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道(議政府市)

議政府站為京元線的火車站,位於佳陵站與回龍站之間,亦為通往高陽市陵谷站的郊外線之終點站(郊外線已於2004年停駛)。隨著鐵路電氣化,首都圈地鐵1號線通車至逍遙山,如今議政府站僅作為地鐵站使用。


大邱廣域市(中區)

「鳳山文化會館」是位於大邱廣域市中區鳳山洞的複合文化設施。規模為地下1層、地上4層,佔地面積達6,390平方公尺,內有表演場地(445席)、 室外表演場、展示室、講義室等設施。在此也會為大邱廣域市中區的市民舉辦表演、展示、藝術講座等各式各樣的文化活動。


全羅南道(和順郡)

和順西酉里恐龍足跡化石產地是於1999年5月15日在考察和順溫泉區時所發現的,恐龍足跡化石主要在海南、寶城等海岸地區,這是首次在全羅南道的內陸被發現。和順西酉里恐龍足跡化石產地多為中生代白堊紀(1億年前)的肉食性恐龍(獸腳亞目),不僅觀察到有5隻以上恐龍的活動痕跡,還有肉食性恐龍在一定距離走過的長足跡,集中分布於於單一地區內。還有一隻恐龍的規則的步行了40公尺,此為世界最大規模。這裡恐龍最活躍的時代推定為中生代白堊紀的後半期(約1億年前),恐龍的種類依足跡大小20~22公分、步寬90公分來看,應該是長高4~5公尺的異特龍。 此外還有12個草食性恐龍的足跡,確定為硅化木(木化石)、植物化石及其他種類的遺物化石。它提供了可作為當時河岸植被研究的重要資料,預計對於研究草食性恐龍的食物鏈也有極大幫助。也能看出波痕(因水留下的紋路)以及裂痕(龜殼等構造痕跡,因高溫對粘土質所造成的龜裂再被沙覆蓋而成)的沉積紋理。這裡的化石中的足跡與裂痕都可分為三層,可猜測形象的時間相當久遠。


忠清南道(舒川郡)

希里山整座山被茂密海松所覆蓋,景色秀麗,入口處有個貯水池,可在此享受山林休憩。沿著登山道路往山頂爬上去,可眺望西海海岸,並且鄰近春長台海水浴場、金剛河口垻與韓山苧麻城鎮等景點,利於旅遊觀光。希里山海拔329m,最高峰為文秀峰,休養林西北邊有過去四壯士曾經遊玩的四人台。四人台下方有140m的絕壁,壯士吊單槓的地點也位於此,因此也稱作吊單槓場。文秀峰下有很多床虱腐蝕寺廟,至今僅見寺廟的遺址而已。文秀峰往南500m為戰士們騎乘馬匹奔馳之地,沿著山陵線延展開來,而東南邊500m處,則佇立著一個外型狀似馬糞的岩石,因此得名‘馬糞岩’。其下有兵卒們駐足過的100多個小岩石,因此稱為兵卒岩,岩石的外型千變萬化,從希里山到文秀峰的登山道路沿途景點眾多。


全羅南道(新安郡)

「天使島盆栽公園」位於全羅南道新安郡押海邑,園內有花草園、野生花園、玫瑰園、濕地保護區、生態蓮花池、盆栽園、森林教室等,讓人能在此直接觀察植物與學習。此外,還有戲水區、體力鍛鍊場、多用途廣場等各種設施,能使遊客在盡情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時,得到充分的休息。


慶尙南道(河東郡)

蟾津江穿越峽谷流淌,沖積成大片原野,也吸引許多人在此聚集形成村落並創造文化。寬闊的原野孕育了生命,而在此生長的稻米與大麥也讓眾多生命得以繼續傳承下去。在全長五百里的蟾津江,平沙里原野為其中最廣闊的原野,佔地廣達83萬餘坪。


全羅南道(高興郡)


江原道(春川市) , 原州

* 由走向衰退之路的巷弄,重新變為春川觀光勝地之處 * 育林嶺是連接已停業的育林劇場與春川中央市場的山坡路,在1980~1990年代,是春川的主要商圈。然而之後因新市區開發與商圈移動之故,造訪的人變少,空店舖也隨之增加。2015年,春川市推動馬格利村特化街專案時,將此地設為青年MALL,藉此促進這一帶的經濟發展。原本關門的店舖一一重新開業,街頭的風景也煥然一新。有將老舊住宅改造的老屋咖啡廳;有新形態的馬格利酒吧;有青年農夫們提供健康飲食的餐廳;有散發歐洲氛圍的紅茶專賣店……一間間充滿個性的新店家入駐此地。在這些店家中間,還有鞋店、蝌蚪麵店、油店、爆米香店等老店仍屹立不倒地守在原位,形成新舊交錯,既復古又新潮的育林嶺獨特風景。


忠清南道(天安市)

柳寬順烈士出生於1902年竝川面龍頭里。在梨花學堂就學時,逢3.1獨立萬歲運動歸鄉,之後在1919年4月1日(陰曆3月1日)掀起A-u-ne萬歲運動,被收押到公州監獄。1919年8月移監至西大門刑務所,經過當時日據時代政府的嚴行拷打後,於1920年10月12日在獄中殉國。為了宣揚烈士的愛國精神給後代,於1969年建立了追慕閣,從1972年開始,每年的10月12日皆在這裡進行柳寬順烈士追慕儀式。 週邊還有起事當天為了告知民眾所設的烽火址和烽火塔,烈士的出生地和所去過的梅峰教會等。此外,每年2月底的烽火祭活動和每年的殉國日(9月28日)皆在這裡舉行追慕儀式。 [ 柳寬順烈士生家 ] 史蹟第230號(1991年12月30日) [ 烽火址 ] 史蹟第230號(1977年10月12日) [ 追慕閣 ] 道紀念物第58號(1972年10月14日)


江原道(春川市)

申壯節公墓域為平山申氏的始祖──壯節公申崇謙將軍之墓。申崇謙是於西元918年與裴玄慶、洪儒、卜智謙一同推翻泰封國(後高句麗)國王弓裔之暴政,擁戴王建登基,建立高麗王朝的開國功臣。 西元927年,申崇謙將軍與高麗太祖王建於大邱公山一帶遭後百濟國王甄萱率軍包圍。危難之際,申將軍換上太祖王建的衣物吸引敵軍注意慷慨赴死,被視為高麗時期盡忠報國的代表人物。之後僥倖逃過一命的太祖收殮遭敵軍斬首的申將軍屍身,並以黃金製作頭顱將之下葬。又因擔心後人盜墓,雖然僅有一具屍身,卻蓋了3座墳加以掩飾,形成了特殊的一墓三墳之墓域。 此墓域所在地為韓國四大風水寶地之一,位於茂密的松林內。除了墳墓外,還有供奉將軍肖像的影禎閣、說明墓主功績的神道碑閣、紀念館、齋室等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