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水晶韓紙畫藝廊
 
首爾(江南區) ,
趙水晶韓紙畫藝廊是有如韓紙畫聖殿的韓紙畫專門藝廊,也是韓國最早普及韓紙畫與命名韓紙畫、跟著韓紙畫度過30年歲月的(社)大韓民國韓紙畫協會所在地。所以本著宣揚普及韓紙畫的宗旨所構成的這個藝廊,除了是讓一般人也能容易接觸到的藝廊外,也兼做擁有傳統氣氛的咖啡廳。地下室有教育體驗區,屋頂上的天空庭園則有能眺望遠處北漢山仁壽峰的寬廣亭子,巧妙的結合傳統與現代,在市中心也能體驗到療癒感。體驗韓紙畫加上有品味的傳統茶,以及有格調的氣氛,是融入江南可體驗不同經驗與趣味的新去處。 * 開館日 : 2011年7月

蟾津江火車村
 
全羅南道(谷城郡) ,
在全羅南道谷城蟾津江火車村可直接體驗1960年代行駛過的蒸氣火車,充滿異國情趣。行駛時間約1小時左右(約10km),乘車券可透過網路預購或現場購買。另外,村內還有行走於鐵道上的自行車,可以體驗不同樂趣的鐵道自行車也非常受到遊客歡迎。搭乘鐵道自行車可以近距離欣賞風景,鐵道自行車經過的鐵道邊上美麗的花讓步行的人們心情更為愉悅。* 行駛區間 (往返行駛)1) 蒸氣火車  蟾津江火車村(舊谷城站) – 柯亭站(民宿餐廳入口)  行駛次數 : 平日3次,週六日、公休日5次(但冬季僅3次)2) 鐵路自行車  鐵道公園內橢圓形線路 (09:00 ~18:00,冬季 ~17:00 行駛)  

2017 昌德宮月光紀行
 
首爾(鍾路區)
月光下的浪漫之旅——2017昌德宮月光紀行 2017昌德宮月光紀行將於6月1日至11月5日,每週四至週日在昌德宮舉行。在月光與行程交相輝映的夜空下漫步昌德宮,聽解說員講述朝鮮王朝的故事,還可以品嘗宮中茶點、欣賞傳統公演,享受獨特的古宮之旅。 入場券預約:韓國人、外國人          

延世路
 
首爾(西大門區)
從新村站到延世大學之間的延世路一帶,就是新村的中心地帶。所有的繁華,都是由這個中心點,向四周延伸出去。延世路自從1999年被選定為“最想散步的街道“後,便增設行道樹、和新村一帶的地圖導引。延世路上林立著各式各樣的餐廳、速食店、咖啡廳、商店等。一到了下午,就能品嘗道地的路邊攤美食。而延世大學對面,還有一幅相當美麗的壁畫。

臨津閣觀光園區
 
京畿道(坡州市)
臨津閣是爲祈願韓半島統一而於1972年修建的保安旅遊景點,位於軍事分界線南端7公里處,距首爾市中心約54公里遠。臨津閣分爲地下1層和地上3層,由北韓紀念館、統一公園和各種紀念碑組成。臨津閣外還陳列有韓戰中使用過的坦克、飛機等12種軍事裝備。與臨津閣相對的望拜壇是離鄉背井的人們每年春節和中秋節時,面朝故鄉祭拜的地方。望拜壇後是自由橋,1953年南北雙方簽署停戰協定後,北韓就是在這裡遣返了南韓俘虜。望拜壇前的京義線鐵路在韓戰中遭到破壞,爲恢復南北經濟聯繫,2000年開始對此鐵路進行修復,修復工作至今仍在進行中。臨津閣是南北雙方交流進行最頻繁、最活躍的地方,參觀手續也不像板門店那樣繁雜,是京畿道內最受外國遊客喜愛的旅遊景點之一。* 和平Nuri公園可容納2萬多名觀光客的大型草地和舉行戶外公演地。1) 生命燭光: 為了幫助地球上的兒童們重拾回笑容且健康長大進行的捐款活動,全數金額透過UNICEF(國際聯合兒童基金)救助世界上需要幫助的兒童。2) 統一祈願積石堆: 了期盼南北分裂的朝鮮半島能統一及幫助北韓的兒童所舉辦的活動,眾人把希望以石頭化為訊息疊起成石堆。3) 全球化Cafe「你好」: 以多種民族、多樣文化要素所組成的全球化空間,讓觀光客休憩的地方。4) 音樂的山坡 ─ 可容納2萬名觀光客的大型草地和戶外公演場。* 京畿和平中心以傳達和平訊息和了解和平重要性的教育場所。

