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原道(鐵原郡)

和平展望臺原是指鄰近的鐵三角(平康、鐵原、金化三個地方的安全要塞)展望臺,在戰爭結束後由於周圍叢林生長茂密不敷使用,於2007年重新竣工完成。展望臺可以將江原道鐵原郡中部戰線的「非武裝地帶」及北韓地區一覽無遺,內部還展出第2地道、軍事帳篷、拷問室等模型,以及非武裝地帶的照片等。另外還設有最多可乘載50人的單軌列車,讓遊客能夠輕鬆自在地前往展望臺。登上展望臺,不僅能看到古代泰封國遺址與廣闊的鐵原平原,透過望遠鏡還能將北韓軍人的模樣盡收眼底。


大田廣域市(儒城區)


全羅南道(麗水市)

韓國境內第7大島,因1984年12月15日竣工的突山大橋而與麗水半島連成一起。長450m、寬11.7m的斜張橋─突山大橋,週邊與美麗的海上風景相襯,成為一有名的觀光景點。突山島內有突山公園、武術木箭適地、全羅南道水產綜合館、防竹浦海水浴場、向日庵、隱寂庵等名勝古蹟,並且還設有可以繞島一圈的海岸道路。特別是近年來觀光餐廳、民宿等便利設施逐漸增加,前來的觀光客也日漸俱增。在突山島搭車悠閒地繞一整圈,為可使人心情舒暢的一個地方。沿著海岸道路繞一圈的話大約為60㎞左右,大約需要1~2個小時。另外突山大橋下有仁辰倭亂當時所使用過的龜甲船實體模型,呈現壯觀雄偉的氣勢。鄰近也有許多坐落在海岸邊賣新鮮海產的餐廳可品嚐生魚片。除此之外,在突山公園內俯瞰的麗水市全景是絕不可錯過的觀光景點。


全羅南道(求禮郡)

智異山的壑谷深,山勢美,在不同的高度可以看到不同的風景。特別是這裡有衆多山峰和不受污染的大自然,蘊藏著許多其他地方看不到神奇景致,因而聞名天下。而智異山十景正是集中了其最美妙的景致。 智異山第一景是清晨的日出。火紅色的旭日躍出東面的地平線,景色甚爲壯觀,這裡的日出可謂是全國第一。第二景是老姑壇的雲海。老姑壇聳立於智異山西面海拔1507米處,是智異山衆峰中第一高峰。老姑壇也是縱貫智異山旅遊路線的出發地,沿華嚴寺山谷向上至山頂,眼前便是一片雲海,堪謂絕妙奇境,即便是稱其爲智異山第一景也不為過。第三景是般若峰的夕照。般若峰形似女子的胸脯,登此峰的最大樂趣正是一觀夕照。第四景是夜觀滿月。暗紅色的天空和黑黝黝的山脊線形成色彩的絕妙組合。第五景是煙中紅霞。第六景是清鶴峰和白鶴峰之間的深淵瀑布。流水從60米的高度奔流直下,發出響亮的聲音。第七景是稷田丹楓。從邑內出發行約10多分鐘,就到了全羅南道和慶尚南道交界的外穀里,可見一處松林。這裡就是稷田谷,是智異山最大的闊葉樹林帶。春天金達萊,夏天綠松,秋日紅葉,冬日雪景,景色十分優美。其中秋日紅葉更是甚稱天下第一美景。每年這裡都要舉行紅葉節。第八景是開於小塊岩石之間的山躑躅花,每逢春天這裡就成了山躑躅花的世界。這一帶是1200多米的寬闊平原,在韓國算得上是最大的山躑躅花高原了。從有七位神仙的七仙洞向上到仙境的一路,越走景色越壯觀。第十景是蟾津清流,蟾津江橫貫智異山,流入南海,江水清澈,碧綠如綢緞。江兩邊的白沙灘也十分美麗。  


江原道(楊口郡)

楊口先史博物館展示了楊口邑上無龍里出土的舊石器時代的遺物,以及亥安面縣里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遺物,並以青銅器時代的遺物為中心進行展示。其更是能夠輕易了解韓國史前時代的第一座先史博物館。


慶尙北道(奉化郡)

