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江西區) , 首爾西部

龜岩公園由許家岩一帶所組成,許家岩為塔山下的天然石窟,據說陽川許氏的始祖許宣文於此誕生。而龜岩公園為醫聖許浚的紀念公園,公園名即取自許浚的號。許浚退職並著成著名醫書《東醫寶鑑》,名為許家岩洞窟之地正在此地。龜岩公園因奧林匹克大道的鋪設,將漢江的一部分截成湖泊,周邊林立的住宅則呈環湖之勢,儼然如一道屏風。公園內還有許浚為患者治療的銅像座落於此。另外,美麗的湖水中還矗立著盛載有趣傳說、古色古香、帶著一點紫色的廣州岩。在楊花大橋修建之前,此地最早為漢江下游渡江的主要渡口「孔巖渡口」,而旁邊即為可容納20多名壯丁都綽綽有餘的許家岩。多次戰亂如壬辰倭亂、丙子胡亂與距今不久的韓戰期間,許多人曾於此避難。廣州岩與旁邊的許家岩一帶,最早的歷史地名為「齊次巴衣」,相傳為百濟定都於漢城時期,祭祀土地神及穀物之神的岩石之意。


首爾(中區) , 東大門


江原道(春川市) , 原州

位於江原道春川市孝子洞的Momzit慶典劇場,建築分為地下1層樓至地上3層樓,整體面積規模為1,522.72平方公尺。擁有可容納150名觀眾的表演場、練習室、梳妝室等設施,這裡除了進行默劇表演之外,同時也是國樂、舞蹈、戲劇等多樣化領域小型公演的專用表演空間。以"一個人的姿態就能改變世界"為理念,Momzit慶典劇場提供給春川市所有希望展現身體、律動、形象等各方面表演藝術家及喜愛藝術的觀眾,能夠共同盡情表現或欣賞的文化空間。


首爾(江西區) , 首爾西部

為追念朝鮮中期學者許浚先生的學術業績和博愛精神,2005年3月23日許浚博物館成立。博物館由許浚紀念室、藥草和製藥室、醫藥器械室、體驗共建、内科和韓醫陳列室等構成,分為2層。博物館旁就是龜岩許浚公園和許家岩石。博物館内,除與許浚先生相關的資料外,更採用模型、影像、觸摸螢幕等尖端技術來展示豐富的館藏物品。


全羅南道(順天市)

為保護順天灣而打造出的順天灣國家庭園在順天道沙洞一帶庭園腹地112萬㎡(34萬坪)的土地上栽種有505種79萬株樹木與113種315萬株花,鬱金香與躑躅等百花齊放,形成壯麗景觀。分享之林周邊3萬㎡土地打造油菜花園區,五月中旬一齊綻放,將可欣賞到一片黃色花海。 園內設有餐廳,亦可攜帶外食進入,並於主要動線栽種5萬棵朴樹與櫸樹,打造自然樹蔭棚。20日開幕當天也將開始營運往返順天灣庭園與順天文學館(4.64km)的Sky Cube小型自動軌道列車(PRT),參觀完庭園的旅客可搭乘PRT前往文學館,下車後可轉搭蘆葦列車至順天灣入口霧津橋(行駛距離約1.2km)。


京畿道(加平郡) , 議政府

鱉島為京畿道加平郡加平邑達田里1號一帶的島。1943年隨著清平大壩的建設,在北漢江上生成的鱉島,距離南怡島以直線距離計算約為800m左右。「就如鱉般樣貌的小山坡」之島,因而被取名為鱉島。由東島、西島、中島、南島等4大塊島所形成的鱉島上有休閒及生態公園等設施。具有汽車露營場的西島一帶為韓劇IRIS的外景地;中島則有直徑超過100m草地廣場的生態文化公園,鱉島露營場西邊另有自然生態主題公園「二和園」。鱉島不僅以露營聖地聞名,透過2004年開始舉辦的鱉島國際爵士音樂節也使此地更加廣為人知。