國立古宮博物館
 
首爾(鍾路區)
國立古宮博物院內收藏了能夠窺探朝鮮王室歷史與文化的4萬多件文化財,並可在嶄新裝潢的展覽空間欣賞極具格調的王宮寶物。未來國立古宮博物館將於國民一起,繼承威嚴的王室文化與充滿創意的宮中文化優點,成為文化的殿堂。 [文化財] - 仰釜日晷(寶物第845號/1985年8月9日指定)- 天象列次分野之圖刻石(國寶第228號/1985年8月9日指定)] - 複刻天象列次分野之圖刻石(寶物第837號/1985年8月9日指定)

德壽宮大漢門
 
首爾(中區)
德壽宮於正殿中和殿建立前,使用仁和門做為主要出入口,1902年宮闕大舉遷移,興建中和殿與中和門,以及外三門的朝元門,形成正殿的體制規模,並於仁和門的位置興建建極門,於朝元門東側興建大安門,作為正門使用。1904年(光武8年)重建後,更名為大漢門。大漢門為三門建於石階上,朝向正東方的正門,目前的門因道路擴建往後遷移,而石階則埋於路下。屋頂為廡殿式瓦片屋頂設計,一般正門像昌慶宮的敦化門、弘化門一樣,皆為二重門,僅大漢門為單層設計,主要是因中和殿重建為單層建築,為求協調而如此設計。

證心寺
 
光州廣域市(東區) ,
  光州的代表性寺廟 - 證心寺證心寺作為光州的代表性佛教道場,位於無等山的西側山麓。新羅時期的高僧澈鑒禪師道允於517年建了寺廟,高麗宣宗時慧炤國師重新修建。朝鮮世宗時(1443年)金旁第三次修建,傳言五百羅漢殿是此時完成的。之後壬辰倭亂時遭火劫燒毀,1609年(光海君1年)釋經、修裝、道光的3大禪師第四次重建。信徒們陸續來到山上,接續之後的幾次補修工程。6 ·25戰爭時很多部分被燒毀,1970年才再次復原以大雄殿為主的建築物。證心寺的遺物與文化財證心寺的遺物有供奉在五百殿與毘盧殿的鐵造毘盧舍那佛坐像(寶物第131號)、新羅末期的石塔-證心寺三層石塔(地方有形文化財第1號)、法鐘閣、各層四面刻有梵文的梵字七層石塔等眾多文化財。五百殿是目前現存的無等山寺廟中最久遠的朝鮮初期建築物(世宗25年),與江津的無為寺極樂殿的建築系統相同,正面3間、側面3間,為多層人字型屋頂的多心舖樣式,可以突顯出其珍貴性。[文化財資訊]指定名目  文化財資料  指定編號  光州文化財資料第1號  指定年度  1986年11月1日  時代     統一新羅  種類  寺廟  

三清洞街
 
首爾(鍾路區)
傳說三清洞地名來自山清、水清、人心也清之三清,另有一說是來自於道教中供奉太清、上清與玉清三位神的三清殿。三清洞街道上韓屋古色古香的傳統美與畫廊、咖啡廳等現代美相互融合,形成三清洞特有的異色風情。安靜的步道與畫廊、博物館、古董品商店等躲在巷弄內,使得這裡充滿濃濃的文化氣息。

燕尾亭
 
仁川(江華郡)
位於江華郡江華邑月串裡的燕尾亭在1995年3月1日被指定為仁川廣域市有形文化財產第24號亭子。最初建立年代雖不清楚但在壬辰倭亂,丙子胡亂,6.25戰爭後,經過多次洗練,被損壞的部分都被複原到現在的模樣。八角屋頂由橡木搭建,石柱上放上10個柱子而建築的韓式房屋。臨津江和江華海峽的模樣就像燕子的尾巴,所以起名叫燕尾亭,伫立在月串台頂峰,還可以一眼望盡坡州,金浦郡,開豐一帶。 在摩尼山, 傳燈寺,普門寺和江華八景之首的燕尾亭,賞月也是一極品。之前燕尾亭一直被指定為軍事保護區域,禁止外人出入。只有在軍部的允許下才可以,但近來只有出示身份證就允許一般人進入。近來由於圍繞燕尾亭的月串台等複原工程,多少有點混亂,但作為歷史上的歷難場所,還可以透過燕尾亭看到大海的景色和數百年亭子古樹的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