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畿道(加平郡) , 議政府

加平站於1939年7月25日隨著京春線的通車而作為一般車站開始營業(僅單線行駛),1950年6月30日因韓戰之故,車站建築遭毁,至1957年6月12日車站方修復完成。1980年11月1日,統一號列車(現已停駛)開始行駛後,至1984年11月26日,無窮花號亦開始在此行駛。1997年12月4日加平車站(舊站)竣工,車站移至距原址639㎡處。2010年12月21日隨著地鐵京春線的通車,新站正式啟用,加平站成為京春線地鐵與ITX青春列車複線行駛的車站。加平地名最早源於統一新羅的景德王時期,因此處風景秀麗,而被取名為「嘉平」。現則為漢字書寫之便改為「加平」。提到加平,首先想到的莫過於因2002年經典韓劇《冬季戀歌》在此拍攝外景大受歡迎的南怡島,如今南怡島已成為海內外遊客必不可少的行程之一,到訪加平遊覽的遊客也因此絡繹不絕。


慶尙南道(昌原市)

能源展示館位於能源主題公園的能源環境科學公園內,以鐵骨架建造的帆船造型與周邊海洋景觀相互呼應。能源展示館以說明能源原理的大概與作用的展示館及體驗空間組成,也是太陽能發電所。以容易理解的方式展示風力與太陽能原理,以及綠色再生能源的活用,還備有體驗未來能源活用的體驗空間。 


慶尙北道(榮州市)

從慶北榮州市豐基邑往浮石寺方向,在路的右手邊可看到紹修書院,為韓國最早的賜額書院(所謂賜額是指君王賜贈匾額之意)。書院是培養、教育先賢的朝鮮私立教育機關,內有祭奉先賢遺像並舉行祭祀的祠堂、研究學問的講學堂,以及學生們寄宿的齋堂。紹修書院於1543年(中宗36年)豐基郡守周世鵬將其敬仰的晦軒安珦的祠堂建蓋於宿水寺址而開始,初期的名字為白雲洞書院,退溪李滉赴任豐基郡守之後,要求國家合法的認證,因此獲賜明宗親筆所寫的紹修書院匾額,蘊含「已經頹廢不振的儒學再次延續」之意。在紹修書院之後,各地建立了許多這類的賜額書院。當時官學逐漸散亂,而對性理學的社會風氣逐漸成熟,追隨退溪李滉、栗谷李珥等大學者的帶領。紹修書院於創立後350餘年期間,有壬辰倭亂時以慶尚道右兵士身分,死守晉州城戰死的金成一、宣祖時擔任左議政的鄭琢等多數曾師從退溪的門生,以及4,000多名儒生曾在此修學。這裡的史料展示館展示著記錄安珦傳記的《晦軒先生實記》、記錄歷屆擔任書院院長等職責官員人士的《院任記名錄》、記錄在此修學儒生名字的《入院錄》、登記來訪書院人士的《尋院錄》等160餘件藏書。紹修書院一開始入學的學生僅有10名,獲得賜贈匾額後,增加為30名。入學資格為通過初試或者鑽研學問的儒生。但是若不鑽研學問,分心於科舉考試上,或是違反淳風美俗的話,便強制退院。走進書院入口處,可看到平均樹齡為300~500年以上松樹群落組成的「學者樹」,呈現出儒生剛正不阿的氣勢。書院前500年的老銀杏樹默默見證了書院的歷史。環繞書院的竹溪水發源自小白山國望峰,為浸潤榮州玉土的洛東江源流。書院旁竹溪川邊有庚子岩與書院院生們作詩、討論學問的景濂亭、醉涵臺。站在紹修書院的出入口,正門有掛著白雲洞匾額的講學堂,左側有文成公廟、典祀廳,講學堂後方有日新齋與直方齋,右側有學求齋與至樂齋。書院後方還有史料展示館與忠孝教育館。


江原道(高城郡)

統一展望臺位於休戰線與南方分界線交界處的海拔70m高地,是韓國能就近欣賞金剛山美景之處。站在這裡,金剛山的九仙峰與海金剛近在咫尺,天氣晴朗時,還能看到玉女峰、彩霞峰、日出峰等。展望臺腳下休戰線的鐵柵欄間彼此對峙的前線哨站,也讓人感受到南北韓之間的劍拔弩張。作為高城的代表觀光景點,每年有超過150萬以上的遊客造訪的此處,為了那些思念留在北方的家園與家族的失鄉人與祈願統一的民眾,設置了聖母像、彌勒佛像等宗教附屬設施,也有裝甲車、坦克、飛機等作為安保教育用的展示品。此外,在展望臺也可看到化金剛山陸路旅遊為可能,於2004年12月通車的東海線南北連結道路。(金剛山旅遊於2008年7月起暫時中斷)


江原道(春川市)

位在首爾北方80公里、春川南方10公里處的三岳山和登仙瀑布(溪谷),因位在京春國道邊上,成為都市圈市民們週末踏青,進行1日旅遊的好去處。猶如被切割過的岩壁和奇岩怪石中,湧出的大大小小瀑布群。從高達10公尺的第一瀑布開始,經由第二、三瀑布及仙女湯,最後直上三岳山的最高峰(海拔654公尺)的登山道。三岳山地勢和緩而不險峻,一般人皆可輕易上山(來回3小時左右)。峽谷和岩石連成一線,鬱鬱蒼蒼的樹林使人印象深刻。站在山頂上俯瞰衣巖湖和北漢江,美景令人產生猶如置身南海多島海的錯覺。


