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原道(春川市) , 原州

春川的衣巖湖Skywalk是最近深受矚目的新興景點,其位於腳踏車道的中間地段,不僅是景色優美的觀景臺,更是適合拍照攝影的好去處。Skywalk位於距離水面高約12公尺處,為圓形的透明玻璃平臺,走在此就像是走在空中又會掉入水中一樣,給人一種驚險刺激的感覺。


釜山廣域市(釜山鎮區)

    實踐佛教現代化與世界化的三光寺三光寺位於釜山廣域市釜山鎮區草邑洞,是天台宗第二大的寺廟,創建於1986年。坐落在樹林蒼鬱的白楊山山麓上的三光寺擁有絕佳的地理位置,可以將釜山市的景色一覽無遺,連美麗耀眼的日出也能夠欣賞的到。作為伺奉觀音的道場,寺廟全年無休24小時開放,努力實踐著愛國佛教‧生活佛教的宗旨。 三光寺內的大雄寶殿內供奉著釋迦牟尼‧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上月圓覺大鳥寺,可同時容納一萬餘名入場參與奉行大法會及文化活動的止觀殿、法話三昧堂、國泰民安祈願大法鐘閣、世界人類和平及南北和平統一祈願等53尊佛像8面9層多寶塔、地藏殿等。完整將當代及傳統和諧推動的佛教現代化、世界化、大眾化寺廟正是釜山三光寺。 身為釜山具代表性的寺廟,三光寺重創天台宗的上月圓覺大鳥寺,每月的1號、2號固定舉行定期法會,並主辦包括三光韓文學校、三光漢字學校、三光寺附屬光明幼稚園、合唱團、茶道會、插花會、傳統飲食研究會、書法教室等多采多姿的文化講座及舉辦攝影展、書畫展、話劇公演等國內外文化藝術活動,為釜山市民帶來更多歡樂的體驗文化機會,以及藉此機會與市民們一同分享佛教藝術文化的香氣。 另為最值得介紹的三光寺可看景點,就是於1997年正式建成的53尊佛像8面9層多寶塔,塔寬14.55公尺、整體高度30公尺,是東亞最大規模的石塔,塔內供奉著由西藏。緬甸。印度奉呈的佛祖真身舍利10顆。    


首爾(麻浦區) , 弘大

位於切頭山聖地內的切頭山殉教博物館,於1967年10月落成。原名為切頭山殉教紀念館,2000年11月更名為切頭山殉教博物館。博物館內收藏有天主教的相關資料、古物等。分別有書籍類1258本、教會史方面的古物750個、民俗陶瓷器186個、民俗藝品151個、繪畫155幅、室外展示品45個等,共3000多種歷史性古物。其中最令人矚目的是,義大利傳教士利馬竇(Matteo Ricci)用中文所著天主教教理《天主實義》,這本書籍在天主教的歷史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室外展覽場中,則立有在天主教史上具有重要性的代表人物銅像,和相關物品。例如,藏有聖母瑪莉亞像的聖母穴、和韓國第一位神父金大建的銅像等。博物館的所在地“切頭山聖地”的由來,1866年丙寅迫害(大規模迫害天主教徒事件)時,無數的教徒在此地被殺害,因此切頭山成為天主教的殉教聖地。


首爾(中區) , 市廳・光化門 

貞洞教會竣工於1895年,是韓國最早的基督教堂。竣工當時貞洞教會占地115坪,1926年對教會兩側進行增建後面積擴大爲175坪。貞洞教會被指定爲第256號歷史遺跡,紅色的磚牆呈現出北美哥特式建築的特點,教會內則有創建人Appenzeller牧師的半身像和50周年紀念塔。貞洞教會發行了韓國國內最早的月刊雜誌《教會》,並最早設立了暑期聖經學校,在傳教方面起到了先驅者的作用。 貞洞教會位於街景優美的貞洞,尤其秋天落葉紛飛,景色最爲迷人。貞洞教會附近的旅遊景點有貞洞劇院、德壽宮、首爾市立美術館等。


忠淸北道(淸州市)

