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尙南道(金海市)

金海樂天水上樂園為擁有經營主題公園25年經驗的樂天世界集團所新開設的韓國最大型水上樂園,公園整體以南太平洋玻里尼西亞群島為主題建造,讓前往的遊客可以感受到無比的樂趣以及與眾不同的舒適感。


慶尙北道(慶州市)

新羅第29代王太宗武烈王(金春秋,在位654∼661)的陵墓,坐落於慶州西北仙桃山之南方丘陵末端。金春秋是新羅中代第一個以眞骨(新羅時代的血統等級,指父母其中一系有王族血統)身份登基的王,與中國(唐)聯合併吞了百濟,為統一大業打下基盤 ,但未能完成統一就不幸去世。 陵墓的周長114m,高8.7m,是比較大規模的陵墓,陵墓下方堆有天然的石塊,但現在都被土所覆蓋。在陵墓東邊有座石碑及石龜底座,石碑上刻有"太宗武烈大王之碑"的字樣,是武烈王的次子金仁問所題,讓後世知道這是武烈王之陵墓。


首爾(江西區) , 首爾西部

鄉校是主導整個朝鮮時代韓國教育文化的重要文化遺產,是供奉和祭奠儒家大儒孔子及其他聖賢學者之處,在當時也擔負地方教育的使命,是如同今日的國高中一般的教育機關。陽川鄉校是首爾現存唯一的鄉校,建立於朝鮮太宗12年(1411年),並於1981年完成古蹟維護工程,將年久失修之處重新修復,內部共有大成殿、明倫堂、典祀廳、東齋、西齋、內三門、外三門等建築。目前這裡每年都於春秋兩季舉辦祭孔大典(釋奠大祭),還以當地居民與中小學生為對象,開辦教授漢字、書法與四君子水墨畫等課程,致力於推廣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及傳統文化的再獻。* 建築規模 – 大成殿 54㎡、明倫堂 77.91㎡、典祀廳 11.52㎡內三門 11.97㎡、外三門 18.63㎡、東齋 29.52㎡、西齋 29.52㎡* 建立時期 – 朝鮮太宗12年(1411年)


江原道(東海市) , 束草・雪岳山

以頭陀山與青玉山為背景形成的武陵溪谷,指得是虎巖沼開始至上流龍湫瀑布為止總長約4km的溪谷。流過巨大岩石間匯聚而成的武陵溪谷以可坐數百人的武陵盤石開始,經過三和寺、鶴巢臺、玉流洞、仙女湯等,到龍湫瀑布為止,形成令人讚嘆不已的美麗景觀。此地又稱為武陵桃園,高麗時代動安居士李承休在此完成了‘帝王韻紀’,由朝鮮時代三陟府使金孝元為其命名。奇岩怪石林立形成絕景,給人如臨仙境般的幻覺。朝鮮前期4大書法家之一蓬萊楊士彥的石刻,以及梅月堂金時習等許多詩人墨客共在此留下1,500餘首詩作。 


京畿道(龍仁市) , 龍仁

位於京畿道龍仁市文殊山山麓的法輪寺是觀音聖地許願祈禱的道場。現在包括大雄寶殿在內,還有極樂寶殿、觀音殿、比丘尼禪院、三聖閣、祖師殿、梵鐘閣及寮舍齋等佛殿軒昂坐鎮維持如法。以釋迦牟尼佛像放大3倍比例來製成的石窟岩重達53噸,左右補處侍奉的文殊菩薩及普賢菩薩佛像也有33噸重。相侖大師說:法輪寺是比丘尼高僧們的禪地,也是兩千多萬名佛門弟子向觀音祈願的聖地。玄巖方丈大師赴任之後,為了使法輪寺被列為龍仁市的代表寺剎,不斷地投注心力以及絕不停歇的每日向上蒼祈求,現今法輪寺也順利成為京畿道文化財產資料第145號,仍保留著統一新羅後代的三層石塔。


京畿道(始興市)

始興河溝生態公園是京畿道唯一可看到內灣泥灘與舊時鹽田的美麗公園,在此能觀察火雞、鹼蓬、海蓬子等鹽生植物,以及招潮蟹、厚蟹等潮間帶生物。 始興河溝因為擁有優美的風景與良好的生態環境,被列為始興市的1級生態環境保護區,2012年2月更被指定為國家海洋濕地保護地區。


釜山廣域市(中區)

* 盛載著市民的民主精神之處,民主公園 * 1999年10月16日正式開放的釜山民主公園,是為紀念釜山市民對韓國近現代史發展做出重大貢獻,接連於「4.19民主革命」、「釜馬民主抗爭」、「6月抗爭(6月民主運動)」時為民主獻身的崇高精神而設立。公園的設立,也有成為市民互動交流之處,並做為歷史教育地點,期許後代子孫能繼承並將民主精神發揚光大的目的。同時,也蘊含著提高釜山做為民主化運動搖籃的歷史地位之期待。 公園內有許多設施。最主要的是民主抗爭紀念館,內部除了展覽室以外,還設有大表演廳(中劇場),是適合舉辦國際會議、學術活動、各種演講、歌唱或電影舞蹈發表會等活動的綜合文化空間,此外還有做為小型會議室、演講會場、電影院使用的小表演廳(小劇場)。 戶外則設有平時為話劇與音樂表演場地,週末假日做為婚宴會場使用的戶外劇場,以及約400棵樹木生長的樹木園與野生草本花卉公園。在環繞整座公園的路上,不僅有停車場,還設有苦難、追思、祈願、正義等主題休憩空間。而在紀念館內側廣場,設有呈圓型燈火模樣,環繞整座建築,高20m的大型雕塑「民主的火炬」,透過夜間照明,呈現熊熊燃燒的景象。附近還有釜山中央圖書館、光復會館、釜山大捷勝戰紀念戰蹟碑等。 * 民主公園的主要設施 * 內部設施(民主抗爭紀念館)建築規模為地下1層樓、地上3層樓,樓地板面積達5,278㎡。1樓為大表演廳(中劇場)、小表演廳(小劇場),2樓為辦公室、常設展覽室,3樓為企劃特展室、民主主義資料保存室、餐廳。外部設施則有戶外劇場、蓮花池、4.19廣場、環園路、樹木園、野生草本花卉公園等休憩空間。


慶尙北道(慶州市)

鳳凰台是位於路東洞古墳群的新羅古墳。其他古墳大多依據地名或出土遺物而命名,而鳳凰台卻沒有用表示墳墓的陵、冢等名稱。取名“鳳凰”是因為有與王建相關的傳說。 傳說,正在等待新羅自行滅亡的王建從一位風水家那裡聽到了與新羅滅亡有關的故事。風水家說,新羅的地形與船的模樣相似,只要刮風就會有起來的形勢,必須使船完全沈沒才能推翻新羅,並請求親自到新羅去。王建同意後,到達新羅的風水家來到新羅王的面前,說新羅的地形像鳳凰,現在鳳凰要飛了。正在擔心國家形勢的新羅王問了一下對策,於是風水家在首爾長安裡建造了像鳳凰卵一樣的山,並說鳳凰下了卵走不了了。新羅王覺得風水家的話好像正確,便建造了無數古墳。但這其實是在船上裝載眾多行李,使其觸礁的景像,之後新羅便滅亡了。 墳墓的直徑為82m,高22m,雖是一座墳墓,但給人的感覺是一座後山。雖然根據墓的規模可以推測是王的墳墓,但沒有進行挖掘,還無法確定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