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中區) , 南大門・首爾站

舊首爾站是由曾任東京大學教授的塚本靖所設計,於1922年6月動工,1925年9月竣工。當時這個新建築的興建規模相當浩大,而屋頂的圓頂與獨特的外觀,使之成為當時的一大話題。建材主要採用紅磚,而1樓中央大廳的地板則以花崗岩鋪設,中間的牆採用石材,其他牆壁則以人造石砌成。建築內貴賓室的地板皆以檀木鋪設,2樓還設有西餐廳。光復後,京城站改名為首爾站,並將韓戰時遭毀損的部分重新修復。之後,隨著首爾的快速發展,為承受遽增的客流量,於1960年代又新設了南站與西站,與本站分別區隔使用。2004年1月,新首爾站落成,舊首爾站自此被停用。2011年完成修復工程後,將舊首爾站重新命名為文化站首爾284,成為複合文化空間。1樓中央大廳為公演、展示、活動、咖啡廳等空間,而2樓則作為公演、展示、研討會與會議室等多功能廳使用。


首爾(麻浦區) , 汝矣島・永登浦・麻浦

Alternative space Loop為非營利性藝廊,是一個專門展示年輕作家作品並協助各種有關展覽方面資訊的空間。1990年代末以租借畫廊為主流的同時,Alternative space Loop提供經濟上較困難的新人展示作品的機會,因此Alternative space在韓國開始萌芽。1999年2月在上水洞開張至2005年移至西橋洞之後,Alternative space Loop是弘益大學前在同一個位置經營最久的藝廊。地下1樓和地上1樓最主要提供新人作家的展示,2樓則提供可休憩的小咖啡店。咖啡店從基本的茶店,延伸到沙龍、派對、討論會、研討會、圖書館等的文化共存空間,以新的文化空間形式讓藝術自然而然地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Alternative space Loop開館之後,每年舉辦數十回的展示和公演,參加多樣國際交流活動,更在2002年受邀參加光州美術展(Biennale)。 


首爾(龍山區) , 梨泰院・龍山

二村漢江公園位於中浪川橋和元曉大橋間的江邊北端。沿著漢江邊走,可以看到隨著季節更換的蘆葦、波斯菊等花開,為郊遊、散步的好去處。公園內有青少年廣場、極限運動場、國際規模的溜冰場、籃球場、網球場、槌球等運動設施。另外還有經營橡皮艇等水上活動的「漢江渡河體驗場」,適合學校或公司機關等團體使用。除此之外還有自然學習場、水上訓練場、車範根足球教室等許多可以一起同樂的活動。


全羅北道(全州市)

凝聚天主教最初殉教者憾恨的死刑處 全州殿洞聖堂為史蹟第288號,被建於朝鮮時代天主教徒的殉教址上。此聖堂最初建造於天主教信徒們被處以死刑的全羅北道全州市殿洞豐南門外,朝鮮時代的全州曾設有全羅監營,天主教會所在的殿洞自然成為殉教址之一。正祖15年(1791)首位殉教者尹持忠(Paulus)與權尚然(James),以及純祖元年(1801)湖南的首位使徒柳桓儉(Augustinus)與尹之憲(Francisco)等,皆於此處受到迫害。辛酉迫害(1801年)時,柳桓儉與柳觀儉兄弟被處以戮屍刑(將死者屍體再次處以斬刑),尹之憲、金有山、李宇集等則被處以絞刑。為了紀念他們的殉教,1891年(高宗28年)法國Baudenet神父買下這塊地,1908年開始建造聖堂,並於1914年完成聖堂外部工事。此聖堂建造於日帝強佔時期,由設計首爾明洞聖堂的Poisnel神父著手設計,包含內部工事,共耗費23年完工。湖南地區最早的羅馬式建築全州殿洞聖堂利用灰色與紅色磚頭建造的建築外貌,與首爾明洞聖堂類似,算是早期天主教聖堂中數一數二的優美建築。混合拜占庭及羅馬樣式的聖堂,也是韓國國內最美麗的建築之一。最初聖堂建造於天主教殉教地的豐南門外,之後擴建至現在的位置。殿洞聖堂是湖南地區最早建造的羅馬式建築,於長方型平面上堆砌磚頭,中央及左右各有拜占庭樣式的鐘塔。內部的天花板為拱型,兩旁通道的天花板則為十字型交叉的拱型。聖堂建築物所使用的部分磚頭,是利用當時日本統監府拆除全州邑城的泥土所燒製的磚頭,並用鄰近全州邑城豐南門附近城牆的石頭作為地基石。


