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原道(三陟市) , 束草・雪岳山

三陟海洋鐵路自行車為韓國國內唯一的海洋鐵路自行車,可一面騎著四輪鐵路自行車,一面欣賞海邊的松林與奇岩怪石,以及美不勝收的東海海岸線 。海洋鐵路自行車路線全長5.4km,為複線營運,可自由選擇從宮村或龍化站出發,沿途還有具備展望臺的休息站,及以Luminarie燈光藝術與雷射燈光秀妝點而成的夢幻隧道,讓人彷彿置身神秘海底世界。設計簡潔大方且著重環保的海洋鐵路自行車,相當適合全家、三五好友或情侶一同搭乘,能帶給遊客既特別又愉快的感受,滿載三陟之旅的美好回憶。


全羅北道(茂朱郡)

德裕山國立公園(海拔1,614m)流經北方長達70里的溪谷,始於入口處的羅濟通門,隱龜岩、臥龍潭、鶴巢臺、水心臺、九千瀑布、蓮華瀑布等九千洞的33名景,坐落於溪谷各處。夏季茂盛的樹叢與清涼的水讓人忘卻三伏暑熱,還能看到將滿山染成紅色的秋天楓葉與冬季雪景等四季美麗景色。


江原道(江陵市) , 春川

正東津時間博物館是以「人類與時間」為主題的主題博物館。透過具有藝術性與珍藏性的250多件世界各國時鐘,讓學生及孩童了解人類為了計算時間所付出的不斷努力,以及其背後有趣的科學原理。不但可以讓朋友、情侶、家庭之間了解到時間的重要性,並且能為帶來寶貴的回憶。


江原道(平昌郡) , 三陟

急流泛舟是6~8人同乘一條船順流而下,一路上可以欣賞自然美景,是相當受歡迎的冒險運動。另外,泛舟可以透過水上的訓練來加強自信心,並且培養果斷心、團體合作心、判斷力與耐力,激勵挑戰的意志,並透過與大自然的交流,可以消除日常生活的緊張壓力。 韓國的漢灘江、內麟川、東江3處是泛舟的好場所。 經過水下溪谷到達馬下里的鎮灘碼頭,這裡是溪谷與東江的匯流處,大部分的東江泛舟都是從這裡出發。東江中有一部分位在平昌郡的界線上,此處正是文化村與鎮灘碼頭之間的區域。文化村的幾棟農家大部分都兼營民宿,其中幾棟山屋更是為江東泛舟準備的專用客房。


全羅北道(茂朱郡)

茂朱德裕山渡假村是韓國代表的山嶽型渡假村,擁有絕美的自然風景,且將人與自然、健康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茂朱渡假村位在擁有知名的九天洞溪谷的德裕山山腳,腹地212萬3千餘坪。


全羅北道(茂朱郡)

茂朱度假村與鄰近一帶,於1997年1月18日被規劃為觀光特區。茂朱度假村坐落於全羅北道茂朱郡雪川面德裕山,占地220萬坪的茂朱度假村是提供旅客一年四季可以闔家來此休憩的山岳型特級飯店度假村。內部設有家庭飯店、國民飯店,為訪客打造一個能安樂休閑娛樂的棲息地,訪客除了能充分休息之外,還能在清新的環境下進行網球、登山、MTB、騎馬等多種休閒運動。此外主題購物街、美食街等各種便利設施也為遊客營造出一個能放鬆心情的環境。茂朱九千洞溪谷位於全羅北道茂朱郡雪川面的茂朱九千洞溪谷,流淌於德裕山國立公園北邊70里處,包含溪谷入口的羅濟通門,以及周邊的隱龜岩、臥龍潭、鶴巢臺、水心臺、九千瀑布等,被合稱為九千洞33景。夏天沁涼的溪水讓三伏暑熱為之一消,秋季則整座山頭遍染楓紅,冬季靄靄白雪覆蓋全山,四季皆能見到各色風情的迷人景致。


()

曾是補鯨基地的長生浦,於2005年5月31日開設了全韓國唯一的鯨魚博物館。 除了收集並展示自1986年禁止補鯨之後逐漸消失的250多件補鯨物品,另外還有鯨魚肚之路、海洋之旅等兒童體驗館,並提供布氏鯨魚骨骼、殺人鯨骨骼、灰鯨專門館、復原補鯨船等各種值得參觀的展覽品。


全羅南道(潭陽郡)

瀟灑園是一座具有韓國傳統風貌的民間庭院。朝鮮時代,恩師趙光祖(1482∼1519)死於黨派之爭後,梁山甫(1503∼1557)便自仕途隱退而修建了這座庭院。瀟灑園被簇擁於竹林中,彌漫著先人喜好的安賓樂道之風。 瀟灑園内以小溪為中心,左右的山坡上種著桃樹等各種樹木。牆下清澈的溪水繞岩而行,溪流上則懸架著一座獨木橋,更為這幽雅的景色增添風采。人工瀑布泄流而下,和四周的自然景觀和諧的交融在一起,盡顯山水的秀麗。瀟灑園距公路約150公尺左右,由一條竹林道連接,自公路往內,山谷和瀟灑園在竹林道的右側。


