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清南道(天安市)

於1987年8月15日光復節(Independence Day of Korea)成立的獨立紀念館,收集並展示了關於韓國獨立運動和革命者的相關資料。在獨立紀念館裡還復原了曾設於中國上海、重慶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模型。經歷了日本侵略與獨立運動時期,一直到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成立的過程被分成7個展示館展出。另外還有一個擁有九面大型銀幕的圓形劇場,在館外也有各種紀念獨立的設施。


濟州道(西歸浦市) , 旧济州

總面積17萬餘平方公尺,沙灘長250m、寬100m、平均水深1m、傾斜角度5˚度。因距離摹瑟浦很近,也被稱做摹瑟浦海水浴場,另外因為以前多在此處捕鯷魚因此也稱為鯷魚海水浴場。 下摹海水浴場沙灘乾淨美麗,水深淺,海邊後方還有寬廣的草地可做露營使用,相當適合全家一同出遊。市下季不可多得的避暑勝地。再加上這裡屬於較私藏的景點,因此遊客不會太多,讓海水浴場維持較安祥、安靜的氛圍。想要海釣的遊客還可以租借魚船,享受海釣,釣到的魚現釣現吃,相當有趣又划算。


京畿道(加平郡) , 議政府

有明山自然休養林位於京畿道加平,內有樹林、溪谷和木屋,為首爾近郊的休憩處,更是首屈一指的自然休養林。涵蓋了自古旅客絡繹不絕的有明山登山路線,設立了休養林後,又增加了木屋、玻璃溫室、雪橇場、野生花園地、露營區等各種設施。休養林內由有明山最大的溪谷<有明溪谷>橫貫其中,可在溪谷和周邊的小溪戲水遊戲。住宿設施有森林之家、山林休養館、聯立棟、露營場等,透過網路即可預約。網站 ) http://www.huyang.go.kr (韓)  


忠淸北道(堤川市)

* 錦繡山麓的的古寺-淨芳寺 *淨芳寺位在從錦繡山(1,016m)山麓神仙峰(845m)往清風面桃花里方向延伸出去的稜線上,為義湘大師在新羅文武王2年(662年)所建,現在因為是俗離山法住寺的分寺暨祝禱處而聞名。《東國輿地勝覽》中將其以山房寺之名介紹,傳說義湘大師悟道後為了建寺而丟出柺杖,並選擇在柺杖落地之處建造此寺,寺傳中提到曾於1825年時重修佛堂。週邊景觀秀麗,特別是在佛堂前眺望清風湖時,景色優美到彷彿可以忘卻世俗間的紛紛擾擾般。另外,法堂屋頂的三分之一都在岩壁底下,其雄偉與神奇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大。* 淨芳寺的結構與景點 *淨芳寺內有法堂、寮舍與賢慧門,1825年建造的法堂擁有12間規模,寮舍則是5間的木造瓦屋。1間大小的木造賢慧門為寺廟正門,也可稱作一柱門。法堂內的主尊佛觀音菩薩像高60cm、肩寬30cm,佛像後方畫有後佛幀畫,最近法堂內還另外繪製了神眾幀畫、山神幀畫和獨聖幀畫等。* 堤川淨芳寺木造觀音菩薩坐像及腹藏遺物 *堤川淨芳寺保存的文物是法堂內供奉的木造觀音菩薩坐像與從佛像內部取出的遺物們。淨芳寺位於可一眼看遍忠州湖的錦繡山頂附近巨大岩壁下,傳說是由新羅時期義湘大師所建。此木造觀音菩薩坐像是淨芳寺法堂內供奉的主佛,比較之下規模較小,可看出帶有朝鮮中期菩薩像的特徵。與身體部份相比臉部偏小,頭正面有著刻上小型佛像的寶冠。身體比例完美,衣服以半月型的方式披在右邊肩膀上。左手向上舉起、右手輕放膝上,可見是照阿彌陀三尊佛的左脇侍菩薩像所製。


忠淸北道(丹陽郡)

傳說曾有龍在此升天的多里安(橋下的瀑布堪稱絕景而得名)溪谷為從小白山毘盧峯流出的水流,流經多里安觀光地、泉洞觀光地、金谷村、古藪洞窟。 多里安溪谷其既清涼又乾淨的1級清淨溪谷水環繞奇岩怪石湍流著,溪水與從茂密森林中散發出的清新空氣相調和,提供前來避暑的旅客們最佳的休憩處。 特別是,溪谷周圍所形成的‘多里安觀光地’一年四季以景色秀麗聞名,幾乎沒有人不知道此處。瓜棚、露營場、炊煮場、黃土指壓路等各種便利設施完善,不僅吸引家族單位的避暑客與登山客,亦被活用於青少年們的自然學習場。 另外,週邊除了擁有汽車露營場、高爾夫球場、戲水池的‘泉洞觀光地’與小白山登山道路,還有被選為丹陽八景中第1美景的島潭三峯與石門、3大天然洞窟(古藪、蘆洞、泉洞洞窟)、溫達攝影棚、小仙岩自然休養林等景點散佈,提供來訪丹陽的旅客兼具休養的極佳景點。


