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羅南道(麗水市)

多島海海上國立公園一帶因為長得像一隻巨大的鱉,所以被稱為金鰲島,這裡流傳著各式各樣的傳說、民謠及民俗遊戲。在朝鮮時代因為這裡分布了許多珍貴的菊花樹及山蔘,所以王室禁止平民在此居住,另外這裡也是王室狩獵野鹿的地方。 金鰲島以韓國最大的黑棘鯛產卵地之一而聞名,垂釣處除了黑棘鯛以外也有許多真鯛、條石鯛等,因此備受釣客歡迎。 而金鰲島上還有紅尾伯勞、鵰鴞以及另外35種的稀有野生鳥類,堪稱動物的樂園。 *海釣 主要的魚種有黑棘鯛、真鯛、紅鯛、條石鯛(8~11月),依據潮汐狀況,白天釣魚適合於大潮時,夜晚釣魚則適合在小潮時,拋竿釣及磯釣都是不錯的選擇。另外也可以在村裡租借釣船來釣魚。 *島嶼構成: 金鰲島及其他37個島嶼 *面積: 42.34平方公里


忠淸北道(丹陽郡)

丹陽站於1942年開始營運,但因為忠州水壩的建設,而有一部分地區沒入水中。直至1985年新建設了丹陽站,並且延續營運至今,而舊丹陽站則成為了丹城站。丹陽站不但被南漢江與綿延的山峰所環繞,更設有車站咖啡廳與公園,別有一番滋味的月台也相當引人入勝。 ​


慶尙北道(慶州市)

含月山山脚的骨窟寺建於數十公尺高的巨大石灰岩上,共有12個石窟,岩壁最高處為雕刻的磨崖佛像。法堂窟的窟內部有牆壁並加了瓦片,雖然看起來像瓦屋,但走進內部的天花板與牆壁全部都是用石頭打造的石窟。北面牆壁上鑿有龕室供奉佛祖,但因磨損嚴重看不出原來的表情。法堂窟與其他洞窟從只能容納一人進入到能容納下四五人打坐還綽綽有餘等大大小小各種不同的空間,並供奉著可愛的童子僧與威嚴的老和尚等各種型態的佛像。窟與窟間的通道是由石頭打造的陡峭階梯連接,如果要爬上山頂的磨崖佛就必須經過自然洞窟。從朝鮮時代畫家謙齋鄭敾的畫[骨窟石窟圖]可以看到原本磨崖佛像與其他12處石窟全部都有木造瓦房,但現在木造前室全部都已消失,只剩下石窟。刻在絕壁山頂上,高4m、寬2.2m左右的磨崖佛像已被指定為寶物第581號。因雕刻在混合了許多沙子的花崗岩上,保存狀態一直不太好,加上長久以來的風化而毀損嚴重,現在已加裝了玻璃屋頂。近來骨窟寺開設了佛家傳統修練法的禪武道修練院, 除了韓國人, 許多外國人也都紛紛前往體驗。


濟州道(西歸浦市) , 旧济州

可以輕鬆有趣地理解濟州馬文化的迷你馬體驗公園,位於朝鮮時代繁育馬匹最有名的加時里村,這裡依舊保有了600年畜牧文化的歷史。作為農林部支援的「新文化空間建造計畫」的一環,所建立的迷你馬博物館內部設有乘馬場、馬音咖啡店、Guest House、露營場、藝術商店、體驗區等各種設施,形成了一處複合型文化空間。


全羅南道(麗水市)

巨文島是由古島、東島、西島所組成的,以前也被稱做『三島』。據說在西島水越山下的海裡,有一顆長達30公尺男根型的岩石,岩石裡曾誕生過偉大儒學者,所以這顆岩石又稱為『文筆岩』。巨文島的由來,還有一說。聽說清朝提督丁汝昌曾經這座島上,和韓國大學者金庾切磋過文學,丁提督非常佩服金學者的學識,因此把這座島取名為『巨文島』。 巨文島的水越山上,有數百年前種植的青翠蒼鬱的冬柏林,還有南海岸最佳的美景-白島等觀光景點。除此之外,島上也有英軍的墓塚、為讚揚朝鮮時代有名的儒學家金楺而建立的巨文祠,還有紀念金陽祿學者的西山祠等歷史古蹟。在水越山的最南端,設有1905年4月竣工的巨文島燈塔,這是韓國最早建造的燈塔。 島上不但擁有天然紀念物第215號的黑林鴿、叢樹鶯、八色鳥等,許多在陸地上難得一見的30多種鳥類外,還棲息著120多種珍貴動物等。此外島上還有許多野生的小葉風蘭、杜松、萱草等40多種植物,及自然生長在島嶼週邊海域內的紅珊瑚群等,因此巨文島被稱為是一座難得的”生態界寶庫”。遽聞白島上曾有百座山峰,但經實際估算後卻少一座,因此將”百”去掉最上面的”一”,便成為”白島”。還有另一說法,從海上遠遠觀看,整座島閃耀出白色的光芒,因此將這座島稱為”白島”。目前白島一帶被列為第7號名勝古蹟,為了保存島上的自然生態環境,一般遊客禁止登陸。 * 島嶼:本島3座、附屬島2座 * 面積:60.5㎡(包括附屬島的面積) * 巨文島海水浴場 位於巨文島碼頭對面的西島上,又被稱為”楡林海水浴場”。寬20公尺、長200公尺的白沙灘規模雖不大,但周圍優美的景觀與清澈的海水,讓此地成為優良的避暑勝地之一。海水浴場周圍的山茶花、油菜花及海女們,與緩和的海岸線形成一幅和諧的風景,讓人感受到海水浴場的獨特魅力。


