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原道(江陵市) , 春川

沙漏公園以東海與山、正東津2里村落為背景打造而成,中間有個沙漏時鐘,其旁有松樹環繞,而海岸邊設有涼椅供遊客休憩,沙漏公園正前方為正東津海水浴場。 沙漏時鐘並非像日晷或水漏鐘般為告知現在時刻的鐘,而是根據因重力而流下的沙子體積計算時間經過的裝置,因此沙漏時鐘時間設定有30分、1小時、2小時、4小時,以及為測量船速而設定的14秒、28秒等,至19世紀為止廣泛地被使用,今日還有計算水煮蛋烹調時間的3分鐘設定,這種沙漏時鐘據說為8世紀左右由法國神職人員Liutprang所設計。正東津沙漏公園是1999年江陵市與三星電子為紀念千禧年而花費12億8千萬韓元打造而成,沙漏公園內的沙漏時鐘直徑為8.06m、寬3.2m、重40噸,而沙子重量達8噸,是世界最大的沙漏時鐘,時鐘內的沙子全部流下所需的時間為一年,翌年1月1日0點旋轉半圈上下交替重新開始計時。 正東津沙漏時鐘並非一般沙漏中間部分纖細葫蘆造型的玻璃容器,而是設計成圓形,是為象徵時間的無限性。此外,圓形造型亦象徵從東海海面上昇的太陽,平行線的火車軌道(長32m)則是代表時間永恆的流逝,往下流動的沙子與堆積的沙子告知未來與過去非斷絕而是永久的時間,而12地象是指干支到12地支,干支是將天與地宇宙原理應用於方位與時間上,12地支分別代表鼠(子)、牛(丑)、虎(寅)、兔(卯)、龍(辰)、蛇(巳)、馬(午)、羊(未)、猴(申)、雞(酉)、狗(戌)、豬(亥)等12種動物。此外,時間子時為23點~1點、丑時1點~3點、寅時3~5點、卯時5~7點、辰時7~9點、巳時9~11點、午時11~13點、未時13~15點、申時15~17點、酉時17~19點、戌時19~21點、亥時21~23點,如上將傳統時間以2小時為單位告知時刻,在農耕社會所使用的時間單位並非像今日細分為分、秒的單位,而是使用大單位的時間單位。沙漏時鐘所在的正東津是以首爾光化門前的道路地標石為起點,位於正東邊的村落,因此夏至時是韓半島最東邊太陽最先昇起的村落。


仁川(江華郡)

支石墓是史前時代石墓的一種,英文稱之為都爾門(Dolmen)。支石墓是以石頭製成的紀念文物,與埃及金字塔、英國巨石陣等類似。全世界支石墓分布最多的東北亞地區,又以韓國擁有約30,000餘個間距最近的支石墓而聞名。 江華支石墓群遺跡以仁川廣域市江華郡富近里地區為中心,四周分佈了大大小小120多個支石墓。這個地區所發現使用長7.1m、高2.6m巨大石頭的北方式支石墓,是研究史前時代非常重要的資料。這裡的支石墓分布在海拔100-200m的地方,比起其他支石墓的平均高度要來得高,為此處特徵。 江華支石墓與高敞、和順支石墓遺跡於2000年11月29日一同登記為UNESCO指定的世界文化遺產,建議於太陽西下時前往最為恰當。


忠清南道(扶餘郡)

敘述著1400年前百濟君王和新羅公主間淒美愛情故事的韓劇'薯童謠'拍攝地-薯童謠主題公園,位在忠南扶餘郡。園區內除了可以觀賞到百濟、新羅時期的王宮貴族宴會場所、一般平民村莊和貴族村等建築之外,還能體驗踢毽子、盪鞦韆、製作造型項鍊和試穿韓劇戲服等體驗活動。* 景點介紹1) 百濟王宮 – 外觀為兩樓建築,內部一樓2) 佐平扶餘宣之家 – 現為長官級以上的高層官員官邸3) 新羅宮 – 2棟新羅宮4) 王宮村 – 百濟王宮及平民的居住地5) 泰鶴寺- 相當於科學技術院的建築6) 皇華宮 – 王妃的住所7) 太子宮與愛蓮池 – 象徵著和薯童間愛情的蓮花所在之蓮池8) 薯童亭、善花亭 – 百濟王宮後的亭子9) 天嶺 – 劇中在新羅境內百濟技工們所居住的村子10) 水鏡樓 – 貴族們的宴會場所


全羅南道(麗水市)

被列為第304號國寶的鎮南館,為全羅左水營城內唯一流傳至今的建築物。壬辰倭亂結束後隔年1599年,接任李忠武公職務的全羅左水使李時言,在丁酉再亂時遭受祝融的鎮海樓原址上建立一個擁有75間閣房的大規模客舍。有著鎮撫南邊之意的「鎮南館」,根據《亂中日記》記載,鎮海樓曾為公務之用,自1664年起經節度使李道彬進行大大小小的整修後,又於1716年節度使李汝玉時期因大火焚燒而全毀,1718年由李濟冕重建後保留至今。純宗5年(1911年)時為麗水普通公立學校,並在日據時期做為麗水中學及夜間商業中學之用。 正面15間(54.5公尺)、側面5間(14公尺)及佔地面積240坪大的建築物,為八角屋頂的屋簷之一層建築,並以68條圓型柱子所搭建而成。鎮南館正前方的望海樓於日據時期被拆除,直到1991年4月重建為2層樓閣,在2009年9月重新粉刷建築物後整體煥然一新。遺蹟物展示館為鎮南館的附屬設施,裡面述說著鎮南館的歷史及陳列壬辰倭亂當時所留下的各種遺物。每逢週末,麗水市文化觀光解說員會進行詳細導覽解說。全南有形文化財第33號的麗水石人像也豎立於館內,週邊可供遊覽的景點還包括有紫山公園、梧桐島、突山大橋、忠愍祠及萬聖里海水浴場等。


