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麻浦區) , 汝矣島・永登浦・麻浦

韓國禮節文化院是研究、調查、開發韓國固有的傳統禮節與現代生活禮儀的機構,為進行傳承並加以普及,也開設了讓現代人了解正確禮儀生活的相關課程。


首爾(陽川區) , 首爾西部

大韓佛教曹溪宗國際禪中心,是一個讓韓國及外國人可以體驗韓國佛教的國際型寺院寄宿中心。地上7層、地下3層樓規模的禪院,擁有寺院寄宿館、大法堂、教育文化館等設施。並經營各種體驗活動,包含看話禪修行、寺院寄宿、禪文化講座、寺廟料理傳授等韓國傳統文化。每週定期性的舉行的週法會,爲體諒外國人及英文使用者,備有英文的Dharma talk(佛法深談)。


首爾(中區) , 市廳・光化門 

貞洞教會竣工於1895年,是韓國最早的基督教堂。竣工當時貞洞教會占地115坪,1926年對教會兩側進行增建後面積擴大爲175坪。貞洞教會被指定爲第256號歷史遺跡,紅色的磚牆呈現出北美哥特式建築的特點,教會內則有創建人Appenzeller牧師的半身像和50周年紀念塔。貞洞教會發行了韓國國內最早的月刊雜誌《教會》,並最早設立了暑期聖經學校,在傳教方面起到了先驅者的作用。 貞洞教會位於街景優美的貞洞,尤其秋天落葉紛飛,景色最爲迷人。貞洞教會附近的旅遊景點有貞洞劇院、德壽宮、首爾市立美術館等。


首爾(鍾路區) , 三清洞・首爾北部

將首爾盆地圍繞住的內四山為北岳山、南山、駱山和仁王山。其中最高峰是由北邊的北岳山,至北漢山的南邊支脈的山峰巋然屹立在景福宮北邊,又名為白岳山。 跟隨著城壁山脊保存下來的四小門,其中之一的彰義門,又名為紫霞門,西邊山麓與仁王山之間的鞍部內中央地相接。從彰義門貞陵的阿里郎山隘到北岳Skyway,將彰義門、八角井、池場等地連結起來的觀光道路,可以把茂密蔥郁的森林和首爾市街道通通盡收眼底,眺望美麗的景色。北岳Skyway和東南邊山麓的三清公園也提供一個很好的休憩空間。 將西邊仁王山和東邊駱山併稱為左右龍虎的白虎山為一座露出的花崗岩山,朝鮮建國時仁王山上經常發生虎患,此後某位國王向山神祈願將老虎全部驅散至鴨綠江邊,從此仁王山上的老虎都被趕走,但是當時懷孕的母老虎因無法承受遙遠的路途而留下,將孩子們生下後持續繁殖的情況使仁王山依然有老虎猖獗的傳說流傳著。經過東邊山腰上與北岳連接起的仁王Skyway,仁王山東西方變身為高級住宅區,在1920年代原位於南山的國師堂被遷徙至仁王山西側的山腰,現在也是巫師向山神祭祀的所在之地。仁王山西邊高209公尺的鞍山越過母岳岭結而為一,故被稱為鞍山的母岳,背向鞍山前的延禧洞和新村洞一帶是朝鮮建國初期有著威望名聲的古都。西北方有白蓮寺所在的白蓮山。 ※山高:342公尺


大邱廣域市(北區)

歌劇專用劇場「大邱歌劇院」為地下2層樓、地上4層樓規模的流線型鋼琴外觀,使用從外頭能清楚看到內部的玻璃材質,讓建築物本身呈現出一個美麗的作品。為了讓歌劇演出更加增輝生色而建造的大邱歌劇院,擁有馬蹄型的1,490個觀眾席與舒適的舞台設施。大邱歌劇院定期舉辦簡單有趣又低價的歌劇企劃表演或為了外國觀眾準備的特殊表演等,讓市民們能夠親近的歌劇演出。另外,自2004年開始經營的歌劇教室,有歌劇賞析法、詠嘆調學習、電影裡的歌劇、歌劇裝扮體驗等內容,能夠學習各種與歌劇相關的理論與實技。除此之外還舉辦以包含‘大邱國際歌劇慶典’在內的音樂會、音樂劇、芭蕾等各種主題公演,確立了大邱公演文化中心地位。


