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芳寺
 
忠淸北道(堤川市) ,
* 錦繡山麓的的古寺-淨芳寺 *淨芳寺位在從錦繡山(1,016m)山麓神仙峰(845m)往清風面桃花里方向延伸出去的稜線上,為義湘大師在新羅文武王2年(662年)所建,現在因為是俗離山法住寺的分寺暨祝禱處而聞名。《東國輿地勝覽》中將其以山房寺之名介紹,傳說義湘大師悟道後為了建寺而丟出柺杖,並選擇在柺杖落地之處建造此寺,寺傳中提到曾於1825年時重修佛堂。週邊景觀秀麗,特別是在佛堂前眺望清風湖時,景色優美到彷彿可以忘卻世俗間的紛紛擾擾般。另外,法堂屋頂的三分之一都在岩壁底下,其雄偉與神奇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偉大。* 淨芳寺的結構與景點 *淨芳寺內有法堂、寮舍與賢慧門,1825年建造的法堂擁有12間規模,寮舍則是5間的木造瓦屋。1間大小的木造賢慧門為寺廟正門,也可稱作一柱門。法堂內的主尊佛觀音菩薩像高60cm、肩寬30cm,佛像後方畫有後佛幀畫,最近法堂內還另外繪製了神眾幀畫、山神幀畫和獨聖幀畫等。* 堤川淨芳寺木造觀音菩薩坐像及腹藏遺物 *堤川淨芳寺保存的文物是法堂內供奉的木造觀音菩薩坐像與從佛像內部取出的遺物們。淨芳寺位於可一眼看遍忠州湖的錦繡山頂附近巨大岩壁下,傳說是由新羅時期義湘大師所建。此木造觀音菩薩坐像是淨芳寺法堂內供奉的主佛,比較之下規模較小,可看出帶有朝鮮中期菩薩像的特徵。與身體部份相比臉部偏小,頭正面有著刻上小型佛像的寶冠。身體比例完美,衣服以半月型的方式披在右邊肩膀上。左手向上舉起、右手輕放膝上,可見是照阿彌陀三尊佛的左脇侍菩薩像所製。

南楊州綜合攝影場
 
京畿道(南楊州市)
 南楊州綜合影視城位於南楊州市鳥安面,佔地面積達1,323,113平方米,設有露天攝影場和6個不同規模的攝影棚、錄音棚以及制片設備。 為拍攝電影《醉畫仙》和《共同警備區JSA》而制作的與實體同等的外景地,完好保存三維動漫《Wonderful Days》的道具和制作過程的微縮體驗展覽館,介紹電影的誕生、技術發展歷程以及電影制片過程的電影文化館,可以親身體驗影像和音響效果的影像體驗館,可以參與體驗電影基礎原理的影像原理體驗館,陳列著影視服裝的服飾室,以及每月免費播放一部電影的電影劇場都值得一看。

清風湖遊覽船
 
忠淸北道(堤川市) ,
* 擁抱清風湖, 清風湖遊覽船* 位於忠清北道清風面堤川市的清風湖景色相當秀麗,搭乘遊覽船便可盡情欣賞碧綠的湖水以及湖畔風光。尤其是可欣賞玉筍峰、龜潭峰、錦繡山的清風渡口至長淮渡口的路線,最受遊客的青睞。於清風文化財園區內的清風渡口即可搭乘遊覽船,遊客可多加利用。