青玉山(1,276m)位於太白山望京山頂東南方一带,擁有從小川面netjae到稜線的登山步道。山麓中央有不知何時建造的弘濟寺,泗溟大師曾在此講道。另外還有全世界最南端的熱目魚棲息地,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第74號的百泉溪谷。除此之外,還有原始林綿延百里的古善溪谷。可以享受森林浴的青玉山自然休養林內有水上遊樂場、體力鍛鍊場、山中窩棚、露營場、營火場等,便利設施完備。


江原道(橫城郡)

酒香路是麴醇堂橫城工廠參觀行程的名字,意指'裝滿酒香氣的小徑'。橫城工廠擁有清新的空氣與純淨的水,再加上釀酒的熱誠。工廠位於酒泉江邊,傳說以前儒生們只要在此對飲,這裡就會冒出純淨的酒來。


京畿道(南楊州市) , 議政府

* 由茂密的森林和溪谷所構成的水洞國民旅遊區 *位於南楊州水洞面的松川里、雲水里、立石里、水山里、 飛禽里一帶,就如同一幅畫一樣美麗,無論去到何處都有潺潺流水, 故便以「水溪谷」聞名。而被鑄錦山、霜山、祝靈山所環繞的水洞國民旅遊區,因為有著茂密的森林以及清淨的溪谷,是夏季最適合避暑的好去處。水洞國民旅遊區是於1983年所建成,從水洞國民旅遊區管理水往上走1.5公里處,因為有許多岩石且樹林茂密,有許多遊客會在夏季前來避暑。溪谷的每一處都有遊樂區,以及許多的鄉土料理店和民宿,吸引許多人前來遊玩。此地還有數十種的野生水果、菇類、沙蔘、蕨菜、桔梗. 楤木芽等山產以及野生蜂蜜、栗子、松子等特產品。*在水洞國民旅遊區遇見蒙古民俗藝術表演團*水洞文化村是南楊州市與蒙古首都烏蘭巴托締結友好合作關係時,於2000年4月15日所開設的主題公園,其總面積為687平方公尺,共耗資5億韓元。水洞文化村由7座傳統蒙古包(Ger)、2座馬車蒙古包以及一座展示館所組成。被稱為「Ger」的蒙古包,是蒙古游牧部族的傳統家屋,而其所有的材料都是直接取自蒙古。另外,在文化村的中心設置了大型蒙古包,專門展示游牧民族傳統服飾以及馬鞍、飾品、家居用品、樂器等150餘件展品。


江原道(江陵市)

注文津港是港內水面積約21萬平方公尺的沿岸港口,過去主要輸入魷魚、明太魚、秋刀魚、煤炭、柴油等,輸出矽砂,是東海岸繁忙的漁業基地之一。1917年,這裡作為往返釜山與元山之間汽船的中停港,首度有客輪、貨船進港。江原道中部地區沒有特別發達的港口,燈塔的設立時間較其他地區來得晚,而1918年3月20日(朝鮮總督府告示61號)建立的注文津燈塔,為江原道的第一座燈塔。注文津燈塔為白色圓形磚造建築,最大直徑3公尺、高10公尺,外壁以白色石灰漆成。這樣的燈塔樣式屬於韓國早期的燈塔樣式,在建築史上有極高價值。燈塔的燈光每15秒閃爍一次,遠在37公里外的海上也清晰可見。燈塔曾於韓戰時遭到毁損,於1951年被復原。 * 首度點燈日 – 1918年3月20日 * 構造 – 白色圓形磚造建築(10m) * 燈質 – 白閃光15秒1閃(FlW15s) * 特徵 – 江原道最古老的燈塔,也是東海沿岸首度設立無線電通訊局的燈塔


忠淸北道(堤川市)

O-train的O是韓文圓圈發音「One」的縮寫,象徵循環的列車,也代表將3個位於中部內陸的江原道、忠清北道、慶尚北道連接為一(One)的意思。 坐上火車就令人感到開心,O-train中部內陸循環列車更是韓國鐵道之旅中的經典,其每日從首爾站出發,經過堤站後,最後抵達鐵岩站,再經由堤川,最後回到首爾站,是一天僅有一班的的觀光列車。 O-train的最高時速可達165km,可以迅速前往中部內陸地區。如同日本或歐洲的高級觀光列車,O-train的車廂也採用木造內裝,在車內能欣賞到韓國美麗的四季風情,並且感受長白山(白頭大幹)的春夏秋冬的不同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