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川(江華郡) , 江華島

江華歷史博物館於2010年開館,位於世界文化遺產第137號江華支石墓公園內,是為了保存、展示以及研究史前時期到近現代在江華島出土的文物而設立的博物館。


釜山廣域市(西區)

 在市中心遇見的原始山林-岩南公園面積56萬2500㎡,自然公園的東邊是南港、西邊是甘川港、前方是動物檢疫所,南邊則緊鄰閑麗海上國立公園。位於釜山西區岩南洞的岩南公園距離釜山繁華的南浦洞不超過4km,以前被稱為血清所入口的這條路能看到海岸線的美麗景色,松島海岸與釜山南港一眼就能清楚眺望。1972年12月30日依據建設部告示指定為公園,但因為內部混合了軍事保護區,而有一陣子限制出入,直到1996年4月5日才開放。之後的總工程投入34億韓元,建造了展望臺、雲橋、步道、廣場、戶外公演舞台等設施與停車場。海洋性樹木所組成的樹林、陡峭的奇岩絕壁聳立,與蔚藍的海洋形成美麗的景色。這裡還曾發現櫛文土器、貝塚等新石器時期的遺物。從入口處沿著小徑往上走,沿途森林步道上的松樹茂密,很適合在這裡享受森林浴。登上雲橋之後來到山頂的展望臺,這裡有座相當好的亭子。公園內到處設置有體育設施,海邊附近則設有可以海釣的區域。預計之後將設置自然學習場,讓公園活用成為文化與生態的學習空間。步行至松島海水浴場需20分鐘左右,附近還有頭島公園與松林公園。岩南公園生態環境景觀約1億年前形成的堆積岩與原始林,再加上101種的野生花與374種植物等,擁有市中心少見的自然生態群落。公園內部還有釣魚區、展望臺、步道等,是充滿各種設施的原始自然公園。從入口處沿著小徑往上走,沿途森林步道上的松樹茂密,很適合在這裡享受森林浴。登上雲橋之後來到山頂的展望臺,這裡有座相當好的亭子。公園內到處設置有體育設施,海邊附近則設有可以海釣的區域。 


江原道(江陵市) , 春川

烏竹軒市立博物館是由烏竹軒和市立博物館合併而成的。 烏竹軒完整地重現了朝鮮時代(1392-1910)人們的生活面貌,是重要的建築資料,也是韓國現存古屋中年代最久遠的建築。 韓國的一代偉人栗谷李珥(1536-1584)就出生在烏竹軒的夢龍室裡。傳說中李珥的母親(偉人申師壬堂)在生下兒子以前作過龍夢。爲此,每年烏竹軒都舉辦栗穀祭典。而在市立博物館裡則展出了許多嶺東地區的民俗材料及遺物。烏竹軒的文成祠挂有栗谷李珥的畫像。栗穀紀念館裡則可以欣賞到著名藝術世家栗谷家人的藝術作品。而在鄉土民俗館和歷史文化館、露天展示場內還可以欣賞到各種佛教作品及陶瓷、畫及先人的生活用品。烏竹軒市立博物館附近有鏡浦海水浴場和朝鮮時期上流層居住過的船橋莊。在鏡浦海水浴場可以看到清澈的東海海水和青翠的松林,盡情享受充滿假日的悠閒。附近還有真音博物館,收藏著愛迪生的發明以及最新音響設施等1600多個留聲機。


全羅南道(珍島郡)

韓國代表珍島犬因品種優良、敏捷、聽覺與嗅覺靈敏、看家本領好、對主人忠誠度高,是世界級名犬。獲世界畜犬聯盟與英國愛犬俱樂部認證,可在珍島畜產事業所飼育場參觀體驗。 * 珍島犬故事 1993年10月5歲大的珍島犬被賣給大田的愛狗人士,但因無法忘記前主人,因此歷經7個月走了800里路回到前主人珍島郡義新面敦地村朴福旦奶奶身邊,讓全國國民訝異不已,之後在主人精心照料下懷孕,又再次成為話題。歸來的白九在主人細心照顧下,於2000年6月12歲的年紀離開了世上。敦地村的居民們在村落廣場佇立銅像與碑石緬懷白九,其後代子孫現於珍島郡珍島犬畜產事業所內接受保護與照顧。 * 珍島犬畜產事業所 珍島犬畜產事業所擁有辦公室、宣傳室、醫護室、研究室、飼育場、訓練場等設施,進行DNA分析、基本體型測定、珍島犬骨格研究、珍島犬品評會、珍島犬審查防疫等基板研究事業,並可看到由專門訓練師訓練珍島犬的過程。透過海外普及,獲得世界級愛犬團體英國愛犬俱樂部官方認證,奠定珍島犬成為世紀級名犬的地位。 * 珍島犬全國品評會 珍島犬全國品評會是每年在珍島犬的故鄉珍島舉辦由全國愛狗人士們參與的慶典。珍島犬品評會包含珍島犬的審查在內,還有獵犬大會、與狗賽跑、珍島犬寫真展、民俗公演等豐富活動,珍島郡為宣傳珍島犬,並擴大優秀的珍島犬普及化,而於珍島阿里郎慶典(每年11月初)期間舉辦全國品評會。