江原道(江陵市)

江陵高速巴士客運站於1976年建立於江陵市校洞,1995年11月遷移至現在弘濟洞的位置繼續營運。為地下1層、地上4層樓的建築物,售票處位於2樓,乘車與候車區位於1樓。


慶尙南道(巨濟市)

1971年當時,於統營郡龍南面與巨濟郡沙等面間的見乃梁海上建設了一座巨濟大橋,這座橋樑的出現,使得人們能順利前往巨濟島遊覽。巨濟島位於閑麗海上國立公園的東南側,四季景色優美。其中,最吸引遊客的要數外島海上農園。30年前,以個人資金買下島嶼的島主人全心全力地將島嶼轉型成為觀光農園,目前島上覆蓋著4萬5千多坪的冬柏樹林,還有椰子樹、仙人掌等熱帶植物,吸引眾人目光的銀葉桉等各種稀有植物。扁柏樹林所造成的天國階梯與維納斯公園相當具有特色,四月滿開的迎山紅更讓整座島嶼顯得華麗萬分。在冬柏、竹子、紅楠等野生植物所形成的樹林裡,有著冬柏鳥、翠鳥的窩巢,最近更因發現了恐龍腳印化石(地方文化財204號),增添不少特色。在觀景臺與休息室可遠眺海金剛;在雕刻公園裡可享用茶點,欣賞惡童淘氣模樣的雕像。此外還有戶外音樂堂等設施。來到這裡可同時遊覽海金剛,但島上沒有住宿設施,僅提供可簡單用餐的小吃部。


江原道(原州市) , 平昌

龜龍寺距雉岳山最高峰毗羅峰約6公里,是新羅文武王時義湘大師所創建,流傳著義湘與九條龍的傳說。傳說中,大雄殿的位置原本是座水池,那裡住著九條龍。義湘喜歡那水池的位置,想把水池填平建造寺院,於是與龍比試法術。龍先飛上天空,此時雷聲大作,下起大雨,所有山都沒入水中。龍覺得很滿意,但看看四周,卻只看到義湘在毗羅峰與天地峰繫了一艘船,並且在裡頭睡了起來。接下來換義湘施法,他畫了一張符放入水池中,水池的水就開始沸騰了起來。九條龍則因為太燙紛紛飛出水池,受到驚嚇的其中八條龍交出寺前的八座山峰後逃往東海,其中一條龍因為眼睛看不見而改至附近的溪谷棲身。因此這座寺又叫做九龍寺。然而隨著時光的流逝,寺院逐漸開始沒落。有一天,有個老人出現了,他說是因為寺前的烏龜岩讓寺的氣變弱了,提議將烏龜岩的穴位截斷。依照老人的指示做了之後,寺裡的狀況更加慘澹,甚至考慮廢寺。這次換另一個僧侶出來說話,說是由於烏龜岩的血脈被截斷而導致寺的衰退,提議再次暢通烏龜岩的穴位,於是寺把名字改成龜龍寺。龜龍寺溪谷裡的龜龍瀑布、龜岩、虎岩、龍淵等風景都相當美麗。龜龍寺有大雄殿、普光樓、三聖閣、尋劍堂、說禪堂等,其中大雄殿曾多次翻建,但仍維持原樣。該殿爲木製建築,是朝鮮近代的基本建築形式-多包式,正面有三間,兩邊則各有兩間,爲“八作”式建築,被指定爲地方文化遺産第24號。整個建築未使用一根釘子。大雄殿內部有三尊木佛,從中可看出朝鮮時期佛像的特點。中間爲釋伽牟尼,兩側有菩薩像,與建築結構配合和諧。寺內還有普光樓等許多佛教遺跡。


慶尙北道(浦項市)

2003年7月3日開幕的POCOS歷史館建於浦項市槐東洞,包含著POSCO的歷史、精神、企業文化與長遠規劃。佔地9,917㎡、總建築面積3,636㎡、展示面積1,983㎡,為地上3層樓規模建築。 雖然事實上企業歷史館或博物館在先進國家並非罕見的事情,但在企業歷史館稀少的韓國,POSCO歷史館從計畫階段就非常受到矚目。建造重點放在‘將POSCO過去、現在及未來的共存原封不動呈現的POSCO紀錄館’,特別是在鋼鐵缺乏之地以30多年的短時間內躍升成為世界上最有競爭利的公司,歷史館整理了POSCO成功的經歷,將POSCO在逆境中奮鬥的過程系統性的整理出來,透過此給予訪問歷史館的年輕人夢想與希望的生活教育。


京畿道(南楊州市) , 議政府

Arachnopia生態樹木園設立於1985年09月01日,內部設有蜘蛛博物館。Arachnopia生態樹木園是以基礎科學和國際發展為中心,提供青少年及兒童的學習體驗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