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尙北道(金泉市)

* 寶物與文化財的倉庫,直指寺 *位於金泉站往西12公里處黃岳山山麓的直指寺,為新羅訥祇王2年(418年)由阿道和尚所建的寺院,蒼鬱的松樹、清澈的溪水、秋天的楓葉與寺廟調和成美麗的風景。內有安置1千座小佛像的毘盧殿(又名千佛殿)、相傳由上千年的葛根與胡枝子樹為柱子建成的一柱門、朝鮮時代代表建築物大雄殿,以及統一新羅時代的作品-高達1.63km的石造藥師如來坐像(寶物319號)。另外,還有於1994年5月竣工,可容納5,000人的國際佛教研究會館。* 黃岳山 *黃岳山位於金泉市西邊12公里處的小白山脈中,自古有許多鶴聚集,曾被稱為黃鶴山。因直指寺的匾額與朝鮮時代地理書《擇里志》之記載,才被定名為黃岳山。山中鬱鬱蒼蒼的松樹林、溪谷中如玉般清澈的溪水、秋天的楓葉、冬天的雪景皆十分宜人。* 直指寺的創建傳說與歷史 *關於直指寺的創建,最被關注的即寺名的由來。「直指」一名一般認為出自禪宗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因此直指寺的寺名被認為極有可能蘊含了宣揚禪宗教誨的意義。然而在建寺事蹟記的資料中,又有兩種關於寺名由來的說法。第一種說法是寺院創建者阿道和尚在創建桃李寺後,直指遠處的黃岳山表示,此山的山腳也是相當適合建寺的吉祥之地。第二種說法則是高麗初期能如僧人在重建寺院時,不使用任何尺規,直接以自己的手指做為測量土地的方法,因此被命名為「直指寺」。


慶尙南道(昌寧郡)

* 韓國最大的自然濕地 牛浦沼澤(生態公園) *牛浦沼澤是韓國最大的自然濕地,如果說到濕地,這裡規模最大的不僅有牛浦沼澤,共有木浦、沙旨浦、紙條田等四個濕地合在一起。這片濕地佔了慶常南道昌寧郡流漁、梨房和大合等三個面,周長7.5公里,總面積達到2,314,060平方公尺。這裡的濕地是從1億4千萬年前開始形成的。有恐龍的中生紀、白堊紀當時,海平面急速的上升,使得洛東江流域的地盤變低。因此在這一帶積滿了注入洛東江的水,在此形成濕地與自然的湖泊。新生的湖泊和濕地在當時變成了恐龍的樂園。現在在牛浦附近流漁面的世津里還留著,推斷為當時遺留的恐龍足跡化石。牛浦沼澤再怎麼深,也幾乎沒有可以深過一個成人高度的地方。在雨季時雖然水深可以達到5公尺,但是平常都只維持在1到2公尺。再加上數千年來在濕地裡的生物們生生不息,形成很厚的腐植層,並不像一般的沼澤地容易下陷。因為這上億年來所形成的腐植層,牛浦沼澤又被稱為”生態的參考書”或是”活著的自然史博物館” 直到日據時期時,牛浦沼澤附近仍有著加項等10多個沼澤。但是因為過度開發為農地,全部都已經消失,牛浦沼澤也曾經面臨巨大的危機。在1960年代初期,這裡的這裡的候鳥棲息地被曾經選為天然紀念物,但因為過度開發,候鳥急速減少而被取消資格。在那之後更是大規模的開墾,不過到了今天牛浦沼澤慢慢歸於平靜。特別是在被指定為”生態保護區”(1997年)與依據”拉姆薩爾公約”的國際保護濕地(1998年)後,快速找回原本的生態。* 生態報告,牛浦沼澤的生態 *牛浦沼是生態保護區,適用自然環境保護法,所以禁止進行釣魚、開墾、採集等行為,如果違反時會受到處罰,大家都需努力保護這本自然生態的參考書。現在在牛浦沼澤一帶有430多種的植物,佔韓國總植物總數的10%。這當中水生植物的種類就占了韓國的50~60%,表示這裡的水中生態是很健全的。 在這裡最常見的水生值物包括真蕨類、菱、水鳖、浮萍、睡蓮等。這些植物本身雖已很稀有,但更有淨化水質的重要功用,所以能讓沼澤的水意外顯得乾淨。鳥類的話有黑水鴨、 鸊鷉等候鳥與天然紀念物的白琵鷺、大天鵝等共62種,冬季的候鳥每年都在增加。魚類則有鯽魚等共28種,最近也增加了黃金蛙、鱸魚外來品種危脅當地生態。另外也有許多昆蟲生活於此。


慶尙北道(慶州市)

