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江西區) , 首爾西部

江西濕地生態公園是位於傍花大橋南端與幸州大橋南端之間,地處漢江河畔的生態公園。此地是由淡水池塘所形成,於是種植許多濕地及水生植物的濕地公園,也在2002年7月因應而生、開園營運。被蘆葦田以及柳樹林環繞的濕地裡,有兩條貫穿整個濕地的探訪步道以及候鳥觀賞平台。在夏季和冬季,候鳥遷移來此的季節,也會開設各種生態學習課程。 *面積:370,000㎡


釜山廣域市(海雲台區) , 海云台

The Bay 101快艇場位於海洋都市釜山海雲臺附近,為韓國最好的海上休閒設施。在這個最新型的公共快艇碼頭,優秀的設施、裝備與專家無一不全,更具備舒適的休憩空間、各式各樣的外食空間與風格獨具的文化空間。無論男女老少,都能盡情享受在海上的浪漫快艇之旅、360度迴轉的噴射艇、潛入水中欣賞海底世界的半潛水艇,以及高速快艇、花生船、香蕉船等,一次即可感受各種海上休閒運動的魅力。


全羅北道(全州市)

全州電影綜合攝影所位於全州市上林洞,佔地5萬6,900여㎡,分為地下1層、地上2層的室內攝影棚與外景場,還有攝影裝置創造室與員工室、更衣室、美術/道具間、休息室等附加設施。與其他地區攝影所不同的特別之處在於,這裡有可以隨心所欲製造出下雨場景的水壓調節裝置與約17m高的天頂等設施,提供需要特殊效果拍攝的環境。2008年4月開館,從“霜花店”開拍以來,陸續有影子殺人、田禹治、不當交易、平壤城、My Way等作品在此拍攝。


釜山廣域市(東區)

張起呂博士被稱為韓國史懷哲,也是於釜山東區設立最早的韓國醫療保險「綠十字醫療保險組織」的創辦人。2013年開館的張起呂紀念館,即是為了緬懷終身幫助貧苦人家的張起呂博士所建的紀念館。


全羅北道(金堤市)

位於母岳山道立公園入口的金山寺創建於百濟法王元年(599),776年由真表律師重新改建才有了大伽藍的風貌。寺院境内有被指定為國寶第62號的彌勒殿及10多個文化財,之外還有很多附屬的建築物,是湖南第一大的寺院。木造的彌勒殿是韓國唯一擁有三層法堂且上下内部相通的殿堂。每到春天從山的入口到金山寺一路盛開的櫻花,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造訪。在冬天也可以看到很多信徒來到彌勒殿拜菩薩像或圍著殿堂念經拜佛的樣子。彌勒殿的彌勒佛像是世界最大的室內立佛,三尊佛中央的彌勒佛像11.82m,左、右佛像8.8m。1999年開山1400週年紀念時建造的1400週年紀年館內有各式各樣的文化活動。* 主要文化財彌勒殿(國寶62號)、露柱(寶物22號)、石蓮臺(寶物23號)、慧德王師真應塔碑(寶物24號)、金山寺五層石塔(寶物25號)、金山寺方等戒檀(寶物26號)、金山寺六角多層石塔(寶物27號)、金山寺幢竿支柱(寶物28號)、深源庵北崗三層石塔(寶物29號)、金山寺大藏殿(寶物827號)、金山寺石燈(寶物828號)


忠清南道(牙山市)

天安牙山站是隨著KTX通車而新設的火車站,因位於天安市與牙山市的交界,故合併兩處地名將車站命名為天安牙山站。


慶尙北道(安東市)

位於慶尚北道安東市臥龍面中佳邱里的安東壩為多功能水壩,也是洛東江水系的第一座水壩。為減少每年洛東江下游例行性的洪水災害,並確保農工業用水與生活用水的足夠,於1971年4月動工,並於1976年10月全面竣工。


京畿道(坡州市) , 坡州(heyri村)

烏頭山(119m)山頂上的烏頭山城,其名稱依照紀錄的不同稍有差異。《大東地志》內稱其為鳥頭城、《輿地圖書》內為烏頭山城、《世宗實錄地理志》與《新增東國輿地勝覽》內則紀錄為烏鳥城。這座山城以漢江與臨津江交界處的烏頭山山頂為中心建造,長約620公尺,為百濟時代的馬鞍形山城。四面陡峭,西邊為臨津江、南邊面朝漢江、東邊是農耕地,北邊則與山腳相連。山頂上到處都散佈著城牆用石材,可以看出從三國時代到朝鮮時代持續修築的痕跡。1990~1991年間發掘調查結果,出土的大部分為土器、白瓷、瓦片、鐵鏃等。此處為非常重要的軍事要地,雖然在建立統一展望臺後,已難以看出其原來的樣貌,但根據相關專家對於遺跡附近的實地考察結果,可確定臨津江與漢江交界的西邊內陸有高1~1.5m、長約30m、寬6~7m、完整保留下來的古城牆。建築方式為基石上堆疊地臺石(5~15cm)後,內側為全部只填充石頭的後填充石形式。在大巖盤上採集石頭使用,而將其斷面作為城牆的型態是研究百濟時代城墎的重要遺跡。從烏頭山城位置及山勢等週邊地形條件來看,有學者主張它就是廣開土大王陵碑、《三國史記》與《百濟本記》等紀錄中所提到的百濟北邊關彌城,金正浩的《大東地志》中則紀錄烏頭山城就是百濟的關彌城,是最近在學界引發不少關注的地方。


濟州道(濟州市) , 中文旅游区

像牛橫臥並浮在水面的牛島以碧綠的草原、黑色石籬笆以及燈塔呈現出最具濟州島特色的風光。在附屬濟州島的62個島嶼中牛島是最大的,牛島偶來能欣賞一年四季蔚藍色的美麗大海,以及牛島美好的風光路線。經過牛水桶丘陵,走過被完整保存下來的石籬笆偶來的同時,還可以欣賞到生長著黑麥、大麥和花生的田壟偶來。 現存的牛島峰散步路線是可以直接往上前往瞭望台的路線,牛島偶來則是會經過海水淡化處理的牛島水庫旁小路,再登上牛島峰的路線。一路上的罌粟花和深紅三葉草把這條路妝點得如詩如畫。


濟州道(濟州市) , 中文旅游区

山地川是濟州最繁華的街道東門市場入口對面流淌的小河。 隨著產業化的蓬勃發展,於1960年代,週邊如雨後春筍般湧出的住宅、商鋪將山地川所覆蓋,使這裡開始受到汙染。在1995年,為了恢複山地川的原貌,開始進行了一繫列的拯救活動,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在2002年,清澈見底的溪水再次緩緩流淌在山地川之中。目前,在山地川的溪水中,可以很容易的觀賞到銀魚、密魚、鲻魚、鲫魚棲息的場面,夏季來臨之時,享受釣魚的閒適,或觀看頑童戲水的場景,也未嘗不是一件幸事。 在山地川下流的浦口,釣魚的帆船、棲息的白鹭、飛翔的海鷗共同交織著如夢般的美景,因其將和諧之美展現的淋漓盡致,故被列為瀛洲十景之一,即山浦釣魚。尤其是在山地川盡頭處,展示著複原後的中國避難船,任何人都可以參觀。 沿著河川有散步路、公園、音樂噴水台等設施,每逢夏季和秋季,為了促進區域旅遊業的發展,這裡會舉辦“山地川藝術殿堂”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和公演,在散步的同時,讓更多的遊客感受到這裡的文化藝術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