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州廣域市(西區)

集文化、購物與交通樞紐機能於一身的全新地標!U Square為光州綜合客運站的新名稱,含有「屬於您的空間(You)」及「年輕的廣場(Youth)」之意,內部設有便利、舒適的環境與複合文化空間。2006年8月完成現代化施工,更新了所有冷、暖氣設備,讓整體環境更加舒適。候車室內的花壇與屋頂花園「 U-Terrace」的清爽裝潢,讓這裡搖身變成能放鬆身心的好去處。此外,重新配置了抵達廳與出發廳的位置,大幅縮短之間距離,使乘客在利用上更為方便。


釜山廣域市(東區)

故事工作室是作為山腹道路都市再生工程──山腹道路文藝復興的據點而建,收集山腹道路一帶居民生活故事的紀錄保管中心,每2個月會定期推出新的企劃特展。當初開幕時還特別舉辦了夜壺展,展出山腹道路年長居民寄贈的夜壺,以及他們的生活故事。而居民各自的故事也構成了此處的歷史,故事工作室將之收集並保管起來,成為日後各種文化創意內容二次加工的資源倉庫。 * 開館日 : 2013年03月06日


京畿道(加平郡) , 議政府

加平站於1939年7月25日隨著京春線的通車而作為一般車站開始營業(僅單線行駛),1950年6月30日因韓戰之故,車站建築遭毁,至1957年6月12日車站方修復完成。1980年11月1日,統一號列車(現已停駛)開始行駛後,至1984年11月26日,無窮花號亦開始在此行駛。1997年12月4日加平車站(舊站)竣工,車站移至距原址639㎡處。2010年12月21日隨著地鐵京春線的通車,新站正式啟用,加平站成為京春線地鐵與ITX青春列車複線行駛的車站。加平地名最早源於統一新羅的景德王時期,因此處風景秀麗,而被取名為「嘉平」。現則為漢字書寫之便改為「加平」。提到加平,首先想到的莫過於因2002年經典韓劇《冬季戀歌》在此拍攝外景大受歡迎的南怡島,如今南怡島已成為海內外遊客必不可少的行程之一,到訪加平遊覽的遊客也因此絡繹不絕。


慶尙南道(金海市)

 金首露王誕生傳說的中心地-龜旨峰龜旨峰是位於慶尚南道金海市龜山洞的小小山峰,於1983年8月6日被指定為慶尚南道紀念物第58號,2001年3月7日變更為史蹟第429號。這裡是傳說中伽倻始祖首露王誕生的地方,原來的模樣像是烏龜的頭而被稱做龜首峰,現在首露王妃陵(史蹟第74號)所在的平坦處是烏龜的身體,而向西邊延伸出去的山峰就像是烏龜的頭一樣而得名。山頂上有西元前4世紀左右留下的南方式支石墓,支石墓以5~6個短的基石支撐,上頭蓋著半徑2.5m左右的覆蓋石,石上刻著傳說由韓濩提筆的‘龜旨峰石’銘文。因與伽倻建國神話有關,是研究韓國古代國家形成過程的重要遺跡。金海金氏的始祖-金首露王誕生傳說參考『三國遺事』 中「駕洛國記」部分所紀錄的金首露王誕生傳說,內容如下:西元42年,新羅琉璃王19年3月的某一天,這個村莊的人們聽到北方龜旨峰傳來奇怪的聲音。前去一探究竟後並沒有看到人影,只聽到一個聲音說‘如果在山頂上灑下土,邊唱歌邊跳舞的話,就會迎接大王的來臨’。村內的人們聽了這話非常高興,便開始唱歌跳舞,此時有道光線從天而降,出現的是被紅色包袱包裹著的金盒。一打開金盒就看到六顆閃著金光的蛋,而後從蛋裡出生的小孩正是6伽倻國的國王,其中最先出生的小孩就是金首露王。雖然龜旨峰不過就是個山勢低緩的丘陵地,但因伽倻始祖的誕生神話,至今仍然都是當地人津津樂道的聖山。日制時代開通了一條貫穿龜旨峰的道路,正好切斷烏龜脖子的部分,就風水學上來說非常不好,因此後來在道路上方設置了步道,重新將斷掉的脖子部分連接起來。 


全羅北道(益山市)