全羅北道(完州郡)

松廣寺是位於全羅北道完州郡所陽面的千年古寺。大韓佛教曹溪宗松廣寺是羅景文王7年(西元867年),由九山禪門的開山祖師普照體澄禪師所建。原寺名為白蓮寺,位於現今一柱門往外3km處,因歷史變遷已近乎廢寺。順天松廣寺普照國師知訥發願重建後,今日的殿閣是1600年代由知訥法師的法孫們推廣佛法並修建而成。因丙子胡亂,將昭顯世子與鳳林大君當作人質送到清朝的仁祖大王為祈求兩位王子能平安歸國,並寄望透過佛祖的保佑治癒國亂所帶來的傷痛,而將完州松廣寺訂為仁祖大王的護國願剎,希望能代代相傳維護。松廣寺成為治癒歷史傷痛的護國願剎後,每當國家發生大事時,大雄殿、羅漢殿、地藏殿的佛像就會流下汗水與淚水。特別是大雄殿的佛像,在KAL班機爆炸事件、12.12事件、群山Wherry號沉沒事件、江陵潛水艇出沒時,還有1997年的12月2日起到13日為止,都流下了大量的汗與淚,可說是預言了I.M.F金融海嘯。這裡有可稱為全國四大法事場之一的大地藏殿,殿內供奉著地藏菩薩像;羅漢殿內的釋迦如來與500尊羅漢像,以及大雄殿都是信徒們的參拜處。平緩的地勢方便老弱者上山參拜,還備有可以停放30輛巴士的大型停車場與餐廳。松廣寺春天的美麗櫻花隧道總是引起人們讚嘆連連,寺內擁有大雄殿、三塑佛像亞字型鐘閣、四天王像等4件寶物文化財與8件有形文化財等,是能夠感受歷史氣息的佛寺。* 遺跡1) 金剛門 - 全羅北道有形文化財第173號2) 木造三殿牌 - 全羅北道有形文化財第170號3) 塑造三佛像及腹藏遺物 - 寶物第1274號4) 冥府殿塑造地藏菩薩三尊相及卷屬上一括 - 全羅北道有形文化財第168號* 主要文化財1) 大雄殿 (寶物第1243號)-建於西元1620年, 西元1857年重建, 以天井的11處奏樂飛天圖為奇2) 塑造三佛像(寶物第1274號)-國內最大室內塑造坐佛像:釋迦如來、藥師如來、阿彌陀如來的三佛,由震默大師點睛(當國家有大事發生時會流汗)3) 十字閣(寶物第1244號)- 國內唯一的亞字型屋頂鐘閣4) 四天王像 (寶物第1255號)- 韓國造型最美的塑像


釜山廣域市(東莱區)

東萊邑城址包含自東將臺所在的忠烈祠後山,經馬鞍山再到西將臺所在的東萊鄉校後山的丘陵地,以及如今東萊區市街中心平地的部分地區,是典型的平山城建築,兼具山城與平地城優點的代表邑城。整個邑城據估最早約建於高麗末期至朝鮮初期。西元1592年(朝鮮宣祖25年)壬辰倭亂當時,在東萊府使宋象賢公的率領下,軍民上下一心在此對抗倭軍,使東萊邑城成為壬辰倭亂初期最大的激戰地。而後邑城被荒置多年,直到1731年(英祖7年)東萊府使鄭彥燮考量東萊作為國家門戶的重要性,才擴建了邑城,使邑城比壬辰倭亂時的城更具規模,成為如今留存的東萊邑城之前身。 東萊邑城原本有東門、西門、南門、北門、人生門與暗門,各個城門上設有門樓,東門為志喜樓,西門為心成樓,南門為無憂樓,暗門為隱一樓。其中最重要的南門還設有翼城,前方有洗兵門,後方有朱鳥門,形成雙層的構造。西門、暗門、北門為了保護城門,特別設了半月型的甕城。此外,還有設於城內高處以觀察敵情或指揮戰鬥用的東西將臺,以及望樓與15個堡樓。但在日據時代,以市區規劃之名,硬是拆除了從西門到南門位於平地上的城牆,連南門到東門的城牆也被拆掉變成民宅。如今只剩下以馬鞍山為中心一帶的山地還留有舊時的城牆。 2000年以後,透過考古調查確認了壬辰倭亂當時的城郭痕跡(朝鮮前期邑城)、壬辰倭亂後砌成的平地城郭痕跡、朝鮮末期修築的城郭,為東萊邑城整體的確切範圍、規模等相關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線索。而釜山市也針對毁損、荒廢或留存的城址,持續進行考古發掘調查與修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