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清南道(靑陽郡)


忠清南道(扶餘郡)

韓國人參公社下經營的高麗人參莊是專門制造生產高品質紅參品牌"正官莊“的工廠,在這裡可以體驗和學習高麗人參的優秀性、紅參加工制造的過程,以及識別紅參的方法等。 擁有250坪規模的人參博物館是匯集了提供了解人參歷史、人參栽培、體驗空間、人參制造、人參產業以及企業歷史的多功能區域,這裡不僅展示著韓國國內出產的高品質人參樣品,而且來自其他國家所出產的人參樣品也在此展示。遊客在此觀覽和見學的同時還可以採購當地出產的高品質紅參產品。


忠清南道(禮山郡)

東軒意指古代首令執勤的地方,與生活處所內衙有所區別,一般坐落在東邊所以稱作東軒,首令主宰的官廳之主要建築。大興東軒正面有6間(14.4m),側面2間(4.8m),屋簷高3.3m的單椽八角屋頂之木造瓦屋。大興面東軒是朝鮮後期的建築樣式,上樑文記載永樂5年(1407年)所建造,同時期的還有大興鄉校(1405年)在朝鮮太宗時代搭建,經康熙42年(1703年)有重修的歷史紀錄,朝鮮肅宗時,大興升格為郡後推測當時又再次經過重修。 現今的東軒經過日據時期的強佔後,大興面納入禮山郡之後也改造成大興面事務所,直到解放後大興面事務處新建,而1979年東軒才再次復原原貌。


忠清南道(瑞山市)

看月庵位於忠清南道瑞山市浮石面看月島里,是小小看月島上的庵子。為朝鮮太祖李成桂的王師無學大師所創建,因無學大師在此觀月悟道,而被稱做看月庵。看月庵位在退潮時會變化成為陸地的罕見島嶼上,與週邊島嶼在夕照下相互輝映。一輪明月從海面上升起時,其景緻更是無法用言語形容。


忠清南道(舒川郡)


忠清南道(禮山郡)

百濟(BC18~660年),百濟復興運動的最後激戰區域-任存城,就在忠清南道禮山郡光時面和大興面、洪城郡金馬面相接之處。任存城為在鳳首山上,海拔483.9m,石城高度為2.4㎞。當時為抵擋百濟和高句麗的入侵所建,擔當守護百濟首都的角色。現在除了修復完成的部分,其他區間僅可見到倒塌的城牆痕跡。除了山城可看以外,鬱鬱蒼蒼的森林及自然景觀也是這裡的一大特色,值得推薦的還有這裡的歷史探訪路,共有5條路線,訪客可參考往返時間做選擇。


忠清南道(唐津市)

「松山」位於忠清道最好的土地「內浦」的正中央,意指著松樹茂密的像許許多多的小山丘一樣。1821年8月21日韓國史上第一位神父,聖 金大建‧安德烈神父在此出生。一直到7歲以前,金神父都住在這裡。後來為了躲避己亥迫害,才隨著祖父金泰鉉遷移到龍仁的韓德洞(現風螺村)。「松山」被稱為聖地的原因不只有這樣,金大建神父的曾祖父金振侯(1814年殉教),曾祖母金韓賢(1816年殉教),父親金濟俊(1839年殉教),還有包含金大建神父(1846年殉教)在內,共4代的殉教者住在這個地方。金大建神父在風螺村裡,被挑選為神學生,並到澳門留學。1845年在上海金家港的教堂內,接受培雷歐主教的受封,成為神父,並在同年10月回到韓國。回到韓國後的金神父,就在龍仁一帶傳教。1846年9月,26歲的金神父以國家重大罪犯的罪名,在新龍山附近殉教。1984年5月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訪問韓國時,追封其為聖人。在松山聖地的松樹樹影下,有一個類似金神父銅像的紀念塔,而金神父的遺骸就在這座可以容納160個人的「靜思堂」裡。


忠清南道(保寧市)


忠清南道(禮山郡)


忠清南道(保寧市)

位在忠清南道保寧郡的開花藝術公園,涵蓋附帶設施範圍共具5萬5千餘坪的規模,是個主題藝術公園。公園內有碑林公園、肉筆詩公園、音樂堂、美術館、香草園區等等。 在藝術公園內的大型溫室香草園區裡,除了有闊葉、水生植物以外,還有各種淡水魚、兩棲動物、昆蟲等,對孩子來說是在好不過的教學場所。而肉筆詩公園則有韓國當代詩人們的作品,不論是愛情、天倫相關的詩和歌曲都有,另外碑林、詩碑、石雕區共有1,000餘作品展示中,將韓國的文藝作品分享給所有訪客。 圍個整個藝術公園所建造的自然散步道路長約2.5km,路的兩邊排列著韓文詩碑,相當具有特色。加上公園裡的各種體驗活動,開花藝術公園絕對是週末全家一起歡度美好時光的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