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羅南道(求禮郡)

位於全羅南道求禮郡山洞面的智異山溫泉世界,擁有大型的露天溫泉,是利用含鍺的溫泉水與礦泉水打造,佔地上萬坪的大型溫泉觀光園區,自1995年開幕以來,即吸引眾多旅客前來泡湯、旅遊。 此地的溫泉水富含鍺和碳酸納,對皮膚病、神經痛、關節炎、糖尿病、婦女疾病等成人病痛有極佳的治癒效果,園區內各類湯池、三溫暖設施完備,還有能一邊欣賞智異山美景,一邊享受泡湯樂趣的露天池,以及約60間客房的溫泉飯店,可謂韓國國內首屈一指的溫泉勝地。


釜山廣域市(影島區)

國立海洋博物館是以「我的海洋,我們的未來」為主題,涵蓋了海洋文化、海洋歷史、海洋歷史人物、航海船隻、海洋生物、海洋體驗、海洋產業、海洋領土、海洋科學等所有有關海洋的事物的綜合海洋博物館。國立海洋博物館的美麗外觀是以水滴形象化後建造而成,作為世界級的海洋韓國的地標也毫不遜色。而就規模而言,其更是韓國感到驕傲的第三大建築物。 國立海洋博物館不僅收藏了1萬4千多件的展品,讓遊客可以藉由這些海洋文物縱觀過去、窺探未來之外,還設置了8個常設展示館與企劃展示館、兒童博物館等展覽場區。此外,國立海洋博物館裡還設置了海洋圖書館、水族館、大講堂、露天劇場、4D影像館等複合文化空間。


江原道(三陟市)

海洋列車由2節特室車箱、1節一般室車箱、1節家庭車箱,共四節車廂所組成。在特室車箱裡遊客可以坐在舒適寬敞的雙人座椅上欣賞窗外美景;家庭車廂則有圍桌式的座位和飲食部;最後一節車廂分別有 3人座椅和雙人座椅。在搭乘海洋列車的旅途上,旅客可以透過寬廣的觀景窗欣賞東海沁藍的大海和雪白的浪花,四季景色皆不相同,讓旅客能夠體驗到四季的美妙。另外,旅途中停靠的車站各有特色,喜歡列車旅遊的旅客一定不能錯過。


濟州道(西歸浦市) , 旧济州

全是絕壁的山房山山腰處,有座瀛洲10景之一的山房窟寺。傳說漢拏山白鹿潭的山峰被拔起來抛至此處,便成爲了山房山(395m)。山房山與濟州其它的山不同,它沒有火山口。西南側的懸崖上的這個高五米的岩石洞,原來稱山房窟,後因其內供奉著佛像,故稱之爲寺。在洞內可沿著海岸線看到馬羅島以及呈龍頭形的海岸。洞頂上一年四季都有水珠滴下。山房山懸崖峭壁上的植物地帶指定爲天然紀念物第376號,這裡生長著濟州獨一無二的黃楊木。* 龍頭海岸位於山房山前頭的海岸,從山房山休憩所出發,約10多分鐘即可見到海岸絕景。龍頭海岸顧名思義,形狀似龍昂起頭身往海上前行的模樣而取名為龍頭海岸。龍頭海岸入口處,可見到Hamel漂流紀念碑,可安排1小時左右在此觀光。


全羅北道(高敞郡)

高敞支石墓博物館展示青銅器時代各種文化遺物和生活樣貌,以及世界的支石墓文化。常設展示館以觀覽資訊和象徵展示空間構成。把主題展示室的展覽內容壓縮,以象徵展示的方式,引起參觀者的關心及興趣。代表性象徵展示品旁設有諮詢櫃台及資料搜尋系統,提供參觀者照片資料進而深入了解。展示館3樓設有體驗空間,提供生火、岩刻畫、搭建支石墓等活動體驗。另外可以在穴居原型,以1:1的比例建造成的模型前照相留念。展示館外部寬廣的戶外空間設有高敞青銅器時代的人類生活型態體驗等主題空間。另外也提供可以充分展現先史人類生活樣貌的先史村,以及嘗試搬動支石墓石頭的體驗庭院和展示代表性墓石樣式的展示庭院等多樣設施。


大邱廣域市(寿城區)

位於大邱壽城區大興洞的大邱體育場,於1997年7月28日動工,2001年5月20日竣工。體育場的屋頂設計融合韓國傳統民家屋頂的曲線美,並以地球的模樣,象徵全世界的人齊聚同一屋簷下。體育場可容納超過6萬名觀眾,可舉辦大型國際賽事,而座席的74%設有能接受自然採光的鐵弗龍薄膜屋頂。整體建築為地下3層、地上3層,佔地廣闊,位於市中心東南側9km處。主要設施有體育館、棒球場、室內溜冰場、騎馬場、網球場、游泳池、健身房、跆拳道場、柔道場、射擊場、射箭場、攀岩場、滑板場、跑道等。 大邱體育場也是2002年韓日世界盃(2002 FIFA WORLD CUP KOREA/JAPAN)的賽場之一,曾進行塞內加爾對丹麥、斯洛維尼亞對南非、韓國對美國的分組賽事,以及韓國與土耳基的季軍戰等賽事。


江原道(三陟市)

三陟海水浴場距離三陟市區約1.4km左右,是保有長1.2km、寬100m廣大白沙灘的海水浴場。擁有鬱蒼茂盛的松樹林和乾淨的白沙灘,加上水位不深的關係,每年都吸引50餘萬名的遊客來此避暑。不只如此,也因為美麗的自然風景,使得很多韓國有名的戲劇、電影都來這裡取景,如電影《外出》、《春日走了》、韓劇《太陽的南邊》等等。不只是夏天,其他季節也擁有獨特的美景,也吸引了許多觀光客的來訪。※ 諮詢專線:+82-33-1330(中英日)


全羅南道(麗水市)

全長3.5km的麗水海洋鐵路自行車,於隧道與景色開闊的鐵路上奔馳,整個區段都可以欣賞到美麗的海景,能帶給遊客極佳的視覺享受與身心放鬆。


全羅北道(益山市)

王宮里遺跡是從1989年起,花費20年的時間挖掘考察的結果。可以確定這裡在西元600年到640年間為百濟武王時期建立的王宮,後來王宮的重要建築坍塌毀損,而於原址上建造了寺廟。在王宮里遺跡內可以找到韓國古代王宮裡最早出現的外郭城牆,還有王處裡政事、執行儀式的正殿等14個建築遺址,以及百濟最好的庭園遺址與生產陶瓷器的工坊、韓國最早的衛生設施-大型洗手間遺址等。對於掌握王宮的修築過程與王宮內生活的情形,皆為非常重要的資料。


忠淸北道(丹陽郡)

救仁寺為大韓佛教天台宗的總本山,掌管全韓國140座天台宗寺院。寺院建於1945年,而後於1966年改以現代式混凝土興建,建築頗具特色。寺院內包括5層樓的大法堂,以及三寶堂、說禪堂、總務院、仁光堂、香寂堂、度香堂等,共有50多棟建築,呈現寺院全區建築密布的景觀。此外,寺內還有能供應萬人齋飯的現代設施。若造訪救仁寺,千萬不能錯過大法堂與法語碑。大法堂為1980年4月29日竣工的5層建築,是韓國國內最大的法堂,而法語碑全名「上月圓覺大祖師法語碑」,為匯集上月圓覺法師所講授的所有法文,將之化為簡單明瞭的法語再銘刻而成的碑石,法語內包含佛祖八萬大藏經的所有真理,盛載了寬廣而微妙的佛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