含月山山脚的骨窟寺建於數十公尺高的巨大石灰岩上,共有12個石窟,岩壁最高處為雕刻的磨崖佛像。法堂窟的窟內部有牆壁並加了瓦片,雖然看起來像瓦屋,但走進內部的天花板與牆壁全部都是用石頭打造的石窟。北面牆壁上鑿有龕室供奉佛祖,但因磨損嚴重看不出原來的表情。法堂窟與其他洞窟從只能容納一人進入到能容納下四五人打坐還綽綽有餘等大大小小各種不同的空間,並供奉著可愛的童子僧與威嚴的老和尚等各種型態的佛像。窟與窟間的通道是由石頭打造的陡峭階梯連接,如果要爬上山頂的磨崖佛就必須經過自然洞窟。從朝鮮時代畫家謙齋鄭敾的畫[骨窟石窟圖]可以看到原本磨崖佛像與其他12處石窟全部都有木造瓦房,但現在木造前室全部都已消失,只剩下石窟。刻在絕壁山頂上,高4m、寬2.2m左右的磨崖佛像已被指定為寶物第581號。因雕刻在混合了許多沙子的花崗岩上,保存狀態一直不太好,加上長久以來的風化而毀損嚴重,現在已加裝了玻璃屋頂。近來骨窟寺開設了佛家傳統修練法的禪武道修練院, 除了韓國人, 許多外國人也都紛紛前往體驗。


全羅北道(扶安郡)

彩石江與邊山海水浴場同時被選為外邊山的代表名勝。彩石江並非江,而是退潮時露出的邊山半島最西邊的格浦港與其右邊雞峰(200m)一代岩層絕壁的合稱。奇岩怪石與像數千萬卷書整齊疊放的堆積岩層斷崖,雖然放上“江”字會很容易讓人誤會,因與中國的彩石江模樣相似而取其名叫彩石江。雞峰一角因經年累月受到海浪沖擊形成堆積岩層,是很特別的景色。此處的地質是由先寒武紀花崗岩、片麻岩為基底層,中世代白堊紀(約7千萬年前)堆積的堆積岩為成層面,再經過海水侵蝕,而形成像數萬卷書本堆積的最外層,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神秘感。彩石江一天內有兩次退潮時可以進入其中,退潮期可以看到附著在堆積岩層上的各種海洋生物和海蝕洞窟的神秘面貌。特別是退潮後在海蝕洞窟內觀看夕陽與晚霞,那美麗景色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 [悠久歲月與海水的傑作-堆積岩絕壁]全羅北道扶安郡山內面格浦里海岸。韓國擁有堆積岩美景的還有釜山太宗臺和海南牛項里等地,但是就像這片海岸的名字“彩石江”一樣,這裡不僅有著壯觀的景色,還有數千萬年歲月經由海水沖刷層層堆積的岩石絕壁、沙灘等層理,以水平展開連綿不絕,一望無際、美不勝收。彩石江的絕壁與海平面附近是由黑色泥岩和粉砂岩所形成,讓人聯想到薄薄的書。而上頭是由層理顯得較厚實的砂岩所形成,可以觀察到薄薄的礫岩層。另一方面,彩石江的下層是由堆積岩所構成,可以看到烽火峰南邊的大石頭緊緊相接所形成的厚重礫岩層。整體看來,越往下顆粒越大,越往上顆粒越小。全承洙教授(全南大學地質學系)分析:當看到這種由大又不規則的礫岩層所堆積出來的環境,通常水很深、傾斜角度大,以岩層厚度判斷,其年代較久遠;顆粒漂亮的泥岩與粉砂岩堆積時,通常會形成較平穩的三角洲平原,這種年代相對較近。另外可以看到到,格浦港防波堤附近則是由彩石江絕壁砂岩間有稜角的石頭所形成的礫岩層,這是其他堆積岩絕壁中很難看到的地形。以立體方式呈現的話,可以看出湖水中急陡坡上堆著不安全的小石子或石塊,容易引發事故。建議往沙子堆積並較深的湖水方向移動,或是跟著傾斜角度較大的湖水中小水道移動。 


江原道(平昌郡) , 三陟

韓國傳統飲食文化體驗館旨在宣揚和普及韓國傳統文化飲食的價值和優越性而成立。體驗館建在江原道平昌龍坪面白玉浦裡方圓10,000多平方米的土地上,包括展覽館、烹調體驗室、教育研修院、發酵室、自然栽培園區等傳統飲食文化體驗所需的設施。這裡尤其適合外國遊客體驗韓國豐富的傳統飲食文化。


大邱廣域市(達城郡)

鹿洞書院是在1789年(正祖13年),地方士人為紀念重視儒教文物與禮法的金忠善先生所建的書院。但1868年(高宗5年)因興宣大院君的書院撤廢令被拆除,1885年再次重建,並於1971年被遷至現今的位置。書院內設有祠堂鹿洞祠、向陽門、遺蹟碑與神道碑等,每年3月會定期舉辦祭祀。金忠善原名沙也可,原為壬辰倭亂時日軍加藤清正麾下的先鋒長,而後歸順朝鮮,傳授製造槍炮之技術,並於慶州、蔚山等戰建立功績,被朝廷賜名金忠善。在此後的李适之亂與丙子胡亂時,也立下汗馬功勞,晚年歸隱鄉間,致力於用儒學教化鄉里。


