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羅北道(全州市)

被指定爲全羅北道第15號有形文化財的寒碧堂,是在1404年由朝鮮王朝開國元勳兼文臣月塘崔湛先生爲自己修建的別墅閣樓,因為位於僧岩山峭壁邊,四周景色十分美麗,寒碧晴煙(指自寒碧堂俯瞰到的雲霧十分美麗)的景色更被評爲全州八景之一。寒碧堂不只是在全州,連被選為湖南地區的代表名勝古蹟,其中蜿蜒如帶的全州川尤其是值得一看,古時後曾有不少文人騷客來到此地尋求創作靈感。寒碧堂的規模分為為正面3樑柱及側面2樑柱的八字形屋頂設計,建築面積約7至8坪左右。


全羅南道(木浦市)

* 具有木浦的歷史與傳說的島嶼── 三鶴島 * 填海造陸而成的三鶴島與儒達山,曾是木浦人的夢想與未來。因為三鶴島消除了將郎君送上茫茫大海的妻子們的悲哀,成為了等著漁船歸來的商人的希望,也是讓即將踏上黃泉之路的亡者了無遺憾的所在。就這樣,三鶴島乘載了木浦人的喜怒哀樂以及悲哀。 三鶴島在1872年,第一次被畫在「務安木浦鎭」的地圖上。木浦原為軍事要衝之地,故在世宗1439年設立了木浦鎮,而城墎則是在1502年完成。而爲了要維持木浦鎮內人們的生活必須要有大量的柴火,三鶴島正是當時提供木浦鎮柴火的重要來源,三鶴島也因此而發跡。  如此具重要地位的三鶴島,在1895年還曾發生被非法販售給日本的重大事件。在木浦港開港的2年前,日本人澀谷龍良利用以前的木浦官員「金得秋」,非法買入三鶴島,而在1897年木浦港開港後,此事件才曝光,朝鮮當局便懲處了當時的官員,並要求收回三鶴島。結果在1910年韓日強制合併後,三鶴島與高下島便成為了日本的領土,而此起事件便被稱為「三鶴島土地私自販售事件」,是日本侵奪木浦土地的代表性事件。 * 三隻鶴的島,三鶴島的傳說與由來 * 三鶴島的由來,從古至今共有數十種不同的說法,而最普遍為人所知的故事如下。 以前在儒達山上,有一個每天都在鑽研武術的武士,而有三個少女便被他練武時威風凜凜的樣子給迷倒了,所以便疏忽了學業。 所以年輕武士向那三位少女說:「我對妳們也有愛慕之意,但是我會影響妳們的學業,所以直到妳們都學完為止,請離開這個地方,到別的地方等著我吧。」之後,三位少女便照著武士所說這番話一直等待著。結果三位少女因為飽受相思之苦而變得食慾不振,最後就這樣死去,並且幻化成三隻鶴,整天徘徊在儒達山附近,一邊發出淒厲的哭聲。但是武士並不知道那三隻鶴是少女們幻化而生,居然用箭射死了她們,被射中的三隻鶴就這樣落入了儒達山前的大海裡。最後,在那三隻鶴落海的所在,出現了三座島嶼,於是人們便將其稱為「三鶴島」。


慶尙南道(昌原市)

韓國代表性的軍港都市-鎮海,有著與朝鮮壬辰倭亂時救國英雄李舜臣將軍相關的眾多文化遺跡。1952年4月13日北原路圓環上的李舜臣銅像揭幕後開始舉辦的追思活動,現在搖身一變成為韓國眾所皆知的著名鎮海軍港祭。軍港祭的時間又恰好碰上市內櫻花盛開,櫻花祭也一併舉行。帝皇山公園是由鎮海市中心的帝皇山為主所建構而成的市民公園,踏上公園內365個階梯後,就能看到矗立在山頂、象徵海軍軍艦的9層鎮海塔,在塔上就能將鎮海市與海景盡收眼底。塔內部的1、2層是鎮海市立博物館,展示著鎮海內挖掘出土的各種遺物與民俗模型。東邊則有動物園,擔當著教育孩子們學習自然的重要角色。


忠淸北道(淸州市)

