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羅北道(扶安郡)

扶安郡鎮西面鎮西里的熊沼鹽田是韓國少有的天然鹽地,這裡接近海邊,與其他鹽田不同的是,其位於熊沼灣內。朝鮮時代時,從茁浦灣到熊沼灣製作出的火鹽(將海水燒沸製作的鹽),與Kummopo(舊鎮)出產的米一起運送到鹭粱津,包含比其他地區多出10倍左右的礦物質。包含熊沼鹽田一帶在內,從彩石江道高敞的沿岸,有聞名全世界的沙灘。在這裡幸運的話可以直接看到鹽田作業情況,對於小孩子們體驗學習也很有幫助,鹽熱夏季時主要是在傍晚作業。


全羅北道(井邑市)

井邑詞公園位於全羅北道井邑市市其洞。井邑詞是5個百濟歌謠之一,也是用韓文字紀錄的歌謠中年代最久遠的。公園裡有著如同井邑詞的歌詞中描述,某個百濟女人每天盼望丈夫回家而變成石頭的望夫石。另外還有以井邑詞歌曲碑為主的祠堂、井邑藝術會館、井邑詞國樂院、市立圖書館、戶外公演場等。1996年12月,在公園內設立了以花崗岩製造,高2.5m的望夫像。望夫像是以百濟女人穿著略長的韓式短外衣、頭髮中分向兩旁盤起、兩手在胸前互握的樣子打造。為了讚揚女人在祠堂等丈夫等到變成石頭的婦德,每年都會舉辦祭禮。


全羅北道(南原市)

智異山為1967年韓國第一座國立公園,從很久以前開始就和金剛山、漢拏山齊名、推為三神山之一;也為新羅五嶽中的南嶽,為智慧異人之山之意。因與白頭山相連接也稱為頭流山;取自佛家中頓悟的高深僧侶之處所的方丈,也稱方丈山。分布於全羅南道求禮郡、全羅北道南原市、慶尚南道河東郡、山清郡、咸陽郡等。這裡擁有南韓第2高峰─天王峰(1,915m),以及帝釋峰(1,806m)、半月峰1,732m)、老姑壇(1,507m)等10餘座高山,和七仙溪谷等6座溪谷;九龍瀑布、佛日瀑布、龍湫瀑布、七仙瀑布等10餘個瀑布,為相當有名的名勝區。另外,華嚴寺、燕谷寺、雙蹊寺、大源寺等大寺院,以及一些寺庵和文化財皆分布於此。


全羅北道(茂朱郡)

茂朱德裕山渡假村是韓國代表的山嶽型渡假村,擁有絕美的自然風景,且將人與自然、健康巧妙的融合在一起。茂朱渡假村位在擁有知名的九天洞溪谷的德裕山山腳,腹地212萬3千餘坪。


全羅北道(任實郡)

全羅北道的任實是韓國最早的起士村,在這空氣清新的大自然中,提供了農村生活體驗和製作起士的體驗活動。由於在此可以品嘗道韓國原產的起士,因此相當受到外國觀光客的歡迎。特別是這裡距離有名的全州韓屋村只有30分鐘的車程,因此有很多外國觀光客在旅遊起士村時,都會選擇投宿在韓屋村。體驗活動除了週一公休之外,全年正常運行,唯必須參觀前3天以電話諮詢預約。在全州客運站搭乘市外公車抵達任實起士村約需30~40分鐘全州客運站諮詢電話) +82-62-281-2739(英日中)任實起士村諮詢電話) +82-63-1330(英日中)


全羅北道(全州市)

藝術和歷史的都市全州在都市的歷史、地區特性、都市脈絡、地方性格上有別於其他都市,文化藝術家和地區居民對藝術的熱情極高,對藝術的潛在力也極為豐富。韓國聲音文化殿堂以這樣的地區性為背景,不僅單純為文化空間,更提高全羅道民生活品質,營造溫馨和諧的氣氛,期望被活用於約會、休憩的場所。賦予符合國際化、世界化的現代形象,創造出藝術價值,可說是符合藝術之鄉形象的建築物。 * 開館年度 - 2001年9月


全羅北道(鎭安郡)


全羅北道(茂朱郡)

1995年遷移至赤裳山城的安國寺,是整座山城上唯一的一座寺廟,位於海拔1000公尺高,正殿、側殿共15多間。山的頂端有山城湖水,景色優美,因此佛教徒和觀光客絡繹不絕。尤其以秋天的楓葉景色最為迷人。安國寺另外又以第1267號的靈山會掛佛幀寶物、第42號極樂殿有型文化材、第85號護國寺碑、及保有世界佛像的聖寶博物館等著名。連赤裳山城本身都是第146號史蹟。


全羅北道(高敞郡)

8264.5m²(2500坪)的腹地上,內部空間就足足佔有1487.61m²(450坪),除了海水蒸浴池外,還有韓國規模最大的火汗蒸幕、室內細沙汗蒸幕、黃土玉石汗蒸幕、海水湯池、綠茶湯池等各種附屬設施非常齊全。特別是透過水質檢驗,被認定為韓國最乾淨的水質,因此備受矚目。海水世界是汲取205公尺被認為神秘藥水的岩盤水,水質非常乾淨可口,受到許多旅客的喜愛。*海水蒸浴的效果海水蒸浴是把加熱的海水放進許多藥材,然後全身浸泡於其中。九市浦海水鹽度較高,自古以其優秀的滲透壓效果,對血液循環有卓越的效果而著名,另外對神經痛、關節炎、腰痛、皮膚病等各種成人病痛皆有極佳的治療效果。特別是把皮膚的老廢物質以汗的形式分離排出體外,讓皮膚淨白恢復光澤。若想驗證的話,可以穿戴戒指或項鍊浸泡在海水蒸浴池內,效果將會比起超音波洗滌會變得更加有光澤。


全羅北道(益山市)

1997年開館的彌樂寺址遺物展示館,是為了探考百濟(西元前18年~660年)的文化所設立。這個展示館展示保存著曾為百濟最大寺廟彌樂寺址(史蹟第150號)出土的遺物,收藏遺物有近19,200多件。顧及彌樂寺址的景觀,展示館蓋在較低的位置,外觀因參考並重現彌樂寺石塔而成為另一個值得觀看的景點。展覽室分為中央廳、概要室、遺物室、佛教美術室,展示有彌樂寺址及東方最大的彌樂寺址石塔(國寶第11號)、彌樂寺址幢竿支柱(寶物第236號)等的展示遺物,和400多件資料。另外還特別開辦彌樂寺址現場學習及歷史文化講座、暑期文化學校等各種文化活動,一年中還會放映多部各種文化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