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清南道(公州市)

位於公州市反浦面鶴峰里的東鶴寺,距離公州市區約25公里、大田市區約8公里。東鶴寺創建於724年,935年新羅(B.C.57~A.D.935)滅亡後,為了紀念新羅的開國始祖朴赫居士,於937年擴建並更名為東鶴寺。東鶴寺在1950年韓戰時被燒毀,一直到1960年後,才又被重建修復。東鶴寺是韓國歷史最悠久,也是最早的比丘尼寺院,目前還增設了比丘尼大學,現有150多位的比丘尼,在此修行並學習佛法。


忠清南道(扶餘郡)

位在像是落花岩的屏風,亦在白馬岩山麓的皐蘭寺,據推斷約是在百濟未期時所建築的。至於皐蘭寺是基於什麼樣的原因下所建築的,說法不一,沒有詳細的記錄遺留下來,有人說是為了讓百濟的國王有休息的亭子而築; 也有人說是為了紀念三千多名宮女投身於落花岩的貞節精神而建,實不可考。在寺廟的後面有一口皐蘭井,井口的石頭上還長有皐蘭草。相傳百濟的國王每天都喝 皐蘭井的井水,因為從取水的臣子把皐蘭草放在水面上可得知。在皐蘭寺也是欣賞白馬岩最好的地方,當然乘船遊白馬江,也別有一番情趣哦!!


忠清南道(扶餘郡)

在扶餘到處都可見百濟的古墳,其中百濟王陵園(陵山里古墳群)是百濟王陵中規模較大保存較良好的古墳之一。位於古墳群入口處的百濟古墓模型展示館展示著和實物大小一樣的古墓群,可讓觀光客一次盡收眼底,約花5分鐘進入展示館內即可看到南面有7個古墳,氣氛靜肅莊嚴。古墳的外型多是圓形封土墳,內部則是穴式石室墳。在陵山里古墳1號墳中難得發現了四神圖壁畫,從畫有高句麗的壁畫來分析可以看出當初已與高句麗有往來的事實。


忠清南道(牙山市)

溫陽民俗博物館收集、保存並展示悠久歷史洪流中韓國人的生活面貌,是系統性展出包含韓國人的食衣住與宗教、文化等生活各個層面的地方。為讓成長中的孩子們了解韓國傳統文化並培養認同的自信心,進而發展成為新價值創造的墊腳石。另外,除教育、傳統繼承、學術等目的外,向世界宣揚韓國文化的獨創與優越性為博物館所訂下的宗旨。


忠清南道(天安市)


忠清南道(泰安郡)

位於泰安西側12km處的戀浦海水浴場,是72年開發的高級療養勝地。白色的扇型沙灘形成了一片壯觀的景色,在海上島嶼的陪襯下,就更加讓人不自覺地為這片美景感嘆。受暖流影響水盪較高,因此戀浦海水浴場也以韓國國內開放時間最長的海水浴場而出名。沿著長滿松樹林的海岸線所形成的奇岩怪石也是一等的美景。


忠清南道(牙山市)

貢稅里聖堂位於仁州面的貢稅里山丘上,仁州面是連結牙山灣和插橋川的主要城市。貢稅里聖堂隸屬天主教大田教區的本堂,是早期從浦口上岸的天主教徒們,開始傳教的地方,教會於1894年創立。初期是利用民家充當教堂,1897年設立了司祭館,本堂於1922年正式完工。這是忠清南道最早的本堂,之後又分割出公州、安城、溫陽、屯浦本堂等。境內不但立有在丙寅迫害時,3名殉教徒的墓碑。尚有130坪的本堂、司祭館、靜思園、聚會廳等。數百年的老櫸木和各種林木所形成的綠色森林,讓天主教聖地顯得更為迷人。貢稅里和牙山、瑞山、韓山一樣,都是朝鮮時代的貢稅庫址。也就是將清州、沃川等39個地區的稅金收集後,以船運的方式,將稅金送到京城的轉運站。


忠清南道(牙山市)

Paradise SPA道高與Paradise飯店同屬Paradise集團所經營,為位於忠清南道牙山的休閒設施。總規模24,622㎡(約 7,500坪),最多可容納5,000人的此地,擁有兼具水療功能的澡池、一年四季都能享受溫暖硫磺溫泉的溫泉大浴場,以及各種戲水設施的SPA渡假村,其中尤以配合季節推出各式各樣主題的戶外SPA最受歡迎。 冬季有促進健康的五加皮池、生薑池、運用橘皮的柑橘池等,另外還推出能享受泡湯樂趣,並進行泡菜製作、摘栗子、牧場體驗等體驗的週末特色套裝行程。此外,附近也有顯忠祠、外巖民俗村、溫陽民俗博物館、神井湖、孟思誠古宅(孟氏杏壇)等眾多景點,相當適合家庭旅遊。


忠清南道(瑞山市)

浮石寺位在忠清南道瑞山島飛山山腳,是被指定為忠清南道文化財資料第195號的新羅時代寺剎。瑞山浮石寺不像同名的慶尚北道榮州浮石寺那樣有名,其規模較小,歷史紀錄也不多,但據說是文武王17年(677年)由義湘大師所建,之後朝鮮時代由無學大師改建。1330年浮石寺製作的金銅觀音菩薩坐像現在被供奉在日本對馬島的觀音寺,更可以確認浮石寺千年古寺的歷史軌跡。 現今浮石寺尚存的建築以大法堂‘極樂殿’為中心,做為寮舍寨(僧侶住宿的建築)的‘牧龍莊’與‘尋劍堂’整齊排列,與安養樓對望。另外往法堂左側向上走,有座山神閣,在浮石寺庭院往島飛山登山路的路口處有座石塔。登上島飛山山頂可以看到看月島與安眠島所在的西海岸,以及內陸的伽倻山美景,吸引了很多觀光客的注意。


忠清南道(扶餘郡)

國立扶餘博物館是一家歷史悠久的博物館,它有四個展覽廳和室外文物展示場,共有約1,000餘件文物,所收藏的資料有13,000多件。在先史展廳裏可以欣賞到青銅器時代具有代表意義的鄉村遺迹和從該遺迹中出土的各種文物、石器、土器等。歷史展廳主要展示了泗娠時代的文物,泗娠時代(538~660)是百濟歷史上在文化藝術方面最鼎盛的時期。此外在佛教美術廳可以觀賞到與佛教美術相關的文物。在博物館前院、展廳的回廊、博物館後院的室外石造文物展廳裏還可以欣賞到許多石制的文物,它們大部分是從寺廟地基中挖掘出來的,因而這裏和佛教相關的文物很多,其中有三件價值連城的寶物,值得遊客仔細鑒賞。這裏還有社會教育設施,都是些現代化的設施,每年都會舉辦許多的文化活動。如果去國立扶餘博物館參觀,還有機會見識到參加各種活動的遊客,非常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