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東大門區) , 東大門

永徽園和崇仁園與其它的王陵相比簡樸而雅致,之所以說它簡樸,是因爲這裏不是王的墳墓,而是王的兒子和後宮的墳墓。在韓國的朝鮮時代(1392--1910),不同的身份地位使墳墓的結構也有很大的區別,從墳墓的結構可以淸楚地瞭解主人生前的身份。王和王妃的墳墓的叫陵墓,不但規模大,而且裝飾也很華麗。而兒子和後宮的墳墓則稱爲園林,比陵要簡單一些。永徽園和崇仁園分別是朝鮮時代高宗的後宮嚴氏和永親王的兒子李晉的墳墓。兩者結構大致相同,規模上永徽園比崇仁園稍大一些。進到園裏面,首先看到的是紅門,走進紅門就意味著你將進入一個神聖的殿堂。過了紅門是一條石路,石路的盡頭是丁字閣,丁字閣是供人們祭祀的地方。丁字閣的屋頂房檐上有許多被稱作雜像的石像。所謂雜像就是指屋頂房檐上像動物一樣的石像,它們的作用是驅趕惡魔,樣子有些像猴子等小動物。丁字閣旁邊有一個放著石碑的碑閣,這裏記載著被埋葬者的相關故事。丁字閣後面是墳墓。現在看到的永徽園和崇仁園也是特別管理辦公室所在地,它保存了古建築的原形,彎曲的房檐,窗格,屋脊都保存得非常完好。特別是在秋天,這裏到處都是楓葉,環境非常優美。入口兩側是石路,是一家人散步的好去處,也是戀人約會的上乘之選。


京畿道(加平郡) , 議政府

鱉島為京畿道加平郡加平邑達田里1號一帶的島。1943年隨著清平大壩的建設,在北漢江上生成的鱉島,距離南怡島以直線距離計算約為800m左右。「就如鱉般樣貌的小山坡」之島,因而被取名為鱉島。由東島、西島、中島、南島等4大塊島所形成的鱉島上有休閒及生態公園等設施。具有汽車露營場的西島一帶為韓劇IRIS的外景地;中島則有直徑超過100m草地廣場的生態文化公園,鱉島露營場西邊另有自然生態主題公園「二和園」。鱉島不僅以露營聖地聞名,透過2004年開始舉辦的鱉島國際爵士音樂節也使此地更加廣為人知。


首爾(中區) , 東大門


全羅南道(木浦市)


江原道(春川市) , 原州

位於江原道春川市孝子洞的Momzit慶典劇場,建築分為地下1層樓至地上3層樓,整體面積規模為1,522.72平方公尺。擁有可容納150名觀眾的表演場、練習室、梳妝室等設施,這裡除了進行默劇表演之外,同時也是國樂、舞蹈、戲劇等多樣化領域小型公演的專用表演空間。以"一個人的姿態就能改變世界"為理念,Momzit慶典劇場提供給春川市所有希望展現身體、律動、形象等各方面表演藝術家及喜愛藝術的觀眾,能夠共同盡情表現或欣賞的文化空間。


慶尙北道(鬱陵郡)

山的形狀就如聖潔的人一樣故名聖人峰。一年平均有300天雲霧繚繞更加深人們對它的神秘感。山頂有如祭壇般的石頭上,有稱作將軍腳印的足跡。海拔984公尺的聖人峰率領兄弟峰、彌勒山、羅里嶺等大大小小的山頭。山毛櫸、楓樹等珍貴樹種所覆蓋的山頂,被列為自然紀念物189號。山間健行可從道洞或苧洞出發,在道洞經由大願寺上登山路後,可到達冠帽山底下的岔路口。若行走苧洞路線,清涼的風吹拂有如自然的空調般涼爽,更可以遊覽鬱陵島上有名的蓬萊瀑布,是盛夏觀光路線的好選擇。從道洞經由冠帽峰的登山路線約3小時內便可攻頂。聖人峰的冬季雪景也相當的壯觀值得一遊。