清州市外巴士客運站位於忠清北道清州市佳景洞,每天由23個運輸公司行駛90餘個路線,共950班次。清州市外巴士客運站開往忠清道與全羅道地區的路線採非指定座位制,而其他包含首爾在內的行駛路線皆採指定座位制。客運站內設有賣店、書店、雜貨店、餐飲店及停車場等設施,方便乘客使用。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2012年2月藝術中心K(舊Wonder Space)重新開館了。以讓各世代皆可體驗到創作、交流、教育與生活文化為主旨設立而成。藝術中心K內的圓形劇場、三角劇場、四角劇場如同其名,不管是舞台或是觀眾席的設計,皆有濃厚的個性,其中一個劇場常設公演有趣又兼具教育意義的兒童劇。其他兩個劇場除了具有作品性、趣味性的演劇、舞台劇、音樂會以外,並嚴選文化活動,定期企劃營運著。此外,2008年9月為強化複合文化空間的教育性機能,而新增的SAI工作室舉辦許多主題豐富的文化藝術教育活動,亦被作為藝術中心K內、外部公演的練習室使用。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位於北村嘉會洞的白麟濟故居,是妥善保存近代韓屋樣式,極具代表性的日據時代韓屋。整個建築建於能將北村盡收眼底,約2,460㎡的腹地上,以氣派的舍廊房為中心,一旁是寬闊的裡屋與庭園,最高處則是雅致的別堂。白麟濟故居既保有傳統韓屋之美,又巧妙地融入近代的變化,不管是建築規模與歷史價值,都被視為足以與前總統尹潽善的故居相提並論的北村代表建築。 白麟濟故居不僅使用1907年京城博覽會時初次被引進首爾的鴨綠江黑松做建材,還具備同時代典型上流住宅的許多特色。有別於一般以不同棟區分舍廊房和裡屋的傳統韓屋,這裡將兩個空間以走道相連,不需走到門外即可在兩處之間自由移動。而日本式的走道、舖有榻榻米的房間,還有紅磚與玻璃窗的大量使用,無一不反應出建築當時的時代背景。此外,舍廊房的一部分還被建為2層樓的建築,這也是朝鮮時代傳統韓屋所未有,僅見於白麟濟故居的特徵。白麟濟故居能一次欣賞到庭院裡氣派的舍廊房、中庭處寬闊的裡屋、後院雅致的別堂,可謂能多方面感受韓屋之美的珍貴古蹟。 * 白麟濟故居自1913年落成以來,所有權幾度轉移,直到1944年才轉至當時醫界第一人的白麟濟先生名下,其名也由此而來。2009年首爾市購入此地並重新修繕,直到2015年11月18日才正式對外開放。


首爾(瑞草區)

瑞來島為盤浦漢江公園上的小島,坐落於盤浦大橋與銅雀大橋之間,是在1982年至1986年間,因舖設奧林匹克大路與進行漢江綜合開發而建成的人工島。沿著岸邊散步道有著姿態優美的楊柳、候鳥遷徙地、花圃、滑水場等所組成的市民休憩空間。另外連接瑞來1橋、瑞來2橋、瑞來3橋,且為免費入場。


首爾(鍾路區)

妙覺寺位於首爾鐘路區崇仁路駱山東邊,為日常生活中可體驗山行樂趣的寺院。於2002年開始的駱山妙覺寺寺院寄宿(山寺體驗),以“靜心”為主題舉辦活動,外國人參加者的人數正逐年增加。另外,在寺院內還能體驗韓國傳統文化,並通過趣味故事了解韓國的歷史。


大邱廣域市(北區)

歌劇專用劇場「大邱歌劇院」為地下2層樓、地上4層樓規模的流線型鋼琴外觀,使用從外頭能清楚看到內部的玻璃材質,讓建築物本身呈現出一個美麗的作品。為了讓歌劇演出更加增輝生色而建造的大邱歌劇院,擁有馬蹄型的1,490個觀眾席與舒適的舞台設施。大邱歌劇院定期舉辦簡單有趣又低價的歌劇企劃表演或為了外國觀眾準備的特殊表演等,讓市民們能夠親近的歌劇演出。另外,自2004年開始經營的歌劇教室,有歌劇賞析法、詠嘆調學習、電影裡的歌劇、歌劇裝扮體驗等內容,能夠學習各種與歌劇相關的理論與實技。除此之外還舉辦以包含‘大邱國際歌劇慶典’在內的音樂會、音樂劇、芭蕾等各種主題公演,確立了大邱公演文化中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