天摩山郡立公園
 
京畿道(南楊州市)
天摩山海拔812公尺,是南楊州市中最突出的山峰,從南側向天摩山看去,山勢如達磨大師鼎立正坐的模樣,其雄壯給人深刻的印象。天摩山地勢高聳,冬天被白雪覆蓋成雪山,春天時換上新綠之美,夏天再轉為青綠色彩,到了秋天又染上一片楓紅,四季之美如詩如畫。 據說這裡因為鄰近首爾,加上山勢險峻,從前朝鮮學家-林巨正將此做為主要居住地。還有傳說,高麗末李成桂來到這裡打獵,看到山形高聳險峻,便向路過的村民詢問這座山的名字,但村民回答「小人無識,不清楚。」李成桂便自言自語說: 「人所到之處雖都有無數的青山,但此山實在高聳,好比插入藍天的笏,手長三尺可摩天。」從此得名天摩山(可觸及天空的山)。 天摩山山頂西南側有座高聳的峭壁岩石,人們將此岩石稱為「山泉岩」,岩石不斷湧出泉水形成「山泉岩泉」,因此天摩山能夠擁有如此翠綠的樹林,還有水質甘甜的泉水可飲用。相當適合登山客週末假日造訪。

京畿道立水香樹木園
 
京畿道(烏山市)
在密密麻麻的高樓大廈間有個美麗的森林休憩處,即是位於烏山市的「京畿道立水香樹木園」。擁有10萬坪規模的樹木園充滿可看性,景點眾多。樹木園位於烏山市水清洞京畿道林業試驗場內,是歷經6年時間打造成的樹木園,共有16個主題公園與各種附屬設施,並有1,601種植物生長其中。此處非常適合與家人或朋友、情侶帶著輕鬆的心情散步,因規模不小,慢慢逛約需2小時左右。園內有精緻可愛、依主題劃分的公園,處處充滿美景與驚喜,特別是在停車場即可看到的Topiary園或迷宮,是深受小朋友們喜愛的主題公園。小溪上的拱型木橋增添韻致,還可漫步於針葉樹延展開的道路或是櫻花紛飛的散步道路,享受悠閒休憩時光。此外還有松樹園、楓樹園、結果樹園、夕陽園、中部地區野生園區、盆景園、鄉土藝術樹木園、濕地生態園、好濕性植物園、暖帶蕨類植物園、機能性植物園、木槿花園、昆蟲生態園等16個主題公園。經過松樹園後,即是山林展示館,山林展示館下方的溫室一年四季皆可看到京畿道地區不易見到的植物。‘水香樹木園’內有972種木本植物、629種草本植物等1,601種野生植物散佈棲息,以季節區分的話,春季有迎春花、山茱萸、杜鵑花、玉蘭、生薑樹等木本植物與老姑草、獐耳細辛、委陵菜、椴木、齒瓣延胡索等草本植物;夏季有流蘇樹、玉鈴花、雪柳、野茉莉等木本植物,以及紅百合、尖萼耧斗菜、玉竹、堪察加景天、蘭鈴等草本植物,還有蓮花、睡蓮、千屈菜等水生植物幫助消除暑氣;秋季有察氏菊、菊花、紫菀、日本馬蘭等植物扮演使者,而結果樹園的柿子樹、栗子樹、紅棗樹等果實於收穫的季節豐饒心靈。樹木園地處的水清洞如其名水質非常清澈,因此取名為「水香」樹木園,濕地有蝌蚪游泳,樹上還有松鼠棲息活動。※園內無商店、餐廳,更沒有垃圾桶,因為考量環保,請旅客把垃圾帶走。如攜帶便當前往,可於指定的用餐地點「森林休憩處」用餐。

三陟陟州東海碑與和平水土讚碑
 
江原道(三陟市)
* 陟州東海碑 陟州東海碑的碑文由三陟府使許穆所題寫,其石碑高170cm、寬76cm、厚度23cm。於顯宗3年(1662)建立的陟州東海碑亦稱退潮碑,石碑的用途就如其名,為了阻擋潮流而建立。之後在肅宗34年(1708)因風浪的關係,石碑遭到毀損。並於35年由另一位府使重新豎立。36年由三陟府使在別處立碑後,於1969年12月6日正式移建至目前的位置。目前此石碑被指定為江原道有形文化財第38號,石碑的正面刻有「陟州東海碑」;後方則為「東海石碑」字樣。 * 平水土讚碑 平水土讚碑的碑文則為當時任職三陟府使的許穆所題寫。此碑文為許穆取中國衡山碑的大禹手篆77字中的48字而來。內容以君王的恩惠和授領,描寫自身的治績之文。顯宗元年(1661)刻於木板上,並將其保管至邑司內。在240餘年後,光武8年(1904)勅使康洪大和三陟郡守鄭雲晳等人奉王令,石刻後建立。其石碑高145cm、寬72cm、厚22cm,石碑的正面刻有「禹篆閣」之字。 * 名稱 - 三陟陟州東海碑和平水土讚碑 * 分類 - 石碑 * 數量 - 1具 * 時代 - 朝鮮時代 * 所有者 - 國有

