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尙南道(宜寧郡)


全羅南道(康津郡)

朝鮮時代地方軍事組織全羅兵營城位於全羅南道康津郡兵營面城東里,在壬辰倭亂與丁酉再亂時擔當西南部地區軍事本部的重要角色。全羅兵營城是建築於朝鮮太宗17年(1417)長1,060m左右的平地城,目前保存下來的有城壁地基的下半部,以及城郭設施部份的屍軀門3個、龍城7個、建築地基、礎石與25個碑石(面事務所內),是韓國南海岸地區兵營中保存狀態最為完整的。朝鮮孝宗7年(1656)至顯宗4年(1663)間,荷蘭船員Hamel因漂流至此地滯留歸國後撰寫了’Hamel漂流紀',內部詳細記載了韓國當時的政治、文化與風俗。


慶尙北道(淸道郡)

大邱~慶南彥陽間公路(985線道)邊的雲門山自然休養林,位於嶺南7山之一的雲門山(又稱虎距山、1,188m)山麓上,被白頭大幹洛東正脈南部地區的文福山(1,014m)及嶺南阿爾卑斯山之稱的加智山(1,240m)等海拔1,000m以上的高峰環抱。不僅非常適合夏季避暑,也同時是個享受登山與森林浴的好地方。 休養林設施區內,擁有20m高、銀幕般傾注而下的龍尾瀑布,以及從沒有一點沙土的純岩壁上像串珠般流下的碧溪水溪谷,都是絕品風景。原生朝鮮紫莖等多樣化樹種的蔭鬱天然闊葉林地域,夏季樹林濃密,秋季奇岩怪石與形形色色的丹楓相呼應,而冬季深山溪谷固有的自然柔軟雪景與龍尾瀑布的冰壁甚為壯觀。位於東方2.5km分歧點處的雲門嶺,則可欣賞到東海日出。 * 區域面積 - 1,961 ha


大邱廣域市(中區)

「鳳山文化會館」是位於大邱廣域市中區鳳山洞的複合文化設施。規模為地下1層、地上4層,佔地面積達6,390平方公尺,內有表演場地(445席)、 室外表演場、展示室、講義室等設施。在此也會為大邱廣域市中區的市民舉辦表演、展示、藝術講座等各式各樣的文化活動。


江原道(麟蹄郡) , 江陵

芳東藥水位於麒麟面芳東里,被稱為<韓國知名藥水(韓國的名水)>,其水的味道非常獨特。含有豐富的碳酸成分,味道一絕,放入砂糖的話,會有汽水的味道是其最大的特色。除了碳酸之外,還有鐵、錳、氟等成分,有助於腸胃疾病改善和促進消化系統活動。芳東藥水有個傳說,據說300年前有個以採參為業的人在芳洞里內採到了60年生的山參,這山參稱為<六具萬達>,為神秘的名藥。而挖出山參的地方就開始有藥水湧出,即是今日的芳東藥水。據說喝下這藥水,有非常神奇的療效,因此至今旅客絡繹不絕。芳東藥水週邊有茂密的樹林、溪谷和瀑布,芳台山自然休養林也位於附近,因此成為麒麟面芳東里著名的觀光景點之一。


慶尙南道(陜川郡)

名列陝川8景中第5景的涵碧樓是在高麗忠肅王8年(西元1321年)由陝州知軍金某所建,又曾經過數度重修。這裡位於翠積峰山麓,可以俯瞰黃江正陽湖的秀麗風景,因此許多詩人墨客都在享受風流,如退溪李滉、南冥曹植、尤庵宋時烈等的詩文都掛於樓內,在後方岩壁上所刻的「涵碧樓」就是宋時烈的真跡。 涵碧樓為正面3間、側面2間、2層樓的5樑構造,並以其歇山式屋頂木造建築、以及能讓水順著流入黃江的樓閣屋簷而著名。


慶尙北道(慶州市)

