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東津鐵路自行車
 
江原道(江陵市)
正東津鐵路自行車可謂江原道旅行不容錯過的景點,從正東津站一帶出發,全程可望著大海向前奔馳,感受海風帶來的暢快感。

High 1滑雪渡假村
 
江原道(旌善郡) ,
位於江原道旌善的HIGH 1滑雪場有別於一般的滑雪場,擁有初、中、高級滑雪道設施,是非常適合全家大小一起享受愉快滑雪時光的好去處。此處以韓國國內最重視環境保護的滑雪場而聞名,完整維護保存山林間樹木,並且利用地面冒出的石頭打造出美麗的生態河川。春天百花齊放、夏秋期間開滿形形色色的野生花、冬天也有美麗雪景,是一年四季都生意盎然的生態觀光園區。 不僅擁有完善的滑雪場,位於海拔1,340公尺頂峰上更有著名的旋轉式觀景餐廳,讓遊客在享受美味料理的同時,還能一眼望盡地藏山及白雲山與白頭大幹的山腰太白山脈景色相互輝映的秀麗雄偉景觀。採用最新技術設計而成的旋轉餐廳,每小時會自轉一圈,讓客人不管坐在哪一個位置,都能夠欣賞到四面八方的天然景致,是浪漫的約會聖地。 此外,賭場、高爾夫球場、天空之路登山小徑、雪橇場、運動場、Cool Rider等多樣化的休閒文化設施更是一應俱全,讓遊客在滑雪之餘,還能感受各種休閒活動的樂趣。 HIGH 1滑雪場、賭場及主題樂園的相關資訊,請參考官方網站。

江門海邊
 
江原道(江陵市) ,
位於江原道江陵市的「江門海邊」以從鏡浦湖流淌出的水流為界,北側為鏡浦海邊,南側為江門海邊,夏季時舉辦鏡浦夏季海灘節。

貓頭鷹博物館
 
首爾(鍾路區)
猫頭鷹博物館是一個以猫頭鷹為主題的另類博物館,主要展示有關猫頭鷹的美術作品、工藝品、生活用品以及首飾等。博物館收藏了來自中國、美國、捷克、荷蘭等70多國、2000多件與貓頭鷹有關的物品。其中有畫着猫頭鷹的屏風、碟子、陶瓷器、手錶等工藝品,另外還有猫頭鷹雕像、郵票等各式各樣稀奇的收集品。這個博物館原本是民宅,經過改造之後變身成為博物館,雖然面積不大,但是却完整保留了當初的古色古香。館長的二兒子主修設計,館內牆上就留有他彩繪的貓頭鷹壁畫,讓您彷彿進入童話世界般,前来參觀博物館的客人並可免費享用館內提供的傳統茶。

水原世界盃運動場
 
京畿道(水原市)
2001年5月開放的世界盃賽場擁有43,000個座席。 其屋頂的設計特點是如同鳥的翅膀展開飛翔一樣。目前只能參觀2002年的主要比賽場地。

泰迪熊珍藏館
 
江原道(束草市) ,
位於束草的泰迪熊珍藏館Teddy Bear Farm,以讓人概略認識束草特有環境面貌為目標打造而成,在這裡可以看到各種泰迪熊的面貌,有在攀冰璧、攀岩的泰迪、有在滑雪的泰迪、打高爾夫球的泰迪、甚至還有在束草阿爸村搭乘人力船的泰迪、在捕魷魚船上努力卸貨的泰迪、做日光浴的泰迪,甚至是在前哨站保家衛國的泰迪。大飽眼福之餘,還可以在紀念品店購買各種可愛的泰迪熊商品,將之帶回家珍藏。此外,館內也有提供泰迪熊迷諮詢服務並開設相關教育課程。

梨花壁畫村
 
首爾(鍾路區)
梨花壁畫村位於首爾市鍾路區梨花洞,是2006年由60多名參加公共美術促進委員會所主辦的壁畫計畫的藝術家,繪製壁畫以及設置公共藝術造型而成。梨花壁畫村透過壁畫計畫來改善環境,並且成為了吸引更多遊客前來遊覽的觀光名勝。

壽城遊園區
 
大邱廣域市(寿城區) ,
壽城遊園區位於凡勿洞龍池峰(629公尺)西北部山勢向下延伸的山腳處,周圍平緩的山地與壽城池,形成美麗的自然景觀。整個遊園區以壽城池為中心漸漸發展而成。壽城池建於日據時代的1925年,蓄水量達70萬,面積21萬8000平方公尺,池水圓周有2,020公尺。最初是供給農業用水的蓄水池,如今則轉為水邊休憩空間,以全年都有豐沛水量為傲。遊園區內除了壽城池,周邊遍植樹木,並設有長椅、散步路、遊覽船碼頭,還有擁有宇宙船、遊覽船、海盜船、碰碰車、旋轉木馬等遊樂設施的壽城樂園。此外,在此還可於壽城池體驗天鵝船,或利用兒童遊戲區、欣賞瀑布等造景,相當適合全家出遊或情侶到此約會。影像音樂噴泉自2007年9月正式啟用後,每年5月至10月,一天共進行4次噴泉表演,目前已成為遊園區內的熱門景點。

仁川港閘門
 
仁川(中區)
仁川港閘門位於海拔102m風光秀麗的月尾山與小月尾島間,閘門周邊有達2萬餘坪的造景區域,內有將周圍裝飾得美輪美奐的寬闊草坪與海松、銀杏樹、櫻花樹等數十種樹木,春季開滿映山紅、櫻花、山躑躅、木蘭等花朵時特別漂亮。可在閘門對外開放的活動期間與家人一同前往,除了可欣賞海洋風景外,還能近距離觀看經由閘門式船塢進出的大型貨船及客船等。另外可在閘門造景地區內休息,並於閘門管理所預報室內欣賞介紹仁川港的影片,達到教育效果。閘門共有兩座,其中一座寬36m、長363m,另一座的寬22.5m、長202m。前者可通行5萬DWT(載重噸位)級的船隻,後者則為1萬DWT級,閘門一天最多可接受20艘入港及20艘出港船隻。

城邑民俗村
 
濟州道(西歸浦市)
城邑民俗村位於漢拏山麓,是完全保存了韓國傳統的一處民俗村。這裡有許多文化遺産,很好地保留了古代村莊的原貌,因而被指定爲民俗村並受到保護。這裡至今仍保留著民屋、鄉校、古代官公署、石神像、石磨坊、城址、碑石等有形文化遺産及民歌、民俗遊戲、鄉土食品、民間工藝、濟州方言等無形文化遺産。村子中間幾百年樹齡的櫸樹、樸樹已被指定爲自然保護對象。在這裡散步時,就會讓人感覺彷彿時間倒流。此外這裡還可以接觸到韓國獨特的土種文化,十分受外國人的青睞。城邑民俗村位於濟州島上,因而也完全反映了濟州島獨特的居住文化。你在這裡可以看到那看似堆得稀稀疏疏的擋風石牆(黑熔岩石),爲了防止風直接進入屋內而建得又直又彎的“奧來”(窄巷),還有成爲濟州島之象徵的石頭爺爺(dolharubang)。濟州島特有的是黑毛土種豬和“通西”(豬圈兼厠所)。這裡的土種豬吃人的排泄物,其營養豐富,肉味可口,十分有名。這裡都是現代社會已難得一見的傳統,因而更增添了幾分不一樣的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