仁川(南區) , 仁川市區

為可用手直接觸摸、操作的體驗型博物館。為韓國國內最大規模的兒童博物館,位於仁川文鶴競技場內的仁川兒童博物館並非單純用眼睛參觀的博物館,而是可以用手直接觸碰、操作的體驗型博物館。仁川兒童博物館透過各種領域的相互作用展示品與教育性活動,幫助小朋友使其能以各種方式摸索並表達出自己獨特的創意,並且提供豐富的資料,讓小朋友能夠持續進行自發性與創意性的探索活動,為非形式性的教育機關。仁川兒童博物館內除了地球村文化探索、科學探索、教學工具探索、圖書探索、恐龍探索等各種領域的展示場以外,還有立體影像館、藝術體驗室等其他便利設施,不僅是為小朋友設立的體驗教育學習場地,亦是全家族可共同充實渡過休閒時光的文化空間。


慶尙北道(慶州市)

1973年被發掘的155號古墳天馬塚,為新羅特有的積石木棺墳。高12.7m,直徑50m,在封土內部有以石頭堆積成的積石層。積石層裡則有長6.5m,寬4.2m,高2.1m的木房,中央放著木棺與墓主屍身。出土的文物共計有11,526件,而其中的天馬圖為韓國古墳中首次出土的珍貴畫作。


釜山廣域市(海雲台區) , 海云台

* 釜山最有名的兜風路線-海雲臺迎月路 *海雲臺過去是指釜山海雲臺區東邊沿海的冬柏島,現今主要是指被稱為「迎月路」的地方以及海岸線一帶與其附近的小山丘。又被稱為釜山蒙馬特的「迎月路」,自古以來就以蔚藍的大海、白沙灘、山茶樹及松樹相互輝映呈現出的絕佳景致而被列為釜山八景之一。海雲臺的看月坡及從靑沙浦觀月的風景公認最為典雅優美,因此也被列入大韓八景。早在新羅時代此地就已發現東萊溫泉,繼而成為真聖女王經常造訪的休養地。之後有許多官吏隨之慕名而來,因此地方官吏以這裡的溫泉會引發夏季水災為理由,而將此地封鎖廢除。直至1870年代再度發掘出溫泉,並於1897年由日本人著手開發。自1965年海雲臺海水浴場開幕之後,這裡也被韓國列為經典的夏季避暑勝地。天氣晴朗時,遠方海平面上日本對馬島也隱約可見。海雲臺周邊有許多水質優良的溫泉、高級飯店、海產(生魚片)餐廳、夜間娛樂設施等,現在不僅僅是夏季,這裡已經脫胎換骨成為可滿足遊客們想盡情放鬆或是盡情遊玩的都會型四季觀光勝地。秋季夜晚伴著柔和的月光在海邊踏浪,涼爽的波浪與海浪聲,眺望都會不夜城的記憶會讓人一再回味。釜山八景:①義湘臺日出 ②五倫臺 ③太宗臺奇岩 ④沒雲臺日落 ⑤神仙臺 ⑥降仙臺 ⑦謙孝臺 ⑧海雲臺觀月* 迎月路與海月亭,還有新千年紀念塔 *迎月路是指經過海雲臺海水浴場,位於往松亭海水浴場方向牛耳山山腰上,兩旁佈滿鬱蒼的櫻花樹及松林的小徑,同時因為這裡有15次以上的蜿蜒直徑,因此也被稱之為「15曲道」。這裡有8km左右的兜風路線,美麗的大海襯托著正月十五的滿月,景色宜人。此外,迎月路的中間部分設有迎月公園,這裡有用自然石建立的花園石碑,以及在1997年2月中旬全新建立的海月亭,仿照古時的形式建築散發出古典優雅的氛圍。2000年1月新建的千禧年紀念鐘塔也相當知名,意指邁入全新世界的門,呈現出送舊迎新的入口,通過敞開的大門來表示迎接全新的千年到來,也代表著釜山市民們的希望,以及祈願釜山邁向成為世界第一的海洋城市。