安城男寺黨公演場(안성 남사당 공연장)
 
京畿道(安城市) ,
安城市立男寺黨巴吾德兒風物團傳承著朝鮮時代最棒的藝術技藝者「巴吾德兒」的精神,並決心向全世界發展民族大眾文化-男寺黨遊藝。 安城男寺黨公演場第一次將男寺黨遊藝設為固定演出,將韓國美好的民俗文化傳播給大眾,同時還開發了多種體驗項目,欲使其普及化。此外營運有體制化的教育項目,旨在養成表演人才一同參與世界巡迴公演。每年搭配安城男寺黨巴吾德兒節,讓安城也能擁有世界級數一數二的專業表演與慶典。

南浦洞街
 
釜山廣域市(中區) ,
南浦洞街上劇場密佈,釜山國際電影節時,這條電影街便成為人潮匯聚的中心舞台。為紀念電影節,南浦洞街上建起PIFF(Pus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廣場,每年刻有獲獎人手掌、腳印的銅盤和獲獎作品名字的銅盤都會被鑲在廣場的地面上。每年10月,南浦洞街大大小小的劇場開始上映電影節的作品,人群蜂擁而至。除觀看電影節作品以外,遊客還可參加多種慶祝活動。南浦洞街緊靠刀魚市場和草梁外國人商街,商店和餐廳也不少,深受年輕人的喜愛。

黃梅山郡立公園
 
慶尙南道(陜川郡) ,
1983年11月18日指定為郡立公園的黃梅山,其山腳浸入陜川湖蔚藍水面的樣子,彷彿綻放與湖水上的梅花般,因而亦有水中梅之稱。四季分明的黃梅山春季時被毫無邊際的盛開杜鵑與山躑躅染遍草原,夏季擁有沁涼的溪谷,秋季被火紅楓葉與紫芒包圍整座山,而皚皚白雪與強風則能感受到冬季的酷寒。黃梅山以擁有全國最廣的8萬坪山躑躅群落地為傲,每年五月初會在這裡舉辦山躑躅節,深受登山愛好者與家族遊客喜愛,適合做為週末出遊的景點。包含可眺望陜川湖全景的主峰(1,180m)在內,尖銳的山峰縱橫綿延,茂盛的灌木與植物生長於大大小小的岩石上,還保存有寶物353號靈岩寺址雙獅子石燈、寶物480號靈岩寺址三層石塔、寶物第489號靈岩寺址龜趺等文化遺跡。 放眼望去是從西邊上峰向東聳立的山峰群的天際線,山頂處有著韓國廣為人知的絕佳風水寶地“彩虹口”,一望無際的美麗景色讓人忘卻世俗紛擾。 陜川湖的蔚藍湖水掩蓋著山腳,上中下三峰等包圍著山頂彷彿花苞般,因而又被稱做水中梅。位於陜川邑西南方20多km處,山頂下方有著廣闊的黃梅平原牧場地區,以及高山躑躅、統一新羅時代的靈岩寺址(史蹟第131號)與3件寶物。在新景點陜川大壩的帶領下,湖畔一帶進行了郡立公園整頓工程,除開設佳會面屯內里靈岩寺址後方的山路外,還於大并面下金里設置露營場,與陜川湖一同蛻變成為新的觀光名勝。