釜山廣域市(東莱區)

東萊邑城址包含自東將臺所在的忠烈祠後山,經馬鞍山再到西將臺所在的東萊鄉校後山的丘陵地,以及如今東萊區市街中心平地的部分地區,是典型的平山城建築,兼具山城與平地城優點的代表邑城。整個邑城據估最早約建於高麗末期至朝鮮初期。西元1592年(朝鮮宣祖25年)壬辰倭亂當時,在東萊府使宋象賢公的率領下,軍民上下一心在此對抗倭軍,使東萊邑城成為壬辰倭亂初期最大的激戰地。而後邑城被荒置多年,直到1731年(英祖7年)東萊府使鄭彥燮考量東萊作為國家門戶的重要性,才擴建了邑城,使邑城比壬辰倭亂時的城更具規模,成為如今留存的東萊邑城之前身。 東萊邑城原本有東門、西門、南門、北門、人生門與暗門,各個城門上設有門樓,東門為志喜樓,西門為心成樓,南門為無憂樓,暗門為隱一樓。其中最重要的南門還設有翼城,前方有洗兵門,後方有朱鳥門,形成雙層的構造。西門、暗門、北門為了保護城門,特別設了半月型的甕城。此外,還有設於城內高處以觀察敵情或指揮戰鬥用的東西將臺,以及望樓與15個堡樓。但在日據時代,以市區規劃之名,硬是拆除了從西門到南門位於平地上的城牆,連南門到東門的城牆也被拆掉變成民宅。如今只剩下以馬鞍山為中心一帶的山地還留有舊時的城牆。 2000年以後,透過考古調查確認了壬辰倭亂當時的城郭痕跡(朝鮮前期邑城)、壬辰倭亂後砌成的平地城郭痕跡、朝鮮末期修築的城郭,為東萊邑城整體的確切範圍、規模等相關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線索。而釜山市也針對毁損、荒廢或留存的城址,持續進行考古發掘調查與修復工程。


忠清南道(保寧市)

* 敷染片片金黃的銀杏村 * 保寧銀杏村是位於忠清南道保寧市青蘿面烏棲山街上,被銀杏所環繞的村莊,又被稱為綠色農村體驗村或(青蘿)銀杏村。甫一踏入村莊入口,就有各式各樣的畫板迎接每位客人。不過銀杏村最引以為傲的莫過於銀杏樹。每到秋季,這個韓國最大的銀杏樹群落地就染上一片金黃,唯美的景色與韓國各地相較都毫不遜色。此外,1991年廢校的長峴小學,自2011年起成為農村體驗場與直銷市集。除了常態體驗和四季的農村體驗活動外,還有製作銀杏馬賽克、搖銀杏與撿銀杏果等呈現村莊特色的活動。 ​


仁川(中區) , 仁川市區

輕鬆便利遊仁川,使用仁川市旅遊諮詢中心! 如果您計劃前往仁川,利用仁川市旅遊諮詢中心將使您的旅行更加順利和愉快。仁川市在全市設有10個旅遊諮詢中心,為遊客提供全面的信息和服務。 這些諮詢中心提供多種語言的旅遊指南和手冊,包括中文、韓文、英文和日文,確保您無論使用哪種語言,都能輕鬆獲取信息。 位於仁川國際機場的旅遊諮詢中心全年無休,每天早上7點到晚上10點營業,非常方便旅客。而其他的旅遊諮詢中心則在韓國的主要節假日(春節當天、中秋節當天)除外,每天早上9點到下午6點開放。 每個仁川旅遊諮詢中心都有友好熱情的工作人員,為外國遊客詳細介紹各個旅遊景點。如果您訪問仁川,不妨去旅遊諮詢中心看看,獲取最新的景點推薦和各種服務,讓您的旅行更加便利和豐富。 在旅遊諮詢中心,您可以獲得關於文化體驗、歷史名勝、購物場所和美食推薦等方面的信息。這將使您的旅行計劃更加輕鬆,也讓您在仁川的旅程更加愉快。 當您來到仁川時,不要忘記前往仁川市旅遊諮詢中心。通過獲取寶貴的信息和服務,您可以享受更加便利和愉快的旅行。從這裡開始,盡情享受仁川的魅力,創造美好的回憶吧! 利用仁川旅遊諮詢中心的資源和專業知識,讓您的仁川之旅無憂無慮。從這裡開始,探索仁川的一切吧!


全羅北道(茂朱郡)

德裕山自然休養林位在橫跨全北茂朱至居昌的<新豐嶺>之上,距離茂昭地區不遠的南部地區。休養林內有許多小溪谷,可以享受清涼的戲水活動, 亦可在高聳參天的松樹林裡享受悠閒自在的情趣。另外茂朱度假村、德裕山國立公園等許多觀光地也就在附近。休養林內設有野生花園、散步道、涼亭、展望台、森林浴場等設施,以及森林小屋、山林文化休養館、露營場等設備,可透過網頁預約。網頁) http://www.huyang.go.kr/huyang/dukyusan/rate/index.html (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