首爾(中區)

52年前在現在獎忠洞豬腳街位置稍遠處的萬井大樓內開了兩間豬腳專賣店,獎忠洞豬腳街自此打開名號,並寫下歷史的序章。這兩家豬腳店開幕時間相差1年左右,至今仍然在豬腳街內活躍。第一間豬腳店最初主推的菜色並非豬腳,而是以綠豆煎餅和餃子為主要料理並販賣酒,在生意興隆的同時,因想要一些便宜的下酒菜,促使來自平安北道郭山的老闆娘憑藉著兒時記憶研發出豬腳料理的新菜色,而過去平安北道的豬腳料理也因此在獎忠洞落地生根。老闆娘的媽媽在冬天時都會抓起整群的豬做成肉品料理,而其中在大鍋上咕嚕咕嚕煮得香噴噴的美味豬腳則在老闆娘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獎忠洞豬腳的名聲經歷70年代後期與80年代初期,逐漸開始受到大眾歡迎而發展成現今開滿豬腳店的獎忠洞豬腳街。從過去到現在數十年間一直深受人們喜愛的傳統佳餚持續守護著大小房屋參差的古老街道,而維持著豬腳街名聲的正是那豐盛的好味道。因每間餐廳廚師手藝的不同而味道多少會有些差異,無法辨別究竟哪一家最好吃,可依個人喜好來做選擇。試試豬腳街內餐廳的推薦菜色,例如用來搭配豬腳一起吃更能添加風味的綠豆煎餅和大蔥煎餅等。


濟州道(西歸浦市)

位於西歸浦市月羅峰山腳下的柑橘博物館為以濟州特產柑橘為主題的博物館。館內展示著柑橘的歷史與文化、產業與勞動現場等各種主題內容,透過柑橘可一窺濟州人的生活風貌。在主題展覽室中可以各種方式與影像觀覽柑橘的歷史與種類、栽培方法、柑橘的起源、世界柑橘的風貌等,還能看到各種農器具與傳統民俗遺物。另外還設有3D影像室,以截然不同的方法展現柑橘的全方位風貌。


首爾(永登浦區) , 汝矣島・永登浦・麻浦

汝矣島面積80萬坪,其中議事堂腹地10萬坪,建築面積2萬4,636坪,為地下2層地上8層的石造建築。以單一建築來說,議事堂為東洋最大,為的是方便往後南北統一,維持議會兩院制所建立的。經過6年的工程,於1975年8月竣工的議事堂,融合了現代建築的韓國傳統美在內。24根柱子代表全體國民的意見,房頂表示將全體國民的意見最後集中起來。國會議事堂之所以能吸引眾多遊客主要是因爲它鄰江而建,以漢江爲背景巍然聳立在汝矣島上。在參觀議事堂之餘,還可以在江邊散步或小憩。* 國會旁聽根據國會的會議公開原則,國會議員的國政審議,向一般國民直接公開,分有議員介紹旁聽和一般旁聽。* 議員介紹旁聽主要針對國會議員所代表的地區居民為對象,需在國會議員的介紹之下提出申請,方能旁聽。* 國會參觀以不參與各種旁聽為目的,單純參觀國會議事堂的各種設施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