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道峰區) , 三清洞・首爾北部

首爾菖蒲園坐落在首爾江北的末端道峰山和水落山之間,是一座為鳶尾(iris)所包圍的特殊植物園。道峰區道峰洞4號一帶、面積52,417㎡大的首爾菖蒲園,內有鳶尾園、 兩用植物園、溼地園等12個主題的植物區。其中鳶尾園由130種的鳶尾在約15,000㎡大的面積上依種類別栽種,觀賞上相當漂亮。這裡大面積栽種各式各樣的130餘種鳶尾,因而得菖蒲園之名。此外,兩用植物園內有70種130萬株的植物,可在這裡一次觀察韓國境內各地生產的兩用植物。溼地園則栽植溼地植物達7萬多株,且設置可觀察各種水生植物及溼地生物的觀察台。除此之外,將來預計有可供觀察群落植生變化過程的觀察園、樹林休息地等,提供大家休憩及進行生態教育的地方。蝴蝶花(Iris)在每年的5~6月開花,非開花季時葉子和蘭草的樣子接近可進行觀察用。


濟州道(濟州市) , 济州岛西部

位於漢拏山脚海拔450米處,可以看到漢拏山白鹿潭和大海。1990爲了保護濟州島的土種馬濟州馬(短脚馬:受保護動物347號),開設濟州賽馬場。每年還作爲濟州島民的散步、郊遊、運動等的休閑空間開放。主要設施是長1600米、寬20米的沙質跑道和比賽前觀察賽馬狀態的預視場、地上3層地下1層、可容納3000名觀衆的看臺、100個監視器、100個投票窗口,各層還有導遊桌,還有可停2000輛車的免費停車場。賽馬場周圍的紫芒花地還是“濟州紫芒花節的主場地,景色十分優美。


慶尙南道(金海市)

* 鐵器時代的伽倻文化, 鳳凰洞遺址* 作為伽倻時代代表性的貝殼墓地,2001年2月5日將1920年由考古學家最初發掘的會賢裡貝塚及金冠伽倻最大的生活遺址-鳳凰台合並指定為歷史文化遺迹。另外在遺址地還發掘出有關黃洗將軍和如意娘子的如意閣、黃洗石、伽倻時代的房屋,住址等歷史遺迹。 作為鐵器時代最早的,高7米,東西長度達130米,南北寬度達30米的鳳凰洞位於一座丘陵的山腰上,丘陵的南邊臨近會賢洞的村落,東北邊角落下露出的斷層面和丘陵之間則堆積了許多白色貝類外殼。而這裡的情況最早是在1907年便被得知,1920年才正式開始啓動發掘工作,並且經過數年、數次的學術討論及調查,才得知這裡是鐵器時代伽倻文化的重要遺址地,它的成功發掘也為韓國考古工作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經驗。   


江原道(春川市) , 原州

南春川站位於韓國江原道春川市,為韓國鐵道公社京春線上的火車站兼地鐵站。因江原大學春川校區在此附近,故又有副站名為「江原大」。原為京春線終點站的春川站,因2005年10月起開始實施的複線鐵路電氣化工程而暫時中斷營業,附近的南春川站即作為替代站點,成為當時京春線所有列車的起、終點站,直到2010年底工程全面竣工為止。


濟州道(西歸浦市) , 西归浦

        凱悅飯店賭場 位於中文觀光園,這裏還要看到中文海濱浴場和漢拿山全景,距濟州市及機場 僅40分鐘車程,距西歸浦市僅20分鐘車程。凱悅飯店最得驕傲的就是其賭場,這裏有最先進的拉斯維加斯式設施。賭場爲外國人專用,內有ROULETTE, BLACKJACK, BACCARAT,SLOT MACHINE等各種游戲。


全羅北道(全州市)

被指定爲第379號史蹟的全州鄉校是朝鮮時代(1392-1910年)全州地區的鄉校。所謂鄉校就是指朝鮮時代學生學習的地方國立教育機關。全州鄉校原位於慶基殿附近,1603年時遷至現在的地址。鄉校內供奉著孔子等7位中國儒學家和18位韓國先祖的牌位。包括供奉牌位的大成殿在內,全州鄉校內共有16棟建築物,規模較大。


江原道(春川市) , 原州

<昭陽江少女>是韓國相當膾炙人口的歌曲,為了讓更多人知道昭陽江,2005年建造了高達7公尺的昭陽江處女像。具有現代感的銅像配上湖水清澈的朝陽江,加上周圍自然景觀的點綴,形成一幅美麗的畫。銅像位於朝陽湖畔十字路口,往孔之川方向附近。在南春川站搭乘市區公車或計程車,在昭陽水壩下即可。諮詢電話) 春川觀光資訊服務:033-250-3322(英日中)


首爾(中區) , 南大門・首爾站

地球村民俗教育博物館是隸屬首爾特別市教育廳(首爾特別市教育研究資訊院),為第48號1種的專門博物館。地球村民俗教育博物館展示世界各國多樣化的民俗遺物,可幫助學生、教師、家長和來訪參觀客,加以了解各地文化及提高教育機會的地方。館內藏有1,500件的文物,包括亞洲地區922件、歐洲228件、美洲162件、非洲121件及大洋洲64件等。另外按照分類計算為民俗藝能512件、民俗信仰74件、民俗生活625件、燈火器具86件和小品16件及武器37件、其他150件等等。 ※ 指定為首爾市體驗學習場所


全羅北道(全州市)

全州傳統文化館是一個可以觀賞並體驗到各種傳統文化的複合形文化空間。館內有劇場、傳統音樂館、料理體驗室、市民教育館敬業堂、傳統婚禮場地、傳統茶屋、遊戲廣場等設施,提供與當地人一同相聚,迎接世界和未來的一個交流地點。


慶尙南道(居昌郡)

2015年所建立的鯨魚文化村重現過過去長生浦捕鯨村的情景,並打造了鯨魚廣場、長生浦懷舊村、史前時代鯨魚區、鯨魚雕像公園、水生植物園等主題空間,是一個充滿故事的大公園。 主要設施 * 長生浦懷舊村 以盛行捕鯨的1960~70年代長生浦漁村為原型打造的空間,不但可以感受復古情懷,同時也具有教育意義。 * 鯨魚雕像公園 公園內設有一比一的擬真鯨魚雕像,可看到各種鯨魚並進行學習的特色體驗空間。 * 觀鯨路/鯨魚趣事路 以與鯨魚的共生、交流等相關主題故事設計的拍照區。 * 史前時代鯨魚區 可以體驗盤龜臺岩刻畫和捕鯨壁畫等鯨魚歷史文化的戶外學習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