慶州高爾夫俱樂部是韓國首屈一指的高爾夫球場,位在千年古都-慶州的普門觀光園內,可遠眺普門湖及普門觀光園的全景,是一處風景十分優美的高爾夫球場。裏具有夜間打球的全程照明設施,在清晨和夜間也可盡情享受高爾夫帶來的樂趣。喜愛高爾夫的遊客一定不能錯過。


江原道(春川市)

申壯節公墓域為平山申氏的始祖──壯節公申崇謙將軍之墓。申崇謙是於西元918年與裴玄慶、洪儒、卜智謙一同推翻泰封國(後高句麗)國王弓裔之暴政,擁戴王建登基,建立高麗王朝的開國功臣。 西元927年,申崇謙將軍與高麗太祖王建於大邱公山一帶遭後百濟國王甄萱率軍包圍。危難之際,申將軍換上太祖王建的衣物吸引敵軍注意慷慨赴死,被視為高麗時期盡忠報國的代表人物。之後僥倖逃過一命的太祖收殮遭敵軍斬首的申將軍屍身,並以黃金製作頭顱將之下葬。又因擔心後人盜墓,雖然僅有一具屍身,卻蓋了3座墳加以掩飾,形成了特殊的一墓三墳之墓域。 此墓域所在地為韓國四大風水寶地之一,位於茂密的松林內。除了墳墓外,還有供奉將軍肖像的影禎閣、說明墓主功績的神道碑閣、紀念館、齋室等建築。


仁川(中區) , 仁川市區

探訪仁川的歷史瑰寶:仁川內洞聖公會聖堂 韓國代表性歷史景點:仁川內洞聖公會聖堂 計劃到韓國旅行時,仁川內洞聖公會聖堂(인천내동성공회성당)是不可錯過的景點之一。這座位於仁川中區的歷史建築不僅展示了韓國的宗教歷史,也融合了獨特的建築風格,為遊客提供了深入了解韓國文化的機會。 仁川內洞聖公會聖堂的豐富歷史 仁川內洞聖公會聖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90年9月29日,當時由英國海軍隨軍牧師高要翰主教及其五位傳教士同僚在仁川港首次登陸,開始了他們在朝鮮的傳教活動。翌年,1891年9月30日,初代聖堂建築竣工,標誌著韓國第一座聖公會教堂的誕生。 1902年,該建築曾短暫用作俄羅斯領事館,1904年至1956年間則作為聖公會神學院使用。不幸的是,原有建築在朝鮮戰爭期間被摧毀。1956年6月23日,教堂在戰後重建,並恢複了其原有的歷史地位。 建築特色 仁川內洞聖公會聖堂以其中世紀風格的石砌建築聞名,外牆和主體結構由堅固的花崗岩砌成,僅屋頂部分為木結構。建築的一部分還融入了韓國傳統的木結構屋檐樣式,窗戶和牆面的設計也非常精美,體現了東西方建築風格的融合。 為什麼要參觀仁川內洞聖公會聖堂? * 歷史意義:作為韓國第一座聖公會教堂,這裡像徵著韓國聖公會的起源和發展歷程。 * 建築之美:中世紀風格的花崗岩石砌建築與韓國傳統木結構屋檐的完美結合,為遊客呈現出獨特的視覺享受。 * 文化交流:通過參觀這座教堂,遊客可以感受到當時傳教士們在韓國進行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努力。 訪問信息 仁川內洞聖公會聖堂位於仁川廣域市中區內洞,具體地址為:21-32, Gaehangno 45beon-gil, Jung-gu, Incheon, South Korea。該教堂位置便利,從市中心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即可輕鬆到達。週邊還提供各種旅遊設施和遊客信息服務,確保您能有一個愉快的參觀體驗。 總結 仁川內洞聖公會聖堂不僅是一個宗教場所,更是歷史和文化的像徵。參觀這座教堂,您不僅可以欣賞其美麗的建築,還能深入了解韓國與西方文化交流的歷史。計劃您的韓國之旅時,一定要將仁川內洞聖公會聖堂列入您的行程,體驗這座歷史瑰寶帶來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