寶物第46號古都里石佛立像,是距離200m間相互對望的2座石像,各自高424㎝,梯形模樣的石柱上刻有臉、手等。關於佛像有一個愛情糾結的傳說,兩個男女石像一年內只有在陰曆12月時可以見面一解相思之苦,清晨雞啼時又得回到各自的位置。 石像頭頂上有四方形的冠,冠上又有四方形的罩子。四方形的臉上刻有細長的眼睛、短鼻、小嘴,這是民俗守護神的表情。脖子非常短,臉與肩膀幾乎黏在一起。身體沒有曲線,也沒有將腳表現出來,手則是畫在肚子上。衣服上沒有特殊花紋,僅以幾條線來表現。依據高麗時代製作的眾多石像上極為節制的身體表現,這個佛像也是其中的一個作品。


慶尙南道(昌原市)

能源展示館位於能源主題公園的能源環境科學公園內,以鐵骨架建造的帆船造型與周邊海洋景觀相互呼應。能源展示館以說明能源原理的大概與作用的展示館及體驗空間組成,也是太陽能發電所。以容易理解的方式展示風力與太陽能原理,以及綠色再生能源的活用,還備有體驗未來能源活用的體驗空間。 


釜山廣域市(沙下區)

洛東江河口的乙淑島和釜山市江西區鳴旨洞一帶10餘年前還是東亞最大的候鳥棲息地(天然紀念物179號,1966年指定)。後來由於洛東江河口堤堰的完工和蘆葦田遭受破壞,前來棲息的候鳥大量瑞減。幸好每到冬天還有天鵝和鴨類飛來,維持了冬季候鳥棲息地的命脈。此處為洛東江的江水和南海海水交匯處,主要有天鵝、綠頭鴨、鷸、斑頭鸕鷀等水鳥棲息。其中最容易發現天鵝的蹤跡,有時還可看到鷲、白尾海鵰等猛禽類。乙淑島候鳥公園以保護候鳥,保存包括溼地在內的生態為目的,分為3個區域(教育利用區、緩衝地區、核心保存區),由洛東江ECO中心負責管理。為了保護候鳥,溼地保護區內禁止出入,而候鳥棲息地禁止一切破壞行為。由於路燈會阻礙候鳥的睡眠和行動,因此統一熄燈,停車場的路燈則在20:00以後熄燈。*教育使用地區 – 開放空間 (野餐廣場, 停車場), 管制空間 (戶外學習場, 建築復原地, 水道)*緩衝地區 – 溼地調整區間 (人工候鳥棲息地) / 生態導覽介紹區*核心保存區 – 溼地調整區間 (人工候鳥棲息地) / 研究, 調查, 管理以外的目的管制出入※ 為保護管理候鳥棲息地,教育使用地區中的管制空間、緩衝地區、核心保存區進行出入管制 


慶尙北道(安東市)

芙蓉臺位在太白山脈的尾端,為高64m的懸崖上並可以一眼眺望安東河回村的地方。芙蓉臺這個名稱源自於中國古史,芙蓉也就是蓮花的意思。因為河回村的樣貌就如同蓮花般而來,加上這裡為眺望河回村視野最好的地方因而稱為芙蓉臺。在最早以前有著“河回北方的山丘”之意而被稱為“北崖”。而芙蓉臺下方為玉淵精舍和花川書院,洛東江蜿蜒曲折地流過。


慶尙南道(晋州市)

位於晉州市七岩洞南江邊的慶尚南道文化會館,於1984年動工興建、1988年8月29日開館。佔地面積18,894㎡、建築面積6,096㎡、總面積12,354㎡(地下1層樓、地上4層樓)的韓西式折衷型構造,有效率的多目的發表空間,擁有1,496個觀眾席的大公演場、540席的傳統遊戲廣場、展示室、附帶設施等,整年都作為地方宣揚文化的綜合文化藝術殿堂。特別的是文化會館就位在與南江景觀融合的Namgaram文化街。


江原道(楊口郡)

想要在畫中呈現人的善良美好與真實感的畫家─朴壽根 朴壽根的畫風有別於梵谷的狂傲或是畢卡索的非現實革命,較接近米勒的真率。朴壽根用著善的眼光看待人生,讓其在韓國美術史上占了一席之地。位於江原道楊口郡的朴壽根美術館規模佔地200坪,不僅是畫家朴壽根老師的故居,亦館藏了作家朴壽根的藝術與人生,並且是肩負著代表地區文化的使命的空間。在朴壽根美術館可以欣賞到《坐著的兩個男人》等3副油畫與《樹與兩個女人》、《石塔》等版畫,水彩畫《繪畫顏料》等,以及數十件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