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羅南道(莞島郡)

位於全羅南道莞島郡莞島邑花興浦口附近的「莞島漁村民俗展示館」,為韓國國內特殊的漁村展示館。館址所在的花興浦口為莞島與莞島周邊群島連結的交通樞紐,鄰近有多島海上國立公園、青海鎮水石公園等多處景點,而此處也是文化觀光慶典「張保臯節」的慶典主要舉辦地。


慶尙南道(南海郡)


全羅南道(康津郡)

1903年1月16日(農曆1902.12.18)永郎金允植誕生於此處,為金鐘湖2男3女小孩中的長男。小時後叫采俊,後來改名為允植。永郎為其雅號,在文壇活動時主要都是使用這個雅號。永郎過世於1950年9月29日,在此之前共發表了包含著名的詩「牡丹花開時」等在內共80多篇著作,其中60多篇是光復前拒絕接受日據創氏改名與參拜神社,在此處生活時期所寫的作品。 永郎生家在1948年永郎一家移居首爾後曾經過多次轉售,曾是永郎詩中素材的泉、冬柏樹、醬缸臺、柿子樹等都還保存著,也種植了許多牡丹花。 * 規模 - 生家一帶(4,422㎡)


慶尙南道(統營市)

位於閑麗海上國立公園中心的閑山島具有深刻歷史意義,因爲這裏是壬辰倭亂(1592-1598)初期李舜臣將軍(1545-1598)率領忠清、全羅、慶尚三道的水軍,利用龜船取得大勝的地方。在閑山島上,由老赤松和山茶樹等樹木組成的叢林面積達到50萬平方米,在叢林裏面坐落著壬辰倭亂時李舜臣將軍5年間指揮戰鬥的作戰司令部——制勝堂。制勝堂裏懸挂著5幅忠武公紀念畫,讓人們可以看到他當年的容顔。在兵營遺址還保存有起瞭望塔作用的戍樓、軍兵練習射箭的閑山亭等。登上戍樓,制勝堂所在的閑山灣海面一目了然。閑山島周圍的海域是沒有污染的純淨地區,蠔、海螺、裙帶菜、珍珠的養殖業非常繁榮,吸引了許多遊客。此外,地形複雜的沉降海岸也被稱爲全國一流,成爲著名的垂釣勝地。


慶尙南道(固城郡)

床足巖郡立公園中,能夠輕易捕捉到南海岸「閑麗水道」的美景。寬闊岩岸和陡峭峽谷所形成的壯麗景觀,都是公園美景之一。固城郡擁有渾然天成的石堡-床足巖,與中生代白堊紀時期所留下的恐龍足跡,具有高度保存價值,因此在1983年11月10日被編列為第20號郡立公園。如果往青少年體能訓練場前的海水浴場方向前進,可見許多常年被海水沖刷而形成的圓滾滾卵石,越過印著恐龍足跡的海岸,有山壁邊的「層岩斷崖」(像是層層疊上的峭壁)。再往岩壁方向走去,可以看到被海水侵蝕的岩洞就像是床腳一樣,因而被稱之為「床足」,也叫做「雙足」或「雙腳」。由岩洞所形成的天然床足巖型態高高低低、環肥燕瘦,這些外貌奇特的岩石都有著神秘的傳說。傳說在太古時期,天上仙女們下凡來到床足巖,準備織出要奉獻給玉皇大帝的錦衣,當時仙女們沐浴的地方,就被稱為「仙女湯」。外貌像似織布機和浴池的岩石也都可以在岩洞裡看到,燭臺岩和屏風石更是相當值得一覽。另外還可以搭乘前往統營郡蛇梁島的遊艇,享受乘風破浪的快感,再加上一望無際的閑麗水道美景,難怪這裡一年四季遊客都是絡繹不絕的湧入。床足巖上的恐龍足跡化石也讓這裡更增添一份神秘感,床足巖及巴西、加拿大並稱為世界三大恐龍遺跡地,也曾因電影《侏儸紀公園》而備受矚目。在遠古恐龍時代,由雷龍 、腕龍、暴龍等所留下的足跡更可讓人們一探恐龍時代的神秘奧妙,這些珍貴的歷史資料已被列為天然保護物第411號。


