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羅南道(羅州市)

羅州梨曾被紀載在1430年的世宗實錄地理誌裡,當時便描述著羅州梨的高品質。從古代就一直栽培至今的羅州梨,於1967年開始正式外銷到世界各地,而1992年4月20日開館的羅州梨博物館正是為了宣傳羅州梨而存在。博物館內展示有羅州梨的栽培歷史、宣傳資料、民俗資料等,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梨子博物館。


全羅南道(長興郡)

湖南五大名山之一的天冠山位於冠山邑及大德邑邊界,高723m,整座山都由岩石所組成,每個山峰都高聳入天,春天可以看到盛開的紅色山茶花,秋天可以看到芒草園的壯觀。山頂附近的岩石一個一個佇立的樣子,像是玉珠裝飾的天子冕冠,因此被稱作天冠山。天冠山距離海岸並不遠,可以感受順著山脈吹來的海風,雄壯的天冠山具有人類無法相比的大自然力量。 登上山頂,南海岸多島海像是一幅東洋畫一般,北方靈巖的月出山、長興的帝巖山、光州的無等山都盡收眼底,天氣好的話,往大海看去,還可以看到濟州島漢拏山神秘的模樣。稜線上的奇岩怪石像是造型物展示場一般,而山頂附近還有5萬多坪的芒草原。另外,往上500m左右有座天冠寺,與天冠山的登山路互相連接,是文化遺跡探訪與登山行程裡的一大亮點。休養林內具有管理舍、涼亭、停車場、炊煮場、森林訓練場等完善設施,也有7km的山林步道,吸引許多遊客前來。


京畿道(坡州市) , 坡州(heyri村)

汶山站最早於1906年4月作為一般車站開始營運,並於1953年成為京義線列車的終點站。至2009年鐵路電氣化完工,地鐵京義線通車後,則作為地鐵京義線與至都羅山站的列車起訖站持續營運至今。


慶尙北道(靑松郡)

離青松郡只有5分鐘車程的達基藥水池,被選為韓國3大藥水(有藥效的泉水)之一。這裡的藥水源頭是從周王山達基瀑布流下來延著溪谷,並從10多個洞口湧出。這裡藥水的特徵在於它一年四季湧出的水量相當穩定,即使到了冬天也不會結冰,而且無色無味。另外,如果用藥水煮飯的話,飯會呈現青藍色代表它帶有鐵素。藥水的味道就像是去除砂糖的碳酸飲料,富有碳酸、鐵等各種礦物成分,說是有治療腸胃疾病、皮膚、貧血等效果,因而吸引人群前往。藥水附近有周王山國立公園,欣賞過公園溪谷內的瀑布和奇岩怪石的遊客們都會不禁發出讚嘆。另外,利用藥水做的水煮雞料理之餐廳在這一帶也相當多。


忠清南道(保寧市)

烏棲山是保寧的代表山峰,是韓國西海沿岸群山中的最高峰(海拔790.7m)。位於保寧市、洪城郡、靑陽郡3個市郡邊境,具有青山綠水的天然美景。從山頂往下看,可以看到像是水彩畫一般的芒草隨風起伏的芒草浪及西海盡頭的地平線。另外還可以看到西海退潮,每年登山客的足跡絡繹不絕。除此之外,向南可以看到聖住山,向北可以看到伽倻山,向東可以看到七甲山、鷄龍山,是韓國少數幾個可以這樣同時欣賞到陸ㆍ海ㆍ空景色的珍貴山嶽之一。奇岩怪石、與其相配的山勢及如海浪起伏的稜線、地勢和緩的山頂區域等名山所需要的條件烏棲山樣樣俱全,除了登山愛好者之外,也備受一般民眾喜愛。烏棲山附近有被指定為傳統寺院的「內院寺」與「淨巖寺」等古剎,還有禹金岩下帶領百濟復興軍的福信曾住過的「福信窟」等景點。


慶尙南道(陜川郡)

從伽倻山國立公園入口處到海印寺4公里長的溪谷稱爲紅流洞溪谷。之所以得此名,是因爲這裏的楓葉紅得連溪水都被映紅了。據說崔致遠(號孤雲 857-?)先生曾在此居住。崔致遠是新羅(BC57-AD935)人,曾在唐朝留學,回國後爲國效力,但痛慨于國政紊亂,遂來此隱居,與詩共度餘生。 紅流洞溪谷中主要的文化遺産有籠山亭、落花潭、噴玉瀑布等19處名勝。其中以籠山亭的景色爲最佳,據說崔致遠曾在此讀書、下圍棋。籠山亭的對面有一塊岩石,上有崔先生的親筆手書。溪谷北面的龍門瀑布高7米,水流如白色的錦緞垂下,與周圍的奇岩怪石共同組成一處和諧的絕妙景致。 紅流洞溪谷堪稱是伽倻山的第一景,一年四季的景色各不相同。春天金達萊和山踟躅花怒放,夏天溪谷中的千年老松與闊葉林鬱鬱葱葱,清澈的流水沿溪穀歡快地流淌。秋天周轉的松樹林和闊葉林與楓樹相得益彰,更襯托出楓葉紅似二月花之美。在紅楓林的映照下,溪水也似乎被染成紅色,令人再次深感到紅流洞溪谷得名之趣。