首爾(中區) , 南大門・首爾站

地球村民俗教育博物館是隸屬首爾特別市教育廳(首爾特別市教育研究資訊院),為第48號1種的專門博物館。地球村民俗教育博物館展示世界各國多樣化的民俗遺物,可幫助學生、教師、家長和來訪參觀客,加以了解各地文化及提高教育機會的地方。館內藏有1,500件的文物,包括亞洲地區922件、歐洲228件、美洲162件、非洲121件及大洋洲64件等。另外按照分類計算為民俗藝能512件、民俗信仰74件、民俗生活625件、燈火器具86件和小品16件及武器37件、其他150件等等。 ※ 指定為首爾市體驗學習場所


慶尙北道(鬱陵郡)

山的形狀就如聖潔的人一樣故名聖人峰。一年平均有300天雲霧繚繞更加深人們對它的神秘感。山頂有如祭壇般的石頭上,有稱作將軍腳印的足跡。海拔984公尺的聖人峰率領兄弟峰、彌勒山、羅里嶺等大大小小的山頭。山毛櫸、楓樹等珍貴樹種所覆蓋的山頂,被列為自然紀念物189號。山間健行可從道洞或苧洞出發,在道洞經由大願寺上登山路後,可到達冠帽山底下的岔路口。若行走苧洞路線,清涼的風吹拂有如自然的空調般涼爽,更可以遊覽鬱陵島上有名的蓬萊瀑布,是盛夏觀光路線的好選擇。從道洞經由冠帽峰的登山路線約3小時內便可攻頂。聖人峰的冬季雪景也相當的壯觀值得一遊。


首爾(東大門區) , 東大門

永徽園和崇仁園與其它的王陵相比簡樸而雅致,之所以說它簡樸,是因爲這裏不是王的墳墓,而是王的兒子和後宮的墳墓。在韓國的朝鮮時代(1392--1910),不同的身份地位使墳墓的結構也有很大的區別,從墳墓的結構可以淸楚地瞭解主人生前的身份。王和王妃的墳墓的叫陵墓,不但規模大,而且裝飾也很華麗。而兒子和後宮的墳墓則稱爲園林,比陵要簡單一些。永徽園和崇仁園分別是朝鮮時代高宗的後宮嚴氏和永親王的兒子李晉的墳墓。兩者結構大致相同,規模上永徽園比崇仁園稍大一些。進到園裏面,首先看到的是紅門,走進紅門就意味著你將進入一個神聖的殿堂。過了紅門是一條石路,石路的盡頭是丁字閣,丁字閣是供人們祭祀的地方。丁字閣的屋頂房檐上有許多被稱作雜像的石像。所謂雜像就是指屋頂房檐上像動物一樣的石像,它們的作用是驅趕惡魔,樣子有些像猴子等小動物。丁字閣旁邊有一個放著石碑的碑閣,這裏記載著被埋葬者的相關故事。丁字閣後面是墳墓。現在看到的永徽園和崇仁園也是特別管理辦公室所在地,它保存了古建築的原形,彎曲的房檐,窗格,屋脊都保存得非常完好。特別是在秋天,這裏到處都是楓葉,環境非常優美。入口兩側是石路,是一家人散步的好去處,也是戀人約會的上乘之選。


釜山廣域市(影島區)

* 釜山港發展的象徵─釜山大橋 * 釜山大橋與1934年完工的影島大橋同為連接影島的交通路橋,其不僅具備了迅速疏通影島地區造船工業園區與新興港灣逐漸增加的交通量的功能,更扮演著港口連接道路的角色。 釜山大橋長260公尺、寬20公尺,共具備了4車道,兩端更有著寬2公尺的引道。其與影島大橋呈平行,兩者僅距離約100公尺。釜山大橋採取了拱橋式的建築工法,高達31公尺的鋼造拱型更成了釜山的地標之一。 釜山大橋為迎接韓國大門的釜山港開港100週年,象徵釜山港的發展而建造。其構造相當具有特色與美感,並且完全仰賴韓國國內的技術打造完成,具有相當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