江原道(三陟市) , 束草・雪岳山

從三陟港入口到新千年道路的海釣路線,因海邊與道路相接,在道路邊停妥車輛後,即可馬上進行海釣活動。(L=4.2㎞)


京畿道(高陽市) , 一山

位於京畿道高陽市龍頭洞的西五陵是由敬陵(追尊王德宗與其妃昭惠王后)、昌陵(朝鮮8代睿宗與其第一位繼妃安順王后)、洪陵(21代君王英祖的王妃貞聖王后)、翼陵(肅宗的王妃仁敬王后的單陵)、明陵(19代肅宗與其第一位繼妃仁顯王后、第二位繼妃仁元王后)共5個陵組成。西五陵為繼東九陵後,朝鮮王朝王室的大型家族陵墓。朝鮮時代王室根據品級區別稱呼,王與王妃的墳墓稱為「陵」,王的親父母、王世子、妃子的陵墓稱為「園」、大君、公主等的墳墓稱為「墓」。此處除了5個陵以外,還有朝鮮王朝的第一個「園」,13代明宗的長子順懷世子與世子妃恭懷嬪尹氏的墓地-順昌園、綏慶園(21代英祖的後宮暎嬪李氏的墳墓)、永懷園(16代仁祖長子昭顯世子其妃愍懷嬪姜氏的墳墓)。而原位於京畿道廣州市,19代肅宗的後宮,景宗的母親張禧嬪的大嬪墓,也於1969年被遷移至此。


江原道(東海市)

武陵溪谷入口處有三和寺,其西邊2.5㎞附近的龍湫瀑布,承接青玉山(1,403.7m)上流下來的溪水,形成上、中、下3段如水缸一般的深水沼。 位在龍湫瀑布下方(70m)的雙瀑布,水勢如傾盆而下一般,壯觀又美麗。龍湫瀑布流下的溪水和朴達溪谷的溪水在此匯流,水流的聲音就像天然的交響曲,讓人感到放鬆及愉悅,喜歡大自然的遊客一定不能錯過。


江原道(原州市) , 平昌

龜龍寺距雉岳山最高峰毗羅峰約6公里,是新羅文武王時義湘大師所創建,流傳著義湘與九條龍的傳說。傳說中,大雄殿的位置原本是座水池,那裡住著九條龍。義湘喜歡那水池的位置,想把水池填平建造寺院,於是與龍比試法術。龍先飛上天空,此時雷聲大作,下起大雨,所有山都沒入水中。龍覺得很滿意,但看看四周,卻只看到義湘在毗羅峰與天地峰繫了一艘船,並且在裡頭睡了起來。接下來換義湘施法,他畫了一張符放入水池中,水池的水就開始沸騰了起來。九條龍則因為太燙紛紛飛出水池,受到驚嚇的其中八條龍交出寺前的八座山峰後逃往東海,其中一條龍因為眼睛看不見而改至附近的溪谷棲身。因此這座寺又叫做九龍寺。然而隨著時光的流逝,寺院逐漸開始沒落。有一天,有個老人出現了,他說是因為寺前的烏龜岩讓寺的氣變弱了,提議將烏龜岩的穴位截斷。依照老人的指示做了之後,寺裡的狀況更加慘澹,甚至考慮廢寺。這次換另一個僧侶出來說話,說是由於烏龜岩的血脈被截斷而導致寺的衰退,提議再次暢通烏龜岩的穴位,於是寺把名字改成龜龍寺。龜龍寺溪谷裡的龜龍瀑布、龜岩、虎岩、龍淵等風景都相當美麗。龜龍寺有大雄殿、普光樓、三聖閣、尋劍堂、說禪堂等,其中大雄殿曾多次翻建,但仍維持原樣。該殿爲木製建築,是朝鮮近代的基本建築形式-多包式,正面有三間,兩邊則各有兩間,爲“八作”式建築,被指定爲地方文化遺産第24號。整個建築未使用一根釘子。大雄殿內部有三尊木佛,從中可看出朝鮮時期佛像的特點。中間爲釋伽牟尼,兩側有菩薩像,與建築結構配合和諧。寺內還有普光樓等許多佛教遺跡。


釜山廣域市(金井區)

韓國第二都市釜山的門戶,和京釜高速公路相連,為高速、市外巴士專用的綜合巴士客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