忠清南道(泰安郡)

橫跨將整個泰安半島南部圈的島嶼與島嶼間連成為一線的安眠島大橋後,再疾駛10多分鐘左右的時間即可見安眠海岸的標示方向路牌。車子繼續向前方行駛穿越松樹叢林後,就能抵達寬闊遼廣的白沙灘安眠海岸。週邊山崖地勢及海水白沙所結合而成的美麗景觀實在是叫人驚艷。另外在往返目的地途中也可以前去紗帽岩等眾多觀光景點參觀遊玩,或者是遇到海水退潮時也可以到海邊試試看能不能抓到豐富新鮮的漁獲上岸。


慶尙南道(南海郡)

山勢與溪谷、奇岩怪石融合成絕景,好似一隻烏龜臥趴著,因此稱之為盤龜台。先史時代遺址國寶第285號盤龜臺上刻有岩刻畫,以悠久歷史與美麗景致為傲。 * 由來 彥陽邑大谷里有景點盤龜臺,為煙高山之一山麓延展下來,於此處高聳矗立,形成奇岩怪石絕景,由於外型就好像一隻烏龜臥趴的形狀,因此稱之為盤龜臺。自斗東面川前溪谷潺潺下流的玉流於此匯聚,形成湖泊,以其佳景享譽盛名。因此自古來自各地的詩人墨客都會前往此地觀景詠詩。 新羅時代花郎們到處尋訪名山大川,培養高貴氣質並鍛鍊身心時,曾來到此地訓練並過著露營生活。此外,高麗末的圃隱鄭夢周、朝鮮初期的晦齋李彥迪、寒岡鄭逑等三賢曾在此留下名詩並教化鄉民。因此盤龜臺下的小山丘圃隱臺建有紀錄此三賢事蹟的盤皐書院遺墟碑與圃隱大榮母碑,對面則有重建的盤龜書院。此書院為肅宗38年(1712年)為追思此三位先生的學問與德性建造而成,並供奉著三人的牌位。 英祖4年(1728)毀於祝融之災,翌年修復原貌,高宗8年(1728)依據書院撤廢令而撤毀。但是蔚山工業園區設立的1960年代中期為工業用水,於凡西邑泗淵堵住盤龜川下游,興建泗淵堤,因貯水水位高漲,因此珍貴的岩面刻畫沉沒於水中。有這般歷史悠久、珍貴的考古學資料令人引以為傲。其中之一位於現今大谷里234-1號水中,並被指定為國寶第285號,另一位於上游的川邊(斗東面川前里),列為國寶第147號。  


江原道(平昌郡) , 三陟

白龍洞穴位於江原道平昌郡美灘面河馬里,總長1.8km為一天然石灰岩洞穴,入口位於水平面之上約10~15m處。洞穴入口周圍分布著奇岩怪石,在以前是需要搭船才可接近的石灰岩洞穴。白龍洞穴自很久以前,就為附近村民間所熟知的地方。入口附近留有爐灶及地暖的痕跡,推測在很久以前韓國祖先們曾在這裡居住過。1976年間,這裡的居民把主通路中間有如拳頭般的窄小通路拓寬之後,開始可以進行洞穴調查,也對白龍洞穴的景觀及其學術價值上有很大的幫助。因此,之後取孕育白龍洞穴的白雲山之“白”字,和發現這洞穴的鄭武龍之“龍”字,命名為白龍洞穴。並於1979年指定為天然紀念物第260號。


全羅北道(茂朱郡)

韓國百景之一的赤裳山(1,034m)有著高聳的岩壁,這些岩壁周邊有著許多楓樹,每到秋季時節整座山就像穿上了紅色裙襬,因而命名為赤裳山。赤裳山上註明的景點有香爐峰(1,029m)、天一瀑布、松臺瀑布、將軍岩、按簾臺等。 高麗恭愍王23年(1374年),崔瑩將軍在討伐耽羅國後回國的路上路經此地,認為赤裳山是個重要的要塞,因此向王建議建築山城,此後根據史料,此處的確建築了山城。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高麗忠烈王3年(1227年),由月印和尚所創建的安國寺了,安國寺經歷多年傳承與整建,至今仍完好的保存下來,因此甚至有來赤裳山沒參訪安國寺,等於沒有到過赤裳山的說法呢。 * 按簾臺 赤裳山山頂南側岩層峭壁上的按簾臺,從上往下眺望可以看到底下鄉村的風貌。高麗時期契丹入侵,此處三道按簾使(地方長官)帶兵來此駐守,因此命名按簾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