首爾(冠岳區)

冠岳山落星垈公園是將高麗名匠仁憲公姜邯贊將軍(948年~1031年)的誕生地聖域化的地方。1973年從首爾市將將軍的出生遺址地進行整頓,形成現在的公園。落星岱3層石塔的第一層塔身前面用楷體刻着“姜邯贊落星岱”銘文,所以其又被稱為姜邯贊塔或姜邯贊落星岱塔。建成年代為高麗時代,建築原料為花崗岩,塔高4.48米。因為有這個塔,所以從前在此地的村子又叫做塔谷,舊時村裡的人們都相當敬仰姜邯贊將軍,追慕他的偉業。* 安國寺安國寺是模仿高麗時代木造建築的代表——榮州浮石寺無量壽殿所建造的,裡面供奉着姜邯贊將軍。其規模為正面5間、側面2間,青瓦屋頂高高聳立,給人一種十分雄偉的感覺。其與首爾大學後門相連的路位於東邊,故有許多人前來參觀,也使其成為了首爾南部地區的名勝景點。* 落星岱遺址落星岱為姜邯贊將軍誕生的所在,其原本是落星岱3層石塔的所在地。1973年落星岱修整後,將石塔移入安國寺內,並在原位置上樹立起遺墟碑,以表示此地是有名的歷史遺址。因此,雖然紀念姜邯贊將軍的誕生地而聖域化的地方雖然是落星岱,但其真正的誕生地是遺墟碑所在的地方。


慶尙南道(陜川郡)

與通度寺、松廣寺並列韓國3大寺剎的海印寺,建立於802年。目前寺剎內雖有大大小小的經殿,但皆為近代才建立而成的,只有藏經板殿為朝鮮初期建立,並保持當時的面貌。藏經板殿為保存13世紀流傳下來,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高麗大藏經板8萬餘章的木造建築。規模、型態一樣的兩棟建築分列在南北兩端,南邊的建築稱為<修多羅殿>,北邊的稱為<法寶殿>。沒有華麗的裝飾與漆色,僅扮演保管大藏經板的作用。通風良好、溼度強,適當維持室內溫度的高超科學技術,此建築物至今完好保存著八萬大藏經板。藏經板殿正確建立的時間不得而知,但1488年以朝鮮世祖之名建立後,韓半島遭逢火災或戰爭等災難皆為波及於此。作為保管世界唯一的大藏經板的建築物,不僅本身的建築之美與其中隱藏的科學技術,並於1995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慶尙北道(慶州市)

被指定為史蹟第172號的五陵,是新羅初代王朴赫居世王與王妃閼英夫人、第2代王南解王、第3代王儒理王、第5代王婆娑王等四位朴氏王與一位王妃的陵墓,合稱五陵。五陵的東邊有供奉開國君王牌位的崇德殿,後方則完整保存了相傳為閼英夫人出生地的閼英井。


慶尙北道(慶州市)

雞林位於瞻星臺和月城之間,傳說慶州金姓的始祖闕智出生於這裡,因此為鷄林增添了一份既深且神秘之感 (史蹟第19號)。傳說新羅脫解王時代,瓠公在這片林間聽到雞啼,走近一看,驚訝的看到一只金櫃掛在樹枝上,瓠公將此事向皇上報告後,皇上親自將此金櫃取下,打開蓋子一看,裡面竟有一個姓金的娃兒。王將娃兒命名為金閼智,此事過後本來稱為始林、鳩林的這片樹林,改稱鷄林,更做為了新羅的國號。廣大的樹林中,櫸樹高大滋長。因金太子的出生,朴姓未能如願繼承王位,此後新羅的王都是金氏,一直到現在,人們也一直認為鷄林受歷屆國王及櫸樹的媲護,並視鷄林為聖地,自大陵苑-櫸樹-半月城沿線,一到春天,道路兩旁會開滿油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