首爾(東大門區) , 東大門

踏十里古美術商街裡商店密集,販賣著各式各樣的古畫、古董傢俱、陶瓷器等古代藝術品及獨特多樣的生活用品。踏十里古美術商街是從1980年中半期開始從清溪川八街、梨泰院、阿峴洞等地逐漸向踏十里一帶集中,至今已有140個左右的店家。販賣著木頭燭台、吊鐘、老相框等在一般商店罕見的獨特商品,吸引了國、內外的觀光客。在踏十里裡的各種美術品和仁寺洞的比起來,廉價實惠。


濟州道(濟州市) , 中文旅游区

反射寶石藍光的乾淨海岸,搭上質地舒適的沙灘,這裡就是金寧海水浴場。附近有許多鯛魚種,適合岩釣與海釣。臨近的萬丈窟是夏季避暑的好去處。


仁川(江華郡) , 江華島

高麗高宗19年時為抵抗蒙古軍入侵,將王都遷移至江華島。此後高麗王室與蒙古軍於元宗11年時完成議和,再次返回首都開城。在激烈抵禦蒙古侵略的39年間,1232年6月由高麗高宗持著抗蒙的旗幟遷都至江華,並於兩年後的1234年完成官衙及宮闕的建設。當時佛教文化精髓的《八萬大藏經》就是在江華完成的,金屬活字也是在此處開發成功。1270年5月與蒙古講和返回開城後,江華城和宮殿也就此荒廢。朝鮮時代原在此設有行宮,但於1637年丙子胡亂時蒙受被清朝軍隊攻陷的恥辱。此後的高麗宮址上曾建造了江華留守府,現在僅留下東軒及吏房廳。東軒是江華留守府的建築,於1638年動工耗時16年才完成;而吏房廳則是在1654年(孝宗5年)時由江華府所建造的官衙,直到1783年正祖時代才被改建成ㄈ字型的建築物,並將面積擴張至79坪左右。現今所見的高麗宮殿遺址是於1977年重新修復完成的。


慶尙南道(南海郡)

位於嶺南交通要地彥陽(三南)的紫水晶洞窟國度是利用紫水晶礦山的廢坑道改造而成的韓國首座人工洞窟旅遊景點。 紫水晶洞窟國度螞蟻窩般像迷宮連接的洞窟總長2.5km,寬約16,529m²,年平均溫度12~14℃,是可直接觀察紫水晶隅石並欣賞各種展示物、充滿刺激性的雜耍表演,夏季避暑、冬季避寒的韓國唯一洞窟主題旅遊景點。洞窟外部有嶺南最長的雪橇場與20餘種遊樂設施,青少年與孩童們可體驗陶瓷器學習場與地瓜、花生、玉米、香草等體驗課程。


忠淸北道(淸州市)

調查並研究忠北地區文化遺產的地方-國立清州博物館1987年10月30日開館的國立清州博物館主要調查、研究並展示忠清北道地區的文化遺產,透過多樣化教育課程了解中原文化的特色。博物館建築是韓國代表性建築師金壽根所設計,為韓國現代建築的里程碑作品,位於牛岩山東邊山腳,以秀麗的風景為背景。2001年4月統計藏有8,600多件文物,並展示其中的2,300多件。佔地1萬8539.32坪,建築物面積1,838.6坪的鋼筋混泥土建築,共由4個常設展示室與戶外展示室、兒童展示室、別館展示室所組成。常設展示室中的第1展示室是先史時代室,展出舊石器時代起至初期鐵器時代的考古資料。第2展示室則為三國時代室,展出有三國時代的歷史資料,可以了解三國文化的複合式中原地方文化特色。第3展示室主要以歷史美術的佛教雕刻為主,陳列各種金屬工藝品與陶瓷器等。企劃展示室則展示各種印刷品、活字等與印刷相關的具體資料。 國立清州博物館的主要工作國立清州博物館的主要工作為安全管理並保存處理清北地區出土的埋葬文物財,並透過展出舊石器時代到朝鮮時代的忠北出土文物及舉辦企劃展、巡迴展等,讓地區文化的活性化。另外還經營為了兒童所開辦的傳統文化體驗學習課程,除了透過文化遺跡調查研究查明傳統文化以外,還有工藝教室、公開文化講座等,致力於開發並普及各式各樣社會教育活動課程。


忠淸北道(丹陽郡)

Danuri水族館為韓國最大的淡水魚生態館,共有83種、1萬3,000隻的韓國魚種,以及62種、2,000多隻的海外魚種,可一次看遍各種世界魚類,以及南漢江本土淡水魚黃斑鱖、銀魚、條鰭魚等。此外,水族館還以丹陽八景為主題,以別開生面的展示提供遊客另一種看展趣味。* 水槽 : 展示水槽82個、馴養水槽36個,約854噸* 展出生物 : 海內外淡水魚145種、15,000隻(韓國魚種83種、約13,000隻,海外魚種62種、約2,000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