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高速巴士客運站
 
江原道(江陵市) ,
江陵高速巴士客運站於1976年建立於江陵市校洞,1995年11月遷移至現在弘濟洞的位置繼續營運。為地下1層、地上4層樓的建築物,售票處位於2樓,乘車與候車區位於1樓。

官防堤林
 
全羅南道(潭陽郡) ,
天然紀念物第366號的官防堤林位於全羅南道潭陽,是環繞潭陽邑的潭陽川北方的樹林堤防。從南山里東亭村經過黃金里,一直到大田面的講義里,總長共2km。官防堤林是為了防範潭陽川氾濫所種植的人工樹林,由推測樹齡為200~300年的糙葉樹、櫸樹、朴樹、櫻花樹等古老高大樹木所組成。官房堤林在2004年山林廳主辦的『美麗森林全國大會』中獲獎,景色優美,一年四季遊客絡繹不絕。除此之外,官房堤林內還有雕刻公園,並鄰近竹林庭園竹綠苑、水杉林蔭道等景點。

機器人生活博物館
 
慶尙北道(浦項市) ,
機器人生活博物館位於韓國機器人融合研究院1樓,由第1展示室智能機器人趣味館、第2展示室智能機器人體驗館、第3展示室KIRO宣傳館、機器人咖啡廳與智能機器人教育室所組成。以與智能機器人相遇為主題,展示便利的住宅生活與未來的機器人環境。除了可以看到現在與未來的機器人外,還可體驗構成機器人的各種機能,這是個為了將來會出現的機器人時代所準備的體驗型展示空間。

清州中央公園
 
忠淸北道(淸州市) ,
文化遺跡與遊樂空間並存的休息地帶-中央公園 從前清州在測量地勢時,因像無心川上漂著船的樣貌,而得「舟城」之名。位於清州正中心南門2街的龍頭寺址鐵幢竿,傳說就是為了讓船安穩所設置的桅衦。位於清州市正中心的中央公園是市民們的休憩空間,公園內有蘊含神仙們氣息的鴨腳樹與忠清道兵馬節度使營門、望仙樓等。被指定為有形文化財第15號的兵馬節度使營門為木造2層樓閣,擁有正面3間、側面2間的翼工藝八角屋頂。營門前有樹齡約1千年的銀杏樹-鴨腳樹,以及讚揚趙憲先生與靈圭大師的石碑、韓鳳洙頌功碑、朴春茂碑、西原鄉約碑等。 中央公園做為清州市中心的市民休憩空間,有各種為了市民所舉辦的音樂會與發表會。公園內有1000年樹齡的銀杏樹-鴨腳樹(忠北紀念物5號)與木造2層樓閣的兵馬節度使營門(忠北有形文化財15號)、趙憲戰爭記蹟碑(忠北有形文化財136號)、斥和碑(忠北紀念物23號)等許多文物。 中央公園的銀杏樹與傳說 中央公園的銀杏樹因葉子長得像鴨掌,所以又被稱為鴨腳樹,而且還具有以下的傳說。高麗末恭讓王時期,尹彛與李初為了打倒李成桂一派而到中國明朝,並謊稱李成桂與恭讓王試圖反抗明朝。因此事件,李穡、鄭地、權近等人被關在清州獄接受審問時,突然天降暴雨,城內洪水成災。此時罪犯們爬上一旁的大樹因而得已活命,這棵樹正是鴨腳樹。   [文化財資訊] 忠清道兵馬節度使營門(地方有形文化財15號)、鴨腳樹(忠北紀念物5號)、望仙樓(地方有形文化財第110號)、趙憲戰場記蹟碑(地方有形文化財136號)、清州斥和碑(地方紀念物23號)

格浦海邊
 
全羅北道(扶安郡) ,
全羅北道扶安郡邊山面格浦里的海水浴場,位於邊山半島國立公園內。距離彩石江絕美景色很近,可以看得很清楚,漲退潮差不大,水質清澈。從絕壁上的水城堂往下看的西海岸涼爽,格浦海邊與大川海水浴場、萬里浦海水浴場可以算是西海岸三大海水浴場。從扶安邑到格浦海邊直達巴士約需40分鐘,從全州市需約1小時30分,從金堤邑則需1小時多。

青沙浦(청사포)
 
釜山廣域市(海雲台區)
* 有著美麗日出的浦口,青沙浦 * 順著海雲臺迎月路翻過迎月嶺往松亭海水浴場方向前進,右下方的浦口就是青沙浦。在釜山海雲臺與松亭之間,有三個整齊沿海岸排列的小浦口,分別為九德浦、尾浦與青沙浦。其中青沙浦是知名的海帶產地,醉人的日出美景更名聲遠揚。這裡的海岸周邊礁石十分適合釣魚,釣客絡繹不絕,尤其在秋季的鯖魚產季,總吸引大批人潮造訪。一旁,東海南部線的鐵道沿海岸長長延伸,偶爾可以聽到鳴著警笛奔馳而過的火車,反襯出此地漁村風景的悠閒寧靜。這裡的鐵道是全韓國僅有的兩條濱海鐵路之一,又因電影《我和我的女友》曾在此拍攝而廣為人知,成為備受旅客喜愛的景點。浦口的一側是一排餐廳與生魚片店,可以品嚐剛捕撈到的新鮮海產,頂級美味錯過可惜。 * 與青蛇有關的青沙浦傳說 * 青沙浦原名「青蛇浦」,這個地名源於一個悲淒的愛情故事。相傳過去有一對感情融洽的夫婦住在這個漁村,一天,丈夫出海捕魚失足落海身亡,妻子難以接受這個事實,仍然每天至海邊苦等丈夫歸來。龍王有感於漁夫妻子的深情,派出青蛇將她迎至東海龍宮,讓這對夫妻於海底重新相會,此地也因而被稱為青蛇浦。但由於地名以「青蛇」命名不太吉利,因此採用韓文同音異義的「青沙」為名,改名為「青沙浦」。