慶尙南道(昌原市)

鎮海站是得力於1905年10月21日連結三浪津站與馬山站的慶全線的通車,自1921年10月10日起開工,於1926年11月11日竣工並正式啟用的火車站。主要作為軍需物資與危險品的裝卸站之用,每年4月初櫻花季來臨,造訪遊客大幅增加為此站的一大特色。 此外,鎮海有著產業、海洋、港灣、旅遊基礎設施,作為希望與發展的都市,以東北亞最美麗的港灣廣為人知。每年4月初,此地皆會舉辦代表慶典「鎮海軍港節」。


慶尙北道(榮州市)

「竹溪九曲」為位於慶尚北道榮州市順興面裵店里小白山的溪谷,擁有由九個曲谷所形成的絕美風景。此地名的由來背景為高麗忠肅王時期的文臣─安軸所寫的「竹溪別曲」而來,另外,著名的退溪李滉也為此地的美景所傾倒,並寫下了讚頌的文章。


慶尙南道(山淸郡)

白雲洞溪谷是南冥曺植在智異山錄中留下最多足跡的溪谷。南冥曹植也曾在此處的岩石上刻下白雲洞、龍門洞天、嶺南第一泉石、南冥先生杖之所等文字。‘登上青翠的山上一看,整個世界就好像一片藍,人的欲求是永無止境,就算看著這樣美景,仍然貪圖著世上的俗事。’這首詩也是在這裡所作。前往白雲洞溪谷只要沿著從宜寧郡大義面到山淸郡矢川面中山里的20號國道走,到了七井三岔路後往河東郡玉宗面方向前進1公里,在沿著白雲洞溪谷的路標進入即可。從熊石峰延續而下,山麓綿延一直到德川江邊,溪流傾注而下,這溪谷正是白雲洞溪谷。熊石峰位在鏡湖江與德川江之間,反應著‘江水無法越過山,山也無法越過水’的真理,御天溪谷與清溪溪谷的水流入鏡湖江,桂林亭溪谷與白雲洞溪谷的水則流入德川江。沿著溪谷進到山淸郡丹城面白雲里店村,首先歡迎著大家的是清涼的溪流、以及刻有‘白雲洞’的岩石與刻有‘龍門洞天’的大岩壁,再往上則有相傳沐浴後可以增長智慧的多知沼。 溪谷寬26m,長30m,但每到夏天週邊的岩石都會聚滿了避暑的遊客。這裡還有高4公尺多的白雲瀑布及五潭瀑布。刻有“嶺南第一泉石”的登天臺附近水勢強勁,似乎真的可以隨這個些水花登上天一般。


全羅南道(谷城郡)

泰安寺位於桐裏山下,新羅景德王元年(742年)由神僧3人所創建。高麗太祖時,慧徹大師重新修建,增加了132間建築物,將泰安寺擴建成一座大規模的廟宇,也是桐裏山派的中心道場。目前寺內珍藏有慧徹大師的舍利塔(寶物273號)、廣慈禪師塔(寶物274號)等4種寶物。另外建在桐裏山溪谷的凌波閣(地方有形文化財第82號),也是非常值得一看的景點。凌波閣在6.25韓戰時全毀,經過後來的修建,才以全新的樣貌出現在世人眼前。距離寺廟入口約1.8公里的凌波閣,就落在清新的溪谷和濃鬱的樹蔭之中。秋天時滿山火紅的楓葉,也是散步的絕佳場所。


光州廣域市(北區)

坪村位於無等山北側山麓,是由Dongrim、Daman、Woosung、Dangmoe等4個村落組成,如世外桃源般閒適的農村。村莊的原野上種植了有機田螺米,流過村中的楓岩川一帶,則有市區早已不見蹤影的螢火蟲,及無等山的代表性物種──水獺(天然紀念物330號)棲息於此,在在顯示出這裡維持著優良的自然生態環境。朝鮮時代,坪村為粉青瓷器的生產地,也是傳承南道藝術精神之處,如今村中尚有坪村陶藝工房延續此一傳統。而在村中路口還設有Mudol路休息區與螢火民宿,吸引許多途經村中的遊客或前往無等山的登山客在此休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