位在忠清北道清州市水岩谷巷口的電視劇《麵包王金卓求》拍攝地─ 八峰麵包店。 八峰麵包店是以工藝美術館“W美術館”的建築重新改建而成,以完全嶄新的面貌與世人見面。1樓是“八峰麵包店”,2樓是咖啡廳,地下依然做為工藝工坊使用。電視劇《麵包王金卓求》帶來的人氣使得八峰麵包店拍攝場對外開放後,吸引許多市民特地前來。這裡除了拍攝電視劇之外,也實際販賣麵包及咖啡等飲料,在炎炎夏日欣賞完水岩谷村的壁畫後,可以來杯冰涼的飲料以及香噴噴的麵包,享受悠閒的自在。另外,麵包店2樓的咖啡廳可以看到清州市內全景,展望十分良好,是情侶們約會的好場所。成為觀光勝地的八峰麵包店拍攝場在電視劇拍攝結束之後,真正的八峰麵包店也正式開幕。


京畿道(驪州市) , 楊平

明成皇后為朝鮮第26代君主高宗的妻子,明成皇后從出生到8歲為止生活的故居,現設有紀念館開放給一般遊客參觀。明成皇后於1895年10月8日凌晨,遭到日本人刺殺身亡。高明的外交能力、及為了維持朝鮮自主性而極力促進開放與改革,是位相當了不起的女性。在日本殖民時期,明成皇后被扭曲成善妒、權力慾望強力的醜陋女性。光復後,藉由種種相關資料,世人才了解到明成皇后的偉大。而明成皇后的生平事蹟也被拍攝成電視劇或音樂劇,人們對於明成皇后的誤解也隨著時間,慢慢地化解、消失。明成皇后故居於1995年修建完工,由行廊房、舍廊房、別堂館等3座建築物組成。另外也在明成皇后幼時讀書的房間地點,設置了明成皇后誕生紀念碑。在明成皇后故居前還設有紀念館,展示各種與明成皇后相關的資料、遺物等。此外還設有161席座位的公演場,播放明成皇后相關影片。[文化財資訊]指定種類 : 市道有形文化財指定號碼 : 京畿有形文化財第46號指定年度 : 1973年7月10日時代 : 朝鮮類別 : 古宅規模 : 30坪


濟州道(西歸浦市) , 旧济州

位於西歸浦市安德面上倉里,面積達172,000平方公尺的Camellia Hill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山茶花、花期最早的山茶花,以及散發香味的山茶花,共計有500多種、6000多株的山茶花樹聚集在此。Camellia Hill除了山茶花外,還種植了椰子樹等各種造型樹,為一造景樹木園。另外,Camellia Hill更具備了野生花園、寬廣的草地廣場、生態蓮花池的多樣化植物園區,以及草屋、木屋、鐵皮屋、飯店式公寓等各種住宿設施, 還有展示以山茶花製作的工藝品的藝廊、多功能會議室。


慶尙北道(浦項市)

浦項因為鄰近新羅時代千年之都慶州,至今仍舊保留許多古代遺留下來的歷史遺跡,另外在當時倭寇侵略出沒之處建造為數眾多的城牆作為保禦安全,其中一部份現在還維持著原本的風貌。如果把韓半島看作是一隻老虎的形狀,就會發現東海區域一帶像是老虎尾巴向上翹起的部分。 虎尾岬的迎日廣場是作為迎接新千年所舉辦的韓民族迎日慶典活動場地,佔地面積達一萬餘坪,內有多個紀念雕塑盃、聖火台、延烏郎細鳥女像、公演場等建築。廣場入口處的道路旁有鋪滿整片油菜花的花園,只要到每年的4月5月都會開滿黃澄澄的油菜花。廣場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就是一座紀念雕塑物-相生之手,整座採用青銅材質,象徵著大海與陸地間和諧共處之意。此外,還有從邊山半島帶來的20世紀最後一道曙光,與位於換日線的斐濟島交互輝映的虎尾岬連成迎接新千年的第一縷陽光,以及點燃各項種國際大會聖火的聖火台等景點。


全羅南道(新安郡)