龍泉洞窟[UNESCO世界自然遺產]
 
濟州道(濟州市) ,
龍泉洞窟是濟州島上的熔岩洞窟中,型態最典型的大型鐘乳石洞(總長約2,470.8m+α),內有約長140公尺的熔岩丘、熔岩床、熔岩瀑布等,相當壯觀特別。 不管是鐘乳柱、鐘乳石、石筍、洞穴珊瑚、洞穴珍珠等都生長得相當完整,讓龍泉洞窟相當具有學術與景觀上的價值。 * 面積 - 477,519㎡ * 時期 – 史前時代 * 歸屬 – 國家公有與私有 ※ 拒文岳熔岩洞窟系列被指定為世界自然遺產的有平金窟、萬丈窟、金寧窟、龍泉洞窟、堂楚物洞窟,目前對外開放的僅有萬丈窟一處

濟州島觀光特區(제주도 관광특구)
 
濟州道() ,
位在韓半島南部海面上的濟州島被指定為特別自治道,是韓國最大的觀光地區與島嶼,南北直徑31km,東西長73km。在被指定為觀光特區的這個地方,所到之處皆是美不勝收的風景,一整年來訪的國內外旅客可達1500萬人,可想而知其魅力有多大 被聯合國指定為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生物圈保存地區的濟州島,有著有別於韓半島上的溫帶氣候,並且同時擁有亞寒帶與亞熱帶的自然環境。島上多樣的地型風貌。島中央高聳的漢拏山、海邊的柱狀節理,以及濟州世界自然遺產-拒文岳等,都是吸引世界各地遊客到訪的原因。 延著182km的海岸線是一條方便開車與騎機車環島的完善海岸道路,此外亦有適合漫步的多條「濟州偶來道路」。濟州島更被稱為「國際自由之都」,不論在觀光、經濟、政治上都有出色表現,歡迎各國旅客來此渡假放鬆,享受自在的旅程。 * 濟州島觀光特區現況 1) 範圍 : 濟州特別自治道全部區域(附屬島嶼除外) 2) 面積 : 1,809.56k㎡ 3) 觀光特區指定日 : 1994年8月31日 * 濟州島觀光特區設施現況 漢拏山、山岳、海岸道路、山間地區、濟州偶來道路、海水浴場、博物館、藝廊、中文觀光園區等

海南恐龍博物館
 
全羅南道(海南郡) ,
海南牛項里在1992年韓國資源研究所的地質學研究調查中首度發現了恐龍的腳印,其後在海南郡的努力之下,於1996年完成基礎調查,1997~1998進行綜合學術調查後,才有了現在的面貌。此外,依據學術調查的內容邀請全球知名學者專家,如研究恐龍腳印的權威,美國的馬丁‧洛克利教授、古脊椎動物學會的會長路易斯.雅各布斯教授、加拿大皇家蒂勒爾博物館的菲利浦‧柯里教授、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昂溫教授、瑞士索洛圖恩博物館的克里斯蒂安‧邁爾博士等,此行更獲得各專家對恐龍腳印及翼龍腳印的認證。之後以這些資料為基準召開了2次國際學術座談會,並在座談會中有了確立了此化石遺址的重要性。 被編列為天然紀念物第394號的海南牛項里恐龍與翼龍新腳印化石產地,其擁有的不單純只是作為化石遺址的價值,更是保存著地質史上無數謎題的重要自然遺產。海南郡將這些自然遺產轉化為供青少年們學習及體驗的空間,並將此命名為牛項里恐龍化石自然史遺址。

慶州拜洞三陵
 
慶尙北道(慶州市) ,
慶州拜洞三陵是新羅第8代阿達羅王、第53代神德王、第54代景明王的陵墓,因三個陵墓集中在同一處,而被合稱三陵。 第一座王陵為新羅第8代阿達羅王(在位期間154~184)之墓,阿達羅王曾在百濟入侵抓走百姓時,出動軍隊並御駕親征,令百濟大為懼怕決定議和,並釋放俘虜們。古代的日本(倭國)也曾在阿達羅王任內派使臣前往新羅。陵墓規模為底圍58公尺,高5.4公尺,直徑18公尺。 第二座王陵為第53代君主神德王(在位期間 912~917,本名朴景暉)之墓,因前任君主孝恭王在沒有子嗣的狀態下辭世,百姓們便擁戴身為第49代憲康王女婿的神德王繼位。其在位期間曾受到甄萱(後百濟君主)和弓裔(泰封國君主)的入侵,並奮力抵抗敵軍。王陵的底圍為61公尺,高5.8公尺,直徑18公尺。神德王的陵墓曾兩次遭盜,1953年和1963年進行內部調查後,發現其陵墓為以碎石堆疊起來的橫穴式石室,與一般普遍認為是新羅墓葬形式代表的積石塚不同,可見經過統一新羅時期後,新羅的墓葬形式曾受北方高句麗古墳的影響。 第三座王陵為第54代君主景明王(在位期間917~927,朴昇英)之墓,景明王是神德王的兒子,曾與高麗太祖王建並肩作戰擊退了攻擊大耶城的甄萱。在位期間曾試圖與中國後唐建立外交關係卻功敗垂成。王陵的底圍為50公尺,高4.5公尺,直徑16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