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麗海上國立公園
 
慶尙南道(巨濟市) ,
閑麗海上國立公園地跨從全羅南道麗水市到慶尚南道統營市閑山島之間的閑麗水道水域和南海島、巨濟島等南部海岸的一部分。總面積達巨濟島的三倍,1968年被指定爲國立公園。閑麗海上國立公園中有名的景致有:梧桐島,該島到處都生長著山茶樹等溫帶植物;巨濟市的海金剛,那裏日出和日落的景色分外迷人;統營市的比珍島,這裏是有名的八角金盤生長地帶。其中閑山島曾是國防要塞,壬辰倭亂時李舜臣將軍將在這裏打過勝仗。閑麗海上國立公園的大海、島嶼、海岸綫也十分美麗。這裏有陸地觀光路綫和海洋觀光路線等多種路綫,夏天許多遊客都來此避暑,春秋兩季的游船觀光則人氣甚旺。閑麗海上國立公園觀光的海上路線中,巨濟海金剛和被稱爲韓國天堂的外島海上農園觀光路綫最受遊客們的歡迎。

東萊邑城址(동래읍성지)
 
釜山廣域市(東莱區) ,
東萊邑城址包含自東將臺所在的忠烈祠後山,經馬鞍山再到西將臺所在的東萊鄉校後山的丘陵地,以及如今東萊區市街中心平地的部分地區,是典型的平山城建築,兼具山城與平地城優點的代表邑城。整個邑城據估最早約建於高麗末期至朝鮮初期。西元1592年(朝鮮宣祖25年)壬辰倭亂當時,在東萊府使宋象賢公的率領下,軍民上下一心在此對抗倭軍,使東萊邑城成為壬辰倭亂初期最大的激戰地。而後邑城被荒置多年,直到1731年(英祖7年)東萊府使鄭彥燮考量東萊作為國家門戶的重要性,才擴建了邑城,使邑城比壬辰倭亂時的城更具規模,成為如今留存的東萊邑城之前身。 東萊邑城原本有東門、西門、南門、北門、人生門與暗門,各個城門上設有門樓,東門為志喜樓,西門為心成樓,南門為無憂樓,暗門為隱一樓。其中最重要的南門還設有翼城,前方有洗兵門,後方有朱鳥門,形成雙層的構造。西門、暗門、北門為了保護城門,特別設了半月型的甕城。此外,還有設於城內高處以觀察敵情或指揮戰鬥用的東西將臺,以及望樓與15個堡樓。但在日據時代,以市區規劃之名,硬是拆除了從西門到南門位於平地上的城牆,連南門到東門的城牆也被拆掉變成民宅。如今只剩下以馬鞍山為中心一帶的山地還留有舊時的城牆。 2000年以後,透過考古調查確認了壬辰倭亂當時的城郭痕跡(朝鮮前期邑城)、壬辰倭亂後砌成的平地城郭痕跡、朝鮮末期修築的城郭,為東萊邑城整體的確切範圍、規模等相關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線索。而釜山市也針對毁損、荒廢或留存的城址,持續進行考古發掘調查與修復工程。

太白煤炭博物館
 
江原道(太白市) ,
曾為國家產業原動力的煤炭,為韓國唯一的賦存能源資源,對國民生活的燃料供給與國家經濟發展有著極大的貢獻。現代物質文明的發展與清淨資源的一般化,減少對於煤炭的需求,依據政府煤炭產業合理化政策,煤炭逐漸沒落,其重要性亦逐漸消失。把過去煤炭產業的變遷與地下資源開發史等,匯聚一地,有系統一目了然地展示,喚起我們對於煤炭的記憶,並活用成歷史教育的學習場。

孤松崔鉉培先生紀念館
 
慶尙南道(巨濟市) ,
孤松崔鉉培先生誕生於蔚山,孤松崔鉉培先生紀念館即為其故居。崔鉉培先生不僅主導「韓文拼寫法」的制定,亦著有許多著作。其一生持續傾注心力於韓文的發展,開啟了韓文文化的創造與文字的科學化,引領了韓文世代的形成。

鳴聲山
 
京畿道(抱川市)
以秋天賞楓及賞紫芒花有名的鳴聲山(海拔高923m)位於江原道鐵原郡與京畿道抱川市的交界,與山麓的山井湖構成的風景格外有韻致,被指定為國民觀光區。傳說,建立泰封國(901∼918)的弓裔因亡國的悲痛在這座山裡痛哭,而山也跟著哭泣,因此以哭鳴的「鳴」及聲音的「聲」命名為「鳴聲山」。鳴聲山山頂附近平緩的山坡長滿茂盛的紫芒,自1997年起,每年秋天固定於10月中旬舉辦「山井湖鳴聲紫芒節」。山井湖的潺潺水波與滿山遍野的紫芒,更顯晚秋的情趣。鳴聲山與山井湖觀光區相連,亦設有登山路,可同時享受山與湖的閑靜,備受家庭登山客歡迎。若想一睹紫芒的壯觀,以10月中旬到下旬最為合適。

國立4.19墓地
 
首爾(江北區) ,
135,901m²大的墓地境內有松樹、檜木和楓樹等雅致的風景,1,652.9m²規模的紀念館和供奉遺像的韓式木造建築(330.58m² )。除此之外有象徵門、民主之根、正義的火花等雕刻作品和蓮花池。人行道上鋪設漂亮的散步道和戶外涼椅等。櫻花綻放的5月,從公園裡可眺望三角山(北漢山),就如同投入母親懷抱般的雅靜,同時又可以感受到華麗的景觀。

夢山浦海水浴場
 
忠清南道(泰安郡) ,
位於忠清南道泰安郡南面新場里的夢山浦海水浴場,以擁有泰安半島最美最開闊的白沙灘而聞名,沿著海岸線一帶生長的松樹林也非常壯觀。松樹林裡的散步路上可以直接觀察到海岸沙丘、沙丘濕地和泥灘,是適合給孩子們現場教育的理想場所。

高敞板索里博物館
 
全羅北道(高敞郡) ,
為了紀念板索里理論家兼改編家、後援家的桐里申在孝與陳彩仙、金素姬等名唱,以及傳承板索里傳統與發展,而於桐里申在孝先生的古宅建立了高敞板索里博物館。板索里博物館分成桐里申在孝先生古宅、亭子、蓮花池、常設展示廳,與無初檜香美術館。桐里申在孝先生的古宅推測建於1850年代,現在只剩下早期茅草屋頂的舍廊齋。常設展示廳分為風味廣場、名譽殿堂、聲音廣場、Aniri廣場、Palrim廣場、魂廣場與多功能廳。常設展示廳展示著與板索里相關的多種有、無形資料,提供給一般民眾高素質的板索里藝術再教育及欣賞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