全羅南道(潭陽郡)

* 茂密竹林的竹林浴場-竹綠苑 *經過官防堤林和位於榮山江源頭潭陽川的鄉校後,左手邊看到的竹林就是竹綠苑。約16萬㎡的茂密竹林位於潭陽郡聖人山一帶,於2003年5月開園。從竹綠苑入口沿著石階一步步往上走,可舒展僵硬的身軀。而竹林間陣陣吹來的微風,能替平時疲憊不堪的身心注入新的活力。聽著竹葉窸窸窣窣的聲音,漫步於生長茂密的竹林內,讓穿過竹葉的陽光灑落在身上,令人充滿朝氣。竹綠苑內生產吸收竹葉上的露珠所生長的竹露茶,在享受完山林浴後,品嚐一杯竹露茶,感受身心的悠閒舒暢。* 在竹綠苑享受竹林浴 *竹綠苑內有一條能夠享受竹林浴的2.2km步道,步道從竹綠苑的觀景臺開始,步道以大吉大利(運數大通)、青梅竹馬、哲學者等8種主題所構成。展望臺可以眺望包含潭陽川在內的風景,以及由樹齡超過300年的古木群所組成的官防堤林、潭陽有名的水衫林蔭道等。園內還有生態展示館、人工瀑布、生態蓮池、戶外公演場等,另外還設置了晚上也能夠在竹林內散步的夜間照明。


忠淸北道(丹陽郡)

救仁寺為大韓佛教天台宗的總本山,掌管全韓國140座天台宗寺院。寺院建於1945年,而後於1966年改以現代式混凝土興建,建築頗具特色。寺院內包括5層樓的大法堂,以及三寶堂、說禪堂、總務院、仁光堂、香寂堂、度香堂等,共有50多棟建築,呈現寺院全區建築密布的景觀。此外,寺內還有能供應萬人齋飯的現代設施。若造訪救仁寺,千萬不能錯過大法堂與法語碑。大法堂為1980年4月29日竣工的5層建築,是韓國國內最大的法堂,而法語碑全名「上月圓覺大祖師法語碑」,為匯集上月圓覺法師所講授的所有法文,將之化為簡單明瞭的法語再銘刻而成的碑石,法語內包含佛祖八萬大藏經的所有真理,盛載了寬廣而微妙的佛理。


江原道(襄陽郡)

與海洋融合的奇岩絕壁與涼亭景致河趙臺海邊在襄陽郡的南邊12km處,以茂盛的松樹林為背景,擁有沙灘長1.5km、水深1.5m左右、寬100m,總7,500平方公尺的大規模沙灘。相較於東海岸的其他海邊,附近育樂設施不多,以幽靜的避暑勝地受到矚目,海邊右側有岩島與防波堤,非常適合進行海釣。海邊後方松樹林極為茂盛,可享受寧靜的山林浴。經過松樹林可看到據說因朝鮮開國功臣河崙與趙浚於高麗末葉暫時隱居,因此摘取兩人的姓氏命名的河趙臺與岩丘上高高聳立的河趙無人燈臺。另外,附近知名的兜風路線為河趙臺海邊~河趙臺~河趙臺燈臺~記事文港,或是河趙臺海邊~河趙臺~漁城田溪谷等。


大邱廣域市(西區)

 


慶尙北道(安東市)

雲興洞五層磚塔建於統一新羅[AD654∼935]時期,是一座用長27.5公分、寬12.5公分、厚6公分的無花紋磚石壘砌而成的高8.35公尺的磚塔。塔原高7層,1598年壬辰倭亂[1592~1598間日本兩次入侵韓國引發的戰爭]時金銅塔尖部分遺失,韓戰時又部分受損。現存的磚塔修復於1962年。據說磚塔所在位置原是法林寺的舊址,距離塔西5M處的棟竿支柱就是最好的證明。從磚塔每層供放佛像的神龕和塔頂的瓦片上還能看出磚塔前風行一時的木塔的影子。磚塔的2層南面花崗岩基石上刻有兩具仁王(佛教中的守門神)像,爲整座磚塔更添了幾分美感。東部洞五層塔位於安東火車站廣場左側的停車場內,1963年1月21日被指定爲第56號寶物。


濟州道(西歸浦市)

藥泉寺位於濟州特別自治道西歸浦市大浦洞,經營可以檢視自我內心與體驗傳統文化的寺廟寄宿。透過山寺寄宿,可以熟悉寺廟禮節、禮佛、參禪、步行等基本活動,以及寺廟的日常與修行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