可居島位於韓國最西南端處(東經125°7′、北緯34°4′),木浦西南方145公里的海面上。島上以新安郡內最高的犢實山(639公尺)為中心向西南方延伸,全島皆為高山峭壁地形,充滿威武氣勢的景色雄偉浩壯,島嶼面積為9.18㎢、海岸線全長達22㎞。狹長的海岸線和陡峭的絕壁,加上島嶼常有雲霧繚繞,從海上只見高聳的犢實山,充滿不可言喻的神秘感。可居島在日據時代又名"小黑山島",古時舊名為‘美麗島嶼’之意的‘嘉佳島(可佳島)’,1896年起才被稱為"可居島",意指‘適合居住的島嶼’。 每當海上有風浪或暴風雨時,附近從中國東海出海捕魚的漁船便會在此靠岸暫避風浪,所以在暴風雨較多的冬季常可見到來自中國的漁船。當許多船停靠在此時,自然就形成了波市(暴風雨時節的海上漁市)。另外可居島不僅是西南沿海的漁業發展基地,也肩負保護韓國領海的角色。停靠客船的大里港是島上最大的村落,隨著可停靠大型船隻的碼頭完工,也發展出可從這裡徒步前往各村落的道路。 抵達大里村(可居1區)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可居島出張所前寫著"大韓民國最西南段"的標記石碑。可居島山勢高聳、水質豐富清澈、人心淳樸敦厚,島上分為1區(大里)、2區(項里)與3區(大風里)等三個自然形成的村落,各村落間的眾多景點可徒步前往而無需乘坐船隻。如果想要仔細觀賞可居八景,可向民宿或里長租借漁船或海釣船。搭船環島一周需約2小時,但因船隻較小容易引發暈船症狀,實際搭乘時會感覺所費時間較長。夏天如想享受涼爽海水浴,則可選擇大里港右側的豆石海邊,或是前往東北海岸附近擁有大小zakji海邊的可居八景之一"sotungyi(意為心中)"遊覽。不過sotungyi附近的兩處海邊邊皆無陸路,得靠船隻往返。 可居島全境皆為楠木群落地,島上茂密的楠木、虎皮楠、瑞香等植物叢生。韓國有70%的藥用楠木來自可居島,此外還有朝鮮淫羊藿、玄蔘、牡丹皮、葛根等稀有珍貴的野生藥材,這裡亦是烏鴆、池鷺、藍磯鶇等屬於天然紀念物的稀有鳥類棲息天然樂園。到處充滿各種景點的可居島週邊水域較深,海底大多為暗礁地形,可說是韓國最後一個保存完整的海底礁岩區,並被評選為首屈一指的黑棘鯛、條石鯛、無備平鮋最佳海釣場。不論是海邊石塊或是防波堤,只要放下釣線一定都會有魚上鉤。特別是在2區的項里有為了釣客準備的海釣船、民宿等設施,擁有釣魚指南中的五星級水準。 * 島組成 : 本島1 * 面積: 9.18 k㎡


釜山廣域市(金井區)

位於釜山金井山上的梵魚寺,就算是在韓戰時也絲毫不減其修行熱潮的地方,與海印寺、通度寺一起被選為嶺南三大寺廟。梵魚寺寺廟寄宿以<參禪>為主,體驗型寺廟寄宿包含禮佛、108拜、茶道與參禪等修行活動,休憩型則以參禪、與僧侶對談等依照自己選擇活動舒適的休憩或參禪。距離市中心很近是其優點,如搭乘從釜山站出發的城市觀光巴士,則能很便利的參觀釜山。  


江原道(東海市)

Nongol牆巷為江原東海市墨湖港通往墨湖燈塔的上坡路,Nongol 30年前還是盛產魷魚與明太魚的港口村落,但後因漁獲資源枯竭,原本多達2萬餘名的墨湖居民一一離鄉,目前僅剩4千餘名住戶,因此原本熱鬧的Nongol村急速萎縮,淪落為冷清的社區已久。後東海文化院為復甦村落往日活力,向文化體育觀光部申請「墨湖燈塔談畫村Nongol牆巷」企劃,文化專員一一尋訪Nongol村老人,以他們歷經的人生故事為背景,自2010年8月開始於巷弄與圍牆上彩繪圖畫。由美術系出身組成的「公共美術共同體」會員描繪草圖,再由60~70歲的村落老一輩居民負責著色,就此打造出Nongol村的壁畫街。Nongol牆巷以因每日清晨運載滿滿明太魚與魷魚歸航的漁船而充滿朝氣的墨湖港為背景,將居民們的人生故事以有趣地壁畫呈現。 滿滿錶框圖畫的Nongol畫廊是Nongol牆巷的起點,畫廊生動地描繪出壁畫村形成的歷史與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