慶尙南道(巨濟市)

鶴洞黑鵝卵石海水浴場至Hammog海水浴場途中,有一個小小的半島,淡雅幽靜的陶藏浦村就位於此島上。 臨海的陶藏浦村一直就是海風常常光顧的地方,形成了一片天然的草坪,讓人驚嘆。有人稱陶藏浦爲“風之坡”,也有人稱之爲“Mangneung草坪公園”,但對大多數人來說,野花點綴、乳牛閒散的綠草地還是一個陌生的地方。山坡的行人漫步道上設有長椅,可遠眺大海的美景。自從在此取景的電視劇<旋轉木馬>播出以來,陶藏浦開始逐漸爲遊客所熟知。4-6月的陶藏浦景色最爲美麗! ​


慶尙北道(高靈郡)

520年之間(A.D.42 - 562)曾經繁榮一時的大伽倻國都高靈遺跡。最近吹起了一陣對大伽倻文化的研究熱潮,也引起了一般人來此做文化探訪的興趣,這裡確實是值得來一睹古代文化的好地方,因此除了考古學家之外,也可見到許多一般民眾來此觀光。* 芝山洞古墳群 建築在高靈邑後方主山主陵線上的大型古墳與建築在東南方斜坡的200多座古墳。1977年開始綠續挖掘出的32-35號古墳裡發現了鐵製頭盔、盔甲、金銅冠等文物,因此推測是支配階層的墳墓,而44-45號古墳則是古代殉葬制度的珍貴遺跡,因此被指定為史跡第79號。為了保存及展示這些古物,在2000.9.18成立了大伽倻博物館。* 主山城 位在主山的山城,由內城與外城所組成,總共長達1,351公尺,東側丘陵上還堆砌著具有警告性的石斛遺跡。推測這是大伽倻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山城,因此被指定為史跡第61號。* 古衙洞壁畵古墳 1963年發現墓穴中的壁畫,這是大伽倻時代唯一的壁畫古墳,被指定為史跡第165號。古墳東西直徑約25公尺,南北約20公尺,高約6.9公尺,在牆壁及天花板上有著壁畫。在天花板上有以粉紅、綠、黑、褐色等色彩畫的蓮花花紋,相當特別。古墳位在高靈邑古衙里,為了保存遺跡,內部是不開放參觀的,但是高陵郡廳展示了按實際大小繪製的展示用示意圖。* 大伽倻博物館 位在主山山麓的大伽倻博物館就在大伽倻王陵旁邊,與大伽倻王陵展示館是韓國唯二的大伽倻專門博物館。2000年9月開館的大伽倻王陵展示館是芝山里44號墳的專門展示館,這韓國發現的第一個大規模殉葬墓。展示館重現芝山里44號墳內部景觀,讓參觀民眾可以進到依實際大小複製的44號墳裡,直接觀覽到墳墓的構造與建築方式、墳墓主人與殉葬者埋葬的樣子、陪葬品的種類與特性。2005年4月開館的大伽倻博物館展示內容以大伽倻的歷史與文化為中心,再融合了高靈地區當地從舊石器時代到近代的歷史文化。另外,還有每年開設1~2次企畫展的企劃展示室、小朋友的體驗學習室、戶外展示場等。* 大伽倻文化學校 利用已廢棄學校(月幕國小)改建而成。主要展示的是韓國木板印刷文化的板刻與古印刷文化,而不只是單純的展示,在這裡是能直接親身體驗,可以學到古人的科學與精神文化。這邊有古印刷體驗、板刻體驗、韓紙工藝、茶道體驗等各式各樣的體驗項目,包含學生、大人、外國人在內,每年都有很多遊客前來參訪。大伽倻文化學校的校長是八萬大藏經板刻技術的傳承者-安俊英,已有20年板刻資歷。* 王井 推測是大伽倻時代王宮使用的井。在這裡亦發現了伽倻土器與瓦片碎片等文物,位在現在高靈國小內。


慶尙北道(慶州市)

位於慶尚北道慶州市城東洞的慶州站,於1918年11月1日開始以一般車站進行營運。此站也是東海南部線的中央線的終點站。


京畿道(富川市) , 富川

位於富川市遠美區春衣洞的富川植物園佔地面積27.127㎡,分為地上2層,地下2層,展有眾多珍貴稀有的植物,是一處植物的樂園。整個植物園以富川的像徵物桃花為原型而建,是一座大型的玻璃溫室,內有趣味植物館、水生植物館、亞熱帶植物館、多肉植物館、自生植物館等五大主題植物館以及栽有310種9,975株植物的中央庭園。其週圍是茂密的叢林,為市民提供了學習和了解自然的機會。富川植物園與其附近的自然生態博物館、兒童動物園共同為市民打造了一處絕佳的文化休閒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