狀遍佈全島的探訪路是情侶約會的好地方,綜合商街可以品嚐到南海的新鮮生魚片及其他海鮮。從梧桐島入口進入梧桐島可乘坐冬柏列車、遊覽船、快艇等,在梧桐島入口搭乘遊覽船、快艇可以看到梧桐島一帶的海上美景,還有屏風岩、龍窟、屋頂岩等奇岩怪石,也有開往突山大橋、向日庵的遊覽船。


慶尙南道(居昌郡)

2015年所建立的鯨魚文化村重現過過去長生浦捕鯨村的情景,並打造了鯨魚廣場、長生浦懷舊村、史前時代鯨魚區、鯨魚雕像公園、水生植物園等主題空間,是一個充滿故事的大公園。 主要設施 * 長生浦懷舊村 以盛行捕鯨的1960~70年代長生浦漁村為原型打造的空間,不但可以感受復古情懷,同時也具有教育意義。 * 鯨魚雕像公園 公園內設有一比一的擬真鯨魚雕像,可看到各種鯨魚並進行學習的特色體驗空間。 * 觀鯨路/鯨魚趣事路 以與鯨魚的共生、交流等相關主題故事設計的拍照區。 * 史前時代鯨魚區 可以體驗盤龜臺岩刻畫和捕鯨壁畫等鯨魚歷史文化的戶外學習空間。


江原道(鐵原郡)

孤石亭於1977年被指定爲國民旅遊區,是新羅(西元前57年~西元935年)真平王(579年~632年在位)時所建,當時爲10坪(約合33平方公尺)多的二層樓閣,韓戰期間被毀,現在的孤石亭為1971年鐵原的權力人士重建。孤石亭之所以有名,與其說是因爲亭子本身,不如說是因爲河中心有一塊高10米的奇岩巍然聳立。孤石亭一帶是韓國境內獨一無二的玄武岩噴出地帶,登上孤石亭的岩石,呈「S」形彎曲的漢灘江和奇岩怪石盡收眼底。此地以泛舟、釣魚而聞名,禁止游泳。「鐵三角地」的參觀需事先提交申請後參觀孤石亭,方可根據時間參觀戰跡地。參觀對象第二地道~鐵三角展望臺~「鐵馬欲奔」的牌子和留有火車殘骸的月井里站~白馬高地上準備戰鬥的赤匪~勞動黨舍廢墟等,約需三小時三十分。購買門票後,戰迹館管理辦公室分發民統線出入證,然後隨管理人員乘車於固定時間分出發。在參觀戰跡地,感受分裂的痛苦後,可以在鐵原溫泉的池中洗卻疲倦,也可在孤石亭樂園中與孩子們共同享受遊樂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