首爾(江東區) , 首爾東部

擁有最棒風景視野的River View 8號位於廣津橋橋墩下,透過舉行表演及展示會等多樣化的文化活動,提供給市民增加文化素養的好機會,也可以在這個美麗舒適的文化空間中享受悠閒的時光。進入River View 8號後,可以發現佔據一半空間的是裝置簡單的小型公演場,另外一半則是以漢江100年為主題而設的寫真展覽,以及漢江振興計畫推廣館,能夠更加了解漢江振興發展的計畫與進行過程目標。外觀整體全部都採用落地玻璃牆的設計可以直接感受到戶外的涼風,並且能直接將整遍漢江的美麗風光盡收眼底。每週五或週六固定舉辦1場公演活動,需透過網路事前預約再抽出30名幸運的觀眾邀請前來觀賞表演。全年無休提供給市民免費參觀的River View 8號,營運時間為每日10:00~22:00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樂善齋為正面6間、側面2間、單層八字瓦屋頂的翼拱樓。原本屬於昌慶宮,直到近代才由昌德宮所管理。此建築建於憲宗12年(1846),樂善齋是過去稱為錫福軒與壽康齋等三間建築的統稱。


首爾(鍾路區) , 仁寺洞・鍾路

Arko藝術劇場是為了公演藝術振興與公演人口拓展、並且提供財政上有困難的純藝術團體公開發表的舞台給予間接支援,而於1981年4月1日開館的劇場藝術劇場為了公演藝術發展,過去近30年來在公演藝術界扮演著重要角色。另外,號稱公演藝術產房的藝術劇場附近也開設了許多的小劇場,各式的公演藝術家在此區域活躍,東崇洞一帶也成為演劇公演的中心地。現在大學路共有58個劇場,全年無休地正在進行著公演,是名副其實的韓國公演藝術中心地。


首爾(鍾路區)

史迹第465號的京橋莊既是曾經韓國臨時政府的活動空間,又是凡溪金九先生與世長辭的歷史現場。首爾市將韓國臨時政府的最後廳舍、凡溪金求先生的離世之地進行了複原,使其成為首爾市民了解近現代歷史的教育空間。在京橋莊的內部展有臨時政府時期的歷史資料,它於2013年3月2日(週六)起開始對外開放。 自1948年白凡金九先生逝世後,京橋莊曾長期被當作大使館及醫院使用,此次複原工程將原本變形的內部結構進行拆除,重點對遺留下來的建築本身面貌進行了修複。部分無法修複的地方則根據《朝鮮與建築》(1938年8月刊)中收錄的京莊橋的圖紙進行了重建。目前,京橋莊內主要展有韓國臨時政府時期的遺物、影像,設有信息搜索廣角,為市民提供多種了解歷史的渠道。


釜山廣域市(西區)

松島海水浴場距釜山市中心3km,於1913年啟用,是韓國首座海水浴場。由於海水浴場右側的龜島上長滿了松樹,因此被命名為「松島」。 1960~80年代人們記憶中的松島海水浴場,年年遭受颱風及土石流的侵襲。自2000年起花費5年的時間,將此地重新整修為一年四季皆能盡情享受的海濱公園,美麗的海岸線盡收眼底,白沙灘變得更寬廣更細緻,並設有地面噴泉。 松島的夜景非常絢麗,營構出夢幻的海濱風情。尤其夏季舉辦的「海洋節」,使松島更加年輕、活潑、美麗。每年夏季亦舉辦「玄仁歌謠祭」,使現場充滿華美的音樂旋律及觀光客的暢意吶喊。 此外,松島海水浴場附近還有水產市場及岩南公園等景點,可順道一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